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打骂孩子,孩子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心理缺陷?

度有麋鹿


现在的孩子比较娇气,如果常打骂可能会造成他性格比较内向,不愿与人交流,至于心理上只会越来越叛逆


鱼洋之乡


您好,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亮亮的经历

亮亮,一个12岁的孤独小男孩,父母均是生意人,常常早出晚归,亮亮靠桌上的零花钱度过每一个不亮的早晨和安静的夜晚。

亮亮学习几乎没人管,父母只会在开家长会的时候知道孩子的成绩,当不如意时,回来就是一顿暴打,一边打一边歇斯底里的质问:“我们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居然就考成这样,对得起我们吗?”

亮亮变得越来越沉默,几乎不与同学交流,被欺负也不吭声,因为他不知道还能向谁求救。成绩也越来越差,每天沉默的看着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最后亮亮以自杀结束的形式离开了这个让他不快乐的世界,父母追悔莫及,但是为时晚矣。

打骂的功能

打骂从功能上说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种:

1.为了惩罚孩子,让孩子知道做错事情是会发生很不好的结果的。

2.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和情绪,很多父母也只是社会的弱者,唯一能够证明自己强大的,就是打骂比自己还要弱小的孩子。

3.为了满足自身施虐的快感,此类情况多为:有暴力倾向或者躁狂症状的父母。

除了第一种打骂还算跟教育有关,后2种,孩子都只是满足父母一己私欲的牺牲品而已。

打骂教育需谨慎

孩子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父母在情急之下都可能会拍孩子几下,这是情理之中的。但如何把握好度呢?

首先,父母要先做好自己的情绪管控,如果最后孩子沦为父母的出气筒,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哪怕是在打骂孩子,父母也一定是保持在清醒的状态下,提前做好教育导入。

其次,如何做好教育导入?区分开事务和孩子本身,让孩子明显感觉到父母还是爱自己的,自己本身是好的,只是这件事做错了需要受到惩罚。而不是给孩子造成错觉:这件事做错了,所以自己就是坏孩子,就不值得人爱了,甚至父母会因此而抛弃自己。这种认知是会严重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的。

最后,事后做好收尾。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不提倡打骂式教育,如果事情已经发生,一定在事后做好沟通,关注孩子的情绪,及时帮助孩子说出并发泄情绪,避免形成阴影和创伤。

欢迎关注@亲爱的N,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我们一起成长,让生活更简单。


亲爱的N


我有一个朋友是小学老师,她遇到了他执教这么多年最难忘的一件事,他们班的一个小朋友在和同学打闹的时候不小心被别人绊倒了,可怜的小朋友膝盖被摔了一个大窟窿,这个时候小朋友的爸爸刚好来接小朋友了,没想到的是,这位爸爸非但没有安慰小朋友,反倒打了她一巴掌,埋怨她不像个姑娘,整天打打闹闹的。

而从此以后,这位小朋友的性格开始变得孤立了,几个月后,因为精神不振退学了。

其实,这种教育模式在我们国家很常见,家长的威严如果用错了地方,那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以下几种孩子一定不能有打骂的方式来教育:1.过于内向的孩子不能打。2.因为小朋友之间的问题不要打。3.青春期的孩子不要打。

如果家长使用错误的教育方法打骂了这些孩子,会发生什么后果呢?

1. 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

有一项关于孩童的研究表明,很多童年时期遭到父母亲殴打的小孩在长大之后性格会很自卑,内心也会很脆弱,非常缺乏安全感,而这些孩子会因为自己的性格而导致失败,因为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是没有自信的,而且会非常害怕承担后果。

2. 造成孩子的叛逆心理。

同时,由于在他们的童年期父经常受到父母的打骂,他们就会在心中形成一种潜在的意识:世界上的所有事都能通过暴力来解决,等他们长大之后,会慢慢形成暴躁的性格。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3. 造成孩子的自暴自弃

孩子的内心是纯净的,他们认为家庭就是自己的避风港,而当他们最后一块避风港都不保护自己的时候,他们的安全感会非常低,从而导致自己的自暴自弃。我相信没有一个父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是这样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给孩子更多的保护,只有他们在家里感受到父母的爱,当他们步入社会的时候,才会更加地自信从容。

所以,父母的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当你发现自己的孩子犯了错,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愤怒就伤害孩子,因为孩子也在成长,他们很可能不知道自己犯了错,如果用暴力的手段教育孩子,久而久之,他们的内心就会变得扭曲。

