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雷特是反器材枪械,反器材是什么意思?

赵彬衫


反器材狙击步枪说白了其实就是能够攻击轻装甲车辆、电子设备等作战装备器材的轻武器,其最初就是早期的反坦克步枪,到了现代战争,由于特殊的需要,才得以重新发展起来,并在如今发展壮大起来,世界各国研制装备有各种反器材武器。

最早的反器材武器是反坦克步枪,一战中坦克开始出现,步兵轻武器很难对其构成杀伤,火炮等武器虽然攻击力较强但是不能做到伴随步兵作战,而集束手榴弹、地雷等武器效果尚可也方便携带,但是不能实现中远距离攻击,因此反坦克步枪开始出现。

二战中,随着坦克装甲兵器的快速发展,反坦克步枪很快失去了用武之地,被很多国家停止发展和装备。不过也有例外,比如苏军就一直装备着反坦克步枪,在二战中后期虽然已经很难打穿德军坦克装甲车辆,但是对于摧毁轻薄墙体、工事、普通车辆等目标而言还是有很大的杀伤力的。

冷战中反坦克步枪早已销声匿迹,毕竟面对主战坦克已经毫无用处。而80年代初,巴雷特研发了一种使用12.7X99毫米大口径子弹的狙击步枪,主要面向民用市场,由于弹药带来的巨大优势,其杀伤力、射程等主要指标比M40、M24等常见的狙击步枪强得多。也正是在80年代,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相继提出了新的武器需要,海军需要希望得到一种杀伤力足以毁伤小艇的高精度武器,并对此前采购的RAI500栓动步枪不太满意,而海军陆战队则需要能在沙漠等环境下使用的综合性能远强于现有步枪的单兵武器,因此M82得到了军方认可并予以装备。

从此反器材狙击步枪这种武器开始扬名天下,除了巴雷特系列的M82、M107、M95等,还有英国AS50、匈牙利GM6山猫、俄罗斯OSV96、V94、中国10式等等,成了世界轻武器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战争之王


兔哥回答:所谓的巴雷特是一款大口径的狙击步枪,是美国巴雷特公司研发生产的一款12.7毫米口径的大威力狙击步枪,这是一个系列型号,其中的M82A1和其改进型M82A1M比较出名,装备数量相对比较多,巴雷特狙击步枪采取弹匣供弹,半自动发射原理。这款狙击步枪并不是性能最好的狙击步枪,让它出名的是游戏和电影中对它的描述。



关于反器材狙击步枪这个称呼和它的口径有关系,想想看12.7毫米口径是枪械家族中最大的了,过去有14.5毫米高射机枪,现在很少了,原因是打飞机和装甲车辆威力太小了,打人又太浪费了。而12.7这个口径也是作为目前枪械中的重机枪存在,主要是车载重机枪,例如坦克装甲车辆上用来对目标射击,指示目标位置,对于反器材或者是防空,现在来说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巴雷特12.7毫米狙击步枪也是如此,定义为反器材狙击步枪更多的是一个噱头,虽然具备一定能力,反恐,排爆还有作用,战场上的反器材作用不大,被夸大的成分远高于真实的用途。反器材狙击步枪的定义本身就是一个招牌,器材的种类很多,但都和武器基本不搭边,战斗机、直升机、坦克、装甲车辆、各型雷达、摩托车这些东西属于器材还是属于武器装备?很模糊,而反器材狙击本身的作用就是模糊的。



电影中巴雷特狙击步枪可谓风头盖世,能打装甲车辆,打飞机,打直升飞机,能把小轿车一枪干翻,摩托车一枪打飞,甚至出现了打坦克瞄准镜的论点,从坦克诞生到现在坦克也是身经百战,没有一个坦克被打瞎的例子,凭想象什么都能打,可战场可不是躺床铺上想出来的。反器材狙击步枪首先是具备打以上目标能力的,这一点毋容置疑,12.7毫米口径具备这样的杀伤力,但有一个前提,就是在射程内,这些东西都不要动,狙击步枪最需要的就是心平气和,气候宜人,否则不用说战火纷飞,就是爆炸时产生的振动也够呛,但问题是战场上哪个会等着让你打。坦克是绝对不敢碰的,一两千米的距离很快就能到你眼前,而且给你一炮也就挂了,装甲车12.7现在不好使了,打不透的,打透了又能怎么样?装甲战斗车上一堆武器招呼你,速度也比坦克快多了,跑?一支巴雷特狙击步枪重14.8公斤,加上伪装服,你能跑多块?打飞机就更没门的,虽然理论上12.7毫米具备打飞机的能力,但理论永远是理论。直升飞机更困难,你不打它,它还找你呢。其实大口径反器材狙击的使用来看,还没有一例反器材的战例,主要还是打人,另外一个它的使用者中包括反爆人员,用巴雷特对疑似爆炸物进行打击效果远好于反器材。大口径反器材狙击的确是热了一阵子,不过现在趋于变冷,主要还是作用有限,无法伴随步兵进行作战,太重了,而且对武器装备的作用有限,打高价值目标更是停留在嘴上。。



