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农村办白事,娘家人有时会跑葬礼上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这样过分吗?合理吗?

杍攸


这种情况的发生,多数年轻女人非正常死亡,而这种非正常死亡,一般是扣除车祸等天灾人祸,主要的是受男方虐待而死、或者在男方家里受气而自杀等情况。俗话说,“没有戴着鲜花上扣的”,也就是说,人的自杀(上扣指上吊),不会在风风光光快快乐乐的时候,只有受了很大的憋屈无处发泄,感觉活不下去了才会去自然。在农村,青年妇女自然,一般有喝农药、上吊、跳水库三种主要方式。

结过婚的年轻女人,一旦在婆家自杀,说明在婆家肯定受了很大的委屈,或者受男人虐待,或者受婆婆欺负,长期积累,感觉日子过不下去了,一时想不开,便会走绝路。过去人们的观念比较传统,一般想不到离婚上去,也不知道遭受家暴找妇联撑腰,所以这种现象发生的就多一些。

晏子记得,大约在70年代初期,我村有个青年媳妇因为婆媳矛盾喝药自杀,娘家来了一大帮青壮男人,在媳妇的哥哥兄弟带领下,把婆家的东西好一顿砸,婆家人把媳妇的男人藏起来,一直不敢露面。但男人不露面,娘家人就不罢休。最后,村里的支部书记带着公社的公安员,保护着这个男人出面,男人下跪为媳妇家人赔礼,怪自己没有照顾好媳妇,然后为媳妇披麻戴孝,这事儿才算完结。而媳妇的婆婆,还是被媳妇的娘家人揪住厮打,在公安特派员的干涉下才没出大事。

女人在婆家受气而死,娘家前来闹丧,这种事情合情合理,即使大打出手,也说不上多么过份,特别是因为男人虐待而自然这种情况,娘家人生气是可以理解的。至于像我们村这个因婆媳矛盾一时想不开而自然的,这女人也太小性,娘家人闹得过大也是不应该的。矛盾在所难免,合理处理矛盾才对,自然本身就有点过份了。

而除了受气而死,还有一种情况,往往是婆家条件不好,家里太过贫困,女方到婆家没过天好日子,身体受“卡打”(方言,即营养跟不上,身体亏了),而过早得病致死。这时候娘家人如果来了回头气,也可能前来闹事,要求男方将女方风光大葬,生前没享受,死后不能再亏了。所以,这时候男方往往要东家借西家挪,尽量给死者穿得风风光光,并且要好好招待宾客,尽量把丧礼办得气派一些。不过这种情况,一般没有大打出手的,偶尔出手,也就是一两个耳光出出气而已。在晏子看来,这种闹丧,就有点过份了,毕竟那时候都穷,再说结婚前双方的条件都知道,人有旦夕社祸福,谁敢保不得病呢?生死由命,毕竟出了这样的事情,男方家里更难过,何必再折腾人家呢?

总之,农村闹丧的事情自古就有,至今也没有杜绝,不过现在法律健全,这种事情越来越少了而已。至于是否过分,晏子以为,还是要区别情况,不过,不管哪种情况,能靠法律解决的,还是尽量用法律解决,大家说是不是呢?


齐东晏子


小时候,前街(我后街)一人赶集,春天么(豌豆开花时),看见卖驴肉的,想着老娘多日不见肉星,就买了一块,准备回去给老娘解解馋。回家后,尽着老娘吃。孩子们只尝了尝。一家人挺高兴的。不想第2天老娘一直没起床,看的时候,发现已经去世。这下麻烦了。老娘舅家倾巢出动。来了以后,砸锅砸盆儿,捣灶掀桌,这通闹呀。老舅扇他脸脸扇的手疼后,让表弟表哥们接着删。好不容易被街坊邻居劝开后。跑出去躲了起来了,今天都也没敢回家。老娘舅吵闹的理由是,一、春天豌豆开花的时候驴肉不能吃。说他买驴肉是故意害死的老娘。二、看老娘吃的多,为啥不劝一下。后来托有面子的人说事,好不容易老舅才同意让发殡。

后来听上年纪的人说:春天豌豆开花时,驴肉不能吃。因为这个时候,生驴肉放到案板上,一晚上了都能生出肉芽儿,钻到案板缝里呢?肉的活性很强。不知道真假?老娘舅打外甥,也就是以此为依据:在不能吃的时候,给老娘吃了肉。这个奇葩理由我也是醉了。


好久不钓106600831


大家好我是小鱼 。


以前农村办白事,娘家人有时会跑葬礼上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这样过分吗?合理吗?


