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多人說唐僧對女兒國國王動了情?

華塘投資


認為唐僧對女兒國國王動情的,是受了電視劇的影響。看原著的描述,唐僧對女兒國王沒有動真情。他們接觸的時間不多,女王接唐僧至宮中,吃了一餐飯,討換了官文,又往西門而去了。從唐僧的身世和經歷看,他對取經意志堅定,執著,不可能對女王一見鍾情。


唐僧答應女兒國這門親事,是孫悟空施的權宜七之計。

唐僧師徒四人路過女兒國,唐僧、八戒喝了子母河的水,肚子痛,只得找一家人歇息。那家的婆婆告訴唐僧師徒,女兒國沒有男人,有男人路過,這些女人就要與男人交合,若是男人不從,就要把男人身上的肉割了,拿來做香袋。


女王派屬下來提親,唐僧要是不答應,孫悟空擔心女王加害唐僧。如果反抗,女兒國的都是人,不是妖怪,不小心打死人,唐僧不忍。於是孫悟空讓唐僧假意應下親事,讓三個徒弟去西天取經。待到討換了官文,唐僧藉口親自送徒弟到城門,趁此機會,隨徒弟西去。

唐僧是成年男子,一出生便在寺廟,從小念經拜佛,與世隔絕。成年後出來報父仇救親母,之後又回到寺中繼續修行。女王派屬下去提親,唐僧低頭不語。不是唐僧內心有什麼雜念,而是唐僧不善於與女性打交道,不願取親,又不知如何應對,才能讓對方打退堂鼓,乾脆沉默以對,置之不理。


女王去驛站接唐僧,見唐僧長得聰俊風流,“不覺淫情汲汲,愛慾恣恣”呼道:“大唐御弟,還不來占鳳乘鸞也。”唐僧聽到女王如此開放大膽的語言,不僅耳紅面赤,羞答答不敢抬頭。唐僧除了求經拜佛,其他事都不會,今被美女當眾求愛,哪能自在得了。

女王走近前,扯住唐僧,說是同上金鑾寶殿,配夫婦去。唐僧戰兢兢站不住,似醉如痴。一個成年男子,被一個美麗丰姿的女子拉住,在耳邊說著情話,聲音溫柔,如輕風細雨,饒是唐僧,身體也變得不正常了,心性也迷失了。但是,唐僧不是普通人,他是如來弟子金蟬長老,入世歷劫,十世修行,意志堅定。迷失了一會兒,就醒悟了。在臨上車時,唐僧抓住孫悟空,流下眼淚。孫悟空安慰他,他才上車。在龍車上,女王喜孜孜想著與唐僧配夫妻,恩愛纏綿天長地久,而唐僧只想著拜佛,想著何時才能擺脫女王,上雷音拜見佛祖。



討換官文之後,一行人送三位徒弟往西門而去,到西門,唐僧對女王說要親自交待徒弟幾句話,下了龍車就對女王拱手到:“陛下請回,讓貧僧取經去也。”

可惜唐僧剛剛上馬,又被妖怪一陣陰風捲走了。


chen清英雅秀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人生大事,莫過生死。唐僧,西方聖賢金蟬子九世轉生,隔陰之迷,最賴本性,歷九次生死之劫,依然難斷繞指柔,可見情根最難割斷。所以唐代詩人有″世間安有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之徘徊。人若無情,安得為人!而人間事,如夢幻泡影,成,住,壞,空,變幻無常,縱使情比金堅,奈何人生苦短!然世人之情,在於佔有,不能擁有,則痛不欲生!私慾也。而佛陀之情在乎三川五嶽一切眾生,憐眾生皆心苦,故情在普渡眾生,如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佛陀之情在乎舍予,不存私有,故心在生滅之外。

唐僧取經時,正在修心,尚未成佛,有常人之念,之佔有慾,故患得患失,是正常的。

人生在世,修心最難,痛苦在於佔有慾,得失平常,自然無苦,常修己心,不做無謂之爭,不欺人,不傲視,與人為善,至善若水,不做傷天害理之事,自然事事遂心,神佛敬之,鬼魅避之。



夕子宛然


從原著的一些細節,可以看出唐僧動情

最明顯之處是唐僧辭別女兒國國主

不忍直視 拱手拜別

不忍直視乃因心中有愧,辜負了女兒的一片深情。

拱手禮乃俗家之禮,唐僧乃佛家弟子,本應作佛家合手禮。行俗禮,表明唐僧此時已當作凡人,明瞭女兒深情,並深深被打動。

但是使命在身,不得不愧,繼續向西。這正是唐僧的偉大之處。看似無用的唐僧,是整個取經團隊的精神支柱。

眼兒媚.女兒恨

自知不可把君留

從此影兒愁

楓霜然恨

但求明月

也是離秋

一生天賜良人遇

月老你該羞

為何相遇

不能廝守

至此人休

高老莊17.11



高老莊756


咱們不要被電視劇所幹擾。其實小說裡的唐僧跟電視劇裡的完全兩樣!貪生怕死,小肚雞腸。



唐僧動凡心不是第一次了!早在“四聖試禪心”的時候,面對“豪門”的招婿,唐僧是怎麼表現的?“默不作聲,低頭唸經。良久,抬頭先問孫悟空以為如何?”這呢,就很值得玩味了!佛門子弟面對著成親這件事不是說義正言辭的拒絕,而是沉默,沉默就是曖昧。詢問就說明唐僧已經動了心,只不過礙於面子,不好表達。

再回到女兒國,唐僧面對著國王的求婚,表現怎樣呢?“如痴如醉,裝聾作啞!”跟上次一樣,劇烈的心裡鬥爭!唐僧呢已經受夠了取經的苦楚,不止一次想要罷工!再看他對女王的稱呼,從一開始敬而遠之的“女菩薩”,到後來平輩而稱的“女施主”,到最後道別時所用的俗世稱呼“女王陛下”,這是不是也能看出唐僧越來越靠近俗世的心呢?



