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与天海这四年——非敌、非友、更非兄弟

泰达与天海这四年——非敌、非友、更非兄弟

2016年初,对于天津足坛是一个值得大书特写的时间点。天津权健正式亮相津门,关于这支球队人们关注点太多,巨星外援和天价内援组成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中超新军:维特塞尔、帕托和莫德斯特三人各具特点,国脚孙可、王永珀和张鹭们,更是让这支球队成为了可以挑战中超格局的力量。反观同城的泰达,保级路上磕磕绊绊,场外也是纷扰不断,然而四年之后泰达完成了救赎,津门虎完成了一次质变......这部关于天津足球的故事中,天海与泰达,又是怎样的一种“共存”的关系呢?

一、荣耀与历史的碰撞 泰达苦不堪言

正如开篇所说,权健的出现让天津足球发生了剧震,这支新军的出现让沉寂许久的天津足坛变得热闹了起来。权健的大手笔频出,不仅升级了阵容,更激活了早已冷漠的天津球市,球迷们纷纷关注起这支球队来。即便是中甲时代的权健,其场均上座率也可以与同城的泰达媲美,而权健起初打天下的阶段,无论是投入还是成绩,也都为多数天津球迷带来了幸福感和振奋感,这是不可磨灭的事实。权健的高光,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泰达的低迷,2017和2018两个赛季中,泰达都是艰难的保级,球队成绩的不佳仅仅是老牌劲旅当时处境的一个缩影:青训萎靡不振、球迷数量锐减、俱乐部形象价值大跌等等。此外,外界很少知道的是其实泰达从2016赛季开始,俱乐部的投入就已经不小,冲不进土豪行列,却也不至于算得上可怜至极。泰达每年能用的资金也是可以过上小康日子的,用一位圈内朋友的话说:“泰达能连着签下古德利和米克尔,之后一看前锋不行马上就1000多万欧拿下伊德耶,他们穷?开玩笑的嘛!”

泰达与天海这四年——非敌、非友、更非兄弟

然而,事实摆在我们的眼前。在权健东窗事发之前,不可否认的是权健一直压制着泰达,在去年年底权健的引援工作也在正常的进展下去。一位本赛季在争冠球队打上主力位置的本土年轻球员和巴甲联赛的某位大牌前锋,他们本来都是权健引援名单上势在必得的猎物,甚至谈判进展已经到了最后的确认阶段。如果不是权健商业帝国的突然倒塌,恐怕本赛季权健队还会十分的强势。

二、说不清的恩怨纠葛 泰达崛起应感谢对手

2019赛季,对于泰达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个赛季他们终于摆脱了数年来艰苦保级的局面,早早保级的泰达也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次,或者天津球迷真的就不该为了保级而庆祝吧。只是一直以来还算表现突出的老对手,今年则遇到了大麻烦。已经更名为天海的这支球队,今年十分的不顺,主教练换来换去,场内和场外负面新闻接连不断,球队状态始终难以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26场联赛就赢了3场,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泰达与天海这四年——非敌、非友、更非兄弟

天海的陨落的同时,泰达终于完成了自救,而在很多泰达球迷兴奋之余,不如回首看看这四年来这个对手给泰达带来的积极因素。从1998年泰达的成立,直到权健正式杀入足坛,近20年间天津几乎没有任何球队可以对他们形成威胁,这种养尊处优的环境,也滋生了很多负面产物。权健的出现,恰恰将泰达的安稳日子打破了,这种被后来者踩在脚下的日子,并不好过,面子上过不去,自尊心上也过不去,所以我们看到了2019年的泰达,一支逐渐成熟的球队。

当然,提前保级并不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但对于近几年一直提心吊胆的泰达而言,这个赛季真的值得纪念,至少球队进步了。而对于天海来说,这个赛季最终的结果没人知道,但不管是生或者死,只要球队还存在,生活就还要继续,即便出现了最极端的结果,天海这支球队也已经写进了天津足球,乃至中国足球的历史之中。

三、纠缠四载恩怨难清 非敌、非友、更非兄弟

不管来年,我们能否再次在中超看到天津德比,但这两支球队构成的德比,已经成为了一个经典。很多人都十分好奇,泰达与天海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说是敌人,我们又难以解释为何双方在彼此困难的时候,总是“送温暖”。无论是起初外界质疑的权健让球,还是本赛季泰达两度让天海取分,对于取得胜利的一方,哪一场的胜利都是宝贵的。别忘了,如果不算天海击败武汉的比赛,他们只取得了两场胜利,而主场也仅仅赢了一次,对手正是泰达。

诸多巧合,似乎证明两家关系不错,可权健集团出事之前,双方还有很多官司在打。其中巴尔克斯转会离开后,阿根廷人留下的那笔转会费如何分配,权健就已经和泰达打了很久,除此之外双方还有多起经济官司......

所以天津的两支球队非敌、非友,更非兄弟,这种微妙的关系谁又能说得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