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劇中,你最喜愛哪個角色?

動漫煲


小醉,阿譯……其實裡面演員都能封神了,除了餘嘯卿。感覺餘嘯卿選錯了演員


用戶145713329


可能很少人會像我一樣,我最喜歡阿譯這個角色。



我對阿譯這個角色的態度是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的,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一開始並不喜歡這個角色,在看過多次以後,我發現,一直以青銅存在的阿譯長官,其實是個王者。

林譯,上海人,少校軍銜卻從來沒打過仗。他是那個時代接受過思想教育,報國之志被激發得轟轟烈烈而又極少行動,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人。


他跟誰說話都是想說又說不出,想表達又無法表達,吞吞吐吐,似一個懦弱無能,又特別想表現自己的小丑。

青銅時期

阿譯本是上海軍官訓練團的學員,日本人入侵上海,城破家亡,兵敗如山倒,他隨潰兵一同敗到了雲南邊境小鎮禪達。

在禪達收容站時,得到要重新招兵打仗的消息的時候,他用一腔滑稽的上海口音說:我要帶兵打回上海去,替家父報仇。

換來的是眾人的一片噓聲。

在徵兵的時候,他將他在軍校所得的所有勳章都掛滿了胸口,只為得到別人的肯定。(但是那時我是覺得他在顯擺)

為激發眾人的熱情,在出發前他號召大家做了一頓白菜豬肉燉粉條。他說的以抗日戰爭民族統一戰線報國愛國名義命令賣肉的送他的三斤六兩四錢的肉,其實是用他心愛的手錶換來的。因為他太認真對待這一頓白菜豬肉燉粉條了。(但是那時我覺得他太虛偽了)



在緬甸,在打倒一名日軍的時候,繳獲的唯一一把手槍給到了阿譯,之後被一群日軍追趕,而他手上的槍沒有對著敵人,而是指著了自己人的後背,說:不許後退。(當時只覺得他懦弱,但是想想他作為一個軍銜最高的人,讓隊伍保持戰鬥熱情無可厚非,不過他的方式不對,也沒有考慮實際)

蛻變

對他的看法的改變,是從審判龍文章那段開始的。

我認為他對龍文章的評價很大程度上是救了龍文章的一個因素。他說:

他有罪,但我這輩子能成為他那樣的人,吾寧死乎!如果我這輩子都無法做到他那樣的人,吾亦寧死乎!

在“第一屆南天門中日文化大交流”的時候,阿譯帶領川軍團與精銳們一起“攻擊”對岸日軍,這是他第一次為自己感到驕傲。是他製造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攻,力壓敵軍,雖然這不是真正的戰鬥。


在最後的南天門樹堡一戰中,川軍團佔領樹堡之後,阿譯帶領第二梯隊渡江,在知道不會有援兵前來時,遣散了第二梯隊,讓他們渡江回去了,而自己獨自一人找到樹堡與大家匯合。這是個艱難的抉擇,無外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與擔當。

最後的王者

阿譯活在一群潰兵之中,卻始終沒有被他們同化,他明白自己跟他們不同,他經常被人嘲笑而很尷尬,但是他的信念從來沒變過。



在南天門一戰之後,團長被迫自殺,他請求離開川軍團,後來他也由少校林譯變成了上校林譯,有了自己的一支鐵血隊伍,西征與解放軍拼殺。

他上演了與樹堡一模一樣的一幕,在碉堡裡面對抗解放軍,這一次,他排兵佈陣比南天門那一次更合理,解放軍在別的地方如同秋風掃落葉般的攻勢到了他這裡卻寸尺難進。

最後已經投誠的煩啦前來勸降,阿譯決定投降,他說:我們是打得過的,不打了。骨肉相殘沒得意思,要是日本人來了——我守到死,我朋友來了,一晚上,足夠了。



投降之後,阿譯選擇了舉槍自殺。

到這裡,對他才大徹大悟。


侃大勝


我的團長我的團是部非常經典的抗日劇,劇終塑造了一個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如:整天以岳飛自比的虞嘯卿,整天滿嘴都是癟犢子,我咋不整死你的迷龍,一緊張或生氣就結巴的阿譯,經常說著王八蓋子的不辣,將腳氣治成截肢的郝獸醫,以及那個一天不噴人就難受的孟煩了和那個死賤死賤的死啦死啦-龍文章。除此以外,還有康丫,孟煩了他爹,小醉,上官戒慈(迷龍老婆),餘治,何書光和張立憲等。

