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有人覺得秋茶上不了檯面?不愛它的人請不要貶低它

茶話·秋白茶

為什麼總有人覺得秋茶上不了檯面?不愛它的人請不要貶低它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辛慶疾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慶祝豐收的傳統。遠古時代有“祭年”豐收慶典以及歷代帝王親耕的“籍田禮”,人們總是通過不同的方式慶祝豐收和盼望豐收。

中華民族在為了豐收而付出辛勤努力的過程中造就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秉性。收穫的背後總有需要付出的代價,豐收的意義還在於排除萬難、不怕犧牲的壯烈精神。如今的華夏兒女把豐收的願景散播到了生活的各種片段。

為什麼總有人覺得秋茶上不了檯面?不愛它的人請不要貶低它

處江湖之遠,作為茶人,在豐收的季節對秋茶自是情有獨鍾,每年的國慶節前後,秋茶便迎來豐收時節,而在所有秋茶中,我獨愛白茶。

  • 秋茶的歷史

歷史上關於秋茶的記載並不多,屈指可數的幾筆都體現在文人雅客的詩中了。晚唐詩人許渾的詩裡有“秋茶垂露細,寒菊帶霜甘”,還有張籍在《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裡有提到:“秋茶莫夜餘,新自作松漿”。

寥如晨星的描述,雖無法讓人窺得秋茶全貌,但能確定的是,從晚唐起人們就已經有喝秋茶的習慣了。

為什麼總有人覺得秋茶上不了檯面?不愛它的人請不要貶低它

要說秋茶的普及,大約要從宋朝源起。陸游曾在詩裡提到:“園丁種冬菜,鄰女賣秋茶”,還有“鄰父築場收早稼,溪姑負籠賣秋茶”。陸游的一生愛茶且痴茶,在《初到榮州》一詩中,就寫有“地爐堆獸熾石炭,瓦鼎號蚓煎秋茶”,一到榮州,就忙著煎秋茶,想必對秋茶亦是情有獨鍾的。

  • 秋白茶的定義

都知道茶分三季,春茶、夏茶和秋茶。按採摘時間來分,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採製的為春茶,6月初至7月初採製的為夏茶,8月中旬以後採製的為秋茶。

為什麼總有人覺得秋茶上不了檯面?不愛它的人請不要貶低它

秋白茶,指的是在立秋之後到寒露前後採摘的白茶,由於氣候條件,白毫銀針和白牡丹在秋季幾乎是見不到的,所以壽眉和貢眉就成為秋白茶的主角。

為什麼總有人覺得秋茶上不了檯面?不愛它的人請不要貶低它

正常情況下,秋白茶的最佳採摘時間是8-10月份。會在9-10月上市,9月上市的白茶是早秋茶,10月開始才會大規模上市。但也有因為製作工序耗時等原因上市較晚的。

  • 秋白茶的特點

民間俗語“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秋白露說的就是秋茶。都說春茶喝的是清新,秋茶喝的是濃郁。

經過夏天的炙烤,秋白茶總算熬出了濃厚的品性,不同於春白茶的細膩清新,秋白茶滋味更甘甜飽滿,醇厚醇滑,茶湯更濃稠,茶香氣濃郁,茶味強烈。

為什麼總有人覺得秋茶上不了檯面?不愛它的人請不要貶低它

初秋冷熱交替的天氣,致使葉內糖分迅速累計,造就了秋白茶香甜的風味。“春茶品水,秋茶聞香”秋香是秋白茶取勝的關鍵。

秋天氣候乾燥,降水少,在白茶的長成、採摘和製作過程中,都能最大程度保持白茶的香氣。香氣成分大多為醛類和醇類,這是形成秋白茶香氣濃郁的重要物質。

• END •

| 作者/ 靜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