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名伶孟小冬:先嫁梅蘭芳,後遇杜月笙,絕色佳人的坎坷情路

京劇名伶孟小冬:先嫁梅蘭芳,後遇杜月笙,絕色佳人的坎坷情路

“不必提龍鳳,還是論婚姻。你,貌美麗;你,性聰明。一見就傾心再見就鍾情。你願意,我帶你進京城。我和你雙雙對對配龍鳳,深宮上苑度晨昏。”

陽光暖而不媚,北京城內的梨花被風吹得一晃再晃,四散滿城。衚衕深處的一處梨園裡,卻是分外熱鬧。俊氣的老生、秀美的旦角,乾旦坤生,顛倒陰陽,這唱腔與扮相當真是美極了。

一曲《游龍戲鳳》唱罷,留得底下的看客意猶未盡:“鬚生之皇,旦角之王,王皇同場,當真是珠聯璧合,贏得滿堂彩啊。”

這裡說的“鬚生之皇”,當指孟小冬;而“旦角之王”,便是梅蘭芳了。

京劇名伶孟小冬:先嫁梅蘭芳,後遇杜月笙,絕色佳人的坎坷情路

孟小冬擅長扮老氣橫秋的“鬚生”,梅蘭芳擅長扮風姿婀娜的“旦角”,二人相得益彰、恰到好處的配合,被人稱作是“前無古人之唱作”。。

彼時,尚且年少的孟小冬,萬萬沒有料到,眼前這位婀娜至此的旦角與臺下那位拍手稱讚的看客,日後,竟成了她痴纏一生的兩個男人。

01 年少成名風采絕代 孟梅成婚惺惺相惜

1907年12月,孟小冬出生上海。自小出身梨園世家,小小年紀的她,天資過人,也肯下苦功夫。九歲開蒙,十二歲登臺。當時,年僅12歲的孟小冬便已在上海灘聲名鵲起了。上海灘贊她“扮相俊秀,嗓音寬亮,不帶雌音,在坤生中已有首屈一指之勢”。

這聽起來好像是一個天才毫不費勁就能成功的故事。孟小冬確然是個天才,只是,她絕不滿足於上海灘一方小小的天地。

京劇名伶孟小冬:先嫁梅蘭芳,後遇杜月笙,絕色佳人的坎坷情路

於是,1925年,懷揣著憧憬的孟小冬離開了上海,來到了北京。北京城啊,古樸輝煌,多少人為之嚮往,又魂牽夢縈。

彼時,年方十八的孟小冬五官精緻,眉目淡然,不卑不亢,好似一株空幽清遠的蘭花,帶著南方女子特有的一股倔強與清冷,就這樣隻身闖到了北京城,也闖進了梅蘭芳的生活。

梅蘭芳和孟小冬,是在戲院的後臺認識的。

京劇名伶孟小冬:先嫁梅蘭芳,後遇杜月笙,絕色佳人的坎坷情路

一個是伶界大王,一個是坤伶鬚生泰斗;一個如日中天,一個光豔耀人,人人都稱讚他們是旗鼓相當,亦是門當戶對。在那麼多人的撮合之下,梅蘭芳與孟小冬惺惺相惜,越走越近,感情也越來越深厚。

只是,當時的梅蘭芳已有兩個妻子。大夫人王明華早年誕下一兒一女,雙雙夭折,自此身體孱弱,後來二夫人福芝芳為延續香火進了門。

對於當時的孟小冬來說,那些都不重要,她的一腔孤勇,都源於少女心中最赤誠熱烈的喜歡,她只是深切地愛著眼前這個人,如此而已。

京劇名伶孟小冬:先嫁梅蘭芳,後遇杜月笙,絕色佳人的坎坷情路

1927年,20歲的孟小冬與33歲的梅蘭芳成了婚,就此告別舞臺,歸隱家庭。

若故事就此落幕,倒不失為一個平淡圓滿的結局。

只是生活哪能處處容易。才子與佳人的故事,總是事經坎坷。那柴米油鹽的生活,本就與愛情有許多差別的。

02少年情誼終成灰 死生不復再相見

二人成婚之後,本也過著濃情蜜意的生活。只是梅蘭芳的二夫人福芝芳一直對孟小冬心存嫉恨,不承認孟小冬的身份,一時之間孟小冬與梅家人關係頗為緊張。

導火線是一起槍殺案。某一日,梅家會客廳裡突然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名喚王惟琛,是一名肄業的學生。他對孟小冬心儀已久,卻無奈孟梅已為夫妻,因此懷恨在心,到梅宅尋釁。王惟琛到達梅家的時候,碰巧梅蘭芳正在午休,代替梅蘭芳出來招待客人的是梅蘭芳的老友張漢舉。王惟琛情緒激動,誤殺了張漢舉。

