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晚年為何要和有恩於自己的曾國藩徹底決裂?

彭曉楓


左宗棠雖然和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三人一起並稱“晚清中興四名臣”,但是,他和李鴻章的崛起卻離不開曾國藩的步步提攜。

梁啟超曾經這麼評價李鴻章:“故有曾國藩,然後有李鴻章。”因為有了曾國藩的提攜,這才有了後來在清政府手握重權的李鴻章,李鴻章可以說是踩著曾國藩的肩膀上位的。

當然,曾國藩自己也是有意退到二線,主動讓李鴻章踩著自己的肩膀往上爬。

左宗棠的情形或多或少也和李鴻章相似,如果沒有曾國藩的提攜的話,他別說成為晚清的一代名臣了,或許連步入朝堂的機會也沒有,這倒不是說左公無才,只是他的宦途確實太過坎坷了。

可是,曾國藩明明對左宗棠有提攜之恩,左宗棠後來卻為什麼執意要和曾剃頭鬧僵以致於決裂呢?

左宗棠這個人實際上很自負,但是自負,卻不意味著他的路能夠走得順暢。

左宗棠生於1812年,只小曾國藩1歲,可是他在1832年20歲之時便已經中了舉人,曾卻到了1834年方才中舉,不得不說當時的左宗棠很是意氣風發,對自己將來的科舉之路也是充滿了自信。

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他和曾國藩的劇情卻發生了反轉,他本可以在1835年的會試中第,誰料卻因為湖南已經滿額而被撤下來了,只被取為“謄錄”,當個繕寫的文書,左宗棠如此自負一個人,豈會甘心?所以,他決定3年後再考!哪知道1838年的會試,他又落榜了,曾國藩在這一年卻中了。

左宗棠因此對科舉失望透了,他寫信給自己的夫人說:“榜發,又落孫山。從此款段出都,不復在踏軟紅,與群兒爭道旁苦李矣!”

從此以後,我再也不考了,也不會再和“群兒”去爭路旁的苦李子了,哼!

他的話雖然有點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但是他後來確實沒有再參加科舉,回家讀書教書去了。

1950年,曾讚譽左宗棠為“絕世奇才”的林則徐去世後,左宗棠想要藉助林則徐往上爬的想法也斷了。

再看曾國藩,自從會試中第之後,路卻是越走越順,僅用了10年時間便坐到了從二品禮部右侍郎的位置,此時的左宗棠卻仍然只能抑鬱不得志。

1852年,曾國藩回家丁個憂也能逮住機遇往上爬,這事換成別人,也許只能老老實實地等到3年後再回朝堂,可是曾國藩卻在丁憂期間趁著太平軍肆虐之機,在湖南創立了湘軍,並且讓湘軍成為了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的主力軍。

曾國藩憑藉湘軍,成為了清朝的肱骨之臣,滿清入關以來漢族官員崛起便是始於曾國藩。

左宗棠雖然早在1852年便受張亮基之邀入幕湘府,後又隨張亮基入鄂,可是張調任山東巡撫後左宗棠便也辭職歸鄉了,一直到1854年再次受駱秉章之邀出山。

他兩次入幕湘府,在那個特殊的時期,八年的幕僚生涯竟然讓他盡顯崢嶸頭角,惹得所有人對他格外關注,即便是咸豐皇帝也知道了他的存在,想給他個官噹噹,可是左宗棠偏偏鬧脾氣了,哼,我不當!

當年寫給夫人的那句話,言猶在耳,哼,我才不屑和一群小兒爭苦李吃呢!

左宗棠難道真不想當官?這顯然不是,他只是暫時放不下心中的傲氣。

當時天下人對左宗棠的評價是什麼?是“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宗棠”,所以他有傲的資格。

後來,左宗棠在曾國藩的舉薦下出任浙江巡撫一職,這不得不說他確實是承了曾國藩的情的,從此一步一步地走上了中興名臣的位置。

不過,左宗棠後來對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運動的功勞卻給了這麼一個評價:“即便曾國藩在銅官跳江死了,難道便沒有人能夠取代他去平定東南的叛亂了?我看不然。”

這是左宗棠自詡“今亮”的傲氣,即便沒有他曾剃頭,我左宗棠也一樣能夠為朝廷平定東南叛亂!

這言外之意或許是在說曾剃頭擋了他的路。

左宗棠的自負,看不起曾國藩,是他後來和曾國藩鬧翻的一個原因。

當然,曾國藩對李鴻章這個晚輩的器重和器重也許也是左宗棠和他鬧翻臉的一個原因,左、李二人不和,盡人皆知,偏偏曾又對李格外照顧,性情剛直的左宗棠免不了對曾也生出厭惡之心,將曾、李視為一丘之貉。

此外,自清入關以來漢族官員一直備受打壓,一直到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統治者發現他們的“自己人”太沒用,這才不得已重用漢人。

只是隨著漢族官員在朝堂上的高官要員越來越多,拿到手的實權也越來越大,清朝的統治者不可能不心存忌憚,滿清防了兩百年,又怎麼可能會因為一次太平天國運動便放下這份防備之心?

