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198篇原创文章

,全文共6002字,配图38幅,阅读需要12分钟。

本打算在“翔鹤”号之后暂时换个话题,避免一下审美疲劳,但看了评论区还是深受鼓励,就继续完成“瑞鹤”的故事。由于“瑞鹤”与“翔鹤”的战争历程几乎一样,为了防止写成一样有欺骗之嫌,这次换个风格只挑重点讲三条意见。

一、“瑞鹤”有个经常帮挡枪的好姐姐“翔鹤”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1. 联合舰队的末代旗舰“大淀”号轻巡洋舰

1944年6月24日,一支大舰队回到位于濑户内海柱岛的联合舰队传统锚泊海域,细心的渔民也许会发现,在舰队的中央,只剩下一艘形单影只的庞然大物“瑞鹤”。过去的三年里,“瑞鹤”总是和她的姐妹舰“翔鹤”成双成对出现,但这次只有她回来了。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2. 战争初期的五航战双鹤编队出击

5天前的马里亚纳大海战中,仅仅一个上午两艘美军潜艇就分别射中了舰队里最大的两艘航空母舰“大凤”和“翔鹤”,下午2点多,两舰先后相隔不到半小时发生了大爆炸,沉没在关岛西南约1000公里外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3. 被一条鱼雷命中导致航空燃油泄漏,最后爆炸沉没的“大凤”

“翔鹤”号1937年12月12日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1939年6月1日下水,1941年8月8日竣工入役。“瑞鹤”号1938年5月25日在川崎重工神户造船厂开工,1939年11月27日下水,1941年9月25日服役,并与“翔鹤”号共同组成第五航空战队。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4. 珊瑚海海战后,受损回国修理的“翔鹤”号

虽然两舰开工相差了半年,完工时间却只差一个半月,在此后的服役生涯里几乎形影不离,共同参加了从珍珠港、南洋、印度洋到珊瑚海的一系列重要海战。在珊瑚海海战中,“翔鹤”被命中三发直击弹(分别在前甲板左侧、飞行甲板尾部右侧和舰桥右后方),阵亡109人,受伤119人。瑞鹤号的舰载机编队也损失惨重,即使收容了两舰的出击编队,“瑞鹤”上一共也有39架飞机可用,其中零战24架、舰爆9架、舰攻6架,这些数字还不到标配机数84架的一半,两鹤不得不一起返回本土进行修理和补给。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5. 战争后期美军潜艇大量杀伤日军大舰,此为“大凤”号中雷示意图

在返航的路上,尼米兹下令潜艇部队进行截杀,先后有8艘潜艇在五航战可能经过的海域埋伏占位,前面7艘都未能等到目标,只有在四国岛以南的“海神”号于5月16日发现了以16节航速航行的“翔鹤”,并发起了攻击,可惜未能命中,17日傍晚18时30分,“翔鹤”艰难驶入吴港。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6. 珊瑚海海战中被美机击沉的“祥凤”号轻航母

“瑞鹤”号归国途中同样遭遇了美军潜艇的伏击,5月21日凌晨,“青鳕”号在日本近海发现了这艘庞大的航空母舰,2时08分,她向“瑞鹤”发射4条鱼雷,虽然距离仅有1800米,但居然一雷未中(也可能是没爆炸,战争初期的美国鱼雷就是这么任性),“瑞鹤”号于当天下午16时45分安全抵达吴港。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7. 圣克鲁斯群岛海战中,“大黄蜂”号被双鹤联袂击沉

1942年10月26的圣克鲁斯群岛海战中,两舰再度联袂出击。当美机袭来时,“瑞鹤”号躲进了一片雷雨区,“翔鹤”再次成了炸弹磁石,10架SBD突破零战的阻截,采用下滑式投弹取得了5发直击(分别在舰桥右侧、中部升降机左侧、五、六、八号炮位)、4发近失的好战果。

“翔鹤”这次的伤势远比珊瑚海海战时严重,高炮多数被毁,甲板上到处是操作防空炮的水兵的尸体,中弹位置周围的炮弹接连殉爆,舰身燃起熊熊大火,舰桥上的草鹿任一中将还以为又遭遇了一次中途岛惨败,不过大幸的是轮机舱未受损失,“翔鹤”仍能以32节高速逃离战场。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8. 南云忠一最后一次出现在朝日新闻就是他的死讯

