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4月1日軌道列車內起禁止進食

明年4月1日軌道列車內起禁止進食

軌道交通10號線車廂已有“禁食”標誌。


列車內進食(嬰兒、病人除外)。也就是說,在《辦法》正式施行後,在包括地鐵、輕軌在內的城市軌道交通列車上,乘客將不得進食。

目前在重慶,乘坐軌道交通是否可以在列車上進食呢?答案是不提倡。目前重慶採用的是2019年1月2日第二次修訂的《重慶市軌道交通乘坐規則》,其中第七條提到:“提倡乘客不在車站付費區及列車車廂內飲食。”據介紹,在車廂內吃東西,食物殘渣不僅影響車內衛生,還可能會吸引蟑螂、老鼠,從而產生損壞列車設備的風險,影響行車安全。

正是由於重慶目前採用的規則未把列車內進食作為禁止性規定,還是會有少量乘客會不顧及他人感受。《辦法》的出臺,將會讓這一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外放族”一定要記得戴耳機

乘客在乘車期間,

不得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

本月初,影視演員葉璇深夜乘坐高鐵時,遇到後排一男子使用手機大聲外放視頻。葉璇前去制止,但男子不僅不聽勸,還稱葉璇是“神經病”。事後,葉璇將現場拍攝的視頻在微博上曝光,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對於喜歡在公共場所用手機等電子設備外放聲音的“外放族”,不少人都對此表達不滿,這種不在乎他人感受的行為,如果發生在相對封閉的車廂內,放大的不只是聲音,還有大家的怨氣。

此次出臺的《辦法》當中,第三十六條規定了7類約束性行為,可以讓反感“外放族”的乘客們安心了:“乘客在乘車期間,不得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

據瞭解,在重慶目前採用的規則當中,還未有針對“外放族”制定相關規定。放眼全國,包括北京、蘭州、昆明、天津在內的城市,也是從今年年中開始,將外放列為禁止行為。

為此,乘客以後無論聽歌追劇還是看短視頻,一定要記得戴上耳機。

乘坐軌道交通工具能否在列車內進食的問題,曾在廣大乘客當中引起了大規模討論。而從明年4月1日起,這個問題有了標準答案——那就是除了嬰兒和病人外,乘客將不得在列車內進食。

10月24日,交通運輸部印發《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與服務管理辦法》(交運規〔2019〕15號,以下簡稱《辦法》),並將於2020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中,就包括乘客行為規範的相關規定。

確立17類禁止性約束性乘客行為

包括影響運營安全的10類禁止性行為,

以及影響秩序的7類約束性行為

本次出臺的《辦法》共7章43條,包括總則、基礎管理、客運組織、客運服務、乘客行為規範、服務監督與提升、附則等章節。

《辦法》從客運組織與服務質量管理體系、客運人員崗位設置和配備、車站標誌標識等方面,提出了對運營單位客運組織的基礎要求。並從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全過程,對車站客流流線安排、車站開閉、車站巡視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明確了車站公共區域施工作業,越站、列車因故在車站停留等非正常情況,以及突發事件下的客運組織要求。

在客運服務方面,《辦法》圍繞乘客出行全過程,明確了城市軌道交通全天運營時間、信息服務、進出站服務、購檢票服務、候車服務、問詢服務等的具體要求。

而在引起過熱議的乘客行為規範方面,《辦法》規定乘客應遵守票務管理規定,明確了影響運營安全的10類禁止性行為,以及影響秩序的7類約束性行為,要求乘客在疏散時服從工作人員指揮和引導,提倡文明乘車美德等。

此外,辦法要求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主管部門和運營單位建立健全乘客溝通機制,不斷促進服務提升。

明確規定在列車內將不得進食

不得有影響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秩序的7

類行為(含在列車內進食,嬰兒、病人除外)

對於廣大乘坐軌道交通的市民來說,或多或少都遇到過有乘客在列車裡吃東西的情況,如果是氣味比較刺激的食物,則在很大程度上會讓周圍的乘客反感,還可能對車內衛生造成負面影響。

針對這一情況,《辦法》在第三十六條規定,乘客不得有影響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秩序的7類行為。這其中就包括在

新聞延伸

重慶軌道交通10號線列車 前年通車運營已有“禁食”標誌

雖然重慶現階段還沒有明文禁止在軌道交通車廂內飲食,但是在重慶軌道交通的列車上,其實已經出現了“禁食”標誌。

昨日,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在重慶軌道交通10號線上看到,在車廂車門旁的“劉海”顯示屏背面,出現了“禁食”的標誌,並在標誌下寫著中英文提醒:“請勿在車內飲食”“No eating No drinking”。

記者瞭解到,早在2017年12月28日,軌道交通10號線通車運營時,列車上就出現了“禁食”標誌,而這也是重慶軌道交通列車上首次出現“禁食”標誌。

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王梓涵 劉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