所以,清朝統治者最不想、最不願看到的便是漢族官員抱成一團。

實際上,不論是從滿、漢之防的角度,還是從皇家的制衡之術,朝廷重臣抱成一團始終都是帝王所忌諱的。

曾、左也是熟讀史書的人,這一點,他們嘴上雖然沒有說出來,但是心裡絕對和明鏡一樣清楚。

所以,不論是左宗棠,還是曾國藩,他們都不得不默契地讓慈禧看到他們之間的不和,和則遭到猜忌,輕則丟了官帽,重則丟了性命;不和則可並存於朝堂之上,你走你的陽光道,我過我的獨木橋。

對於慈禧猜忌漢臣這一點,曾國藩也算是門清了,否則的話他也不會忍痛解散湘軍。

說白了,左宗棠和曾國藩兩人走到了當時的位置,便已經註定了他們只能鬧翻臉,不能客氣,更不能稱兄道弟,只能成為政敵。

左宗棠和李鴻章鬧得不可開交,或多或少也有這個原因的存在。

不然的話,左宗棠和曾國藩、李鴻章他們一樣個個手握重兵,屯軍一地,慈禧能不擔心他們聯手起來推翻清朝?


吾與吾國


左宗棠晚年,曾經為一幅叫《銅官感舊圖》的畫作序,其中有一句話徹底暴露了他的心底秘密。

銅官就是曾國藩靖港大敗後投湘江自殺的地方,《銅官感舊圖》畫的就是曾國藩當年自殺的情景。左宗棠在他寫的序中說:“公(曾國藩)不死於銅官,幸也;即死於銅官,而謂蕩平東南,誅巢馘(古代戰爭中割掉敵人的左耳計數獻功)讓,遂無望於繼起者乎?殆不然矣。”

後面這局話很關鍵,什麼意思呢?

曾國藩如果那次投江死掉了,天下難道就沒救了嗎?我看完全不是那回事。

言下之意,還有我左宗棠呢。

再朝深層次引申一下,曾國藩命好得太讓人鬱悶了,那次他要真的掛掉了該多好呀,這天下第一功名不就是我左宗棠的了嘛。

這不就是典型且有些陰暗的”瑜亮情結“嗎!

可以說,左宗棠和曾國藩最終決裂,這個情結是最深層次的原因。

左宗棠一生自詡為諸葛亮再世,而曾國藩就是那個該死的”周瑜“。讓左宗棠心理嚴重失衡的是,他一生都固執地認為曾國藩的才華很一般,頂多就是精神可嘉,外加大運奇好;而他本人呢,恰恰相反,才華牛上天了,偏偏在科舉的道路上走不通。在科舉的道路上走不通,就沒有上升的通道。就是因為這個,他才憋屈了那麼久,等到有機會大展其才時,曾國藩因為仕途順利,踩到了天下大亂的鼓點,早已成了鎮壓太平天國的湘軍統帥,中流砥柱。

而他只能從空隙中努力殺出屬於自己的一片海闊天空。可無論怎麼海闊天空,那最大的功名始終是曾國藩的,誰也無法超越。

事實上也是這樣,曾國藩死後,慈禧就定下了這個調子,漢臣,甭管創下多大功勳,必須排在曾國藩之後,爵位不能超過曾國藩,死後蓋棺定論的諡號也不能。

左宗棠收復新疆後,朝中曾有給左宗棠封王的呼聲,再不濟至少應該跟曾國藩持平,但因為慈禧劃定的紅線在,終究沒戲。

對左宗棠這種內心始終想當天下第一的人來說,對曾國藩他怎能不羨慕嫉妒恨。

另一點,晚清這批所謂的中興名臣,都是書生帶兵,骨子裡的科舉情結很重。左宗棠恰恰沒有進士功名,這是他一生的痛。這批名臣,但凡是進士出身的,他心裡都不待見,尤其是對中興名臣的領袖曾國藩,這種心理始終矮半頭的不爽,也是他和曾國藩最終決裂的一個內因。

概括起來說,”瑜亮情結“加”科舉情結“是曾左不合的核心內因。

因為這兩個要命的情結在,官場上一旦有爭鬥的機會,曾國藩自然不會主動和左宗棠過不去,但生性本就好鬥的左宗棠肯定不會放過羞辱貶低乃至整臭曾國藩的機會。

曾國藩和左宗棠決裂,其實有兩次,一次是咸豐七年,曾國藩借父親病故,以撂挑子的方式向咸豐要督撫實權,結果遭咸豐打臉晾曬。平心而論,作為一起打拼的老友,此時的左宗棠理應積極寬慰曾國藩,給老友打氣,但左宗棠沒這麼幹,他是逮住機會對曾國藩狠狠地來了一通冷嘲熱諷,說的不好聽點,就是朝曾國藩傷口上撒鹽。

為此,曾國藩很長時間不再搭理左宗棠。

又平心而論,曾國藩為人處世的修為還是有高度的,”自立立人,自達達人“這一條就沒幾人能做到,至少左宗棠是做不到的。

因為有這樣的修為,重新出山後,曾國藩不僅主動和左宗棠修復關係,個人獲得兩江總督的大權後,更是不惜餘力地提攜左宗棠。

可以說沒有曾國藩的大力提攜,左宗棠最終能不能躋身頂級名臣的行列,還是個未知數,至少不會那麼快。

但左宗棠是不領情的,不僅不領情,相反他抓住湘軍攻陷天京時刻意隱瞞的瑕疵問題,狠狠地向曾國藩捅了一刀。

兩人最終決裂就是因為這事。

左宗棠揭發曾國藩向朝廷撒了致命大謊,太平天國偽幼天王明明是跑了,曾國藩卻說已經被燒死了。

之所以說左宗棠有些惡劣,不夠意思大揭其短外,他還刻意放大了偽幼天王逃走的危害。其實,當時的偽幼天王幾乎就是沒有價值的小屁孩,逃走的危害根本沒多大。

這一刀捅得曾國藩不可謂不兇,所以曾國藩最終怒了,再不顧及聖賢的姿態,對左宗棠發起了兇猛的反擊。

很多人說曾左決裂是故意演給朝廷看的雙簧戲,這種說法不夠準確,從官場權謀的角度看,他們這是真戲真做,以至於做出了心照不宣的決裂默契。

這在當時也是一道官場奇景。

對於左宗棠的忘恩負義,曾國藩陣營曾把左宗棠形容為“絕無良心科第二名”,第一名是林則徐女婿沈葆楨。

但左宗棠卻說,什麼忘恩負義,他所有的忘恩負義都是因為“忠介”二字。

曾國藩死後,左宗棠從未停止貶低謾罵,這幾乎成了他日常的必修課,似乎唯有如此,他才能心理平衡,才能顯示自己的不同凡響。

只能說,有血有肉的英雄也在君子和小人間!


