我的這些問題你出現過嗎?不來看看嗎

創作這篇文章時,我給自己的定位是觀察者,使用的方法是,觀察+聯想。看到現實,由這個現實,我會聯想到什麼?只是觀點,不一定對。

首先感謝公司願意給我極有價值的學習機會,價值在哪裡呢?讓我想到了《三體:地球往事》,這是我最崇拜的作家的之一,之所以崇拜原因有兩個:

第一,在寫這部作品時,他有一個原則,只寫可能發生的事。哪怕這是一部科幻作品,也是硬科幻,也就是有物理和真實世界支持的,他不是在亂猜,他在寫一種可能。

我的這些問題你出現過嗎?不來看看嗎

第二,別人寫過的腦洞,他不寫。作為一個在文字方面的實踐者,不用別人的,這是需要極強的自信和能力的,95%以上的人都做不到。真的是我心中永遠的“神”一般的人物。

在看到它時,心中第一個冒出的是絕望,瞬間眼淚就掉了下來,因為窮盡我一生的能力,可能都寫不出這樣的作品,前人的豐碑後人的陰影,這真的讓我感到很沮喪,但一點兒都不影響我崇拜他。

回到內容,三體可以說是一部思想實驗史,在天文學界,大多的探索和實驗,是沒有辦法在實際中做到的,因為他們是探索未知,所以天文學界最普遍使用的就是思想實驗,就是在腦海裡實驗一下,這個事情怎麼解決。

三體中有非常多的精彩的實驗,比如信息時代,一個普通個體,能在多大程度上破壞系統?我們知道打蛇要打七寸,那麼一個文明的“七寸”是什麼呢?

我的這些問題你出現過嗎?不來看看嗎

這裡分享,第三個思想實驗,一個集體裡出現了叛徒,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簡述一下故事,葉文潔把三體人引進了地球,成立了一個組織,叫地球叛軍,是一幫三觀非常獨特的人,目標是配合三體人入侵地球,為了不讓人類發現,買了一艘大油輪,不靠岸只在海上辦公,各種和三體人來回的通信。

後來人類發現了,經過一系列的鬥爭,把葉文傑活捉了,知道了遊輪的存在,面對叛徒,最應該做的事情是什麼?

小說的答案是:幹掉他們,倒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獲取聊天記錄。

因為一個是叛徒能從前所未有的客觀角度,進行判斷,話說給是對手聽的,所以大概什麼方面強什麼樣方面弱,這個反饋是非常有價值的。

另一個是,要知道對手的重點是什麼,對手的要點就是你的要點。從對手向叛徒詢問了什麼信息,就能推算出對手的要點是什麼。

這個角度和觀察非常有價值,因為你不知道未來在哪個轉彎後,需要拿出來這個技能,幫你大殺四方。如果有機會可以跳出系統外,審視不同的世界,這會是一個極其難得的機會。

第一、專注。

我的這些問題你出現過嗎?不來看看嗎

你覺得你身上最價值的資源是什麼?有人會說錢嗎?錢很重要,但有比錢更重要的,就是時間,只是每個人的時間,都有被暗中定價了。那有比時間更重要的嗎?

有,注意力。有本書叫《注意力商人》,這本書非常清晰地列明瞭注意力的價格,不斷在上升,不信你看一下,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跟天氣預報中間那一段廣告的價格。

如果你沒注意到,可以觀察一下,之前我們看視頻是需要付費的,但現在你看視頻有人會給你錢。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推測一個原因是注意力在不斷增值,變得越來越貴。

那麼這麼貴的注意力,要怎麼做才能換來更大的價值呢?用到更有價值的地方,專注避免切換和耗散。

切換就是,你正在做這個工作,突然切換到另外一個,正在扮演這個人,突然又要扮演另外一個人,在這個切換的過程中,注意力是需要時間才能恢復的。

其次耗散,比如馬路上很多人圍觀啦,明星又出緋聞啦,各種八卦娛樂啦。無形中會耗散掉注意力,而這些注意力是需要兌換未來資本的。

專注,《少就是多》源自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人性的本能就是渴望得到更多的資源,才能更好生存,可實際上真正做成絕頂高手的,大多是比較擅長“放棄”的。

我的這些問題你出現過嗎?不來看看嗎

人的時間、精力、注意力、資源,決定了你不可能擁有太多技能,因為技能是靠資源砸出來的,尤其是還要精通,可能這是對上帝的要求。

對於每個人來說,捧著一個碗討飯,吃飽就很難了,再增加幾個碗,可能只會讓自己更尷尬。就像一個人每次說一樣的話,卻期待有不同的結果。

真理的反面是另一個真理,有的人在做大做強,有的人在做小而美。不同的目標決定了不同的行為模式,其實這沒有對錯,只看是否適合。

第二、狀態。

國外有個網球教練叫提摩西加爾維,他發現一個人能不能贏得比賽,外在的競技很重要,同樣重要的人,還有這個人的內在比賽,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內心怎麼感知這場比賽,對比賽的結果有很大的影響。

整個世界都像一個競技場,我們需要在這個競技場中激發自己的潛能。怎樣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呢?能量的自然流動,緊張就會影響發揮,比如考試焦慮。

我的這些問題你出現過嗎?不來看看嗎

如果你能擺脫,與你自身的糾葛,所有天堂的精靈,都屈尊將你服侍;如果你能獵獲,你野獸般的自我,你就獲得了特權,去掌握所羅門的王國。這是我超喜歡的一段詩,源自魯米。

是什麼在阻止你的能量自然流動呢?自己腦海中的負面評價,對錯判斷。出現錯誤、壓力時,它會讓你緊張,發揮失常。那怎麼辦呢?

