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好多人都崇拜马斯克?

宇宙观察记录


两个人对人类都有巨大的贡献,但我认为Elon Musk对人类的贡献更大~

曾经读过Elon Musk的传记,以及他早期合伙人Peter Thiel的 "Zero To One"。

Intro of Elon Musk

我并没有经历过乔布斯时代,似乎只是在高中时听闻他去世的消息,那时候会有一些同学去买那本『活着就为了改变世界』的乔布斯传记。我当时也没看过那本书,单纯觉得这种名字稍微有些浮夸,也有在利用名人去世这种新闻进行宣传之嫌。

但我有幸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Musk的时代,从Tesla提出并广为宣扬的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理念(虽然现在进入圈子后慢慢意识到特斯拉更像是电动汽车公司而不是自动驾驶公司~),到Space X的猎鹰和飞龙号上天,再到Solar City,Hyperloop,Boring等这些还没有太多新闻,但未来大概率会继续爆发的公司~

这里提及一点,Musk在采访的时候表示自己相信未来的城市会依赖于Boring这样的地底快速交通而不是飞行器这样的交通工具。满天密布的飞行汽车,万一遇上车祸了,它的轮子掉下来怎么办?

在Elon的传记中,详细描述了他从读书到创业以来的历史,具体来说就是一个总是幻想着未来的年轻人每天都在不知疲倦的疯狂的做着对并且酷的事情,早期他通过创办类似于大众点评功能的zip2,以及第一个移动支付平台http://X.com(后期和Thiel的公司合并成为Paypal)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在三十岁的时候成为了亿万富翁。

然而获取了这么多财富的Musk的人生却奇妙的进入了一个低谷,即2008年,恰巧全球金融危机,Space X的火箭发射爆炸,Tesla的第一辆车Roadster迟迟没有量产。

Musk在访谈提到,这个时候的他『认为自己没有在哭泣,但是醒来时发现枕头是湿润的』,另外则是当时面临资金短缺,自己恰好还有几千万美元的存款,面临的选择是要么让Tesla破产,要么把自己的存款投进去再殊死拼搏一把。

其实故事到了这里,要比较Jobs和Musk,可能双方都算是在各自的领域非常成功的创业者,伯仲相当~

但是接下来Musk的规划和发展却让他在我的心目中的崇拜感远超Jobs。

  1. Telsa正式量产Model S, Model X, Model 3等车型,并在近期发布了Model Y,以及宣布了中国建厂的计划。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把S3XY组合到一起,如果把3镜面反转变为E的话刚好可以组成SEXY系列,这是Musk的个人一些趣味,他经常在Twitter玩类似的游戏,作为一个崇拜他的人围观他这些行为会觉得很有意思~

2. Space X不断取得阶段性的进展,近期主要发射了龙飞船以及宣布了将要搭载日本富翁前泽友作在2023年进行绕月旅行。

3. Boring和Hyperloop TT也都不断地在取得新的进展,根据新闻,Hyperloop于18年7月与贵州铜仁签约~

当然这俩目前可能还存疑,项目都还在雏形阶段,希望Musk未来能真的兼顾的过来。

4. Neural Link,这是一个脑机接口的公司,目的是为了将人的大脑和AI技术相结合,能够将在人的大脑植入设备,将人的大脑和电脑作连接。

因为在学校上过HCI相关的课程,能很深刻的理解Musk的愿景:人脑分析和处理问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种优势并不是现在的弱人工智能能够匹敌的,但是人体的最大劣势在于输入和输出非常有限,我们没有办法通过大量的输入数据让我们的分析系统更加的完备,如果能够结合人脑与电脑,不仅能够帮助分析人脑行为,更能通过人脑去辅助电脑进行复杂的因果推理。

From Zero To One

其实Elon Musk的故事,到了Tesla为止,我认为就已经可以和乔帮主匹敌了。在我的观念里,我一直信服一句话,这是在 "Zero To One" 中提出的。

We wanted flying cars, instead we got 140 characters.

我认同这种观念,即如果真的要衡量谁对人类的发展贡献更大?我们难道要以手机的创新,要以互联网的创新来衡量吗?

我们诚然可以有更好的手机,更好的触摸屏,更方便的交换信息,思想的方式。可是那些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事情由谁来做呢?我更认同Musk这样的人,无论是发射火箭,造新能源汽车,提出缓解交通压力的更新的方案...