黑句本


左宗棠和曾國藩都是晚清時期國之重臣,兩人都有雄才大略,屬於國之帥才,曾國藩對左宗棠也有提攜之恩,二人本應該惺惺相惜,同舟共濟,但他們之間還是出現了裂隙,以至於後來甚至到了割袍斷義的地步,這是為什麼呢?(左宗棠)


左宗棠從小就很聰明,五歲時隨父親來到省城長沙讀書,後來進入長沙城南書院學習,他學習刻苦,成績優秀,多次考試都名列第一,還在長沙舉行的鄉試中及第,但他三次進京趕考都名落孫山,這讓他心灰意冷,看來也就只能這樣了,以後就沒有再參加會試了。

左宗棠雖說沒有高考中榜,但他的志向和才幹卻得到了當時許多名流顯貴的賞識和推崇,60多歲的封疆大吏陶澍都慕名拜訪,因為欣賞他的才能,甚至還和他結為兒女親家;

虎門銷煙的英雄林則徐與左宗棠徹夜長談治理國家的根本大計,在談論西北的軍政時,林則徐認定將來“西定新疆,舍左宗棠莫屬”,林則徐在臨終前還一再向咸豐皇帝推薦左宗棠。


咸豐二年,太平天國大軍圍攻長沙,左宗棠應湖南巡撫張亮基的邀請出山投入到保衛長沙的戰鬥中,他協助張亮基全力抵抗,致使太平軍圍困長沙三月無果,只好撤走,此次戰役充分顯示了左宗棠的聰明才幹。
也是在這同一時期,曾國藩在湖南操練由地主武裝組成的湘軍,因與湖南巡撫有公務上的往來,因此也就結識了左宗棠,慢慢的就熟悉了起來,對於左宗棠的才能他早就有所耳聞,交往之後更是對他刮目相看,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

後來張亮基到山東任職,左宗棠就辭職回家,以教書維持生計。


太平軍很快又佔領了天京,併成立了太平天國,清軍遠不是太平軍的對手,只能節節敗退,朝廷就改變策略,改派曾國藩的湘軍去攻打太平軍,讓你們漢人打漢人,他們好坐山觀虎鬥。

曾國藩有了朝廷的任命,名聲越來越大,他的湘軍有效地節制了太平軍的進攻,不斷的受到了朝廷的嘉獎,地位越來越高,一度督兩江、領四省,因此需要大量的能人名將,像左宗棠這樣的人才他是志在必得的。


在曾國藩的邀請下,左宗棠又來到了曾國藩的賬下,為曾國藩所用,曾國藩還多次向朝廷推薦左宗棠,被朝廷任命為四品京堂候補,於是曾國藩讓左宗棠統領在浙贛邊界圍剿太平軍的湘軍,自此,左宗棠才表現出其強大的軍事才能,在仕途上一路高歌。
曾國藩對左宗棠的信任無以復加,甚至以兄弟相稱,表面上看起來他們的關係是非常鐵的,其實他們的內心是有裂隙的。

左宗棠個性剛直果斷 ,嫉惡如仇,雖然才華橫溢,卻無真正的用武之地,過著寄人籬下的苦逼日子,自然是鬱郁不得志,因此生成了敏感衝動的性格,生怕因為自己出身低微而被人瞧不起。

想想人家曾國藩,進士學歷,在官場上混得風生水起,比起來真是氣死人啦,也使得他對於和曾國藩之間的有些事特別敏感。


有一次,曾國藩在給左宗棠的信中,出於謙讓,用了“右仰”等客套字樣,左宗棠就有點不舒服了,說道“他寫了'右仰',難道要我'左俯'不成”,後來這句話傳到了曾國藩的耳裡,二人由此就產生了矛盾。

兩人關係真正破裂還是在天京被攻破後洪秀全的兒子洪天貴福是否死亡的分歧上,曾國藩的湘軍攻陷了天京城,消滅了太平天國,曾國藩向朝廷上奏,聲稱所有的叛匪都一網打盡,洪秀全的兒子也在宮中舉火自焚。

不料,左宗棠也向朝廷上了一道奏摺,稱幼主洪天貴福隨著難民逃出了天京城,被太平軍將領黃文金接到了湖州。


朝廷看到了左宗棠的奏摺,對曾國藩欺騙朝廷很是不滿,但念及其功勞就沒有計較,責令他追查洪天貴福的下落。

對於左宗棠故意唱對臺戲、不友好的行為,曾國藩很是生氣,於是又上書反駁,指責左宗棠虛張聲勢,企圖邀功請賞。

但左宗棠也不善罷甘休,又上萬言書為自己辯解,對曾國藩毫不留情,那是言辭激烈、口誅筆伐,如此的你來我往,自此二人的私交恩斷義絕。

其實他們這樣離心離德最適合慈禧的意圖,慈禧就是怕漢人太團結了,漢人團結了她的地位就不穩了,這樣你們勾心鬥角,我才能穩坐釣魚臺。


左宗棠一生最大的輝煌就是收復新疆,他破釜沉舟,帶著棺材前去,可見其決心之大,終於如其所願,當然這其中也有曾國藩的功勞,曾國藩不計前嫌為他派兵,支持糧餉,就連大將劉松山都是曾國藩的部下。