加爾韋說,全然放鬆地,專注在你的動作裡,讓你的潛能自由發揮。心理學把這個叫做身心合一。在極限運動領域,有句類似的話,叫Think less do more。

簡單說就是放鬆大腦,專注在你的動作中。最好能達到身心合一的狀態,這樣可能會創造奇蹟。

第三、管理的悖論。

經濟學告訴我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效率,最初誕生是跟公司一起的,當時是為了整合更多的社會財富,尤其是中產階級,不單單是國王和貴族的,把他們聚集到一起,然後誕生了公司制度。

更多的財富聚集,供給非常穩定,而且公司可以永遠經營下去,這是一個極其偉大的發明,人類社會財富能急速增長,這個制度功不可沒。

管理最初的目的是,防止勞動力濫用資本。意思是在一條生產線上,投入資本的這一方,想要撤資或把資金轉成其他用途,是比較困難的,成本比較高。

我的這些問題你出現過嗎?不來看看嗎

而勞動力要偷懶,要多吃多佔,是很容易的,為了避免這種搭順風車的行為,我們讓容易受損失的資產的這一方當老闆,負責管理勞動力。

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是不存在剝削的,因為人是有對策的。假如老闆剝削人,那他的僱工成本就會上升,運營成本上升的後果,就是經營不下去,也就是能生存下來的老闆,都是不剝削,不歧視的。

也就是在商業社會里,其實不存在剝削這回事,而在情感世界裡,比如親子關係、親密關係中,剝削、控制其實比較常見。

言歸正傳,制度的背後是效率的考量,是整體經濟利益最大化的表現。這是在工業時代的標準,當我真正觀察時,發現勞動力和資本的利益結合的非常緊密。

狀態是每個人都在憑自己的本事,能給公司帶來多少業績,然後自己拿多少,一般是固定的比例,現實中基本不存在這個問題。

而在這種情況下,人的價值尤其是能帶來高收益的人的價值,會越來越凸顯。可人不是工業時代的螺絲釘了,很多行業都需要創造力。

規則是為了效率存在的,當然世界是相反的,有正面的就有負面,它的負面是什麼呢?我聽羅胖講過一句,說,好管理是壞公司的結果。

為什麼需要好管理?因為基於對人的不信任,把員工當做誘餌來進行管理,所以你需要規章制度,管理越精巧越完善,意味著公司內部的信任結構越糟糕,所以就是一家壞公司嘛。

我的這些問題你出現過嗎?不來看看嗎

好公司是基於信任、成人之間的公司。在寫這些的時候,我發現了自己的懦弱,因為我不敢光明正大地說出來,只能私下悄悄地吐槽。

甚至不敢把不被信任的這種糟糕感覺,表述出來,因為緊張、感覺到了外界的敵意,所以這種糟糕感受,給我帶來的攻擊性,我不敢指向外部,就只好對準自己,這就是抑鬱症的來源。

第四:外部壓力導致的結果

這裡有個寓言故事,說一群小男孩吵吵鬧鬧的,經常到一個老人屋前踢球。

老人不堪其擾,就出門對小孩們說:你們給我帶來了歡笑,今天我給你們20美分,然後第2天10美分,第3天5美分,第4天沒錢了。

小孩們很憤怒,就離開了,再也不來這踢球了。

這讓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件事情,我有寫作的習慣,一直是有稿費的,其中有兩天沒有,我就覺得很生氣、失望,然後一瞬間想,切~我不寫了。

等到我回過神才發現,原來我是這麼容易被外部評價體系控制,而且居然這麼便宜,這麼簡單,太讓我驚訝了。用不斷遞減的獎勵,會容易把人激勵放棄。

我的這些問題你出現過嗎?不來看看嗎

還好我腦子趕緊轉過來了,怎麼可能放棄。這是近幾年給我帶來最大改變的一件事情,絕對不能放棄。第一次,這麼深刻地意識到,內部評價體系的重要性。

自己心中有個穩定的自我,穩定的自信,穩定的衡量標準。這是一個人不迷失的基礎。

希望未來的日子,大家發大財。因為我覺得何以解憂,唯有暴富。

推薦書目:

《注意力商人》吳修銘

《身心合一的奇蹟力量》提摩西 加爾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