但如果說我最喜歡哪個角色,自然非張譯飾演的小太爺-孟煩了。

我為啥喜歡孟煩了呢,不只是因為他嘴毒,而是因為他最真實。我覺得孟煩了跟我們現在很多人都很像。有時候特想幹成一件大事,特想光宗耀祖,但是總會碰釘子,然後就開始消極處事,甚至開始嘲諷別人的努力,總覺得世人皆醉我獨醒,裝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消極出事。我想我們每個人剛開始都想做虞嘯卿,最後卻都活成了孟煩了。

對於孟煩了來說,他心裡特想跟炮灰們一起衝上南天門,但是他清楚知道,自己死了也白死。所以整天提醒龍文章,要得過且過,打南天門這種偉大的事讓虞師上,虞師個個兵強馬壯,輪不著炮灰。但是,死啦死啦讓他陪同去西岸偵查,還是跟著去了。他心裡特喜歡小醉,但是總覺得自己配不上小醉,抗日多年一事無成,經常打敗仗,一路從北平敗到禪達,所以他不敢給小醉承諾,但又忍不住去看小醉,並且想辦法逗她開心。這就是一個孟煩了,一個特矛盾特現實的人。

我記得孟煩了在死啦死啦接受審判時候說過一句:“打學生那功夫就想當兵,滿腦子都是抗擊日寇往前衝的景象,後來我真當了兵了,我還真就往前衝了,眼巴前是炮彈炸出來的熱氣,可忽然衝著衝著就覺麼著說這屁股後邊,它一個勁兒一個勁兒的冒涼風,我就回頭一看,好,就剩我老哥兒一個了,其他人都擱戰壕裡悶得兒密了。……後來,我就不衝頭裡了,誰衝第一個誰壯士,誰衝第二個誰烈士。所以我也不衝第二個。可是總得有人往前衝啊。說再……久了就覺得對不住。所以我就常想,說要有那麼一人,能一直帶著我們哥兒幾個,一塊兒往前衝,誰都不猜忌誰,多好啊。而如今,有這麼一個人了,他甚至能把我們哥幾個活著從西岸帶回東岸……”。我覺得這句話真正道出了他的心聲。

當然,孟煩了還有很多經典語句,但是大多都是拿別人開涮的,都只是用來麻醉自己的。所以我就不過多提及,反正大家也能從網上搜到。

總之,團長絕對是部好劇。


但求無Bug


當然是川軍團團長、死啦死啦龍文章了。

段奕宏演技沒的說,其實其他人演得也都可圈可點。人物形象總體比較飽滿。

但更引人注目的還是故事情節本身的荒誕中帶有現實宿命的意境,以及看不清發展脈絡的開放式結尾。

可歌,可泣,可悲,又可笑。驚豔的是,戰場硝煙當中還能有清淨優雅的獨特追求。以詞為證:桃花飛綠水,一庭芳草圍新綠,有情芍藥含春淚。野竹上表宵。十畝藤花落古香,無力薔薇臥曉枝。我願暫求造化力,減卻牡丹妖豔色。花非花,夢非夢,花如夢,夢似花,夢裡有花,花開入夢。心非心,鏡非鏡,心如鏡,鏡似心,鏡中有心,心如明鏡。

這是一部值得重新刷的電視劇,就像亮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讀讀作者蘭小龍的同名小說,去看被廣電總局刪掉的那部分結尾。哎。。。。。


順子電影直擊


在《我的團長我的團》中,郝獸醫這個角色特別受我喜愛。他心胸寬廣,雖然大家都叫他獸醫,嘲諷他醫術的拙劣,但他從來不生氣;他熱愛炮灰團中每一個人,把他們當做自己的親兒子一樣。所以炮灰團中的每一個人都離不開郝獸醫,炮灰團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指不定哪天就被當炮灰滅了,但是在臨死時,一定會有郝獸醫握住他們的手,讓他們走的不那麼孤單和淒涼。但是最後郝獸醫還是沒有逃掉死去的命運。獸醫最後說自己是傷心死的,他到底為什麼而傷心?為什麼最後他開始變得迷糊,時常失憶?獸醫到底想忘掉什麼?