这里是朗朗育儿课堂,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朗朗育儿课堂


作为一名八零后,我可以拍着胸脯说,我们这一代人起码有99%的人是挨过打的,不同的就是挨打频率的高低。


我从小到大被爸爸打过一次,原因是妈妈切肉的时候我一直闹腾,结果妈妈手被刀割伤了,然后就被老爸狠狠的揍了一顿。


至于妈妈的打,好像记不清有多少次了,因为太调皮了,比如说抓家里小鸡玩,给小鸡洗澡,结果小鸡被淹死;打碎饭碗等等,每次被打,妈妈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象征性的惩戒一下。


不过每次被打自己心里也很清楚,因为我惹祸了,所以即使老被打,也没有什么心理阴影之类的问题,就这样健健康康的长大了。


所以我觉得,不是说所有的打骂会给孩子造成心里阴影,关键是打和骂的性质是怎么样的

,是在何种情况下发生的,所以我们不能片面的说为了孩子的心里健康,一定不能打孩子。


我家的邻居,一个三口之家,爸爸妈妈和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小朋友胖乎乎的挺可爱的。


我觉得这样一个家庭,一家人在一起,不管怎么样都应该是幸福的,但事实上这个家庭,十天时间里面有一半时间是在妈妈的吼骂声中度过的,而挨骂的对象不是小男孩,就是小男孩的爸爸。



记得有一天上班,我刚走出家门,正好小男孩出门了,他饱含爱意的说了一声“妈妈,再见!”


我进了电梯,就在电梯里等他,结果他妈妈发现孩子水杯没有拿。


我觉得换做任何一个正常的人来说,此刻是不是立马开门说“儿子(或者宝宝),杯子忘了拿了!”


但是,你们可能想象不到,这个妈妈怎么说的,她当时是用吼的,没错就是吼出来:“你个混账东西,让你记得拿,记得拿,说了多少次了,你下次再给我忘记,我打死你!**(实在说不口的脏话),一天尽惹老娘生气。”


然后开门把杯子给了小男孩,小男孩看了电梯里的我一眼,然后就从楼梯走了。



现在想起来也后悔,我应该先下,最起码让孩子不会那么难堪。


他出门上学的那一刻应该是很开心的,他怀着一颗阳光快乐的心情去上学,可是就因为妈妈的几句话,他一整天的心情估计都要因为这个小意外而难过了。


还有一次,是一个周末,我一个人待在家里没有事情做,就看起了电视。


因为家里隔音效果不是特别好,所以我听见电梯声,然后听见邻居开门声音,开了半天没有打开,结果是小男孩不小心反锁了。


然后我就听见各种各样污秽不堪的语言攻击,这些语言攻击的对象就是小男孩。


最后折腾好半天终于开开了,女人也进门了,没过一会我就听见卧室关门的声音,紧接着就是小男孩的惨叫声,我不停的听见孩子告饶的声音“妈妈我错了,妈妈别打了,我错了妈妈”,可是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大概五六分钟,我听的难受很想出去敲门阻止,但因为自己太过懦弱,我怕自己会被打骂回来。



在这样一个环境长大的孩子,内心肯定是自卑和不自信的,同时他的安全感也是很低的,因为孩子的安全感来源于父母,可是这样的父母,如何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如果这个母亲,在孩子同学和朋友面前,也这样辱骂过孩子,还会导致孩子胆小孤僻不和群。


在暴力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自己也会变得比较有暴力倾向。


长期以往,孩子身心已经形成一种创伤,以后也很难再恢复。


幸生


教育孩子是当代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很多父母都反映他们根本不想打骂孩子但是有时候火气上来的,一下没忍住就上手打孩子了,特别是叛逆期的孩子父母不希望他们走上错的道路但是因为多次沟通无果,每次打骂完小孩心里都非常的后悔。

前几天我看隔壁小李阿姨的气色非常不好,就问她怎么啦,发生什么了?她声泪俱下的和我诉说了她教育小孩上的问题,她说前段时间老师给家里来电话说小孩在学校欺负别的小孩,后来还上手打了别人,小李阿姨说她一把火就从心里冒了上来,等孩子回来没忍住就又开始打骂孩子,可是谁知小孩大喊,打人有什么不对吗?你不就天天打我吗?我一听心就开始慌了,小孩这样都是我没给她做好榜样,平时只要她一不听话我气急败坏了就容易上手打她,都是我的错。