在"Zero To One"中,Peter Thiel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即去做从0到1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没有人做过的,你去做了,才能成立一个垄断的企业,制定行业的规则,收割行业的大部分利润。另一个则是从1到正无穷,即把从硅谷能够work的产业,放到其他相似的大洲,国家,让它开始在全世界都work起来;或许做从1到正无穷也是一个收益无穷的事情,甚至很多人只做1到正无穷这个过程,就已经通过继续的革新把原来的老大干死了。

我想,从0到1,相比于从1到正无穷,总是要更困难的(就如同科研相比于工程)。

Musk应该是一个聪明人,他一直在做从0到1的事情,我们可以说他是为了获取垄断地位,想要成为寡头一般的企业家,但他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做这些事情?又何尝不是一个勇敢的梦想家呢?

这样的事情,做了,就算是改变世界的尝试,做成了,算是改变世界,对人类的发展有真正的贡献。

Why Rice Play Texas?

But why, some say, the moon? Why choose this as our goal? And they may well ask why climb the highest mountain? Why, 35 years ago, fly the Atlantic?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in this decade and do the other things, not because they are easy, but because they are hard…

这是一篇很著名的演讲,彼时肯尼迪为了说服民众支持阿波罗登月计划,在Rice Stadium发表了名为 "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的演讲。正是因为这次演讲,煽动,激励了普通的人们去相信那些困难但是却对人类未来意义无比重要的事情,这才有了后来的阿波罗登月,太空探索等等,而这些也对多个学科的研究和工程应用都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而刚好又在找这个video的过程中发现了Space X拍摄的致敬肯尼迪演讲的广告。我不敢说看的热泪盈眶,但一个怀着梦想的人,看到那些要努力去尝试着改变人类未来的事情,总会内心有所触动~


luodian


每当我说马斯克是骗子,就会有不少网友反对,理由是:人家马斯科名校毕业、科技英雄、创意无限、世界闻名,你怎么能跟人家比得了?你有什么资格去点评人家?

说实话,我认为这些网友还没有学会如何正确地思维。我多次承认学识和能力比人家马斯科相差十万八千里,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但并不妨碍我就他的一些做法提出我的意见。

如果摆资格的理由成立的话,我还可以反问这些反对我的网友,我再不济也是通信博士毕业,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我的相关文章刊登在人民邮电报和新华社瞭望智库,你又凭什么反对我的专业观点呢?

我们每天被手机上的新闻所轰炸的,然后觉着自己了解到各方面的说法,其实中文互联网就被六大社交媒体所掌控的,看似内容丰富,但信息生产者也不过还是那一堆人,而他们极度缺乏科技鉴别能力。。

我除了能经常看外媒信息外,还经常参加通信和卫星的行业会议,跟国内知名专家面对面交流,咨询档次比那些不懂科技的媒体小编们要强的多。

科学的精神之一就是祛魅,科技领域最反对的就是造神,很遗憾他在中国已成神。

发射4425颗卫星的“星链计划”,后来又改成12000颗,对于您来说可能耳目一新,但对专业人士来说,这简直荒谬至极。好比是有个游医给你说,吃了我的大力丸,保证你能活到200岁。

关键在于,我清楚马斯克本人很清楚这个计划是绝无可能的,但依然放出来,摆明了就是骗投资者的钱。

特斯拉搞了14年,亏损60亿美元,董事会已经不信任他了,董事长已经被拿掉了,在美国融资困难了,现在他盯上了中国。


奥卡姆剃刀


崇拜马斯克的人确实很多,而崇拜一个人肯定是比较了解他的,当然也有人说他是一个科技骗子,但事实是马斯克做成了很多产品出来,有特斯拉电动汽车,重型火箭的回收与再次利用,还有发射大量网络卫星,最近还发布了脑机接口的一些最新进展。



还有很多的项目在不断的增加中,有人会问,他的精力怎么会那么旺盛?这种科技奇才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有人说马斯克是天才,其实他并不是天才,而是童年加少年的曲折经历造就了马斯克强大的信念。

在马斯克童年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这让他很苦恼,于是就把自己的全部经历用在了夜以继日读书上,每次父亲带他出门买东西,经常就会消失在身边,但是一定会在不远处有图书的地方找到他,他是一个标准的书虫,他家里附近和学校有书的地方的书他都看完了,在他小小的年龄里每天读书至少十个小时,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这还不算什么,在马斯克十岁左右也就是1981年有了自己的电脑,别人要好几个月才能学会的编程语言他只用了一周就学会了,而又用这台电脑和编程语言制作了一款游戏,并且卖给了游戏公司赚了500美金。



