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飛行叫做ATR

1999年12月3日,在一個不起眼的冬日,一份中法兩家企業之間的合作協議正式簽署,從此,法國空中客車與意大利萊奧納多合資的世界最大的支線渦槳客機制造商ATR(法國空中支線飛機公司)便開始了與中國20年的攜手長跑。

無論對ATR,還是對中國的西安飛機工業公司來說,這都是一場具有戰略意義的合作。過去20年來,西安飛機工業公司一直為ATR生產主要的飛機部件,包括50座的ATR42系列與70座ATR72系列的機身部分,還有ATR42系列的外翼翼盒。

風雨20年,雙方的合作關係不僅未曾中斷過,更是在這漫長的合作中建立了親密且可信賴的友誼。ATR飛機雖然一度離開中國大陸市場,但一直在為重返這裡做準備。

予飛行以責任 與ATR共藍天

ATR是世界最大的支線渦槳客機制造商,然而它為自己打造了另一個標籤“FlyResponsibly,FlyATR”——予飛行以責任,與ATR共藍天。這並不是空喊口號。與其他渦槳飛機和支線飛機相比,ATR-600系列擁有最好的環保性能。

在典型航段上,ATR每趟航程比其他支線飛機少排放40%的二氧化碳,而每年每架ATR更是比其他支線飛機減少了4000噸二氧化碳的排放。ATR每趟飛行的耗油量也比其他支線飛機少40%。

假設當今運營短程航班的支線噴氣機全被現代渦槳飛機取代,可以節省11%的支線航空二氧化碳總排放量。而節省下來的410萬噸二氧化碳相當於2億棵樹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在約一小時的短途航段中,飛機無法到達較高的高度並高速飛行,而ATR正是短途飛行市場上的標杆機型,其原因就在於渦槳飛機的工作原理。

渦槳發動機以更少的能量來加速空氣,因此減少了燃料的消耗,由於燃料是航空公司的主要運營成本,渦槳飛機的短途運營成本就大大低於噴氣機,為兼顧經濟性和環保性提供了可靠的方案。

推動區域聯結 助力當地發展

渦槳飛機的主場向來不是人潮擁擠熙熙攘攘的都市。愈是狹小與閉塞,愈能彰顯出聯結的必要性和使命感。支線飛機ATR正是在交通不便的偏遠地區,幫助當地搭建起同外界互通的橋樑。

目前世界上有1/3的機場僅由渦槳飛機獨飛,而ATR仍在繼續擴大自身的連結範圍。

ATR每年都會開闢100多條新航線。據統計,2018年ATR開闢的新航線數目為113條,而2017年更是達到了155條。ATR飛機現在正在全球1346個機場運行,覆蓋了超過100個國家與地區。

ATR可以在其他飛機無法起降的地方完成起飛和降落:它保證了包括最具挑戰性的機場在內的所有機場的可到達性。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起飛是ATR的拿手好戲,例如極端溫度(-45°C~55°C)、高海拔(最高可達3352米)、短跑道(1000米以下)、狹窄跑道(14米)、未鋪砌的跑道……這種普適性使ATR成為許多地區的生命線。

促進世界互連 共享經濟繁榮

航空運輸推動經濟和社會進步,連接世界人民與不同文化,貫通國內市場與全球市場,促進貿易和旅遊。

ATR在其《中國渦槳市場預測(2018-2037)》中提出:如果支線航班增長10%,旅遊業將增長5%,區域GDP將增長6%,外商直接投資將增長8%。渦輪螺旋槳飛機是連接世界各地的關鍵:36%的商業機場完全依賴渦輪螺旋槳飛機,50%完全依賴支線飛機。通過ATR將二線和三線城市納入支線交通網絡可以使每個地區建立聯繫並從全球經濟增長中受益——這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組成部分。

據預測,全球渦槳飛機市場在2037年底前需要3000多架新飛機,顯示出ATR的光明前景。依託優異的環保性、經濟性和運營靈活性,ATR將繼續穿行於二三線城市與各大經濟體之間,編織全球支線航空網絡,推動世界經濟的蓬勃與可持續發展。(《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藝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