朝廷打算給左宗棠封一等公爵,但慈禧認為封得太高,當年曾國藩消滅太平天國也只封了個侯爵,而左宗棠收復新疆所依賴的湘軍都是曾國藩派的,如果今天封左宗棠為一等公爵,那麼朝廷對曾國藩就有所虧欠、有失公允了,於是就封左宗棠一等恪靖伯晉二等侯,其爵位稍遜於曾國藩。

其實這也是朝廷挺曾國藩,壓左宗棠,讓他們互相牽制,然後合理利用。


因此,左宗棠也是不滿的,不僅對朝廷,對曾國藩更是如此,逢人便罵曾國藩,經常是喋喋不休的念念碎。

後來曾國藩去世了,人們都認為左宗棠肯定不會來的,還真讓他們猜到了,左宗棠雖說沒來,但他讓人捎來了一幅輓聯“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不負平生”,這是左宗棠對曾國藩和他們兩人關係由衷的評價。
說去說來,還是左宗棠的心胸不夠寬闊,他豪邁自負,恃才傲物,心直口快,喜歡發牢騷,過嘴巴癮,這方面不及曾國藩的老謀深。

他們都是朝廷的棟樑,都為同治中興立下了不朽的功勳,生活在同一時期,年齡相仿,難免有“瑜亮情節”。







遺產君


左宗棠戎馬一生,被梁啟超稱為“五百年以來的第一偉人”,當然了,左宗棠確實是值得被這樣稱頌的,左宗棠的一生,攻克了太平天國,經歷了洋務運動,收回了新疆,可以說左宗棠的一生,在中興四大名臣之中,也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左宗棠也是如此。

曾國藩與左宗棠,同為湘人,又同屬湘軍,兩人之間關係密切,左宗棠與曾國藩可以說是類似的一類人,兩人都有滿腔的熱血,都是敢於拋頭顱灑熱血的人物,但曾國藩多了一種深沉,而左宗棠則是一種純粹。

曾國藩與左宗棠之間也並非一直都是友好的關係,兩人雖然一開始關係不錯,但後來卻是交惡,老死不相往來。

為什麼兩人會交惡呢?民間有一種說法,說是兩人同為晚清重臣,之所以選擇了斷絕關係,不過是擔憂引來慈禧的不滿。

這種說法卻是有一定的道理,狡兔死,走狗烹,這句話流傳了也不是一年兩年了,兩個人都不是一般人,都知道這個道理,身而為人臣子,如果不小心一點,很容易會“翻車“。當然了,這種說法雖然有道理,卻也是民間的猜測罷了,如果兩人真有這種心思,歷史也不會將這樣的真相揭露出來,如果是假的,那恰好符合了謠言的本質。

左宗棠與曾國藩,兩人之間且不論是否真的是鬧矛盾,這兩個人鬧矛盾的主要原因正是數次的爭吵。

一方面,左宗棠與太平天國之間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太平天國幼主洪天貴福在天國陷落的時候下落不明,但曾國藩卻是上報他死在了天京,這個謊言在不久以後就被拆穿了,後來在湖州,太平天國的幼主,洪天貴福的確是被抓獲了。

左宗棠靠著這件事彈劾曾國藩,兩人之間矛盾一觸即發,左宗棠雖說不一定是看不慣曾國藩藉故邀功的心思,但從這件事來看,兩人之間的矛盾早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太平天國崛起的那幾年,曾國藩面對對手的時候,有過失利,也有過勝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曾國藩手握湘軍,自然少不了支持的人,左宗棠雖說也是湘軍一員,但不一定看得起曾國藩的為人。

在太平天國垮臺之前,左宗棠曾經因為矛盾多次辱罵過曾國藩,這也被看來是兩人之間矛盾的根源。

然而事實如何,卻是不為人知了,左宗棠與曾國藩都是明白人,相信他們之間的矛盾,只有他們兩人才懂,到底是真矛盾,還是假矛盾。


魏青衣


曾左決裂即有政治上的考慮也有私人性格的缺點。左宗棠性格有缺點,但是瑕不掩瑜。

決裂更多的還是政治上的考慮。

從政治層面來講,曾左決裂更像兩人串通的結果。

為什麼這樣說呢?

第一、左宗棠彈劾曾國藩的時機太微妙了。

1965年,曾老九終於攻破天京,曾國藩大喜過望,代表太平天國起義運動被剿滅,在封建朝代這是曠世奇功一件,對於清王朝來說,基本是劫後餘生的感覺。

左宗棠如果真的要搞死搞殘曾國藩,絕對不會選這個時候,這時候的曾國藩風頭最緊的時候,清王朝就是再忌憚曾國藩,也不會選這個時候下手,攻破天京才幾個月,就對最大的功臣動手,那麼等待清王朝的將是屠戮功臣的臭名聲和起義的湘軍隊伍。

所以這時候彈劾曾國藩是最佳時機,因為這時候的清王朝根本就不能也不敢對曾國藩下手。

早兩年,曾國藩還不成氣候,晚兩年,等清王朝緩過勁來,就要開始對付湘軍了。

第二、左宗棠彈劾曾國藩的所選的事情也很奇怪。

左宗棠彈劾內容的主要說的是曾國藩放走了幼天王洪天貴福,這事說大也大,說小也小。

幼天王逃走了,對於清王朝的確是大事,但是對於曾國藩來說只是一件小事,曾國藩只能算一個疏忽大意的過失,這對清王朝對曾國藩的封賞有點影響,但是對曾國藩和湘軍的實力沒有絲毫影響。