但这场海战的获胜者南云忠一随后被解职,11月2日,他的第三舰队司令官的职务被小泽治三郎取代,从此淡出战斗一线,直到1944年6月在塞班岛上自杀身死。南云指挥了人类历史上仅有的五次航空母舰对决中的三次,损失了5条航母,只击沉了“约克城”号和“大黄蜂”号,是非功过留待后人慢慢评论。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9. “瑞鹤”号的大型模型

20个月后,重出江湖的机动部队在马里亚纳再次出击,双鹤又一次印证了当姐姐的责任更大,“翔鹤”被美军潜艇“棘鳍”号盯上,四发鱼雷将其送入海底,“瑞鹤”号又一次在“翔鹤”的“庇护”下安然无恙,这是第三次命运之神选择了“翔鹤”替“瑞鹤”挡枪。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10. 在舰娘解释中,“翔鹤”是充当着妹妹守护神的存在,也可称作“替挨刀的”

客观地说,日军在战争中有如此之多的大舰被潜艇击沉,跟反潜力量的孱弱紧密相关。在决定日本命运的这场大海战中,联合舰队只能凑得出22艘驱逐舰,即使把2艘轻巡也算上,也只有24艘具备反潜能力的军舰,要护卫多达9艘航母、5艘战列舰和11艘重巡洋舰的25艘大舰,护航舰竟然少于被护航舰,简直就是潜艇的乐园。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11. 回到吴港的“瑞鹤”接受了飞行甲板新迷彩涂装,据说可诱惑美机认错舰型

就这样,“瑞鹤”号成了日本海军最后一艘正规舰队航空母舰。当他回到濑户内海时,那种凄凉的感觉久久不能平复。不过,她自己的生命也只剩下倒计时四个月而已。

二、“瑞鹤”有个堪称惺惺相惜的好对头“企业”

“企业”号是美军唯一能够打满全场的翔瑞舰,虽然萨拉托加号也幸存到战后,但是由于两次中雷导致该舰在1942年间出场率明显不如“约克城”三兄弟。也可以说,两鹤姐妹和约克城三兄弟的数次对战支撑起1942年的太平洋战局。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12. 战争初期的“企业”号航母

1942年5月珊瑚海海战时,两鹤对阵“列克星敦”和“约克城”,“翔鹤”受伤,“列克星敦”沉没;

1942年8月东所罗门群岛海战时,两鹤对阵“萨拉托加”、“企业”和“黄蜂”,“企业”受伤;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13. 1942年在南太平洋航行的“萨拉托加”号航母

1942年10月圣塔克鲁斯海战时,两鹤对阵“大黄蜂”、“企业”,“翔鹤”再次受伤,“大黄蜂”沉没。此战过后,“企业”号成为美军在太平洋上唯一的航空母舰,舰员们在飞行甲板上骄傲地拼出“Enterprise VS JAPAN”(企业号对抗全日本)的巨幅大标语。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14. “企业”号被日军炸弹命中时,被摄影师拍下这一永恒的瞬间

日本人的条件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仍有6艘母舰可用,但是航空母舰舰载机部队损失惨重,已经无法维持每条母舰上的舰载机满编并正常执行任务。更为饮鸩止渴的事情是,阵亡前两周的山本亲自策划了“一号作战”,将为数不多的舰载航空兵调往陆地机场执行对美军的航空压制,把宝贵的舰载航空兵浪费在陆航部队也能干的“低级”工作上,此后日本航空母舰部队从一线战场消失长达20个月。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15. 山本大将正在向出发执行一号作战的飞行员敬礼送行

更加有意思的是,跟参加过五次航母大战中的三次的南云忠一相比,同样资历彪悍的航母舰队指挥官哈尔西将军就太不走运了,珍珠港时哈尔西指挥的“企业”号编队追错了方向,对吉尔伯特和威克岛的空袭没遇上日本人,中途岛战役前因皮肤炎入院治疗,不得不将舰队指挥权让给原巡洋舰队指挥官斯普鲁恩斯中将(后者因此战胜利大出风头,以至于战后美军著名的导弹驱逐舰没有叫“哈尔西”级而是“斯普鲁恩斯”级)。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16. 美国海军扛把子:斯普鲁恩斯、哈尔西、尼米兹、金凯德?

