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后人对石达开的评价远高于其余诸王?

我们首先看看天王洪秀全。

洪秀全小时候,全村就几个识字儿的,就洪秀全读书好,乡亲们以为这孩子以后肯定能当大官,但他考了三回,都落选了。

二十郎当岁的他,深受打击,把自己关屋子里,结果患了间歇性精神病。每天的表情是这样的:

为什么后人对石达开的评价远高于其余诸王?

为什么后人对石达开的评价远高于其余诸王?

为什么后人对石达开的评价远高于其余诸王?

正常的时候,他翻阅了参加考试时,传教士在街头发的小册子,就是那本印刷工人阿发免费赠送给世人的《劝世良言》。他觉得,里面说的那个上帝派来的布道者,就是他没跑了。

期间他参加了第四次考试,还是没考上……

回家就把孔子牌位给撤了,换成了上帝的牌位。

为什么后人对石达开的评价远高于其余诸王?

他去见神父,但神父觉得他这个家伙可能是脑子有毛病,所理解的基督教跟真正的基督教差异太大了,于是没给他洗礼。但洪秀全开始自己宣扬自己的观点,好友冯云山跟洪秀全老早就认识,毕竟也是学过文化的,最先入伙,扎实肯干,有了拜上帝教。2.

拜上帝教成立之初,传天父上主皇上帝真神真圣旨圣神上帝之风雷劝慰师圣师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东王杨秀清

就加入了。

杨秀清以前是卖炭的,家里穷,上不起学,并不识几个字。此人脾气很大,很奇葩。集会时候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晕倒,然后醒来,换个腔调,假装天父下凡,告谕人间。

一开始与会者不太相信,觉得他这是糊弄爹呢,但洪秀全告诉大家,老杨说的是真的。我是天帝派来的我不会骗大家,他这就是天父上身了。后来太平天国做大,杨秀清想玩儿狠的,跟洪秀全闹矛盾,一旦洪秀全反驳他,他杨秀清就立即晕倒,然后醒来,以天父的口吻,将洪秀全羞辱一番。

大概是这样的:

为什么后人对石达开的评价远高于其余诸王?

这属于内讧。

杨秀清一开始是九千岁,建国以后洪秀全不理朝政,让杨秀清主持,权力渐大,后来非让洪秀全亲自到东王府封他为“万岁”。这摆明了是篡权,而且篡得挺恶心的。洪秀全假装答应,内心无疑响起了“我操你大爷”的回声。

洪秀全设计将杨秀清杀死。

其余与杨秀清有瓜葛的三万多人,也全部被屠。3.

西王萧朝贵,印称“传救世主天兄基督太子圣旨圣神上帝之雨电右弼又正军师顶天扶朝纲西王萧朝贵”。

号称八千岁。

他在教会的性质,跟杨秀清差不多。以前也是卖炭的,至于为什么大家都是卖炭的,那是因为冯云山坚持留在广西发展组织,落脚的地方就是个制炭作坊,许多都是壮族人,有的混得比卖炭翁还惨。

为什么后人对石达开的评价远高于其余诸王?

萧朝贵就很惨,冯云山在这里传教,所以他加入组织比较早。在集会的时候,老萧的主要任务就是假装天兄附体。

萧朝贵比杨秀清老实多了,因此没那么多烂事儿。4.

南王冯云山,这个说过了,拜上帝教创始人,称七千岁。

冯云山吃苦耐劳,扎实肯干,足智多谋,又很有气度。起初和洪秀全一起到广西传教,后来洪秀全离开,他继续在广西传教,在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成功地扩大了组织,期间拉了杨秀清、萧朝贵和秦日纲入伙。

冯云山和萧朝贵一样,死得比较早,因此并没参与后来的那些烂事。

5.

北王韦昌辉,富二代,拜上帝教初期的主要资助者,号称六千岁。

韦昌辉这人和杨秀清一样,都是非常二逼的人。虽然属性相同,但两人却互相憎恨。韦昌辉的下属出了点事,杨秀清认为是韦昌辉监管不力,令人杖责韦昌辉,打得韦昌辉半死。

韦昌辉恨死了杨秀清,后来天京事变,韦昌辉就成了诛杀杨秀清党羽的主力。但韦昌辉心理变态,杀人太多,公报私仇,只要看不顺眼的一律屠杀,不问有罪无罪,成了个杀人魔王。

收到命令回京的石达开回来,才知道韦昌辉居然杀了三万多人,出于公义,指责他滥杀无辜。

韦昌辉表示你石达开算个屌!?