真正的誅心之言不是彈劾曾國藩放走了幼天王,而是彈劾曾國藩有不軌之心、貪墨天京全部財富、屠殺天京百姓、湘軍將領蠻橫專行等等,如果左宗棠彈劾這一些罪名,曾國藩不死都要脫一層皮。

第三、曾左鬧翻了以後,雙方辦事依然互相配合,沒有拆臺的意思。

其實清王朝看到曾左鬧翻,也有所猜測,大家都心照不宣,都懂就不要拆穿了。既然表面上大家都鬧翻了,說明曾左還不想對抗清王朝,清王朝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曾國藩、左宗棠依然建功立業,清王朝依然是天下共主,誰都開心。

第四、左宗棠晚年的奇怪言論。

左宗棠在晚年,逢人便罵曾國藩,這時候的曾國藩都死了十幾年了,還到處罵曾國藩,也就有點奇怪了,有點刻意的意思在裡面。

曾國藩死後,曾國荃回家休養,此時的湘軍實際首領是左宗棠(李鴻章是曾國藩和左宗棠的後輩,古代特別講究資歷;楚軍和淮軍都是湘軍的分支,因為湘軍是兵為將有制),清王朝必然有所猜忌,左宗棠罵曾國藩可以讓曾國藩曾經的手下湘軍將領們對左宗棠產生不滿,從而使清王朝放心的讓左宗棠掌管湘軍。

五、左宗棠為自己塑造的壞形象。

在很多人眼裡,左宗棠自視甚高,瞧不起別人,還頑固,倔脾氣,以及忘恩負義。

看左宗棠早年做事,就知道左宗棠雖然自視甚高,但是也沒覺得天下誰都比不上他,這不叫自視甚高,而是狂妄自大。

左宗棠的確有倔脾氣,性格也算固執,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倔脾氣也是堅毅,平定新疆的決心一下,誰都勸不住。

至於左宗棠忘恩負義,在早年左宗棠有這麼一段佳話:二十多歲的左宗棠只是落魄秀才,而那時候的兩江總督陶澍是天下名臣,陶澍認為左宗棠是大才,執意讓自己兒子與左宗棠女兒結為親家,陶澍死後,左宗棠盡心盡責的將陶澍幼子帶大。

就算陶澍看走眼了,還有胡林翼、駱秉章都是當世名臣,難道都看走眼了?包括曾國藩也對左宗棠信賴有加,難道左宗棠的城府這麼深?

這都說明了左宗棠根本沒有表現出來的如此狂妄,如此自大,如此忘恩負義。

左宗棠自視甚高這不假,但是絕對了解天下大勢,左宗棠懂人情往來,只是不屑於人情往來。

平定太平天國,平定新疆,辦福建船政,能立下不世之功的人根本不可能是狂妄自大的人。

所以左宗棠的這些性格是有意暴露在眾人面前,人越多,這種性格左宗棠就暴露的越多。生怕別人不知道一樣。這種性格更像是做給清王朝看的,畢竟左宗棠和曾國藩都是手握軍權的人。所以更多的佐證了曾左決裂更多的是政治行為。

難道這是“自汙”的新境界?



陳子帥菌讀史曰


左宗棠先生與曾國藩先生既是同鄉,又是知己,而且同為清朝重臣,兩位先賢的心智丶見識皆異於常人。

個人認為左宗棠先生之所以選擇與曾國藩先生徹底決裂的原因是:

1,左、曾二位先生,同為手握重兵剿滅太平天國的功臣,而曾國藩先生與李鴻章先生又有師生的名份。所以站在朝廷的立場上,太平天國被剿滅後,這些南方的心腹大臣,立馬變成了心腹大患。如果此時,左丶曾兩位大佬開撕,對於朝廷無疑是天大的喜訊。左宗棠先生這麼做利於清朝內部安定。

2,曾國藩先生及所率湘軍在平定太平天國的過程中,的確是做了很多見不得人的事情。而且剿滅太平天國後,湘軍士氣正盛,當然也會胃口大增,不能排除有造反的可能性。左宗棠先生作為名震三湘的統帥,與湘軍統帥曾國藩先生反目,無疑對湘軍是一種震懾。既是變相的為曾國藩先生在朝廷與湘軍內部減壓,也是防止曾氏家族頭腦發熱,利令智昏。因為左宗棠先生的反目,對曾氏一族無疑也是當頭棒喝,其實這也利於曾國藩先生在部下及族人的進言面前找託詞。

3,左宗棠先生與曾國藩先生反目,一方面是為國而謀,另一方面也是為曾氏一族思量。左公並沒忘記曾公的知遇之恩,曾公也是智者,也明白左公的良苦用心,曾氏一族也沒有因此記恨過左公。

做人在大義與個人友情上要把握分寸,是很難的,左公的分寸拿捏得很到位。


鬼影147951010


左宗棠敏感至此,和其長期打交道的曾國藩即便慎之又慎,也難免會觸動他那根敏感的神經。一次,曾國藩給左宗棠的公文中用了“右仰”這樣的客套話,左看了以後非常不快:“他寫了‘右仰’,難道要我‘左俯’不成!”兩人嫌隙由此產生。

天京被湘軍攻佔後,曾國藩曾上書朝廷說洪天貴福在宮中自焚,以此邀功,而左宗棠卻說他並沒有死而是逃跑了,後來的確在湖州捉到了他,並藉此機會彈劾曾國藩,想治他欺君之罪,這一做法讓曾國藩很是下不來臺,朝廷因為他之前的功勞讓他將功補過了,但是曾國藩和左宗棠的隔閡就此產生了。