接下来爆发的东所罗门群岛海战,哈尔西也是因为未康复没赶上,等复出后,太平洋上已经没有几艘航母可控指挥,尼米兹把他安排到南太平洋接替消极保守的戈姆利将军(此举很有特意给哈尔西挪位子的味道),从而又一次完美错过了10月份的圣克鲁斯海战。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17. 战后批量生产的“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建成31艘

1944年3月起,哈尔西已经无法压制战功彪炳的斯普鲁恩斯上将独占航母舰队,尼米兹给出一个天才的解决方案,让两人轮流指挥重建后的特混舰队。哈尔西指挥时称第3舰队,斯指挥时称第5舰队。不过在当年6月爆发马里亚纳海战时,这支舰队正属于斯指挥,哈尔西又一次完美地错过了与日军航母交手的机会。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18. 指挥TF58的偏偏又是斯普鲁恩斯而不是哈尔西

如果我是哈尔西,也会着急跳脚大骂上天不公,何况是这个脾气暴躁的老将军,这些都为下一场菲律宾大海战的种种怪象埋下了深刻的伏笔——哈尔西绝对不想再错过日本航母舰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不想错过跟“瑞鹤”这个宿敌的最后一次交手机会!

三、“瑞鹤”死于全身“器官衰竭”,包括最重要的舰载机部队,以及扫雷、防空的全面落后

事实上,在“大凤”和“翔鹤”沉没后不久,日本海军还是可以拿出手几艘新的航空母舰。1942年丸五计划经过修改后,增加到建造5艘改“大凤”级和15艘“云龙”级(“飞龙”改进型),到1944年8月6日,第一艘“云龙”号正式入役,8月10日,二号舰“天城”号入役,10月15日,三号舰“葛城”号入役,11月19日,大和级三号舰改造而成的“信浓”号入役。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19. 最后的舰队航母“云龙”号,“飞龙”号的改进型

三艘“云龙”级实际上相当于“飞龙”级改进型,均为满载排水量2.2万吨的中型航母,计划载机65架。但在经历了“马里亚纳猎火鸡”后,日本海军再也无力给这些新的母舰配上合适的舰载机联队,不得不委屈他们充当大号飞机运输舰或者驻港部队(呆在吴港躲避了事)。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20. 云龙级二号舰天城号,从名字上可知与赤城号有点瓜葛

在二战中,如果以25节航速为一个门槛,日本海军共有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翔鹤、瑞鹤、隼鹰、飞鹰、大凤、信浓、云龙、天城、葛城共13艘满载排水量超过2万吨的大中型航母,和祥凤、瑞凤、龙骧、龙凤、千岁、千代田共6艘排水量超过1万吨的轻型快速航母。“凤翔”号太老一般不参加一线战斗,另有5艘慢速的护航航母用于反潜作战。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21. 这张照片可以看出日本大型航母的尺寸对比

与此相比,美军除了被改为飞机运输舰的“兰利”号外,有两艘“列克星敦”级、三艘“约克城”级、一艘“黄蜂”号、一艘“突击者”号以及多达17艘“埃塞克级”级快速舰队航母,和九艘“独立”级轻航母。仅从快速航母的对比来说,日美对比实际是大中型13对24,轻型6对9,总体19对31。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22. 美军“列克星敦”、“萨拉托加”和最下方的“兰利”号同框

如果只知道数航母的数量,显然对航空母舰这种复杂的系统性兵器太不了解。航母上最重要的武器是舰载机,攻防兼备。在马里亚纳海战后,残存的航母舰载机全部极度缺编,短时间内无从补充,况且即使东拼西凑把不合格的飞行员弄上航母,也不过是重来一次马里亚纳的惨败。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23. 著名的“马里亚纳猎火鸡”,证明日本舰载机部队的灭亡

