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破“小案”,廣東“兩搶”立案數下降超五成

通訊員 李錦良 黃桂林

“人民群眾最痛恨什麼犯罪就嚴打什麼犯罪”。今年以來,廣東公安依託智慧新警務信息化手段,重拳打擊各類盜搶犯罪,專注破“小案”。

羊城派記者27日從廣東省公安廳獲悉,今年1至9月,全省盜搶案件立案同比下降24.5%,比2013年立案高峰期下降68.1%,其中,“兩搶”案件立案同比下降52.1%,較高峰期大幅下降90.5%;破案數7.2萬起,刑拘、逮捕犯罪嫌疑人數分別為3.4萬名、2.6萬名。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智慧新警務的持續賦能下,全省盜搶案件破案數連續4年保持在10萬起以上,刑拘、逮捕數始終保持高位,盜搶犯罪形勢明顯好轉,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專注破“小案”,廣東“兩搶”立案數下降超五成

資料圖/羊城晚報 陳春鳴 畫

辦“小案” 大作為

2019年以來,廣東省公安廳先後開展了16次打擊盜搶犯罪“颶風”專案收網行動,共打掉犯罪團伙510個,抓獲犯罪嫌疑人3300餘名,破獲現行盜搶案件6600餘起,直接挽回群眾損失價值數千萬元。

在“颶風12號”專案行動中,廣東省公安廳組織廣州、佛山等9市公安機關,在短短14天時間內,一舉打掉各類盜搶犯罪團伙71個,抓獲犯罪嫌疑人580餘名,破獲入室盜竊、“釣魚”盜竊、系列性盜竊建築工地和盜竊摩托車等各類案件近1000起,追繳被盜手機、摩托車、金銀首飾等涉案物品一大批。

其中,廣州市公安局增城分局加強追贓挽損工作力度,於近日速破一起盜竊公司保險櫃案,繳獲贓款現金54萬元,為事主挽回了絕大部分經濟損失;東莞市公安機關按照“辦小案、大作為”的辦案理念,打掉一個專門盜竊商場團伙,核實案件40多起。

科技助力破“小案”

今年5月,廣東省公安廳就應用智慧新偵查手段,組織廣州、深圳等4市公安機關開展“颶風33號”打擊盜銷貨車燃油專案收網,共打掉犯罪團伙20多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20餘名,破獲各類盜搶騙案件270餘起,繳獲作案車輛39臺,私設地下油庫 19個,油罐車12輛、柴油39.5噸及油桶、吸油器械等作案工具一大批。

9月,廣東省公安廳組織汕頭、揭陽市公安機關應用警務大數據,梳理出5個盜改銷摩托車犯罪團伙,涉及嫌疑人60餘名,案件200起。

省公安廳將該系列案列為“颶風171號”專案,打掉犯罪團伙10個,刑拘犯罪嫌疑人120餘名,破獲侵財案件220餘起,扣押作案車輛6輛,追繳查扣摩托車50餘輛、作案工具一大批。

創新機制 用破“大案”的方式破“小案”

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盜搶騙的犯罪也有了新形勢、新特點。

為了應對這些新情況,廣東省公安廳組織各地市、縣區、基層派出所不斷推進機制體制創新,深入探索如何在警情大幅下降的環境下,保持更高的打擊效能,挖掘新的打擊破案增長點,更好地服務群眾,令傳統打防模式煥發了新活力。

比如佛山市公安局禪城分局,就組建了“破小案”便衣警察大隊,轄區內12個派出所分別組建便衣警察中隊,探索建立“五促十快”機制,用破“大案”的方法破“小案”,整體破案效能呈“幾何式”提升。

該區“兩搶”案件破案率100%,盜搶案件在24小時內告破的佔比達37.6%,3日內告破的佔51.5%,追贓挽損率高達6成。

近日,該分局“破小案”便衣警察大隊還在偵辦一起盜竊衣物的“小案”中掀出特大案件,抓獲流竄作案的“夫妻檔”,起獲贓物1380餘件,初核案值超過10萬元。

再比如惠州市公安局惠陽區分局秋南派出所,積極尋求破解制約最基層公安機關警力、資源問題,爭取街道辦、村委支持,用自投資金,自拉光纖的方式進行科技建設,戰鬥力實現倍增,刑拘人數從2015年的242人增長至2019年的400餘人,刑事治安警情從2015年的4627起下降至2019年的1452起,降幅68.6%。

來源 | 羊城派

實習生 | 梁敏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