就反器材狙击步枪的称呼而言其实是有争议的,定义模糊是一个方面,另外就是实际作用,与这个称呼不符,被夸大了,其实就巴雷特这样的大口径狙击步枪而言这个口径很尴尬,12.7毫米口径是武装直升飞机,装甲车辆必须具备的防御能力,通常现在的武装直升机和装甲车辆都要高于这个防御性能,这样一来,反器材狙击步枪在战场上也就没有什么器材可反了,打人显然不划算。另外巴雷特有一个大缺点,应该说不光光是巴雷特,只要是大口径狙击步枪都有这个缺点,就是为了减少后坐力,加装了枪口制退器,开枪射击时枪口制退器会产生很大的火药气体压力,把枪口处的尘土飞扬很厉害,战场上这是很容易就被看到的,迅速就会招来火箭筒或者是炮火打击,因此,巴雷特有了一个绰号“炮灰狙击手”,可见巴雷特上战场真不是一个好招。而战场上的火力密度和深度远超巴雷特的有效狙击范围,速度也快到无法脱离危险,特别是无人机对战场监视越来越普及,信息化战争越来越普及,巴雷特狙击步枪的生存无法保障。这种情况不单单是大口径狙击步枪,就是远距离狙击步枪目前也逐步被精确狙击步枪所取代,狙击步枪很难创造狙击数量的战果了,现在反狙击武器的装备已经比较多了,只要开枪很难全身而退,特别是激光炫目武器的出现,你不开枪就能让你成瞎子。



巴雷特这样的大口径反器材狙击步枪杀伤力并不是一个优点了,射程和其它的诸如单兵火箭筒等武器比也并不占优势,两三千米的纪录并没有实际意义,不是所有人都能这样,巴雷特的有效狙杀距离1800米,而战场上很难有地形保障这个距离,越是平坦的地形狙击手越危险,这个距离开枪狙击手基本就是真的“炮灰狙击手”,而对于反器材我们可以看看巴雷特的反器材能力,100米距离使用特种弹穿甲厚度可达20毫米,500米具备穿甲厚度16毫米的能力,1200米下降到8毫米,而这些距离对于像巴雷特狙击步枪的狙击手来说都属于自杀距离。正是因为太重,能力又有限使其很难用于机动战斗中的支援火力。⬇️巴雷特使用的子弹:从左至右为穿甲燃烧弹、、穿甲燃烧曳光弹、穿甲燃烧弹(挪威版本,穿甲、燃烧、爆炸)普通弹、曳光弹;


一款武器是否有价值,它所能创造的价值永远是第一要素,如果是一款落后的武器能够创造出高价值那么这款武器就是最好的武器。如果一款再先进的武器如果不能取得高价值那么这款武器也不是一款好武器。武器是用来作战的,现在的武器装备已经不在靠一款武器定输赢了,而是体系化作战,立体攻防,陆、海、空、天、电、网体系作战环境下,巴雷特的反器材作用很难发挥出威力,也不会适合战场,反恐或者是打个爆炸物还是有市场的。⬇️巴雷特原型枪


兔哥42928


反器材步枪是近20-30年新出现的一类枪械,一般使用12.7或者14.5毫米大口径子弹,有效射程通常在1200-1500米。
左肩一枪,右肩一枪,然后进医院,反坦克枪一般都是这么用的。

反器材步枪在技术上是过去反坦克枪的发展型,只不过现在随着坦克的防护能力加强,反坦克枪已经无法对于战后的坦克造成什么威胁,所以反坦克枪从上个世纪40年代以后就销声匿迹了。不过到了90年代第一次海湾战争前后,当时巴雷特公司的创始人巴特雷自制了一支使用12.7毫米枪弹的狙击步枪,由于精度高,有效射程远,被美军用来清除地雷一类的爆炸物。
巴雷特一开始就是用来打水雷和地雷的,能在远距离引爆,谁没事跑过去一点一点的拆炸弹。
反器材步枪一般都要配备大倍率光学瞄准具,不然远距离精度射击的优势就无法发挥。