左宗棠還曾罵過曾國藩兩次。

第一次是曾國藩在太平軍作戰當中失敗之後,要選擇自殺,在左宗棠得知這件事情之後就大罵了曾國藩說他不忠不義,僅僅因為一次戰場上的失敗,竟要做出如此不負責任的事情。

第二次是曾國藩在江西和太平軍作戰時老打不開局面,又恰逢父親去世,於是乾脆回家奔喪——也就是“撂挑子”不幹了,左宗棠得知後,又痛罵他“非禮非義”,國事如此,竟然如此不識大體,要先處理家事,簡直就是“不仁不義”。

上文提到的洪天貴福事件,左宗棠竟然說曾國藩犯有欺君之罪,弄不好這可是要被殺頭的,而且這次曾國藩實在是沒有辦法再忍下去了,從此便決定和左宗棠的關係徹底決裂了。但好在他們兩個人同時為朝廷效力,並沒有因為這個私人的事情而荒廢了公事,在左宗棠平定西北之後,曾國藩不但出了自己的一份力,而且還對他進行錢財上的支持。

兩人的恩怨直到曾國藩去世才算煙消雲散,曾國藩去世時,大家都認為左宗棠肯定不會前來致祭,結果左卻差人送來了輓聯。正在眾人以為左可能又要“出言不遜”時,輓聯內容的揭曉終於讓眾人鬆了一口氣。因為左宗棠的輓聯是:“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算是左宗棠對曾國藩一生的蓋棺定論吧。


正喜百家姓


我們首先將目光移到清穆宗同治三年,那時古老的江南富庶大地一片殘破,而江南地區的中心,曾經的六朝古都金陵城,如今的太平天國“天京”,終於走到了它生命的盡頭,紙醉金迷不出天王府多年的洪秀全,他在金陵城外如狼似虎的湘軍的隆隆炮聲之中,不得不永遠離開他那數千後宮女子們的溫柔鄉,前往屬於他自己的天國去尋找他的“天父”了。

次月,曾國藩之弟曾國荃率領湘軍轟塌“天京”城牆,殺將入城,入城之後,大索金銀寶貨,生俘洪秀全之子,將洪秀全挫骨揚灰,隨後下令對殘破的天京進行屠殺,不久把洪秀全之子送到京城凌遲處死了。


▲左宗棠

曾國藩一手創辦的湘軍終於把大清王朝的心頭之患給徹底解決了,立下了如此大功,慈禧慈安兩位太后喜不自勝,按照當年咸豐皇帝的遺詔,這可是應該大肆封賞的,再封一個漢人異姓王也不是不可能,關鍵時候,左宗棠卻上奏說閩粵地區有人以太平天國名義洪秀全父子名義造反。左宗棠有點“不識時務”,曾國藩前腳報功,你後腳就來這麼一個摺子,往輕了說是打曾國藩的臉,往重了說是指責曾國藩“欺君”,這多尷尬啊,於是立下大功的曾國藩僅僅封侯:一等毅勇侯爵。




我們接著將目光移到十二年後,那一年是光緒二年,甘陝回亂,隨後沙俄勾結英國侵略者圖謀新疆地區,此時,在朝廷內部分成兩部分意見,一部分人認為此時大清國內憂外患,就不要管邊遠的新疆地區了,這一撥人被稱為主和派,他們的代表人物是李鴻章,眾所周知,李鴻章是曾國藩的得意門生,也是湘軍一系出來的,當然了,李鴻章後來開創了淮軍一系。

另一部分人以左宗棠為代表,堅持要揮師西征,聲聲切切,曉之以情動之以禮,但是朝廷上誰都說不過誰,軍情似火的最為關鍵時刻,左宗棠直接說出來了“不保新疆何以保蒙古,不保蒙古何以保京師!”此言一出,朝廷安靜了,坐在厚厚簾子後面的慈禧當即拍板,准奏西征,左宗棠大喜過望,出京那天,抬棺而行。

左宗棠不愧是大清第一快刀,僅僅用了一年多時間,收復新疆,平息回亂,這樣的大功臣,按理來說怎麼獎賞都不過分。

可是,慈禧太后發話說:“從前曾國藩克復金陵僅獲封侯,左宗棠系曾國藩所薦,其所用得力之老湘營亦系曾所遣。若左宗棠封公,則前賞曾國藩為太薄矣。”

什麼意思呢?怕如果對左宗棠封賞太高,會讓人覺得對曾國藩封賞太低,而且你左宗棠是他曾國藩舉薦上來的,你所用的軍隊——老湘營是曾國藩所創建授權派遣的,換句話說,你左宗棠那點功勞配和你的伯樂曾國藩比嗎,當年要不是曾國藩,你現在說不定還沒有中舉呢?

左宗棠最後封為二等恪靖侯,史書上沒有記載當時左宗棠的表情和心理活動,但是史書上記載了後來發生的事:左宗棠在晚年,逢人便罵曾國藩,經常是喋喋不休。
▲曾國藩

這兩位朝廷重臣之間為啥決裂?看上去已經很明顯了,就是因為左宗棠心胸狹窄,沒有容人之量,而且做事情不怎麼考慮周全,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得出這樣的結論,說明了一定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線索:左宗棠看不起自己的伯樂,天天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在家罵他過嘴癮,誰最高興?或者換個角度來看,如果左宗棠與曾國藩沒有矛盾,每天和和美美,誰會毛骨悚然?不顯得若即若離,分道揚鑣慈禧可能晚上睡覺都不踏實。