一時間,輿論把梅蘭芳和孟小冬推向了高潮。流言蜚語之中,二人關係出現裂痕。

京劇名伶孟小冬:先嫁梅蘭芳,後遇杜月笙,絕色佳人的坎坷情路

1930年,梅蘭芳伯母逝世。孟小冬穿上孝服回家奔喪,卻被福芝芳擋在門外,拒絕她進門,梅蘭芳也在一旁勸她回去。

這一勸,當真叫孟小冬心灰意冷。

在那個年代裡,穿上孝服,也代表著真正被婆家接納。梅家將孟小冬拒之門外,她最深愛的丈夫卻不相幫,可想而知,孟小冬內心有多絕望。

然而她是不肯低頭的。因為她是幽蘭,寧可抱香死。

京劇名伶孟小冬:先嫁梅蘭芳,後遇杜月笙,絕色佳人的坎坷情路

孟小冬回到上海,在報上連登三天《重要啟事》,宣佈要與梅蘭芳離婚:“冬當時年歲幼稚,事故不熟,一切皆聽介紹人主持。名定兼祧,人盡皆知。乃蘭芳含糊其事,於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實踐其言,致名分頓失保障。毅然於蘭芳脫離家庭關係。是我負人?抑人負我?世間自有公論,不待冬之贅言。”

短短一篇小字,道盡悲愴。

她離開時的決絕,一如她當年嫁給梅蘭芳時的決絕。

這段愛情太短暫了,就好像水中花。對於一個女孩來說,孟小冬要面對的,不僅是公眾輿論的壓力,更有婆家的重重阻撓。然而梅蘭芳終究是怯懦了。他沒有堅定地站在她的身邊,護她周全。四年的婚姻生活將當初的愛情漸漸磨滅,如今,再剩不下什麼了。

那曾經也是一個懷春的女孩兒,與丈夫濃情蜜意有時,纏綿繾綣有時。孟小冬的決絕,更像是一種自衛,對自己自尊心的最後保護。

梅蘭芳後來懇求孟小冬複合,只是那時的孟小冬心意已定,決絕地只留下一句:“此生不再相見。”

曾經歲月皆成煙雲。果然,而後他們各自人生的幾十載裡,風風雨雨,榮華名耀,至死,他們再未相遇。

京劇名伶孟小冬:先嫁梅蘭芳,後遇杜月笙,絕色佳人的坎坷情路

03 再遇月笙重獲溫暖 終尋良緣覓得歸宿

當年那一場令人拍手叫絕的戲裡,臺底下還有一個人,杜月笙。當年三十多歲的杜月笙,還沒有什麼名氣,只是他愛聽戲,更偏愛孟小冬。

如果說梅蘭芳是孟小冬的白月光,在她情竇初開的年紀,給了她一份最純真的心動,那麼杜月笙就像一座大山,沉默不語,卻給了她最堅實的依靠。

京劇名伶孟小冬:先嫁梅蘭芳,後遇杜月笙,絕色佳人的坎坷情路

1947年,杜月笙六十大壽,彼時他已是威震上海灘的青幫大亨。他請來了孟小冬唱堂會。孟小冬在堂會上,一曲《搜孤救孤》,一聲“娘子不必”,迷倒了多少人。

京劇名伶孟小冬:先嫁梅蘭芳,後遇杜月笙,絕色佳人的坎坷情路

那場演出後,她陪在了杜月笙身邊。這些年杜月笙對她的噓寒問暖,關懷備至,她不是不懂的。杜月笙於她有恩,更有愛情。

1950年,纏滿病榻許久的杜月笙不顧家人反對,執意在家中辦起了酒席,四十二歲的孟小冬再度成為新娘,而此時的杜月笙已經六十三歲。當杜月笙的所有兒女到孟小冬面前磕頭,並叫一聲“媽咪”時,孟小冬的心,百感交集。杜月笙給予她關心與溫柔,更給了她渴望許久的歸宿與名分。

京劇名伶孟小冬:先嫁梅蘭芳,後遇杜月笙,絕色佳人的坎坷情路

只是終究,他們相遇得太晚了。

婚後一年,杜月笙病逝。孟小冬遵從丈夫的遺願,就此告別了舞臺。此後的二十六年,孟小冬洗盡鉛華,一心鑽研戲劇,教授弟子。1977年5月25日,一陣劇烈的哮喘之後,她突然昏迷過去,送至醫院搶救無效去世。

至此,一代名伶孟小冬,告別了這個世界。

此時,距離梅蘭芳逝世,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六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