马斯克童年到少年一直都是呆呆的,别人叫他经常没有什么反应,家人以为是听觉有问题,动了手术切除了扁桃体,但是情况还是没变,这样的一种状态也使他成为了被同学欺负的对象,直到15岁那年马斯克再也忍受不住了,自己下定决心不能再让人欺负了,开始努力学习功夫,最后勇敢的进行反击,终于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逆转,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去欺负马斯克,他的自信心从此开始爆棚,学习也是突飞猛进,在学生时期就完成了作为科技创新者的一切基础理论知识。

马斯克是疯狂的,也是一个努力惊人度很高的是一位值得敬佩的人。

在他的思维里没有类比,只有从本质出发进行推论,这是马斯克敢于打破常规做很多天马行空产品的思维模式。

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马云和马斯克有了第一次公开场合的对话,结尾的一句话是他今生最高的目标。

马斯克:我觉得你说的是对的,我们要为意识长久的存在而奋斗。


七色慧


你看完这篇文章,就清楚那些人为什么对马斯克那么着迷了!



在贴吧上,有一位SpaceX粉这样说道“十几年前有谁能想到(马斯克能成功回收火箭)私人公司会发射火箭呢,十年后建成火星城市有什么不可能的” …………

我要在这说一下。

老马的成功,是有眼可见的,但不能因此就把他捧为“神人”,毕竟SpaceX的成功是离不开NASA的支持和帮助。

如果老马真得能脱离NASA的“管控”,独自去搞这个庞大的火星计划,到时,估计NASA会用尽一切手段搞垮马斯克。

不是我在贬马斯克,事实上,移民火星计划一旦放手让私人去搞,就会变得不可控,最终就是自己把自己作死。


再加一句,马斯克真的想在短期内建成一座火星城市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按人类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来说,至少得到本世纪末四十年才能真正掌握相关联的技术。

我以前设想过,到那时,会有除了驻火科研人员、宇航员外的第一批移民踏上火星……也出现了第一座由火星基地扩展而成的“城镇”。


凝韵天成时空明


马斯克也是我非常崇拜的人物,有时候不得不感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的差距,马斯克是一个天才,更是一个非常努力的天才,你无法定位他到底是一个企业家还是一个科学家如果说他是一个企业家,他却能不计成本的投入到SpaceX的研发中区,而且自学大量的航空航天方面的知识,研发火箭技术,这明明是一个科学家干的活

如果说他是一个科学家,他却很早创立的Paypal,开起来互联网支付的先河,后来的支付宝 微信支付都是跟他学的,特斯拉电动车更是无人能及

如果说他是一个科学家和企业家,他又能提出许多看似不切实际,甚至是冒险,科幻小说家才能想到的东西,比如移民火星,他的SpaceX也正在为此而努力,有人说:如果谁一本正经的跟我聊移民火星的事情,我一定认为他是个疯子,但是如果马斯克谈论这个事情,那多半是认真而且是切合实际的已经实施了。

马斯克是亿万富翁,但是他不像中国的一些富豪一样把钱看得这么重,没有妻妾成群豪车遍地、保镖排成队,也没有到处买奢侈品炫富,因为真正有钱的无须去炫富,也不像中国的一些富人一样吧钱留给儿子孙子,而是把钱用在了航天领域,应在了人类最前沿的领域,这才是他真正的伟大之处。


宇宙之崖


人们崇拜这位SpaceX老大,主要是因为他有成就。2017年9月,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公布了一张非常科幻的照片,宇航员身穿宇航服站在龙飞船之前,这身行头被认为是SpaceX最漂亮的宇航服。超现代的宇航服采用黑白相间设计,与龙飞船内部设计很搭,相比于此前用于太空行走的笨重的宇航服已经非常轻薄化。尽管这种轻便宇航服还只能在空间站内部使用,但是SpaceX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宇航员进入,已经穿上了。