遂准备动手杀石达开,石达开连夜逃出城外,家属和部属却被韦昌辉屠杀。天京城外的部属几乎全部愿意追随石达开,石达开领军攻打韦昌辉,韦昌辉不得人心,诸王也要给韦昌辉一点颜色看看。韦昌辉狗急跳墙,居然向天王府进攻,反而被天王的军队所杀。

6.

再看翼王石达开:

幼年丧父,没有兄弟,八、九岁起独撑门户,务农经商之余,习武修文不辍。石达开长得高大俊秀,十三岁已“凛然如成人,自雄其才,慷慨有经略四方”,因急公好义,常为人排难解纷,年未弱冠即被尊称为“石相公”。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从容赴死时年仅三十二岁,他生前用兵神出鬼没,死后仍令对手心有余悸,在他身后数十年中都不断有人打着他的旗号从事反清运动

,辛亥革命党人曾通过诗歌,小说,绘画等各种媒介宣传他的事迹以激励民气,号召志士,鼓吹革命。有关石达开的民间传说、歌谣遍布他生前转战过的大半个中国。

太平军在长沙城下陷入清军反包围,形势万分危急,石达开率部西渡湘江,开辟河西基地,缓解了太平军的缺粮之危,又多次击败进犯之敌,取得“水陆洲大捷”,重挫清军士气,其后,为全军先导,经河西安全撤军,跳出反包围圈,夺岳阳,占武汉,自武昌东下金陵,二十八天挺进一千八百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时人号之“石敢当”。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金陵,改号天京,石达开留京辅佐东王杨秀清处理政务。定都之后,诸王广选美女,为修王府而毁民宅,据国库财富为己有,唯石达开洁身自好,从不参与。

活脱脱一个关二爷的形象啊!

为什么后人对石达开的评价远高于其余诸王?

可惜洪秀全同志是个扶不上架的人: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合朝推荐石达开主持朝政,但洪秀全卻忌惮石达开的声望才能,虽迫于民意命他理朝政,却不肯授予其实权。局面稍微好转,便开始设计谋害石达开。为避免再次发生内讧,石达开被迫逃离天京,前往安庆。

石达开出走,带走的人很少,后来居然越来越多,许多人都是因为受不了洪秀全,转而投奔石达开。到最后石达开陷入绝境,以自身换取将士性命,却被清军陷害,凌迟处死。

为什么后人对石达开的评价远高于其余诸王?

(图:凌迟场面)而石达开接受凌迟时,不卑不亢:

石达开自供与洪秀全等自广西金田 村起事即封伪王,及窜扰各省情形,历历如绘,皆臣所素悉,语皆符合。且其枭桀之气,见诸眉宇,绝非寻常贼目等论,实为石达开正身无疑。——《骆秉章奏稿》

枭桀坚强之气溢于颜面,而词句不亢不卑,不作摇尾乞怜语。——《养晦堂文集》

后来的李秀成曾经说过:

国中(太平天国)元勋人物,(其实都特么一群棒槌),只有冯云山和石达开顶用。硬说佩服哪个,我没有佩服的,我只服石王。

曾国藩:

查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

左宗棠:

(石达开)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附会邪教俚说,是贼之宗主而我之所畏忌也。

为什么后人对石达开的评价远超太平天国其他诸王?

能文能武,仗义执言,不坑爹,不内斗,豪气冲天,对待下属,春风化雨,对待天国,忠肝义胆。关公刮骨疗毒,翼王从容赴死,他们的豪气,只一见、只两三言,便可知。《正气歌》上说,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这是因为,只有到了他所言的境地以后,才能看出一个人究竟是不是真豪杰。那些在屏幕后面喊打喊杀一上战场就尿裤子的人显然不是,那些喊着均贫富、反腐败,自己上台却累坏了鸡巴的也不是。

而石达开,除了没能给后人留下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以外,符合了绝大多数人对于英雄的全部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