看到这个问题,小鱼想到了上中学时我们村发生的一件事。当时我们村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人喜欢和狐朋狗友喝酒,在一天他老婆劝他无果大吵一架后,这人又出去喝酒了。谁知道等到回家的时候发现他老婆居然悬在屋中上吊自尽了。

等到几天后下葬他老婆的那天,他老婆娘家弟兄几个带着几十个人来葬礼上大吵大闹,双方打了一场大群架,最后都惊动了派出所。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在葬礼上大吵大闹呢?其实根本原因无非是气不过想要教训一下我们村那男的。


现在在我们这里这个娘家人在葬礼上闹葬礼的情况已经不多了,在以前按照所谓的规矩来说,娘家人来到葬礼上一般都是板着脸的,假如说死者的儿女没有照料好老人,娘家人就会吵闹教训死者的子女,帮着死者出口气,以显示对对死者的挂念。其实很多时候也只不过走个过场形式,毕竟人死不能复生,在死者死后做再多的形式主义也不能使死者复生。

现在这个不成文规矩在我们这已经渐渐演变成,死者的娘家人只要是来到了葬礼,就会站在门口等孝子来接,孝子会哭的非常伤心以显示对死者的挂念,娘家人在孝子哭毕的时候会把孝子搀扶起来宽慰一番,然后进家里去。还会顺便带着几箱饮料分发给主家找来打墓的人,都会叮嘱打墓的人把墓坑打的大一点、齐整一点、 对能来帮忙参加葬礼说些表示感谢之类的话。


其实在小鱼看来我们这慢慢演变的这种规矩还是毕竟文明的,像之前的那种娘家人在葬礼上吵闹的事情虽说不算是太过分,但是却不是太合理。做那些形式主义对现实并没有什么帮助,毕竟人死为安,娘家人应该主动帮着死者子女把葬礼办的妥当才是正途。



小鱼游三农


自古以来娘亲舅大,再大大不过姥娘家,家里老人尤其老太太去世了,首先要通知娘家人,娘家弟兄娘家侄儿,这是老辈子行下来的规矩,到现在也是,另外娘家人来吊唁不敢慢待,我小时候村里老人去世,舅舅来吊唁,外甥得带着唢呐班在村头迎接,跪地三请才能完事儿,娘家人吊唁要拖到最后,等所有亲朋好友都吊唁完毕,最后由娘家人收场,娘家人不到不许出丧,埋葬地也需要娘家人跟着去看看大向,落脚周正不周正,看看墓地周围,一切看妥,才能动土埋葬。

不敢慢待娘家人,就是怕娘家人挑理,唯恐哪里做的不到,惹到他们,在丧事上大闹,当然这都是以前,现在寿终正寝,病死或正常死亡都不会在葬礼上大闹!除非一些死者在婆家受了委屈,或者老人儿女不孝顺,非正常死亡含冤死的,娘家人才会讨公道。


戏迷小弥勒


这种做法真的太过分了,不仅过去农村办白事时会有娘家人找事闹事,就是如今这样的事情也不在少数,但是当事人一般不会计较,因为毕竟还是一家人,不知闹事的人是何心理,好像这种行为已经被大家所默认接受了。

我一个朋友的妈妈去年去世了,是突发脑溢血死亡,她妈妈一辈子没有上班,就在子女都长大成人后找了份在学校食堂做面案的工作,因为儿子刚贷款买了房,想着帮儿子一起还贷款,可是就在去学校上班的第三天突然发生意外,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不用说学校赔付了一大笔钱,儿子拿着这些钱还了房贷,剩下的就留给了父亲,在葬礼上朋友的大姨二姨们就又哭又闹,好容易旁人劝着才算办完葬礼。



这种做法确实有些过分,本来亲人去世,当事人全家已经非常难过了,还要忍受娘家人各种指责和挑毛病,嫌供奉的东西不新鲜,嫌坟头理的不好看,又大吵大闹怪罪朋友的父亲对妻子照顾的不好,发生这样的意外当然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可是她们已经心里够难受的了,何必还要自己人难为自己人呢。