1、為無能而傷心

孟煩了總結過獸醫的醫術“一個能把腳氣治到截肢的半吊子獸醫”,甚至還曾經寫過一個故事嘲諷獸醫“初從文,三年不中;後習武,校場發一矢,中鼓吏,逐之出;遂學醫,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

這段就是嘲諷獸醫醫術的無能。獸醫知道嗎?當然知道,但是能怪獸醫嗎?

本來就是炮灰團,你指望上面能給炮灰團什麼好藥品?這純屬是浪費物質!而獸醫也沒有學過什麼現代的醫療技術,充其量就是會點偏方。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把人從閻王手裡搶回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死者死後,給死者記下名字寫在墓碑上,滿足死者最後的一個願望。所以豆餅回來後,獸醫看著豆餅死在自己面前,自己卻什麼都做不了,發了唯一一次火,他開始罵所有人,他真的是想罵炮灰團的人嗎?他只是掩蓋自己內心的憤怒和對自己無能的悲哀。豆餅這個年紀,甚至比自己兒子還小,自己卻無能為力,除了看著豆餅死在自己眼前。

滿足死者生前最後一個願望,就是這個任務,也不見得能夠完成。康丫在最後臨死的時候想吃一碗羊肉刀削麵,獸醫實在找不到羊肉,又怎麼可能找到羊肉?當時可是在南天門的戰場上,能找到不是人肉的豬肉就偷著樂去吧。但是獸醫在最後審判龍文章的法庭上,還是透漏了自己的心聲

“呃連死人都騙呢,人家想吃碗羊肉的,我給了碗豬肉的”。

他對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深深的自責和內疚,他痛恨自己的無能為力。

2、為親人的逝去而傷心

唐基與郝獸醫曾經摟著肩旁痛哭過一次,就是在那次,獸醫知道了自己兒子的逝去。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獸醫變得失憶,他常常掛在嘴邊的就是自己身上的鑰匙不見了。這哪裡是鑰匙不見了,這是他留在人間最後一根稻草被人拔走了。他最後的願望就是能跟兒子團聚回家。但是兒子已經沒了,自己又眼見著視為親兒子的炮灰們一個一個即將踏上死亡的南天門,一次又一次的生死離別最終打垮了獸醫。他已經50多快60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他嚐了一遍又一遍,他有多愛炮灰團,就有多痛苦。他無能,卻又眼見著親人們的逝去,痛苦和無能像兩把鋼刀一樣紮在他的心口,一次又一次讓他痛到無法呼吸。所以獸醫不願意再看著炮灰們死亡而自己無能為力,他選擇去天上跟兒子團聚。

最後獸醫死亡的時候,炮灰團像瘋了一樣發射他們本來就捉襟見肘的彈藥,只為了搶回一個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的老頭。真的是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嗎?炮灰團沒了誰,炮灰團還是叫炮灰團,但是沒了獸醫,炮灰團也和其他的炮灰團沒有區別了,再也沒有炮灰在臨死的時候,有一雙溫暖的雙手緊握住他,幫他完成最後臨死的心願了。

本人文才有限,以上評論純屬個人己建,不足之處還請各位團迷指點。

更多精彩團評請關注 老師。



川軍團崔勇


《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劇是中國抗戰題材裡少有的、值得看的劇。

說它少有,是因為它拍的很真實。不像國產抗戰劇基本上都劇情清奇、情節雷人,每看一集,如飲濁酒一瓶,暈暈乎乎,鼾聲如雷... 讓人不得不反覆思索一個問題,是印度神劇更優?還是國產神劇更牛...傻傻的想不清楚!這問題還是留給同在藍翔影校畢業的中印導演去比試吧!