在战场上,由于现在各种观察侦察器材的增多,出现了大量的软目标,就像说得特别热闹的炮兵雷达天线,这些目标用炮有点浪费,但是一般的轻武器有时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情况下,原来的反坦克枪用来干掉这些目标正合适,所以原来的反坦克枪换了个名字,以反器材步枪的名字又回到了战场。
很多时候,反器材步枪已经和一门小口径炮的威力差不多了。

反器材步枪的射击目标,主要是各种爆炸物,各种侦察器材的天线镜头什么的,轻型装甲车辆的油箱和观察窗,如果运气好还可以射击悬停状态的直升机,当然还有人,反正12.7子弹能够打的,距离在1500米以内的都可以,有的反器材步枪甚至可以引爆反应装甲的炸药盒,这些都是现在反器材步枪的目标。


有痰


反器材步枪的英文名是Anti-materiel rifle 这个materiel的意思是物料,但一般都是指军用物资或装备。

这些物资包括并不限于油料、雷达、通信站、轻型装甲车辆、低空飞机、地雷等等。

实际上反器材步枪的原型就是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各类反坦克步枪

但由于后来坦克的皮越来越厚,反坦克步枪这种动能穿甲类武器越来越打不穿。加上锥形装药的各路单兵反坦克筒子逐渐成型,反坦克步枪就暂时告一段落。


但反器材步枪的雏形起于80年代初,当时美国海军一堆小艇在扫雷的时候往往用M2重机枪直接打爆,但这机枪毕竟准头太差,因此他们招标了哈斯金500这种12.7口径的栓动狙用来点爆水雷

同一时期,朗尼·巴雷特(巴雷特公司创始人)也看到了这个契机,就生产了同样口径的半自动巴雷特M82大口径反器材步枪。

到海湾战争的时候,美军少量的尝试装备了这批枪,本来还是打算打打地雷或者疑似路边爆炸物这种东西。但应用中发现这玩意用来拆个车,雷达站啥的也挺好使,而且大口径,大装药子弹的弹道非常稳定,远距离的存能也大,所以90年代各国都开始燃起了大口径反器材狙的热情~


疯狗的轻武


反器材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对装备”,反器材步枪的原词组是“Anti-material rifle”,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专门打东西的步枪”,与“对人员步枪”相对应。

所以我们不必将之理解的太过复杂,反器材步枪一种经过了专用强化设计的反装备枪械,它的优势在于采用了大威力的弹药系统,拥有较高的破坏能力,因此可以比普通枪械更容易的反制和破坏物体。

在战场上,反器材步枪的战术使用是相当宽泛的,它可以用来对付各种车辆载具、轻装甲目标、甚至低空飞行的直升机、掩体后的敌人等等,还能用来破坏敌方各种设备,比如发电机组、天线、武器平台、油库、电子器材、地雷炸弹等等;它能保证在稍纵即逝的战机面前,最大程度的体现出一锤砸烂的效果,但又比枪榴弹、火箭筒、迫击炮等更经济、更隐蔽、更具操控力。

当然,作为大威力的远程枪械,反器材步枪并没有因为“反器材”的称呼受到限制,反人员方面它也是一把好手,通过大口径子弹的远距离狙击,反器材步枪往往能带给对方更大的心理压力,再加上它们更长距离的射程,许多时候反器材步枪都代替了标准口径的狙击枪,成为了战场上远距离杀敌的利器。

巴雷特反器材步枪就是这方面的好手,它使用与勃朗宁M2大口径机枪同款的.50BMG弹药,这种枪弹甚至为战斗机使用过。沉重的弹丸带来了更好的存速性能,再加上接近机关炮的药瓶赋予的巨大能量,令巴雷特反器材步枪成为了一种威力等同重机枪,精度却远胜之的武器,美军的许多超远距离狙杀战绩都来自于这种武器。

其实反器材步枪也是相当优秀的狙击战武器,在用来清除对方的狙击手时,拥有更远距离,更强大破坏能力的反器材狙击枪无疑具备了攻击优势,有时它们不必遵循一般的瞄准原理,可以直接使用穿爆弹、燃烧弹等对敌,取得相当好的战果。


王司徒军武百科


反器材武器指的是大口径大威力的狙击枪或步枪,反器材指的是专门针对敌人的车辆飞机等机械武器。


小帅2435546


真实战场案例,巴雷特可以轻易击穿战场上的货运汽车,指挥车(比如米军的悍马)装甲,可以击穿普通直升机外壳。\r \r 曾经有狙击手用巴雷特打断武装直升机的螺旋桨传动杆,导致直升机失去动力坠毁。\r \r 这么看来,说巴雷特是反器材武器,一点不为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