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青春片的逆襲,《少年的你》話題之外的意義



國產青春片的逆襲,《少年的你》話題之外的意義


作者 / 南海

《少年的你》放映結束後,身邊的人拉住娛Sir說:“這樣的情況,我經歷過。”縱觀社交網絡,除了對演員演技的討論之外,很多網友的記憶似乎也被集體喚醒,開始談論起青春期裡那段曾經不為人知的殘酷秘密。

有人在青春片中講暗戀,有人講冒險,有人講荷爾蒙,而曾國祥講了一個血腥故事,並且遠比想象中更黑暗、更歇斯底里。

很久以來,內地青春電影中的“惡”是缺席的。國產青春電影中對青少年形象的刻板呈現,一定程度上與國人的認知觀念有關:成年人才是真正意義上完整的人,而青少年頂多只能算半個,“不成熟”為他們提供了“不在場證明”,“非理性”被認作“玩笑與胡鬧”。對青少年心理、人格的長期忽視,讓編劇們提筆只能靠拿捏與編造。

因此儘管有千萬種方式刻畫成年人的邪惡,一提到青少年,能說的,要麼是包在透明糖紙中的煩惱,為賦新詞強說愁,要麼狗血浮誇脫離現實,顧左右而言他。《少年的你》的出現,難得的給了內地青春電影一次直面“惡”的勇氣。

國產青春片的逆襲,《少年的你》話題之外的意義


密閉空間,暴力滋長


“我看不出青春有多少美妙之處,相反,青春期就像莽林一樣,埋伏著陷阱和危機,充滿了暴力和死亡。一步行差踏錯,一生滿盤皆輸。” 中國青春小說作家金仁順的這段話,也是《少年的你》的寫照。

在《少年的你》中,“校園暴力”並非一個“社會話題”這麼簡單,影片一開場就用一場血腥事件,一把扯開了高度集體化的校園美好、單純表象。從胡小蝶受欺凌自殺,到陳念遭受嚴重的校園暴力,家庭、校園、警察局形成了一個暴力網絡,在這之中,父母、老師、同學、警察無不在助長暴力滋生。


國產青春片的逆襲,《少年的你》話題之外的意義



陳念所在的高中,是安橋市一所重點中學,同班大部分都是高考復讀生,大量的教室鏡頭特寫,充斥著撲面而來的壓抑與窒息,無論是胡小蝶跳樓事件,還是追債人把陳念母親的照片發至班級群,對大部分同學來說,只是單調生活的調劑,誰都不敢上前一步,怕引火上身,更怕影響身後的高考。罪惡在這樣密閉的空間內沒有出口,只會愈演愈烈。

老師是離惡最近的人,也是第一時間能夠制止惡發生的人,但老師似乎沒有對學生的反常舉動有任何的觀察。跳樓事件後,本該對其他學生進行的心理疏導,最後卻變成了沒來由的“打雞血”;當陳念剃了寸頭、滿臉是傷地出現在教室,老師也沒有表現出重點關注,學生的人格內化成了一臺學習永動機,老師也只需要扮演那個維持機器運作的人。

警察是最有力的干預者,但安排一個咄咄逼人的懷孕女警察審訊陳念,無疑是令看客惱火的,這也暗示了一個沒有同理心的警察,等於又一個“施暴者”。跳樓事件之後,陳念報了警,但欺凌者並沒有受到應有的處罰,也沒有因為被警察教育而放棄欺凌,但這也讓陳念覺得,警察無用,沒法設身處地解決她的問題。


國產青春片的逆襲,《少年的你》話題之外的意義



影片中的校園霸凌,背後是親子關係的不協調,監管與心理關懷的缺失讓幾個孩子不斷在暴力關係中原地打轉。陳唸的母親四處躲債、小北的母親丟下他跑了、魏萊的母親冷漠又霸道,除此之外,三個人的父親都是缺位的。黃覺飾演的警長老楊的一番話,道出了當代家庭教育的真實狀況:“你去找校長,校長讓找老師,老師讓找家長,家長說自己在深圳打工呢,一年就見一次,怎麼管?”

當以上所有“保護”都失效,才有了小北這個人物的出場,而他解決問題的方式,是拳頭。或許在暴力結構中,也只有暴力才能終止暴力。

國產青春片的逆襲,《少年的你》話題之外的意義


陳念與小北,仰望星空的“困獸”


陳念與小北,並不是簡單的保護與被保護關係,是處在地位交替中的兩頭困獸。

周冬雨飾演的陳念,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文靜聽話,不惹事生非,考試能進年級前十,夢想是去北京上大學;


國產青春片的逆襲,《少年的你》話題之外的意義



而易烊千璽飾演的小北,業餘是個倒手機的。沒學歷、沒背景、沒文化,只有多年混社會學得一身打架本事,在人嘴裡,不過是個“小混混”。


國產青春片的逆襲,《少年的你》話題之外的意義



一開始導演就在他們身上貼上了社會人的“標籤”,從而構建了一條“鄙視鏈”,陳唸的防備與機警,完成了對小北自尊心的霸凌。其實若不是同為校園暴力受害者,同樣身處黑暗的溝渠,兩條運行軌跡完全不同的小行星怎麼可能會平白無故相遇?