很多父母都是第一次做家长,有时候可能会采取不正确的方法,但是家长也在不断的学习和孩子共同成长,就打骂小孩这件事来看,家长无心的举动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

小李阿姨的儿子就是明显的列子,能说出这句话也说明了他在“警告”妈妈,不要再打他了,我只是在学你们而已。

家长经常打骂孩子,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第一、影响孩子的认知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最强的,而父母有是陪伴孩子最久的老师,所谓的言传身教就是这么来的,如果父母不告诉孩子,打人这件事情是错误的,而且世界上所有事情并不是靠打架就能解决,这样小孩在生活上解决不来的事情可能就会用打架来解决。

第二、造成孩子的心理阴影

家本来应该是孩子最好的港湾,在外面受欺负就会想到家是自己最后的底线。但是经常被打骂的小孩可能就不会这么想,特别是他们在外面受到欺负的时候,想到回去和爸爸妈妈说可能又会挨打,就宁愿自己憋在心里也不和家里人说。

第三、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

很多时候父母都觉得让孩子害怕自己是一件好事,因为父母有威慑力这样孩子就不容易做出错误的事情,但是这样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这样只会让孩子把事情憋在心里,不愿意再和父母沟通。

家长要学会忍住自己的脾气,不要经常打骂孩子,虽然打骂孩子,孩子很容易就会变得听话,但这不是因为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而是恐惧父母,所以父母要学会得和孩子沟通和适当得管教孩子,在孩子做错事,要告诉她为什么不能这么做,这样做哪里错了,明确指出孩子错误的地方告诉孩子下次不能再这么做,可以给予适当的反省时间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家庭教育的好坏很容易影响孩子的一生,家长们要注意了。

阳光部落童装正在进行狂暑冰点价清仓促销活动,打开抖音搜索“阳光部落童装”,点击我的橱窗即可参与两件八折活动哦~


阳光部落童装


经常打骂孩子的家长,真的可要小心了,自己的孩子可能正在经历地狱或者正在痛苦或者正在那条路上走。

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复制品,孩子怎么了,先从家长身上找原因。教育孩子也是很重要,也是很难的啊。

就比如我自己,从小就是在负能量的家中长大的,妈妈和奶奶不和,每次吵架都往我身上撒气,总是莫名其妙的被大骂一顿,很是奔溃,有了啥也不敢给他们说,幸好爷爷奶奶对我疼爱有加,从小和他们亲,但是他们也没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从小我就很自卑,每次考了试总是被骂,也不敢表现出来,压抑自己的内心,为后来得上抑郁症埋下了伏笔。

从小的我,内向,懦弱,压抑。


所以,我要提醒羡慕在的某些父母,孩子并没有错,不要把自己受的气往孩子身上撒,孩子也不是为了实现你们梦想的载体,请用正能量教育出祖国的花朵,不要教育出社会的垃圾,换来自己终生的痛苦和懊悔,请让孩子自己有能力成长,前提是做父母的自己要有正确的思想,正确的三观,正能量的内心,快乐的内心。

看过我老师写的一篇文章,孩子得了心理疾病,父母才是孩子的天和地,真的是这样。

没有孩子的,请改编自u及的负能量,有了孩子的,请用正能量教育孩子,如果孩子已经被你教育的很负能量了,别担心,改变自己,孩子同样也会改变,一举两得,如果还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下去,后果很严重。

我现在抑郁症康复了。没有正能量就去学习,投资自己,让自己的生活有了激情,有了方向,有了目标,有了节奏,这才是令人最开心的事情了。

你想一想,人就家庭,事业么,家庭幸福了,事业成功了,这就是幸福。

孩子是父母的复制品,机器复印出来就那样了,而人不一样,人是有智慧的,可以改。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可怕的是你不改。


永驻初心


您好,我是高级育婴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糖果妈妈,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真人事例

我有一个朋友香香,她是一名95后,在她上小学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对她造成的影响特别大。原来是香香和小朋友在外面玩耍,在外面跑跳的时候,小朋友不小心绊倒了香香。穿着短裤的香香跌倒在了地上,膝盖上磕了一个大口子。等香香起来一看吓坏了,膝盖上全都是血。

这时候香香爸爸要接她回家吃饭,看见香香膝盖上的伤口。香香本以为爸爸会安慰自己,关心下自己。没想到香香的爸爸不了解情况,上来就伸手打了香香。还很生气的说:“你个小姑娘一天天的也没有个小姑娘的样,天天就知道淘,就知道疯,就知道玩……”

