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長子制度為何得以傳承千年?因為它代表的是一種秩序

在古代的繼承法裡面,主要是以嫡長子繼承製度為主,無論是皇位的繼承,還是底下的這些家族之間的傳承,基本上都是以這種制度為主,所謂

嫡長子繼承,就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兄終弟及。這就能概括出這個制度,正妻生下的孩子就是嫡子,有的時候正妻也生了不少的兒子,那麼其中的長子就是嫡長子,根據這種制度,嫡長子就是毫無疑問的繼承人。

嫡長子制度為何得以傳承千年?因為它代表的是一種秩序

《大明令·戶令》中記載:“凡嫡庶子男,除有官廕襲,先盡嫡長子孫,其分析家財田產,不問妻、妾、婢生,止依子數均分;奸生之子,依子數量半分;如無別子,立應繼之人為嗣,與奸生子均分;無應繼之人,方許承紹全分。 ”

明清時期的嫡長子繼承製度被執行得最為徹底,在這之前,這種制度已經沿襲了很長時間,這種制度最早是出現在什麼時期呢?

我認為它是出現在商朝,商周時期很多的制度被正式確定,宗法制就是這個時期確定的,它也成為嫡長子制度成立的基礎,為何會誕生出這種制度呢?最主要的因素,是政權性質改變引發的一系列變革,商周時期國家奴隸制開始成型,我們熟悉的封建,也是在這一時期開始成型的。隨著國家和底下的家族規模越來越大,控制的資源越來越多,自然就要想一些辦法來維護自己現有的一切。

嫡長子制度為何得以傳承千年?因為它代表的是一種秩序

繼承人對於家族,政權都是有決定性意義的,家族要延續,江山也要傳承下去,尤其是從奴隸制向封建制度開始過渡,權力開始漸漸集中,西周推翻了商的統治,與商朝繼承製度的混亂有關,商文明原本是最為先進的,他們有著很強大的力量,四方外族都沒有辦法和他們對抗,但隨著政權的傳承,商朝的內部開始出現問題。

商朝沒有一個明確的繼承製度,可最高的當權者就只有一個,我們看原始的部落裡面,為了這個首領位置相互殘殺的事情也不少,更不用說是政權裡面的最高首腦,這些人掌握著絕對權力,自然就會引發人們的嫉妒,誰都想要得到這樣的權力,圍繞王位而展開的競爭就非常慘烈。

嫡長子制度為何得以傳承千年?因為它代表的是一種秩序

根據《史記》的記載:自中丁以來,廢適而更立諸弟子,弟子或爭相代立,比九世亂,於是諸侯莫朝。

商朝內部宗室為了爭權,展開了長期的內部鬥爭,在這期間不僅國內損耗非常嚴重,很多商王還不斷選擇遷都,就是要避免宗室內耗,由於這次的內亂,商朝的實力大幅度下滑,對於周邊諸侯的控制力也大大減弱,這也為殷商後來的滅亡留下了隱患。

周朝建立之後,自然要吸取前面的教訓,他們就明白商朝沒有成體系的繼承製度,導致國內不斷出現動亂,國家威信大大降低,還招來外族的進犯,要想江山穩固,不僅要選擇好的繼承人,也必須要有一個好的繼承體系。

嫡長子制度為何得以傳承千年?因為它代表的是一種秩序

在周建立的初期,國內也爆發了一些宗室與殷商遺民勾結的動亂,好在周朝的力量還足夠強大,把這些內亂給壓了下來,但他們就必須要警惕起來,在這種背景下,周朝真正確定宗法制度,也開始明確嫡長子繼承製。這種制度在我們現在人的眼裡,也是有著一些不足的,要是嫡長子是一個傻子,也要繼承這些基業,像晉惠帝那樣的就導致國家的覆滅,不過這些都還是少數。

嫡長子制度也沒有因此就被捨棄,這就說明這個制度是利大於弊的,對於穩固統治有著很好的幫助,為何會這麼說呢?

