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固原沿革,一口氣了解固原歷史建制沿襲變革古今概況

寧夏固原沿革,一口氣了解固原歷史建制沿襲變革古今概況

固原,寧夏回族自治區轄地級市,古稱大原、高平、蕭關、原州,簡稱“固”,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中心城市,位於中國黃土高原的西北邊緣。

固原名稱的由來:

始於明景泰三年(1452年)。

一說是固原唐末陷於吐蕃後,先後僑治於甘肅的平涼、鎮原,固原這個地方就被稱為“故原州”,諱故改固,因名固原;

二是“北魏以此置原州,以其地險固因名”。

寧夏固原沿革,一口氣了解固原歷史建制沿襲變革古今概況

歷史建制沿革

舊石器時代,在彭陽縣發現古人類活動遺址。

新石器時代,已有農業為主的氏族部落。

戰國時期,屬秦國版圖。

秦朝,最早的行政建置始於秦惠文王時期(前337一前311年)的烏氏縣(在今原州區南),後又增設朝那縣(今彭陽縣古城鎮)。

西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析北地郡置安定郡,郡治高平縣(今原州區),共轄21縣,屬今該地的有高平、朝那、烏氏3縣和月氏道(今隆德縣境)。

東漢,仍仿西漢建置。

西晉,新置都盧縣。

東晉,有高平、朝那、烏氏、都盧4縣。

南北朝,該地先後為北魏、西魏、北周屬地。北魏太延二年(436年)置高平鎮,正光五年(524年)改高平鎮置原州,並置高平郡和縣,均治高平。原州領高平、長城2郡,高平、裡亭、黃石、白池4縣。北周置原州總管府,仍領郡2、縣4。

隋朝,統一全國後,大業三年(607年)廢原州暨總管府,置平涼郡,領平高(高平改)、百泉、默亭、他樓4縣。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廢平涼郡復置原州,

貞觀五年(631年)復置原州中都督府,

到天寶元年(742年)又改為平涼郡。

廣德年間(763一764年)沒於吐蕃。

宋朝,屬該地的有鎮戎軍(今原州區)、懷德軍(今原州區黃鐸堡鎮)、德順軍(今隆德縣)、西安州(今海原縣西安鄉)。

金朝,升軍為州,改鎮戎軍為鎮戎州,德順軍為德順州,廢懷德軍和西安州。

元朝,設有開成路、開成州、廣安州。

明朝,置固原州和固原衛,明正統十年(1445年)置固原巡檢司,以“故原州”之名,“諱故而改固”得名。

成化五年(1469年)為固原衛治;

弘治十五年(1502年)為固原州治,又為固原鎮治。

清朝,置甘肅省,固原州劃屬甘肅省。

同治十二年(1873年)升固原州為直隸州,領海城(今海原)、平遠(今同心)二縣及硝河州判、打拉縣丞。

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廢固原直隸州,改置為固原縣,屬甘肅省涇源道,後又改屬甘肅省平涼專區。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自陝北西征進入固原縣境,在以廟兒掌為中心的地帶,成立了固北縣蘇維埃政府。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月,固北縣撤銷。

中華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月,海固事變(固海回民三次起義)被國民黨殘酷鎮壓。

中華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0月,國民政府在甘肅省在固原、海原、隆德、靜寧、會寧五縣邊界地區設置西吉縣,劃固原的硝河、張易等鄉村歸西吉縣。

中華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固原解放。

寧夏固原沿革,一口氣了解固原歷史建制沿襲變革古今概況

1949年10月,固原縣、隆德縣、海原縣、涇源縣(原化平縣)屬甘肅平涼專區、西吉縣屬定西專區。

1953年11月,甘肅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區成立,自治州首府為固原縣,轄西吉、海原、固原3縣。

1955年11月,國務院批准,西海固回族自治區改名為固原回族自治州。

1958年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撤銷固原回族自治州,成立固原專區。

1958年11月,甘肅省涇源縣劃歸寧夏,歸屬固原專區。

1970年7月,固原專區改為固原地區行政公署,行署駐固原縣,轄固原、海原、西吉、隆德、涇源5縣。

1983年10月,根據《國務院關於寧夏回族自治區設立彭陽縣的批覆》精神,從固原縣析出王窪、彭陽區所轄馮莊、王窪、羅窪、小岔、孟塬、草廟、交岔、石岔、古城、新集、溝口、彭陽、城陽、紅河、川口15個人民公社成立彭陽縣。

2000年1月,固原地區固原縣大戰場鄉移交吳忠市中寧縣屬地管理。

2001年7月,國務院批准:撤銷寧夏區固原地區和固原縣,設立地級固原市和原州區。

2002年7月,撤地設市,改固原地區為固原市,固原縣改稱原州區,轄海原縣、西吉縣、隆德縣、涇源縣、彭陽縣和原州區。

2003年3月,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調整西吉隆德彭陽海原四縣鄉鎮區劃的批覆》,實施了“撤鄉並鎮”工作,全市共減少行政村148個,村民小組31個。

2004年2月,海原縣整建制劃入新成立的中衛市管轄。

2008年2月,劃固原北部黑城鎮、七營鎮、甘城鄉及炭山鄉部分歸海原縣。

截至2017年底,固原市共轄1個區、4個縣:原州區、西吉縣、隆德縣、涇源縣、彭陽縣,各縣(區)共轄62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812個村委會,60個社區居委會。市人民政府駐地原州區。

寧夏固原沿革,一口氣了解固原歷史建制沿襲變革古今概況

寧夏固原沿革,一口氣了解固原歷史建制沿襲變革古今概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