万般无奈之下,联合舰队拿出了最为疯狂的“捷一号”作战计划,航空母舰部队被定义为诱饵部队,目标仅仅为将美舰队主力吸引到北方海域,给从西方出击的战列舰部队创造冲入滩头阵地的机会,意图对美军登陆舰队和登陆部队造成最大程度的杀伤。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24. 栗田健男海军中将,被称为“栗跑跑”的人

关于菲律宾海的详细过程,将另外行文描述,在此只想说说粟田健男的跑跑行为,个人认为这跟陆海军根深蒂固的隔阂有很大关系,即使粟田冲入莱特岛滩头阵地,在哈尔西返回之前打光所有的弹药,但是显然所有参战军舰——全部是海军士兵,将很难有生还机会,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试过以全体海军的牺牲来换取陆战的胜利。

不是粟田做不到,而是粟田真的不想那么做!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25. “瑞鹤”号在战争后期的照片留影

北方的小泽诱饵舰队仍然背负着“机动部队”的盛名,但早已与1942年南云忠一率领的那支舰队天差地别。小泽舰队仅有一艘重型航母、最后的珍珠港老兵、打满太平洋战争全场的“瑞鹤”号,以及三艘轻航母“瑞凤”、“千岁”、“千代田”号。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26. 零战五二丙型战斗轰炸机

“瑞鹤”号次战中只携带了28架零战五二型战斗轰炸机、16架零战二一型战斗机、7架“彗星”舰爆、14架“天山”舰攻,一共65架。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27. 彗星四三型舰爆,注意彗星也有装备液冷发动机的型号

1944年10月25日,距离南太平洋海战刚好两周年时,日美两国的航母部队再次接近到空战距离。“瑞鹤”号自天亮时即已开始起飞舰载机,8时04分,“瑞鹤”的雷达侦测到一支200公里外的大机群,这只可能是美国人的飞机。仗打到这个时候,日本人听到美机来袭的反应早已不是兴奋而是恐惧。2分钟后,“瑞鹤”起飞了最后的9架战斗机加入直掩,同时加速到24节以应对美第38特混舰队的空袭。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28. 1944年3月的“企业”号,美国舰队中的“老兵”

8时30分,美机临空,值得一提的是,这批美机来自TF38第4特混大队,这个大队中就包括了“瑞鹤”的宿敌——仅存的约克城级航母“企业”号,这是两艘航母之间的第4次对决(前三次分别是东所罗门、圣克鲁斯和马里亚纳海战),这一次一定要分出胜负!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29. 模型作品:恩加诺海战中的“瑞鹤”号及其舰载机

来自“企业”号的鱼雷机分别从“瑞鹤”号左右两舷同时发起突击,8时35分,两条鱼雷分别从右舷和左后舷经过。几乎与此同时,三枚250公斤炸弹命中,其中2枚击穿左后侧飞行甲板,破坏了了第8锅炉舱,送风机损毁,上下两层的机库也起火。

2分钟后,一条鱼雷命中舰体左舷2号及3号升降机之间靠近船艉处,海水涌进引擎室,并迅速淹没了几个相邻的舱室,舰体一度左倾达9.5度。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30. 舰首角度的“瑞鹤”,注意平放的舰载雷达,以免影响舰载机作业

8时40分,仅剩2号通风井仍处于运行状态,通过向右舷紧急注水平衡后,通风恢复,“瑞鹤”号勉强能维持23节航速。

8时50分,得益于损管队员的努力,机库火灾被扑灭,舰体平衡恢复到6度,但是由于天线被右后舷爆炸的近失弹碎片切段,无法保障指挥部通讯,小泽中将决定转移司令部至“大淀”号轻巡洋舰。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31. 恩加诺角海战中由美机拍摄的日本舰队,可见标出的千岁和千代田两舰

9时53分,第二攻击波临空,空袭进行了15分钟,主要目标是“千代田”号轻型航母,少数鱼雷机试图攻击“瑞鹤”,但被防空炮驱赶走。

10时32分,“瑞鹤”减速,“大淀”号接近舰体左舷,包括第三舰队司令小泽治三郎在内的指挥部成员通过一条小船开始转移,11时全部转移完成。不同于中途岛海战中南云忠一转移前“要死要活”的表演,小泽团队很平静的“转进”了。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32. 正在向“大淀”号上转移的小泽中将,从“瑞鹤”上拍摄

