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才得以静乾坤

这是如妙说第8篇文章

心静,才得以静乾坤

《周易·系辞传》中讲到:“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

这里“知崇”,是指智慧要高瞻远瞩,要有最高的目标。“礼”者履也,履就是走路,“卑”,就是卑下。第一步开始起步是要从最平凡的地方开始。目标要高远,但是开始的时候却要踏实,从最平凡处起步。

庄子在《达生》篇写到孔子去楚国,走出一片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他上前敬佩地问:“先生,真是巧啊!这是有道行的吧?”

驼背老人回答:“我有我的办法。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叠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叠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叠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也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临近地面的断木,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不能成功呢?”

孔子听罢,转身对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心静,才得以静乾坤

1、做事先做人

《老子》只有5000字,它是道家的宏观理论,不乏形象的比喻,而聪明的庄周通过一个个故事和寓言来诠释李聃的思想,让读者得到更具象的认识。

庄子说,人如果不积累经验,掌握规律,就像老子所说的,踮起脚跟,虽然可能一时在高度上超过别人,但这样站立,能够坚持多久呢?

如果试图以跳跃式的两步并作一步的方式前进,虽然一时在速度上超过了别人,可是能够跑多远?

竞技场上,运动员高速度奔跑,是在短距离跑道上展示的。

一个人如果自高自大、好高骛远,不是“顺应自然”,而是“逆道而为”,实在是一种错误。

远古时期,有一个很富有的人。一天,他来到另一个富人家做客,看见一座三层的楼房,宽敞高大,庄严华丽,内心十分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以前没能建造一座这样的楼呢?”于是他立刻叫来木匠,说道:“请你用最短的时间造一座像他家那样漂亮的三层高楼。”

“那需有耐心,我一定会为您造一座更漂亮的楼。”木匠说。

富人便说:“现在就请你开始吧!”

于是木匠就开始测量土地,制坯垒砖,准备造楼。富人看到他这些安排,便问:“你在这干什么?”

木匠回答说:“这是准备建三层楼的材料。”

富人说:“我不要下面这两层,你先为我建造最上面的一层。”

木匠答道:“哪有这样的事!哪有不造底层就造第二层的!哪有不造第二层就造第三层的道理!”

富人固执地说:“我就是不要下面两层,你一定给我建造最上面的那层。”

富人要的是“空中楼阁”。他急功近利,妄想一步到位,结果滑天下之大稽,至今看到这个故事仍令人忍俊不禁。“千尺之台,起于垒土”。富人错就错在忽视了事情要一步一步做的道理。

这个故事蕴涵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做事先做人,做人做好了,他的世界也就好了。

自身心静,才得以静乾坤。

心静,才得以静乾坤

2、改善命运,先改善心境

我们具有的天赋,几乎是宇宙间最值得敬畏的,那就是我们具有将思想转化为物质能量的能力。我们的天赋,首先会用在“如何做人”上,参悟“如何做人”远比参悟“如何做事”更重要,这是几千年来一贯的祖训。

不会做人的人等于丧失了绝大部分成功的机遇,而会做人的人在做事的时候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而生命有时是很脆弱的,它往往会被一个可怕的念头所主宰!

生命如此仓促,以至于许多事不及时去做,就要成为永久的遗憾!而且,生活就像自由和不自由的两个磨盘在不停地反向磨合。

人生许多时候是可以选择,而成功往往来自成功的选择。所以,我们需要正确的信念用来作为标尺,在自由中做出抉择。

改善自己的命运,就从“改良心灵”起步又以“坚守它!”落脚。

在人生旅途上,每个想成就自己一生梦想的人,都力图在做人做事上超群绝伦、脱颖而出,但是,这种美好的想法常常会被现实各种矛盾、各种突发情况所毁掉。应该讲,这不是外因的问题,而是你自己内因的问题,因为人生的成败皆缘于自己,仅仅强调外因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目标落空,最容易自怨自艾,在不平衡的心理状态下,人自然就会跌入对自己否定的境地。如果开始的时候给自己定一个小一点的目标,不需过多的努力,就可以完成。在有了一些成就的时候,不要骄傲,马上给自己定下一个大一些的目标……如此反复下来,你会觉得自己在不断长进,不断向前发展,也就不会有轻视自己的心理,这样你就会达到你当初所预想的结果。

人如果能脚踏实地地从最平凡处做起,人生一定会有成就的。不然,仅有高远的理想,不晓得从最平凡、最踏实的第一步开始,便永远停留在幻想中、梦想中,不会有任何成就。

做人的学问不可尽数,但是,其中总有一些秘密值得去探究、去琢磨、去应用,而这些秘密藏在什么地方呢?同样,做事也有许多秘密,令人思考,令人玩味。

任何一名成功者,都应该把做人与做事的秘密结合起来去考察,才能够心有所想、事有所成;反之,你就会面临失败的绝境。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只是用羡慕的目光去欣赏别人、赞叹别人,可是,很难以敏锐的目光洞察出别人的成功秘笈。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还不老到,甚至在某些方面显得很幼稚。我们这样说,绝对不是纸上谈兵,也绝不是说了一堆废话,而是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

美国著名人际学家劳迈尔说:“弱者之所以弱,就在于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常常不能够找到做人与做事的秘笈,时刻处于一种肤浅的生活状态之中,因此,他们看到的都是别人的成功,最后在自己脚下,剩下的就是一个个失败的人生之坑。”这句话,说得非常到位,对人具有非常深刻的警策意义。

心静,才得以静乾坤

3、立志当存高远

范晔说:有志者,事竟成。

凯洛夫说:谁要是没有强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中。

蒲松龄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孟子说:夫志,气之帅也。

赞科夫说:为了在教学上取得预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他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即创造学习的诱因。

朱熹说: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庄子·缮性》说:“故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

想当个富有的人是无可厚非的,但不可以成为目标,有多少钱可以称为富有?你用多长时间达到这一目标?而事业可以成为目标,事业的目标是具体的,追求的过程伴随知识、能力、道德的修炼与考验,心灵朝着提升人生境界的方向活动,幸福就在其中。

达·芬奇画出的鸡蛋不是一次次乱涂鸦,在他很失败时,他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练习,耐得寂寞,坚持得住,审视自己的不足,苦练基本功,最后才成为赫赫有名的画家。

越王勾践在遭到失败后并没有心灰意冷,他明白成功不会是一蹴而就,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作风,于是才有了“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神话,吴王阖闾败就败在缺少越王勾践那股脚踏实地的作风上。

古人尚且知道脚踏实地的重要性,何况我们今人,我们要记住古人用生命写给后人的启示,发扬脚踏实地的精神,把我们的工作或学习上的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到极致,让我们有朝一日在人生中振翅飞翔,且一飞冲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