这就是成就。美国SpaceX公司的“龙飞船”在绕地球飞行18圈后与国际空间站(ISS)对接,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也进入龙飞船。龙飞船内有一位名叫雷普利(名字来自电影《异形》)的假人,雷普利身上装有传感器,用来收集相关数据。 对于2019年的人类空间事业而言,SpaceX可以说再次引领了美国的空间发射节奏。可以说,载人版龙飞船对接空间站的成功,让美国欢呼已经摆脱了对于俄罗斯发射载体的依赖。

具体到龙飞船(Crew Dragon)的特点,它其实是“龙”货运飞船的载人版,采用流线型设计,SpaceX公司的项目初级目的是为国际空间站运送NASA的宇航员,最终目标是利用它把人类送上火星。 2019年,SpaceX计划对龙飞船进行载人测试,并为波音的CST-100“星际航班”(Starliner)提供发射服务。 SpaceX的龙飞船,也被称为“龙2”“龙V2”,最初的名字是“龙骑师”(DragonRider)。这种先进的航天器拥有先进的乘员舱。“龙2”高8.1米,直径3.7米,容积14立方米,净重6400千克,载荷3310千克,再入负载3.5G。 龙飞船拥有强大的空间滞留能力。



根据SpaceX公司的计划,龙飞船发射之后,将搭载宇航员飞向国际空间站,尽管任务时间并未公布,但是它拥有的强大空间滞留能力,能够保证首次飞行测试的成功。 龙飞船的航天舱可容纳7名宇航员,重建之前可进行10次太空飞行,是SpaceX可重复发射的另一大亮点。鼻锥体用于对接,还能容纳备用降落伞。主推进器为着陆和逃生系统提供动力,共4个。机动推进器共18个,用于空间机动。

龙飞船内部结构非常科幻,黑白风格的超现代化设计,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内部有七个座位,由碳纤维和阿尔坎塔拉材料制成。SpaceX公司在设计龙飞船内部结构时,本着让宇航员进行愉快的太空旅行的理念,设计了四个窗户,给宇航员带来太空观景的快乐。 载人舱内部有圆滑的数字显示器,显示飞船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姿态以及载人舱内部设备的信息。舱内设计了先进的环境控制系统和生命支持系统,舱内温度控制在65~80华氏度(18.3~26.7摄氏度)。 龙飞船通过SpaceX的“猎鹰9” Block 5火箭发射,这种火箭在2018年5月首次进入公众视野,是该公司可回收火箭的最鲜明代表。私营企业SpaceX将龙飞船设计成全自治飞船,宇航员在飞船内部只需要监测数据,掌握飞行动态。 其实,龙飞船是SpaceX公司与NASA合作的商用载人空间项目,2015年,NASA选择SpaceX公司进行载人商用空间发射,保障国际空间站的人员运送任务,这是NASA首次允许SpaceX公司运送美国宇航员。可以说,商务空间飞行,距离普遍人已经不再遥远。

龙飞船完成任务之后,仍将在海洋上回收(或称为溅落)航天员,着陆任务即可在大西洋也可在太平洋完成,如果获得批准,公司将把墨西哥湾作为备用回收地点。有趣的是,SpaceX 将“猎鹰9”最初降落用的无人船,起名为“我当然依旧爱你”! 龙飞船的逃生系统非常先进,用来保证宇航员的安全。如果发生故障,该系统可快速脱离火箭。逃生系统设计了赛车式的座椅,逃生方式不是一个宇航员接一个地弹射,而是乘员舱整体被弹射出去,这种设计目前还是首创。
龙飞船有四个主降落伞,用于返回舱的海上着陆,多个锥套降落伞在主伞打开之前负责“制动”。在正式飞行之前,SpaceX公司进行了16次模拟降落伞测试,证明了回收系统的可靠性。