香香说:“虽然我现在长大了,但是我还是不能理解我爸当时的行为,我觉得我很自卑,我很羡慕那些能和爸爸妈妈相处起来撒娇的孩子,人们都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而我就是那个流了眼泪也要憋回去的人。因为,我就算哭了也没人会心疼我,他们只会骂我没出息的家伙。”

香香高中毕业后报了一所离家最远的学校。在她心中家不是家也不是能让她随时停靠的港湾。家不能给带来安全感。

其实在我国香香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有很多家长以为小树不修不直溜,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打骂式教育。可是他们不知道这已经不是棍棒下面出孝子的年代了。他们的教育观念老套又陈旧,一味的打骂孩子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缺陷。

经常打骂孩子,孩子可能会对孩子造成这些影响

☆性格上的缺陷

美国哈佛大学,跟踪调查了10个家庭。他们发现:经常受到父母打骂的孩子在长大之后性格上大多会很自卑、内向、敏感和懦弱。极度缺乏安全感。

这类的孩子在长大之后,大多一事无成。因为,他们无论做任何事都没有信心,不敢去尝试,害怕失败,害怕承担后果。

同时,由于在他们的童年期父经常受到父母的打骂,他们就会在心中形成一种潜在的意识:世界上的所有事都能通过暴力来解决,等他们长大之后,会慢慢形成暴躁的性格。

☆心理上的缺陷

在打骂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在幼年时期,他们大多会感到心里的恐惧和无助。随着孩子长大,迎来了他们的青春期,这种恐惧和无助的心理会转变成强烈的逆反心理,当爸妈越打越骂,孩子就会越不听,明知是错的还是会去犯。

☆人际交往上的缺陷

在童年时期经常受到父母打骂的孩子,不敢与人交往是生活的常态,他们喜欢独来独往,从不参加集体活动,也不喜欢表露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拒绝一切形式的情感交流。

好的孩子永远都是被教出来的,而不是被打出来的。孩子的教育问题是现在每个家庭的焦点问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背后,宝爸宝妈们还应采取适合自己家庭的教育方法。别再复制香香的悲剧。

欢迎关注@糖果妈妈,我是一名高级育婴师,一个四岁宝宝的妈妈,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跟我做学习型妈妈,让养育生活更轻松。


糖果妈妈


我是吴妈,分享真实的育儿故事

打骂孩子肯定不好,只是面对调皮捣蛋的熊孩子,没有几个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吧?

例一、有一个孩子才幼儿园,从小爱哭,不讲理,四个老人宠着,得不到东西就哭,不满意就哭,父母忍无可忍,又毫无办法,几乎天天要挨打。却没有人告诉他正确的道理,孩子的换脾气却没有一点变好。父母打了长辈疼,孩子的脸皮越拉越厚,该改的没改,坏习惯还多了一些。



这个孩子已经被打油了,变得无所顾忌,反正就是挨一顿打。

例二、

一个小朋友因为家长要求严格,经常因为小事被挨打挨骂,孩子当时的态度很好,跟父母保证会改。但是,不出三天,他必定在学校惹事,打班级里的其他孩子。他觉得自己并没有错,挨得打必须要发泄出去,找到机会就会打其他小朋友。

这个孩子情绪被压抑,易怒、报复心重。学会了以暴制暴。



例三

这个孩子大了,爸爸有时候会忍不住打骂他,他不反抗,也不哭泣,表现的也很配合,那种打骂之后的配合。爸爸以外他的打骂达到了效果。

可是转过身来,孩子却恨恨的对妈妈说:我现在打不过他,等我长大了,再打我试试看!

这是给孩子将来的叛徒和反抗埋下了种子。



还有些胆小的孩子,更不能打骂,家长会发现越打骂事情越做不好,他害怕自己做好,让父母发怒,越是如此越做不好事情,这样的孩子,会深受胆小懦弱自卑之苦。

打骂孩子,在教育中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家长应该寻找其他更有效的方式教育孩子,而不是简单的打骂了事。


微尘唯爱


说说自己的故事吧。


我家大宝小时候被我经常打骂,起因是不好好做作业、贪玩、闯祸、考不好等,但我知道根本原因是我自己的问题,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导致。我小时候就是被打大的,从小到大都很怕我父亲,直到我出来上学后才好点。所以我始终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是对的,甚至对中国狼爸我一开始是赞同的。


三字经有云,养不教,父之过。其实作为父亲的压力蛮大的,再加上恨铁不成钢、孺子不可教也等心理,一气之下动手是控制不了的。我们总是习惯了对陌生人太客气,对身边人太苛刻。正是因为你是我孩子,你不听话,我不打你打谁。