值得看,是因為它拍的細。劇情徐徐展開,卻不讓人覺得拖沓。人物性格刻畫細膩,每個人都有他的特點,絕不雷同,就像兵馬俑一樣,千人千面。

說起角色的喜愛,還是喜歡孟煩了。這個人呢,用胡文英的話說,眼極冷,心腸極熱。

表面看孟煩了是個怯懦、消極、冷眼、毒舌的人,幾乎對一切事物都漠不關心,對一切人都冷漠相對。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一個:失去人生目標,混吃等死的問題青年。是這樣嗎?

想看清孟煩了這個人還得從他的經歷說起:他本是一個北平知識青年,有文化,有抱負,在那個知識只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的年代本應該一展宏圖、光宗耀祖。可是他卻在幾年的軍旅生涯裡看盡了人情冷暖、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人性的貪婪、生命的卑賤... 如果他是一個渾渾噩噩的人,這一切都可以不看、不想,可他恰恰是一個心明如鏡的人,什麼都瞞不過他的眼,什麼都過不去他的心。他知道每一個生命都是有價值的,不應該就這樣消逝在上峰們勾心鬥角的博弈裡。

他跟迷龍說過,自己的命無價,別人的命也金貴。命不是那樣用的。

孟煩了不怕死,怕的是死的沒有意義...

孟煩了也不冷漠,冷漠只是因為他太明白了,多年的軍旅生涯,無數條鮮活的生命就在他的眼前逝去,可換來的卻是戰場上的節節敗退。為什麼?他很清楚,他比大多數人都清楚,但又無能為力,所以他只能用他的冷漠來表達他對這一切的憤怒與失望。

孟煩了也是一個有擔當的人,內心裡從不相信國軍會取得勝利,卻毅然和炮灰團奔往南天門,在他的心裡,此戰必死。在他跟父親告別時就已經報了必死之心,所以才會跪問父親:“了兒的存在對父親來說是恥辱還是驕傲?”他多麼希望父親給他即將結束的人生一個肯定的答案!

孟煩了更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小說結局裡最後只有也只剩下孟煩了一個人,在禪達安了家,至死都沒離開。他要在這裡守著南天門,守著這幫袍澤兄弟,守著他的團長他的團...

劇中還有一個人物陳小醉也非常讓人喜歡,她是那麼純淨...那麼無暇...那麼可愛...即使生活在最貧瘠的土地上...

男孩看見野玫瑰 荒地上的野玫瑰

清早盛開真鮮美 急忙跑去近前看

愈看愈覺歡喜

玫瑰、玫瑰、紅玫瑰

荒地上的玫瑰

男孩說我要採你 荒地上的野玫瑰

玫瑰說我要刺你 使你常會想起我

不敢輕舉妄為

玫瑰、玫瑰、紅玫瑰

荒地上的玫瑰

男孩終於來折它 荒地上的野玫瑰

玫瑰刺他也不管 玫瑰叫著也不理

只好由他折取  玫瑰、玫瑰、紅玫瑰

荒地上的玫瑰


對面不是我


這部劇我還是喜歡迷龍,性情沒得說的,為了不讓他們送死而打他們,後來又為了和兄弟們一起散盡家財,平時吊兒郎當,遇到事敢下手。(不辣下死手)坐飛機落下來動手就給日本斥候給打死了。沒人能指揮的了他,除了團魂 死啦死啦。還有他媳婦。重情義,雖然一直打李連勝,但是李連勝死後一直揹著他想帶回東北。也很喜歡不辣。帶著狠勁。



付不易是也


獸醫!非常樸實,演得好!開玩笑也不生氣,實實在在。


李九日一


我喜歡比較獸醫,心地善良,就是死的冤


伏念灬


每個角色都喜歡,就像四腿的椅子,少了不穩,多了突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