吾评武愿


看了这里面有很多的评论,不禁深深地感到我们国家和美国的不同。在美国,整个社会和文化对宏伟大胆的创意和创新整体态度是支持的,虽然肯定也有质疑的声音,但是整体而言是支持的,对那些愿意努力做出积极改变的天才有的更多的崇拜,理解,包容和支持。而我们国家的文化好像一直以来都是以质疑居多,枪打出头鸟的居多,不相信的居多,从这里面对马斯克这样的人有那么多的质疑就能看出来。那些完全不了特斯拉和spacex对各自所处行业内所取得的成就的人就会看到特斯拉的车内饰不行,会自燃会失控,完全看不到如果不是马斯克和特斯拉,现在整个汽车产业都不会像现在那样朝着电气化转型,也不知道特斯拉是美国这个汽车王国里唯一一家在过去100年里能够成功量产的新车企。那些看到了但是选择怀疑的人,就会说如果不是得到了nasa的支持,spaceX也不可能取得成功,马斯克也就是一个懂得吹牛的人。但不知道任何成功本来就肯定是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支持,不是谁都能够构想庞大宏伟的远景,号召和吸引那些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一道努力,并且肯一步步拼命去实现的。10几年前特斯拉创建时的目标就不是去卖电动车赚钱,而是促进人类向可再生能源的出行方式转变,这是何其宏伟的目标,人家也正在一步一脚印的在实现。说那些spacex是因为得到了NASA的支持才成功的只是对了一部分,因为谁能像马斯克那样把以使人类成为多星系种族作为公司的使命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在spacex初期不断的发射失败、没有人愿意投钱的时候把自己所有的个人积蓄砸进去,只要最后一次发射失败就会破产的情况下去拼命的。如果没有以殖民火星作为目标,也就不会有去回收重用火箭助推器这样的创意,旁人连想都不敢想事情,马斯克却带领他的团队做到了。

面对这样的人,在美国得到的主要是支持,在中国得到的主要是质疑,这也许就是我们国家在从0到1的创新上不如别人,落后挨打的深层次原因吧。很让人悲哀和难受。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我们国家最近几代人出不了真正能够改变世界的个人和创新的缘故。


jwu2019


我也是他的崇拜者!至于崇拜的原因,归结起来,我想还是因为他颠覆了我们对社会普通成功标准的理解,让我们对成就伟大的可能性抱有更多期待,也因为他确实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有很多是可以基于自己澎湃的欲望去改变的。



不同于其他成功者的故事,很多成功者都是老成、经验丰富甚至沧桑,而马斯克简直就像是一个孩子。无论经历多少事情,他都是天真、都极富激情,无论是要做火箭的打算,还是移民火星的目标,他的存在就给人感觉真的是一个从漫画或者从科幻片里跳出来的主角一样。当然,他说的大部分梦想被大多数人看来像是一个文科生在写科幻小说,而这,正是他令人伟大的地方!他不仅相信,不仅会去做,会去投资,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完全可以自己去搞出来。我记得《硅谷钢铁侠》书中说,他可以随时炒掉他工厂里任何人员,即便没有新人补充上岗位,他也不怕!因为他只需要自学一晚上,他就能胜任任何专业工作。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奇葩真的是把自己的梦想给活得彻底得很!他令很多人可以相信,勇敢去想,勇敢去做,活出自己的原始动力,是没有什么不可能的。这点,我想应该是他可爱可敬的根本吧!



此外,他的探索结果确实让人们扩充了技术的边界的理解。在他之前,有多少事被全球顶级专家看来是不可能的啊!但他都搞定了。

所以,他这种浪漫主义的投资者、发明家、领导者,怎能不被崇敬和喜爱呢!


辉常爱读书


他代表的是人类的未来,当然还动了很多人的蛋糕,所以有人使劲黑他。但是事实摆在那里,不光设计科幻,回收火箭这种科幻的事情都搞定了,不崇拜都不行啊。只要能让科技上一个台阶,只要能完成一个理念或者梦想,砸锅卖铁都可以,这已经就足够人们崇拜他了。举个例子,SpaceX为了实现回收火箭,失败了3次,摔了3枚火箭,马斯克卖车,抵押房产贷款,接着实验,最后终于成功实现火箭回收。这种人为了梦想可以失去大量财富而且还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梦想,这就足够让人崇拜了。而且因为他的创新真的使人类航天科技进步了一大步,他即使不成功,他也一定是一颗属于这个时代的璀璨的新星。


用户8854814247452


马斯克的视频转发了好几个,其在短短二十间,从最早的网络支付,特斯拉电动汽车的诞生,可重复回收再利用的猎鹰运载火箭,龙飞船,再到前几天的一箭60星,组建太空星链,还有隧道公司,太阳能电池公司,个个成就惊人,令人震惊!别的不说,马斯克是排美俄中这三个航天大国后,第四个航空巨匠(而且还只是个私有公司),一个私有公司的科技实力竟能匹敌三个大国,其成就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同为商界巨头,是谷歌还是亚马逊创始人曾表示,愿意死后把个人财产都捐赠给马斯克这样的人,因为这样的人,能够促进科技方展和改变全人类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