娘家人虽然行为举动有些过分,但是这种心理我们也可以理解,像我朋友家,她本人是公务员,又嫁了好婆家,刚刚生了孩子,算是生活圆满,她弟弟也是事业单位的后备干部,刚结婚,按理说孩子们都有出息了,家里的好日子也刚刚开始,可是母亲却去世了,为子女为这个家奔操了一辈子,临死还给儿子又赚了一笔,娘家人眼看着自己的妹妹去世后,妹夫将来再找个女的回家享尽妹妹应享的福气,想想心里肯定又气又恨又悲,所以就变着法的在葬礼上找事。



这种事真没有办法说谁对谁错,只能说发生了不幸就要互相理解互相关爱,而不是反目成仇、雪上加霜,在家人的伤口上撒盐,这种在葬礼上大吵大闹、大打出手的做法实在是不太应该,也给外人看了笑话。


一品小十六


出现这样的情况,除非是人家闺女在婆家受了虐待和委屈,含冤而死。这样娘家兄弟有可能会在葬礼上跟男方家里的讨要说法。在过去封建落后的社会,女人的地位卑微低下,也许会在婆家遇到不公平的待遇,然后自己想不开寻了短见,这样的情况的确会有。

我曾经听村里的老人说,我们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村里有个男人品性不端,就喜欢偷腥,可他却娶了一个比较贤惠老实的老婆。婚后依然不改偷腥的毛病,开始的时候,他老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总以为他早晚有一天能够回心转意,可直到孩子上学了,那个男人还是贼心不死。他老婆终于忍无可忍,趁着孩子上学,家里没人的时候,自己上吊自尽了。只要不是自然死亡,娘家人就知道,闺女肯定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不然不可能走到这一步。出殡的那天,娘家哥哥来把这个男人打的满地找牙,他还要一个劲的跪着赔不是。


像这样的情况,娘家人在葬礼上闹,人们是可以理解的,可有的时候纯粹是无理取闹,那就让人很不理解了。

今年夏天,有个邻居家里的女人在车祸中不幸丧生,女人是坐在车上睡着了的情况下,根本不知道发生了车祸,就已经没了生命体征。发生车祸的时候,女人的丈夫还在上班,接到电话以后,男人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虽然当时女人还有心跳,可医生当时就宣布了死亡,因为大脑已经死亡。尽管如此,男人还是恳求医生再抢救一下看看。整整一个晚上,男人独自在抢救室外陪着老婆。


老婆走了以后,他痛不欲生,可是他老婆的兄弟姐妹见了他,却像见了仇人一样,好像他们的姐妹是她丈夫害的。在葬礼上也是百般刁难这个男人,全然不顾他们曾经是一家人,而且曾经关系是那么的亲密。为了自己的老婆,这个男人忍气吞声。本来爱人去世,已经够心痛的了,再加上亲戚无理取闹,他整个人都变得很颓废。

为了不让老婆的兄弟姐妹挑理,作为一个男人,每次烧七的日子,不仅万亲手给去世的老婆叠很多的祭品,还要尽量想的周全一些,千万别遗忘了什么事情,免得老婆的娘家人又来没事找事。尽管他尽心尽力,但是老婆的娘家人,还是不满意,每次来烧七的时候,总是连家门也不进,饭也不肯吃一口,直接从坟上就走了。老婆娘家人的这些做法,让他感到更伤心难过,他不明白为什么曾经那么亲密的一家人,忽然间就变得跟仇人似的。

他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爱人,心痛到不行,为什么曾经的亲人还会有这样的行为?这个时候不是应该互相安慰吗?


灵子


这种方式确实有点不合时宜,目前的农村丧葬已经文明很多,不会再出现吵闹的问题出现。听奶奶说,在过去娘家人地位高,一旦女方受到不公平的待见,那舅舅就可以上门找麻烦,婆家还不敢说什么,但如今却不同了。

记得我们村一个老太太,因为两个儿子不孝顺,不给她饭吃,只能自己去忙活着。但因常年的劳作让身体疾病加重,老太太要求儿子帮忙送医院中,却遭到了两个儿子的推辞。结果这个老人气得直接喝农药自杀了。

娘家人过来后,看到老人死得不对劲,同时又从村民那里得知儿子不孝等事情,娘家人直接大闹,家里的东西都被砸坏了,两个儿子也被打了一顿。在丧礼当天,娘家人又多带了一群人闹事,之后两个儿子下跪道歉,村干部从中协商才解决问题。