此时“千岁”号已经沉没、“千代田”也成了海水上的一条死船,“瑞鹤”号仅能维持18节航速,9架直掩战斗机不得不在海面迫降后抛弃

12时09分,“瑞鹤”号加速至20节,美军第三攻击波又即将临空,这次是最大的机群。

13时08分,侦察到美军第三攻击波,这次是个大机群。“瑞鹤”加速至最高战速24节,但是无济于事,共有6条鱼雷命中,2条在右舷,4条在左舷。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33. 恩加诺角海战中的瑞凤号,由于成像特别清晰,此照几乎成为这场海战的标记

13时15分,第一条鱼雷命中左舷前方1号升降机附近,但未能爆炸。很快第二条鱼雷命中右舷舰岛前方,中雷处上方的武器维护室被重创并开始进水。第三条鱼雷紧接着也命中右舷,3号锅炉房进水。又是三颗炸弹命中3号升降机后方的飞行甲板,机库再次起火。

到13时21分,又有三条鱼雷和一颗炸弹命中,此时的“瑞鹤”号已经有点面目全非,两条鱼雷命中了左舷2号及4号锅炉房之间,给舰体开了大瓢,第五条鱼雷(也是累计第六条)命中右舷前引擎室,导致全舰再次向左舷倾斜14度。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34. 上图的修复上色彩照,注意当时舰体已经中弹

13时23分,最后一条鱼雷(累计第七条)命中右舷,操舵室随即进水,全舰已失去操控能力。左倾加大到20度。13时25分,“瑞鹤”号已经如同一条死鱼般漂浮在海上,动力全无,两舷鱼雷爆炸引起了大进水,机库在熊熊燃烧。由于右舷也在进水,反而延缓了舰体的左倾速度,整条军舰在不断地向水里沉去。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35. 瑞鹤号最后沉没前的全员集中告别

13时27分,幸存者被召集到飞行甲板,左倾达到21度,最后一任舰长贝冢武男海军少将从舰岛做了最后的训话,声称自己将与舰同沉,乐队奏起了“君之代”,全体人员集中在渐渐无法站立的甲板上,向舰岛敬礼告别,这个场景被拍摄了下来。

13时58分,弃舰令下达,此时左倾已达23度。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36. 末代舰长贝冢武男海军少将,选择与舰同沉

14时14分,“瑞鹤”号从左舷舰尾开始没入水中,48名军官和794名士兵丧生,但是有47名军官和815名士兵获救。其中包括瑞鹤号上第601航空队的相户孝英海军中尉,他没有参加日本海军舰载航空兵的最后一次出击。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37. 此战过后,双鹤姐妹算是在海底团圆了,瑞鹤似乎也尚未被发现

恩加诺角海战其实没什么意思,对哈尔西的批评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哈尔西的任务是防守两个方向,南面的栗田舰队早已被发现并且遭到持续不断的空袭打击,金凯德的护航航母仍然有足够的力量击沉他们。北方的小泽舰队则实力未知,此时即使哈尔西把快速航母带走也不是什么大事,留下李将军的TF34即可,不过,要命的是他居然没留!

巨兽之亡(10)——缺了姐姐帮挡枪,老兵“瑞鹤”混不下去了

图38. 油画:马尼亚纳海战中因油气爆炸燃烧而覆灭的“翔鹤”号,死相都要难看一点

日方这边,除了“海军之花”舰载机部队全灭,日军的防空、反潜、雷达侦查能力已经全面落后,战争已进入垃圾时间,政治家出于非军事原因才选择在菲律宾这个岛屿众多的地方打一场海空陆大战(注意排序),而非军事上更为优越的进攻台湾岛的方案。可以畅想一下,

如果按照尼米兹的方案在台湾岛登陆,仗会怎么打?世界格局又将是如何呢?

“巨兽之亡”系列将关注二战中沉没的大型舰艇的最后时刻,目前已经完成大和、武藏、威尔士亲王、金刚、扶桑、山城、信浓、俾斯麦、大凤等名舰,详细可到同名公号搜索“巨兽之亡”及“巨兽亡二”!

敬请关注燃烧的岛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