首先嫡長子繼承製度,就能更好去拉攏自己老婆的孃家人,這個制度成立的關鍵,是妻子力量。

嫡長子制度為何得以傳承千年?因為它代表的是一種秩序

古代無論是貴族士人,還是國家的皇帝,他們的正室地位都是非常高的。這些人的婚姻與其他的不一樣,他們更多是出於政治需求,正室有著非常大的權力,像皇后在宮裡權力不比皇帝小多少,有的時候一些皇帝反而是非常懼怕自己的皇后。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隋文帝與獨孤皇后,文帝並非是不好女色的人,可他根本不敢惹老婆生氣,獨孤皇后是個妒婦,文帝有次和宮裡的一個女人發生關係,她看到之後就直接讓人把那個女子給打死。這件事讓文帝直接就選擇出走,堂堂一國皇帝,居然被自己的皇后給逼得出走,他都不敢直接和皇后發火,後來楊廣被立為太子,也是這位獨孤皇后的傑作,她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力量呢?

嫡長子制度為何得以傳承千年?因為它代表的是一種秩序

主要是她孃家的勢力非常大,獨孤皇后的孃家是北周八柱國的獨孤家族,她父親獨孤信在北周時期也是國家的重臣,關隴門閥內的代表。相比之下,楊堅的家族就弱了一些,他們算不上是八柱國,在關隴門閥裡面的地位沒有那麼高,他們能當皇帝,還是多虧了楊堅的婚姻,這就讓他有了更好的政治資本,得到關隴門閥各大家族的支持,才能順利就取代了北周。

獨孤家族自身的力量強大,而且與關隴門閥的很多家族都有聯繫,因此獨孤皇后背後有著這麼龐大的勢力,隋朝的統治階層幾乎都是她這一邊的,那麼隋文帝當然是不敢惹她。古代別說是皇族了,就是一般的大族在選擇婚姻的時候,都會考慮到家族利益。

嫡長子制度為何得以傳承千年?因為它代表的是一種秩序

婚姻是他們眼中的一種手段,因此正妻的地位自然是非常高了,她們有著這麼高的地位,她們的兒子也就有了很高的地位。父系與母系的兩大勢力都是這些嫡子們的靠山,他們來繼承就不會有什麼亂子,至於那些庶出的子女,別說是他們的地位了,就是他們母親的身份和力量都無法與嫡子去,他們就更加無法去威脅到這些嫡子的位置。那麼在嫡子中,也會產生一些內鬥,畢竟皇位只有一個,為了避免他們之間的爭鬥,選擇老大來繼承,這也能避免不少的麻煩。

古代的人們結婚較早,那麼自己死得也是相對早一些,無論是國家,還是家族的基業,讓年長的孩子來繼承,肯定要比年幼的孩子繼承更好一些。太小的孩子沒有什麼理事的能力,就很容易被別人控制,我們看歷史上有不少朝代在傳承中,都是小皇帝來治國,他們哪有什麼治國的能力,好多都是讓底下的臣子把江山給奪走了。因此嫡長子制度是非常合理的做法,它的存在就代表著秩序,什麼時候這種制度被打破,就必然會導致混亂。

嫡長子制度為何得以傳承千年?因為它代表的是一種秩序

我們看南北朝時期就是一個特例,當時很多地方沒有正庶妻子這種說法,再加上外族紛紛在各地定居,他們也不講究什麼嫡長子繼承製。這就導致國家和社會的混亂,比如像北齊這樣的政權,一共也沒有存在多久,倒是皇帝一個接一個換,就沒有幾個皇帝能正常按制度繼位的。像唐朝,雖然沿用這種制度,但是沒有幾個嫡長子能正常繼位,這就導致唐朝雖然國力強大,但皇族內部是一直處在動亂中,比如玄宗上位之前,國內就已經連續出現了眾多的宮廷政變,國家政局動盪。嫡長子制度確實是一個重要的枷鎖,能把那些不老實的人都給束縛住,可任何的制度都是要人來執行的,要是不執行也沒有辦法,商周嚴格明確這種制度,都是想讓政權更加穩固,可它們當時還無法做到集權,因此嫡長子制度在出現之後一段時間是沒有起到作用的。

參考文獻:

《大明令》

《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