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秦有王翦求封、漢有蕭何自汙,曾國藩與左宗棠都來自湖南,二人又都是老鄉,曾國藩舉薦左宗棠,二人同在湘軍之中,共同創建湘軍,率領湘軍南征北戰。而且在太平天國剛剛鬧起來那會兒,清政府被逼無奈,開放漢人地主武裝自備團練抗敵之後,據說,左宗棠這個心大的還與多人提議曾國藩反了清廷,自立為帝,建立漢人的王朝,這件事雖然是民間傳說,但是想來,也有可能是當時清政府故意放出的風聲,藉此敲打敲打二人。

更何況你要說他們二人早已決裂,那為何左宗棠西征之時,曾國藩按理來說應該和李鴻章在統一戰線,就不可能對左宗棠的事業有所幫助,但是,實際上是曾國藩假意向外界展示自己寬大的胸懷,對左宗棠西征後勤那是不遺餘力的大力支持,兩人都是絕頂聰明之人,後期互相攻擊交惡,只為釋清廷之疑。

其實互相支持,為國家平定禍亂。左在西北用兵,曾從兩江源源不斷的供給糧餉。幾乎瞞過了朝廷上的大部分袞袞諸公,袞袞諸公只能豎起大拇指讚一聲曾國藩好氣量!並且為日後曾國藩的爵位會為難一下西征成功的左宗棠,這看似加深二人矛盾的行為埋下伏筆,果然是草蛇灰線,伏脈千里。

很多年後,比左宗棠年長的曾國藩與世長辭,一直在家裡喋喋不休辱罵曾國藩的左宗棠,送來了他的輓聯:“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欺無負平生。”這是一位白髮老者對另一位白髮老鄉的最後的感慨。


藤樹先生


三觀不合,性格差異。

曾國藩比較細,左宗棠比較直。

天京被湘軍攻佔後,曾國藩曾上書朝廷說洪天貴福在宮中自焚,以此邀功,而左宗棠卻說他並沒有死而是逃跑了,後來的確在湖州捉到了他,並藉此機會彈劾曾國藩,想治他欺君之罪,這一做法讓曾國藩很是下不來臺,朝廷因為他之前的功勞讓他將功補過了,但是曾國藩和左宗棠的隔閡就此產生了。

左宗棠還曾罵過曾國藩兩次。

第一次是曾國藩在太平軍作戰當中失敗之後,要選擇自殺,在左宗棠得知這件事情之後就大罵了曾國藩說他不忠不義,僅僅因為一次戰場上的失敗,竟要做出如此不負責任的事情。

第二次是在曾國藩對於太平軍作戰當中感到十分憂鬱的時候,也恰巧他的父親也去世了,他乾脆就回家去選擇跟上,也就是把手中的活撂下不管了。在左宗棠得知這件事情之後,又罵他非禮非義。國家的事情肯定要比自己的家事要重要,如此做真的是非常的不識大體,簡直就是不知道仁義二字怎麼寫。

雖然這兩件事情都證明左宗棠是正確的,但如此對於曾國藩的大罵,在曾國藩的心中,難免會形成一種仇恨,但還好他並不是特別的計較。

可是,隔閡是就此埋下了。


書海共勉


左宗棠和曾國藩均為晚清咸豐時期的一代名臣,同時位列晚清“中興四臣”,在中國近代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曾、左二人共事十餘年,交情甚厚。而且左宗棠是曾國藩一手提拔起來的,曾國藩對左宗棠來說可謂是有知遇之恩。但是,到後來,曾、左二人卻關係惡化,陷入了絕交的境地,這是為何呢?

科舉考場際遇的不同

曾左二人都為湖南同鄉,曾國藩比左宗棠年長一歲。道光十八年,27歲的曾國藩再次參加會試,終於中試,殿試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併成為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朝考時又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親拔為第二,選為翰林院庶吉士,從此踏入仕途。

但是,左宗棠在科考這條路上就沒有曾國藩走的這麼順暢,道光十二年,20歲的左宗棠參加在省城長沙舉行的鄉試,一舉中第,躊躇滿志的左宗棠此時正意氣風發,準備再戰京試,不曾想,這次中第就已經是他科舉路上的巔峰了,此後6年,左宗棠3次赴京會試,均不及第。科場失意,這意味著左宗棠不能像曾國藩那樣沿著"正途"入仕了,而左宗棠自己也心灰意冷,乾脆棄考,不在一心一意搞儒學,轉而潛心研究地理、軍事、兵法等經世致用之學。學識、見聞、觀點不同,也為他日後和曾國藩的絕交埋下了伏筆。

知遇之恩

咸豐二年,太平軍攻入湖南,圍攻長沙。這段時期, 曾國藩在家為母親守喪,於是朝廷命他在湖南辦湘軍,抵禦太平軍。也正是在這個時期,曾國藩和左宗棠有了交往。當時左宗棠為湖南巡撫張亮基的幕僚,負責文書往來工作,少不了要和曾國藩書信往來,二人也因此交往甚厚。 曾國藩後來因率領湘軍鎮壓太平軍,領兩江總督,管轄四省,地位顯赫。曾國藩素來知人善任,網羅人才,由他推薦而受提拔的不在少數,一時出現了天下提鎮無不出於曾帥的傳言。左宗棠雖未進士及第,但憑著自己的才幹,此時已名滿天下,曾國藩軍中自然不能漏掉了像左宗棠這樣的人才。

左宗棠在咸豐十年被曾國藩聘為幕僚,此時清朝與太平軍的戰爭處於膠著狀態,正當用人之際,由於曾國藩的極力推薦,左宗棠被清朝任命為四品京堂候補, 襄辦曾國藩軍務的頭銜,隨後被曾國藩派往湖南招募湘勇。

