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有起点,有终点,无论你走多远,还是回到当初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有起点,有终点,无论你走多远,还是回到当初



1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有起点,有终点。无论你走了多远,还是回到了当初。这或多或少有些宿命般的无奈,也有些可笑。认命的,一般都会有些阿q精神般的释然,不认命的,都想再坚持一把,多蹦多跳,有执念。前者,似乎多了些放弃,后者多是有些较真。

2

昨天从开发区开车回来的路上,讨论起来我到底今天是多大的问题。我矫情的说小一岁,还以自己数学不好的理由硬撑。结果被无情的嘲笑,说你还是面对现实吧,明明再过几给月生日以后,你就马上35岁了。我听完一阵头皮发麻。md,我已经快要四十了。

3

的确如此。看问题,我本如此,才会活的拧巴。在半杯水面前,我看到的往往是:天!水就还剩这么一半了。乐观派往往是:太好了!水还有这么多。曾几何时,我也曾认为性格,当然是属后者。在这个岁数的坎儿上,大都是越活越明白。

4

每个人在遇到“间隔年”的时候,都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路线。前段时间,和李老师在电台的一期主题栏目中,分享“如何应对职业走下坡路”的感受。只言片语间,还是能够从他的表述当中,感受到过完这个心里坎儿之后的,那份从容和安稳。反之,到了这个岁数的人来说,焦虑的确实大部分。何去何从如何抉择,经常会挥之不去。

5

停下来,好好思考。在接下来的职业/事业当中,你真正内心所追求愉悦的工作,到底是什么。可以静下心,好好纠结一番。看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擅长,直面自身短板。如果没有探寻清楚,定位明白,都会食之无味,毫无任何快乐可言,日复一日,长此以往,焦虑反复,失眠已久。似乎永远在原地打转,找不到出路,前进不得,进入一个恐将误解的区域。

6

任何一人,在遇到诸如此类的症结,大都反应如此。在面对即将到来的恐惧的时候,真正能意识到并正面直视的人,很少。意识到之后,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态度和办法的人,就更少了。很多人,愿意待在自己的舒适区。越往后,越是如此,胆子似乎越活越小了。

7

追求安逸。原领导和我们开玩笑说:你们这些人,年纪不大,本该是活蹦乱跳,阳光十足。成天在公司,都跟一个个小老头一样,话不仅少,且不苟言笑,看着就憋屈,活这么累干嘛。压力真的有山那么大吗?明明可以一觉踏实的睡到自然醒,偏偏失眠到清晨?

8

在仅有的职业/事业生命周期中,兜兜转转。面对几种选择的时候,往往决定的,似乎没有任何的主动权。在现实的社会面前,要不折腰于温饱,要不折腰于时间。一条道走到黑的人,少见。所谓的就是,只有坚持,才最伟大。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十八洞村》,杨英俊当了几十年的农民。在一趟回程的农用车上,回往过去的人生,一幕幕呈现在眼前,挫败感和幸福感两种交织。

9

人们常说,人一辈子,很简单。可能我遇到的都是普通人,打交道的也是平凡人,都在认认真真的活着。没有大风大浪,没有起承转合。有的只是一条,简单的线。他们会说,人这几十年,其实很简单。能听得出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有经历,有故事之后的那份淡然和坚定。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有起点,有终点,无论你走多远,还是回到当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