不过现在已经没人去闹了,就拿今年年初发生的事情来说,亲戚离世了,儿子说只断了一天饭,没来得及让我们去看老人最后一面。结果亲戚的尸体不让看,到了火化时,又将我们支开,但大伯就要看,结果发现老人瘦的没有人样。而在下葬的当天,村里人看到我们娘家人来了,都说这个老人是饿死的,两个儿子都不给饭吃,饿死了才赶回家。

大家听了也只是惊讶,并不会去打闹,毕竟现在这时代什么都要讲究文明,去闹的话可能就会被警察抓住,这是得不偿失的。而且别人家的事情,自己操心了也没用,因此现在没人会闹了,但在过去很正常。


新农民大雨


不算过分,我奶奶就是受了我爷爷气,才走的,记得当时我父亲在外地,在往家里赶,作为长孙的我和我叔叔接的孝,舅公他们都来了,吵了很久,也闹了很久,以前都走动的,从那以后两家人就基本没来往了,只有我结婚的时候,舅公已不在了,舅婆拖着80多岁的身体带着表舅他们都来了,现在我老婆和我奶奶是一个村的,我老婆对我很好,但是你还是总感觉亏欠她和她们村的


用户400803841457


在改革前这样的事时有发生,在建国以前更是十分的严重,当然现在已不再发生。我讲个上世纪50年代未60年代初的真事,供老年人回忆,供年轻人了解以前的农村风俗。

有这么一户人家,丈夫是村长,妻子是个普通农村妇人,从小娘家娘就生她一个,爹死的早,所以她出嫁后没两年就把娘家娘接了过来,丈夫是村里村长,通情达理,对丈母娘也很孝顺,因为这边双老已去逝,没什么负担。


即然给丈母娘养老送终,老丈母娘家还有二亩地怎办?想办法迁移过来呀,可怎么个迁移法啊?丈母娘的地还隔着一个村。必经是村长,办法有得是,托上熟人说合,将丈母娘的地让邻村一户人家负责种植,然后这户人家将靠近村长近的地再给了村长,这样倒了两步终于把地置换到了自己近处。

事情并没有结束,地是置换回来了,可丈母娘家还有几个近族堂侄,他们本已为家具能搬过来,地怎么搬?可还是一步一步置换过来了,心里有些不乐意,又没什么理由阻拦,眼睁睁看着把那二亩地换走,按理说,光看着二亩地迁走了有些眼红,可是老人在娘家的时侯,有时头疼脑热感冒了你也没到跟前问问呀,如果热心照顾老人,或着有养老送终的心,别说把二亩地迁走,就是倒过来给你二亩地也愿意呀。

于是,从此结下了梁子,又过了10多年光景,丈母娘8O多岁因病去逝了。在那个年代,发丧必须给娘家报丧,除非是独户人家没人不报丧,如果族谱上有人,接到丧帖必须来人,娘家不来人不能出丧。


娘家族侄一商议:如果不去,本村人会说我们不懂事,真去也要想法闹点事,一解多年不快。

村长必经是村长,经多见广,早预料到会闹事,果然,弟兄几个到了太阳偏西这才慢腾腾来到,又是叩头又是烧香忙活了好大阵功夫,显得十分重视。完了丧局总理问娘家侄该出丧了吧?弟兄几个指乎画脚说这里做的不合理那里做的不得体,反正找理由不让出丧。村长一看,一声号令:出丧。那个时候村长有权有势,说句话村里人是百般的响应,百多号人硬是出了丧,娘家侄到最后连顿饭也没吃上,灰溜溜的走了。

这个故事是说:一些农村的老风俗,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步步改变。现在新施行的丧事简办政策利国利民。丧事本身户主已十分的悲痛,再胡乱闹事其不是火上浇油。


心田154388518


在关中农村,事主家遇白事,须给亲戚“报丧”,通知亲朋前去吊孝。寻常亲戚,如姑家、姨家、老表,由族人分头告知即可,但对于至亲,如逝者娘家、舅家,必须由长子或长孙挂重孝、持哭丧棒、提盒子,在族中长辈陪同下登门,至门前长跪大哭,告知亲人过世。

对于正常死亡,娘家、舅家、老小巍家都会通情达理,按照丧葬程序正常办理,即使生前略有虐待言行,一般也已大局为重,至多埋怨几句了事。但对于非正常死亡,如上吊、喝药、跳井等自杀行为导致死亡,娘家、舅家有时会不依不饶,甚至大打出手,迫使莽夫、不肖子孙披麻戴孝,深刻反省,并厚葬死者,以彰显娘舅家有人,主持公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