曾國藩對左宗棠不僅有知遇之恩,而且對他也是十分器重,這從一件事中可以看出來。因為左宗棠能力出眾,朝廷有意調左宗棠前往四川督辦軍務, 曾國藩認為左宗棠可以獨當一面",現在突然要調走左宗棠,無異於斷其臂膀,於是曾國藩婉言謝絕了清廷的諭旨,繼續把左宗棠留在身邊。從中可見曾國藩對左宗棠多麼器重。

隨著安慶的克復,湘軍為完成對天京的包圍",進一步牽制天京外圍的太平軍,曾國藩決定對浙江出兵,那麼選誰為統兵將領呢? 曾國藩首先想到的是左宗棠。

曾國藩認為左宗棠平時用兵取勢甚遠,審機甚微,可挑大樑",不可久居人下, 埋沒人才。於是,曾國藩不但把駐紮在贛浙邊界的湘軍統歸左宗棠節制,而且給了他向皇帝的專奏權和徵收厘金權,從此左宗棠青雲直上,真正成為一方大員。而左宗棠在對浙用兵中也充分顯示了自己的才幹,和曾國藩、李鴻章共稱“曾左李”。此時曾國藩對左宗棠的信任已是無以復加,兩人關係十分親密。

關係破裂

雖然曾國藩比左宗棠年長一歲,但是在住來書信中曾國藩處處對左宗棠以兄相稱,而自謙為弟。但是在親密關係背後,也有存在間隙。

左宗棠個性剛直果斷,慷慨激昂,是非分明,疾惡如仇。雖然才華橫溢,然而多次進京趕考卻未及第,且始終特別敏感,稍被人怠慢或過分謙讓, 都可引起激烈的反應。就像在今天,有兩個人同時在大公司任職,一個是985學校畢業,天之驕子,而另一個則是不知名的學校畢業,雖然兩人職位、能力都相仿,但從末流學校畢業的那個人心裡總有芥蒂,總會因為自己出身不好而格外敏感。左宗棠就有點這樣的心態。

有一次曾國藩在給左宗棠的信札中,出於謙讓用了“右仰”,表示對左宗棠的敬仰,誰料這樣的客套話讓左宗棠很是不快,他說道:“他(曾國藩)寫了右仰,難道要我左俯不成”。 此話後來傳到曾國藩耳朵裡",嫌隙由此而生。此時曾左二人雖然關係上有裂痕,但還只表現在個性差異上, 真正關係破裂還在天京城被攻克後。

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城(南京)被攻破後,兩人就洪秀全的繼承者幼主洪天貴福是否已死的問題向朝廷打起了筆墨官司。天京攻陷後,曾國藩向朝廷奏報克復金陵,所有悍賊被一網打盡,並特別指出,城破後,洪天貴福在宮中舉火自焚, 曾國藩這封奏摺是表明自己有全殲之攻。但洪天貴福到底死沒死,兵荒馬亂的,誰也說不準。

這時候,左宗棠也上一折, 稱據金陵逃出難民供出偽幼主洪天貴福由東壩逃至廣德, 被太平軍將領黃文金迎入湖州府城,想借偽幼主名號,召集太平軍餘眾。朝廷看到左宗棠奏報後,對曾國藩大為不滿,曾國藩平生自認為以誠信為本,假如按左宗棠所言",則無異於欺君罔上。於是曾國藩上折反駁左宗棠,稱左宗棠虛張聲勢,不過是邀功請賞。 左宗棠看到此奏後,又上書為自己辯解,對曾國藩言詞激烈,口誅筆伐。至此曾左二人的關係已不可挽回。

身後評價

對於和曾國藩關係的破裂,左宗棠有自己的看法。後來又一次遇見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時,左宗棠談到他和曾國藩絕交的原因,他說“過錯在曾文正者七八,而己亦居其二三”。 這話不無道理,曾國藩太看重自己的名聲",而左宗棠一貫語無遮掩,事實就怎樣就怎麼樣,這是他們關係破裂的根由。

但同為一代名臣,曾、左二人在大局上還是很看的明白的,始終不因個人恩怨而在公務上掣肘對方。 左宗棠西征時,曾國藩為籌餉,始終不遺餘力,而且推薦自己最得力的湘軍將領劉松山隨之西征。左宗棠可以收復新疆,背後也有曾國藩的幫忙。

曾國藩後來聽說左宗棠收復新疆的喜訊後,自嘆不如左宗棠,認為左宗棠的能力天下無。 左宗棠平定新疆後,朝廷擬封左宗棠一等公爵,慈禧太后認為從前曾國藩克復金陵,僅獲封侯,左宗棠在新疆建立功立業所依靠的將領劉松山和湘軍又是曾國藩所派遣的,於是封左宗棠一等恪靖伯晉二等侯,以示稍低於曾國藩。這也引起了左宗棠對曾國藩的嫉恨,所以左宗棠在晚年逢人便罵曾國藩,經常是喋喋不休!不得不說,曾國藩的氣量要遠大於左宗棠。

當曾國藩離世時,人們紛紛猜測左宗棠可能不會致祭,左宗棠卻送來了他的輓聯“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欺無負平生”! 這是左宗棠對曾國藩和他們兩個關係由衷而做的評價!此後他在給兒子的家書中說:“從前我與曾國藩彼此之間的爭論,可以說是除去世事的變化,一點也沒有待人處事寓於心機的意思。並非我從前對他詆譭,今天對他讚譽,我與曾國藩所爭的是有關軍國大計方面不同的意見,而不是爭權競勢所能比的。”

左宗棠的這番肺腑之言,也讓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解讀曾、左之間的關係,曾、左二人是同鄉加同僚,又都是漢人封疆大吏,如果二人抱團,關係過於親密,恐怕會引起朝廷的懷疑猜忌,所以二人關係惡化,相互打筆墨官司,只是他們給朝廷演的一齣戲,這也不是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