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莒县孙开市的“梁甫山”情怀

他是一名退役军人,退伍回乡后,当过工人、开过超市、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不管工作岗位如何变化,不变的是他的军人本色。工作中,他用自己的真心和公心,用开阔创新的思路带领群众行走在致富的康庄大道上,他就是日照莒县梁甫山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开市。

孙开市:这谷子快熟了,大哥,得罩上网子,防止虫害,咱得加强田间管理,防止鸟害虫害,罩上网子,插上彩旗,这么看长势也很好啊!

这位正在进行查看谷子生长状况的就是孙开市,1996年12月,孙开市怀揣着到绿色军营建功立业的梦想,参军到了军营。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他不仅锤炼了强壮的体魄,而且还铸就了有红旗就扛得创优精神。

孙开市:两年的部队生活,培养了我服从命令、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998年退伍回乡的孙开市先是被安置在龙山镇供销社工作,后又被选为龙山镇孙家庄子村党支部书记,当时的村庄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市级贫困村,面对镇党委政府期望和全村老少爷们的信任,孙开市感到肩头沉甸甸的。

孙开市:当时经验不足,又比较年轻。为了尽快掌握村情民意,入户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和村民,通过走访了解以后,因为俺庄又是个山村,再要富先修路,主要把修路、治水作为重点来开展的。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孙开市看到自己的村子是小山村,群众种地浇水困难,于是,他和支部一班人商量,决定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促进农户增收增产。

传统封闭的小山村,在孙开市的带领下,踏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后来,由于他接受了公益性岗位的安置,便辞去了村支部书记工作,就在他人生转峰的同时,他发现了一条商机。

孙开市:有一次去外地,跟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谈到现在市民很难买到无公害的农产品。当时,我一想,俺那地方,那小山村,兄弟爷们种的谷子、杷豆、绿豆、五谷粗粮,药物残留比较低,都用土杂肥养护土壤,种出的农产品都很好,能不能回去成立个合作社或者成立个公司?叫着兄弟爷们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把兄弟爷们种的农产品卖到城市里去,让市民吃到优质的生态的有机农产品,同时,也带动了兄弟爷们发家致富,也解决以前农产品不值钱,卖不上价,不好卖的难题。

思路决定出路。孙开市把自己的想法跟妻子唐云合进行了沟通交流,妻子也非常赞同他的想法,

孙开市妻子 唐云合:我一听也行,这个事是好事,但是,想一想没那么简单,不是说这个一成立(公司)咱出去卖,是很好卖,得慎重考虑,那他说咱就试试吧,试试就试试。

夫妻俩达成了一致意见,经过外出考察学习,孙开市于2016年注册成立了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梁甫山农产品有限公司。

孙开市妻子 唐云合:他就去成立了一个公司,加上合作社,加上村民种植户,都叫在一起,商量商量,当时,都很同意。到了秋收以后,这个东西成本投入太高,头一年基本上加上包装,再就是出去推销,除去一切的费用,钱没挣着还赔了一两万。

但是面对市场高强度的激烈竞争,如何使产品走向市场,让消费者认可?孙开市觉得产品质量才是企业生存之道。

孙开市:由于我们公司是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要求加入合作社的每一户,本着“三心”经营理念,哪“三心”呢?是真心、爱心、诚心,传承传统种植,使用土杂肥养护土壤,使农作物饱和度更高,同时,也力争做到每件农作品达到国家有机绿色生产标准。

现如今,公司逐渐走入正轨,从当初的单一梁甫山小米产品发展到煎饼、五谷杂粮、编制品等十多个产品种类,入社成员已从成立之初的90户发展到现如今的380户,给偏远山村的群众找到了一条致富路。

种植户 魏延荣:以前,这些山岭薄地种小麦、种玉米,也不值钱,现在种这些地瓜、种谷子、种点绿豆、小豆,我们现在加入了合作社,一块儿管理,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一年也能挣个两三千块钱。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综合莒世闻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