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好生活 日照小渔村“变形记”

上世纪末,随着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的设立,吃住渔家的特色民俗在竞争激烈的旅游业中萌发并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日照滨海旅游的重要形式。20多年间,日照渔家乐从小步快走到跑步前进,从农户经济到市场经济,一批传统小渔村逐步变身为民俗旅游的样板村,成为点缀在日照沿海的一串明珠。

90年代末,滨海旅游热刚刚兴起,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日照海滨,欣赏优美风光,和大海亲密接触。从那时起,祝融生几乎每年都会从济南来日照旅游。今年他又带上了老同事,泡泡海澡、叙叙旧,吃住渔家是他一直以来的选择。

“来到以后出出海、泡泡海澡,吃吃海鲜,逛逛玩玩。这里吃的很好,价格非常适中,尤其是老板娘做的口味特别好,我们相中了,同样的口味我们做不出来。”祝融生说。

从最初的大通铺到现在空调、电视、独立卫生间、wifi一应俱全的标准间,对于渔家乐民俗村的巨大变化,祝融生感触颇深,“好几个人住一起,多的有六七个人,少的也得三四个人,那时候条件肯定不如现在,到了10年以后标间全部都有了,后来打通有了大厅,我刚来他家就已经15次了,去年来了两次,比过去干净了,也大了。”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李家台村民苏美香看准时机,从2003年开始干渔家乐,每逢旅游旺季,房间供不应求,生意虽好,卫生不能含糊,因为渔家乐不是一锤子买卖,苏美香最看重的是口碑。

“现在一般客人过来都能看中了,档次提升了,旅游业一年比一年好,政府也很重视,不管是街道还是周边环境都治理得很好了。”苏美香说。

客人们出海去了,苏美香开始张罗午餐,渔家饭的最大卖点就是活海鲜。

“一般都是客人来提前定好,像虾蟹鱼吃的特别多。”苏美香告诉记者。

在村民林丽经营的海鲜大排档,本地海鲜、进口海鲜一应俱全,货源新鲜,价格实惠,这让外地游客对日照的印象加分不少。

“我们下次肯定还得来,几乎每年我们都得来玩。”天津游客宋文霞说。

来日照海滨旅游,乘坐游船欣赏海上风光是很多游客的必选项。游艇经营业户在政府引导下,成立了日照市游船行业协会,在人员管理、船员培训、安全标准方面统一标准,协同发展。截至目前,加入协会的各类游船达到120余艘,每年的乘船游客达到200多万人次,出海游已经成为日照沿海旅游的拳头产品和金字招牌。

李家台村共有320多户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干民俗旅游,而李家台村只是一个缩影,目前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共有民俗经营业户1600多户,床位6万多张,每年接待近2000万人次的游客,已经是全国最大的民俗旅游接待基地。(日照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秦辰 安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