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淑娅:父亲的葬礼


何淑娅:父亲的葬礼


父亲躺在那口乌黑发亮的棺材里,素面朝天,四肢并拢,身穿一件中山装,外加一件毛呢大衣,头戴一顶黑色礼帽,面色惨淡暗黄,骨瘦如柴,五官在他那薄削的脸庞上显得格外立体,一幅平静安祥的样子。我和妯娌兄弟们披麻戴孝,围在父亲身旁,哭的撕心裂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在一群人的簇拥下拉离了棺木,棺盖永远的钉死了,以后再想见到父亲只能在梦里。正如古人言:“生死离别,最是销魂”。按照我们本地葬俗,三天后,我们体体面面的为父亲举办了一场隆重的葬礼,风风光光的把父亲送上了那座青山,父亲永远长眠于此,希望父亲在没有病痛折磨的极乐世界,幸福安康 ,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我的父亲,其实是我的公公,他视我为已出,对我百般呵护,操持家务,养家糊口。在那贫穷落后的艰苦年月,父亲不但为我们养育小孩,还千里迢迢来到河南,为我们送来了生活必须品,而自己却省吃俭用;他脾气非常好,从不叫苦叫累,任劳任怨。他自幼失去母亲,父亲长年不在家,由无依无靠的外婆扶养成人,婆孙俩相依为命,直到娶妻生子,一直生活在外婆身边,为外婆养老送终。他是在乡邻的照看下成长起来的,和邻里之相处的极为和睦,只要邻居需要帮忙,宁可放下自己家的事,也要先帮别人,几十年来和邻居们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以至于出殡那天,全村人出动 ,为他送行,在哀乐声中,人们脸上那种悲凄的表情叫我至今难忘。


何淑娅:父亲的葬礼


父亲积劳成疾,只活到六十七岁,他一生育有三儿一女,现如今儿孙满堂,每到逢年过节,能坐满满三桌,那时也是父亲最高兴的时侯,他和母亲忙碌的张落着今天的饭菜,让我们姊妹们打麻将,小孩们玩游戏,一家人其乐融融。辛苦一生的父亲,本应在有生之年安享晚年,却因疾病缠身,一病不起,看着父亲日渐消瘦的面容和病痛折磨的痛苦呻吟,使人忧心忡忡,叫人看着实在心庝,无奈的怨恨自己无能,不能挽救父亲的性命,造成终生遗憾。生前没能为父亲尽孝,死后只能为父亲尽点心。为送父亲最后一程,我们请来了县剧团的乐队,代表我们的心声和父亲的夙愿,吹的热热闹闹地,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风含情,水含笑,你的恩情怎能忘,山也长来地也长,我们永远都是你的根,父亲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你。乐队应我们的要求,为大家唱了一段悲情戏《哭灵》,全体孝子,披麻戴孝,跪听演员撕心裂肺的诉说着父亲日常生活是多么不易,和父亲善解人意,一心只为儿女着想,儿女们为了生计,没有好好陪伴父亲,使我们倍感愧疚,情到深处泪自流……然后我们把对父亲的思念和期盼叫演员用歌声表达出来。一首《我的老父亲》,使我想起父亲佝偻的背影,看到了父亲宽阔的胸怀,一首《家和万事兴》是父亲一直以来的美好心愿,我们要一代一代的发扬光大。一首《常回家看看》,提醒我们“子欲孝而亲不待”,从今往后,再忙也要常回家多陪陪年迈的母亲,以弥补对父亲的缺失。一段热辣的舞蹈,《彩云之南》,为父亲指明了天堂的方向。最后一曲《红尘情歌》,演绎了父母传奇的爱情故事。


何淑娅:父亲的葬礼


据母亲讲,他们当年结婚时,屋内家徒四壁,父亲凭着一张草席和一床被子,简简单单地把她从娘家领了回来,没有人见证他们的婚礼。为了生计父亲在砖瓦厂干过苦工,在建筑队当过小工,在面粉厂当过杂工……自从我嫁到他们家,虽然日子十分清苦,但每次吃饭,仅管每次只有一小盆酸菜,大家都围坐在一张小方桌旁,吃着饭,听父亲聊家常里短,听父亲的谆谆教诲;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爱看书,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有他在,我们家庭和睦,妯娌团结,日子蒸蒸日上。如今他再也不说话了,我们是多么的留恋和不舍。他一生不知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没有享一天清福,有愧于父亲,希望父亲在天堂过的潇潇洒洒,无忧无虑。

我和姊妹们早已泣不成声,扶棺哀嚎,周围围观的人,早以泪眼朦胧,强忍悲痛。我抬起头,看见父亲的遗像和那已燃尽的蜡烛,想想父亲要离我们远去了,有太多的无奈和不舍……他那慈祥的笑容永远留在我的心中,他那坚强的背影使我永生难忘,他和母亲相濡以沫的感情,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孝敬外婆的道德品质,值得我们永远传承。


何淑娅:父亲的葬礼


哀乐响起,喇叭声声,妇女和小孩拿着父亲去天堂的日用品,花花绿绿花圈纸匝出了院子,一群人抬起棺材 在门外放下,孝子们双膝跪地泪流满面,哭天喊地,烧完纸钱,由大哥把孝子盆摔碎,主事的轿夫大喊“起灵”,一群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在哀乐声中沿着村庄绕道前行,遇到沟渠拐弯都要鸣炮,下诡叩头,乞求路人怜悯,为父亲指点迷津,生怕父亲走了错路,一路上音乐悲凉凄婉,哀声不断,声声哽咽的哭泣声,使天地悲哀,大侄子怀抱父亲的遗像,父亲生前笑容满面,大侄子却泪流不止,路边围观的群众眼神中弥漫着从未有过的悲伤,窃窃私语,喃喃地说:“XX没享福,自幼离母和外婆一起生活……”听到此,我哭的格外伤心,并下决心一定要让母亲享上福,棺木抬到了墓地,等待吉时,这儿是块风水宝地,面对笔架山,据说后辈能坐高官,背靠王世岭,辈辈能耀祖。这儿松柏苍翠,地域开阔,是块非常向阳的半山坡,先辈们都长眠于此。吉时已到,主事的大喊一声“下葬”,棺木在阵阵哀鸣声中,徐徐落入地平线之下,悲哀的哭声久久回荡在山谷的上空……

我们慈详的父亲永远长眠于这座青山上,永远活在乡亲们心中。


何淑娅:父亲的葬礼


作者简介:何淑娅,女,生于1967年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毕业于丹凤中学。爱好:跳舞、柔力球、看书、写作、养花、运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