到最後道別時,唐僧已經知道了不可能,卻仍然給自己留了“希望”,他是對女王這樣說的“陛下,待臣先去取經也!”先去,也就沒有把話給說死,唐僧雖然已經明白,卻仍然給自己留了“後來”的可能,這樣看來,唐僧也是一個無奈的可憐人而已!!


沒事鬧著玩


唐僧在還沒取到真經時 ,他還是個煩人 ,面對各種誘惑,肯定會心生凡心的,雖然是金蟬子轉世,畢竟還是肉眼凡胎,不像三個徒弟,都是天神轉世,除八戒好女色以外,其他的都是氣定神閒,絲毫不為所動。



輝哥講意外


唐僧對女兒國王動真情是正常的,鐵定的,無需懷疑。但是唐僧對求取真經也是動了真心,而且揹負帝王之託。如果跟女兒國王過起了比翼雙飛的好日子,那豈不違背初心?只有不負如來必負卿了。

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負有使命而來的,單純為了美滿愛情而活的人幾乎沒有。越是志向遠大的人,越是需要跨越富貴美女的誘惑。沒有唐僧取經就沒有《心經》、《成唯識論》這樣的佛學經典,也就很難在中國把大乘佛學演化成中國的禪宗。作者引用女兒國的故事,就是表達了唐僧取經的志向不可動搖。其實我們生活中類似的事情很多,被富貴美女誘惑,拋棄志向,拋家棄子的多了去了。這是人性,是世間法,各有各的活法。但是唐朝那個時代的佛法背景,加之唐僧的身世,造就了他取經的決心。

談論這個故事其實就是在談論我們每個人,雖然有志者事竟成,但是立志不移的人不多,這也是正常的,必然的,不然誰不是成功人士了?面對美女,有託國之付,人之常情,誰不動情?我們庸人做夢都夢不到的好事,沒命攤上而已。


道成肉身


我想動情的不是唐僧,而是觀眾。


Mickey米齊


動情了。

唐僧被蠍子精抓去洞府的時候,蠍子精問他為何與那女王溫存,卻躲避自己

唐僧說,人與妖怎麼一樣

可見,如果不是蠍子精及時出現,恐怕唐僧當時早已淪陷。只不過是他答應了唐王和觀音去取真經,他畢竟是個得道僧人,不能背叛佛道。也不能辜負別人對他的期望。所以他只能執著的的向前,向前。但是他心裡,恐怕也會說,如果來生我不是個僧人,如果來生我們還能相遇。我一定和女王你雙宿雙飛。一路上多少妖魔狐仙向唐僧提出過與他結婚的要求,但唐僧沒有對任何一個人像對女王一樣,如果唐僧不對女王生情,他不會臨走之時停了一下。他那一臉堅毅之外,還有一生的無奈。


花開十二月


我更願意相信唐僧是動心的。這樣方顯出他求取真經,一心向道的誠心。西遊記裡很多女妖怪都喜歡唐僧,但是隻有女兒國國王是人,有資格有條件與唐僧相匹配。取經途中遇到的妖魔鬼怪都是外在客觀上的困難,而女兒國國王算是一個情劫,是主觀內在的心魔,外在困難可以心外無物來克服,可若是心中有魔呢,又該如何調伏。女兒國國王才是取經路上最大的劫難,因為她考驗的是唐僧作為人的本性,而最後唐僧在愛一人與愛天下人的抉擇中領悟到愛終生的大道,遂放下小我成就大我,顯出了人追求道法的莊嚴性。

聖僧非不識紅顏

妝鏡沉灰落等閒

俯仰無見春風面

佛前如願會有緣


千瀲


西遊記中的角色眾多,其中也不乏有女性角色,例如白骨精,蠍子精等等,如果將西遊記中女性角色的美貌排個名次,筆者認為,排第三的是唐僧的母親殷溫嬌(唐僧是一美男子,其母親的容顏,可想而知),排第二的是嫦娥(嫦娥的美貌,這裡筆者不用過多的敘說了吧,人盡皆知了),最漂亮的該屬女兒國國王。

西遊記原著第五十四回《法性西來逢女國,心猿定計脫煙花》中,對女兒國國王的容貌,有過一番描寫,豬八戒看得是口嘴流涎,心頭小鹿亂撞,骨頭酥軟到腳都站不穩,你看女兒國國王長得怎樣: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臉襯桃花瓣,鬟堆金鳳絲。秋波湛湛妖嬈態,春筍纖纖嬌媚姿。斜嚲紅綃飄彩豔,高簪珠翠顯光輝。說什麼昭君美貌,果然是賽過西施。柳腰微展鳴金珮,蓮步輕移動玉肢。月裡嫦娥難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宮妝巧樣非凡類,誠然王母降瑤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