还是来说说这样做的后果吧,在我的高压政策下,大宝的学习成绩挺好,但是个人品性方面真的很让人担心。


1、脾气暴躁。说话大声、生硬、不温柔,常常命令式语气。很小的事,只要一不合他心意必爆发。和弟弟说话时,不是哥哥对弟弟,如同父子。有争执时,寸步不让,不会谦让。


2、逆反心强。在和其沟通时,如果他认为对的能接受的则风平浪静,反之则必反抗,顶嘴或反动手。有时为了避免矛盾,学会撒谎。


3、缺乏自信,自卑自闭。长期的打骂,导致他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什么都不行,从而失去自信心。结果影响学习,孤立,不合群。即使取得了成绩也不会主动说,求表扬。


4、悲观懦弱,缺乏安全感。对未来悲观,不抱希望,有时甚至会自暴自弃。说骂不得,一旦说重了,会哭,歇斯底里。远离一切美好的事物,沉迷于游戏等虚拟事物,逃避现实。


5、沟通障碍。从不会主动地跟你沟通,有心事也不会讲出来,宁可憋在心里。和他人的沟通能力就更加欠缺了,因此朋友很少。对环境依赖,反对变化。


这样看来,好像大宝一无是处。当然这是以前,从我学过心理学后,我就开始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慢慢在改变过来。并且在小宝的教育上,不再走错误的老路。后来又学习了正面管教,才真正觉得自己以前错得离谱。


其实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关键在于要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


晓风思语


我一直是不想接触这类问题的,因为我不敢面对。今天我就首次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我从小就生活在爸爸妈妈的怒吼和棍棒之下,我有一个小我三岁的弟弟,据妈妈说,自从弟弟出生后,我就非常排斥弟弟,跟弟弟争风吃醋,弟弟哭,为这个我没少挨爸妈的打。长大后,我就经常被迫带着弟弟一起跟我的小伙伴们玩,我们几个女生都不愿意跟弟弟玩,于是我和弟弟就经常发生口角,甚至多次大打出手,弟弟哭,然后我就又是被爸妈一顿打骂,原因是我不懂得保护弟弟。在平时生活中,我和弟弟那是好的时候就是彼此最亲的玩伴,坏的时候那是彼此最恨的仇人,我们俩的战争也从赤手空拳,变成了棍棒相对,弟弟哭,于是,我又是被一顿狠打。

童年的记忆里,除了爸爸发怒的目光,就是爸爸不知打断多少根的棍棒,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不愿意接触人,有时候一个暑假几乎不出门。我也变得不爱说话,应该是不敢说话,不敢表达我的想法,这应该是胆怯,这个现象上初中时开始变得最明显。我从小爱写作文,但我只喜欢写抒情的作文,而且每一篇都充满了悲伤和忧郁,但是几乎每次都能拿到最高分,我想这应该是情感表达的很丰富的缘故。上初中后,我才发现我与其他人不一样,我喜欢独来独往,我脸上经常皱着眉头,不笑时表情很严肃,很多同学都觉得我难以接触。我有很多我的想法,但是我已经不想跟爸爸妈妈说了,因为我知道即使我说了也没有用,他们不会重视我的。

我也很懦弱,不敢一个人去陌生的环境。我变得抑郁,别人随便批评我几句,我就能耿耿于怀,甚至是哭。我貌似时刻都需要一个保护伞,我很想有一个坚强的后盾为我撑腰。

现在我已经结婚,并已生育两名女儿,糟糕的是,自从生完第一胎,我就变得异常焦虑,也有可能是因为婆家不给力,才导致我内心压力大。时隔六年,我又生了我的二女儿,婆家还是不给力,我一个人照顾两个女儿,还要天天做饭洗衣做家务,我很忙也很累,焦虑时刻围绕着我,我变得动不动就大吼大女儿,我想让她像一个成年人一样自己能照顾自己,可我忘了她还只是一个一年级的孩子。

学习不好我打她,惹妹妹大哭我吼他,做事拖拉,不听话,好像我的大女儿一下子变得很不乖,我也好像我小时候我爸爸的样子。于是我很自责,几乎每晚看着熟睡的大女儿我都下定决心不再打骂她,可是第二天照旧。。。。。。

我的坏脾气已经越来越像当年我的爸爸,我必须要改了,我不想让我的孩子变成将来我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