陳念解救小北,小北保護陳念,兩人達成了同盟,共同維繫著一個和平的小空間,這個小空間內沒有校園暴力和成年人的規則。兩個人朦朧的情愫也在靜靜生長,甚至出現了全片最溫馨的幾幕,壓馬路、機車兜風、看金魚……看到這裡,《少年的你》好像才真正有一些青春片的影子,也讓臺下的姨母粉們嚐到了一絲CP的甜頭。

轉折點是校霸姐魏萊的死亡,失手殺人的“好學生”退縮了,“小混混”想要獨自承擔罪名,因為小北一句“我喜歡一個人,就要給她最好的一個結局”,剛剛磨合好的兩個人,又變成了小北的極度強勢,與陳唸的放手默認的不對等關係,至此為止,一開始貼上“標籤”已經被徹底撕下。


國產青春片的逆襲,《少年的你》話題之外的意義



周冬雨在Welens採訪中說,演陳念,自己是“挺憋”的,自己直率,有什麼說什麼,陳念一直是隱忍的狀態,跟自己的性格完全相反,“每天一到現場就覺得不得勁、不舒服”,導演曾國祥說,她一直在找那個人物到底為什麼要這麼辛苦地隱忍。

曾國祥用一部《七月與安生》為周冬雨捧回了影后獎盃,而對周冬雨來說,除非能夠拿出比《七月與安生》更令人信服的演技,否則意味著需要承受可能到來的質疑。在《少年的你》中,無論是被霸凌後蹲在地上如同一隻顫抖的小動物、是在面對小北自首時絕望中帶著堅定的凝視,還是盡情向觀眾展示101種哭法,鏡頭中的她,依然還是同齡演員中的佼佼者。


國產青春片的逆襲,《少年的你》話題之外的意義



初涉大銀幕的易烊千璽,在首映之後,已經得到了廣大觀眾的花式誇獎。儘管小北這個“奉獻式”的角色,讓人物本身自帶了同情濾鏡,但寡語又自帶沉穩氣質的四字弟弟,似乎確實與小北相處得還不錯。

曾國祥對小北的期望是:“小北外表狠一點,比較冷酷,但其實是一個非常有同理心的人。”乍一看這似乎說的就是易烊千璽,但實際上兩人花了一點時間才找到彼此。據瞭解,易烊千璽第一次面試《少年的你》劇組時,曾國祥曾拒絕過他,覺得他是個小孩,沒有長開,全程不苟言笑的他,身上也沒有小北的親和力,直到第二次易烊千璽主動詢問,才覺得,那種堅定又執拗的氣質,很像小北。


國產青春片的逆襲,《少年的你》話題之外的意義



暫不論是小北捕捉到了某一狀態的易烊千璽,還是易烊千璽定義了小北,剃寸頭抑或是挑戰同類型偶像不敢嘗試的電影尺度,都足以讓他“一夜炸裂”。

國產青春片的逆襲,《少年的你》話題之外的意義


《少年的你》,話題之外的意義


“他是用什麼意識拍出模擬考試結束後,全班按分數重新排座位然後整個班級在那搬桌搬椅的?”

“他是如何捕捉到高考臨考前那種令人窒息的環境氛圍的?”

“他怎麼知道這麼多大陸青少年不自覺的常識的?”

豆瓣的熱評,幾乎也代表了娛Sir心中的疑問,這個出身於香港,在加拿大讀完高中和大學,並在香港電影體系中成長起來的星二代導演,是如何將內地高考場景成功移植在電影中,併成功喚醒廣大觀眾的高考PTSD的?

2016年,曾國祥將安妮寶貝的作品《七月與安生》搬上熒幕,散文詩般的唯美基調,幾乎讓人忘了他曾是cut電影《維多利亞一號》的編劇。《七月與安生》一鳴驚人,不僅誕生了金馬史上第一對“雙黃蛋”影后,還順道攬下了5項金馬獎提名、11項金像獎提名(不過最終只捧回一座“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


國產青春片的逆襲,《少年的你》話題之外的意義



此次帶著《少年的你》迴歸的曾國祥似乎野心更大,相比起此前聚焦校園暴力的青春片《悲傷逆流成河》,《少年的你》甚至更直接、更尖銳。雖然一直調侃自己的電影 “很多直男都不一定看得進去”,但《少年的你》還是延續了曾國祥一以貫之的細膩,也貫徹了他對此類“女性主導的文學”的偏愛,畢竟熱愛王家衛、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哈內克的人,內心總有“猛虎”在“細嗅薔薇”。

曾國祥曾說,拍攝《少年的你》,起因是看到一個新聞,一個女生被許多人按在地上,被扒光衣服、拳打腳踢,而站在一旁的人,卻無動於衷。他想知道為什麼少年會成為欺凌者,也想知道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變成旁觀者。

由於涉及校園暴力議題,影片的上映過程也是“一波三折”,年初因“後期製作原因”從柏林電影節退賽,到宣佈定檔之後又撤檔,再到現在空降檔期,影片的問世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從最終的成片來看,在議題之外,更多了一層教育意義:比如用許多篇幅展示旁觀者的失職、冷漠,甚至直接通過受害者胡小蝶的口發問:”她們一直欺負我,你們為什麼不做點什麼?”;比如用陳唸的自首,換回了小北的清白;比如用鄭易警察這個角色,映射出進步人士對於受害者的同理心。曾國祥試圖在電影之外,延伸出一個寬闊的思考空間。


國產青春片的逆襲,《少年的你》話題之外的意義



儘管《少年的你》自身文本存在很多爭議,影片本身似乎也在被有關演員演技奇觀的討論所包圍,但娛Sir依然欣賞它的初心,它直面校園暴力的勇氣,它讓人看到潔白的校服之下,少年的你有多美,就有多邪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