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文物古迹,品味神话传说,俯瞰古城新貌,辽宁省铁岭龙首山

龙首山景区,位于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内,东枕柴河,西窥城廓,横贯银州南北。东西宽1公里,南北长3公里,最高峰海拔156米。因它从东南奔驰而来,到了柴河岸边突然昂起,象巨龙的头,故名龙首山。

观赏文物古迹,品味神话传说,俯瞰古城新貌,辽宁省铁岭龙首山

这里春季满山樱花、桃花、杏花和梨花,竞相开放,郁香醉人;盛夏绿草如茵,百鸟啼鸣;金秋松柏苍劲,红叶满山;隆冬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四季秀美的自然景色与山中的亭、台、楼、阁相映成趣,使整个风景区到处充满诗情画意。清康熙皇帝东巡时路经此地,曾留下"雨余塞草自绿,日出山花更红"的赞美诗句。

观赏文物古迹,品味神话传说,俯瞰古城新貌,辽宁省铁岭龙首山

景区看点;慈清寺坐落在龙首山北峰之巅,原名秀峰寺、水潮寺,又称三清观。寺院为一座古朴的四合院落式建筑,有正殿、东西配殿、藏经阁、醉翁楼。院落前还有半墙、宿云两座碑亭。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檐下有廊,横枋有鲜艳的彩绘。殿内供释迦牟尼等三尊佛像,并立有八大金刚泥塑。醉翁楼原为山门,1921年重建时改为木结构硬山式二层小楼,一楼为进出寺院的通道,二楼原为文人墨客品茗赋诗之处,现改为贵客休息室,藏有多幅名人题咏龙首山的书画。秀峰寺塔位于慈清寺南百米处,为八角九级实心密檐式砖塔,也建于明弘治年间,1591年重修。

观赏文物古迹,品味神话传说,俯瞰古城新貌,辽宁省铁岭龙首山

塔身有砖雕佛像、佛龛。秀峰寺塔的北面有陶然亭,南面是滴翠亭,滴翠亭南有魁星楼。秀峰寺塔的东面还有一座小石亭,亭内的石碑上记载着古塔的重修经过。慈清寺1988年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龙首山下还有一座历史悠久的书院---"银岗书院"。创建者是清顺治年间进士、湖广道御使郝浴。郝浴字冰涤,号雪海,后更号为复阳。他少有才名,为人刚直不阿。巡抚四川期间,因弹劾当时权贵吴三桂,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九月贬谪奉天。顺治十五年为寻访剩人和尚来到铁岭,在南门内建此书院,收授门徒,广交学者名流。郝浴在铁岭居住了近十八年,直到康熙十四年(1675年)吴三桂反清被诛才得以官复原职。郝浴走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将他的书房辟为郝公祠,用来供奉和祭祠.铁岭龙首山游览区位于铁岭市银州区内,1991年被省政府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观赏文物古迹,品味神话传说,俯瞰古城新貌,辽宁省铁岭龙首山

高鄂--铁岭人,清乾隆、嘉庆年间曾任阁中书职,是《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碑亭选其诗一首:"老去风情减昔年,万花丛中日高眠,昨宵偶抱嫦娥月,悟得光明自在禅"。高其佩诗碑亭:高其佩--铁岭人,中国指画创始人,以大量指画作品闻名于清康熙、雍正年间。碑亭选其亲笔指头画诗:"天设精良自有意,山开怀抱其无心,等闲未许任轻到,不独知音在一琴"。高其佩诗碑亭、高鹗诗碑亭等。近几年,龙首山上又新建和维修许多供游人观赏的新景观。

八景亭;位于龙首山中部,因绘有铁岭八景图(龙首寻秋、柴河晚渡、白塔横云、鸳湖泛月、红崖积雪、蓬渡风帆、帽峰云树、山廓朝烟)而得名,此亭高大壮观,造型优美。亭名为书法家沈延毅所书,亭身彩绘之多,颇为罕见,有铁岭八景,八大仙人、八种名花、八种动物和八卦图等。

魁星楼;始建于乾隆二十九年(1754),后毁。1982年、1999年两次重修,楼内有"八仙过海"和"琴棋书画"等彩绘图画。绿荫环绕着它,花墙紧簇着它,那精巧的四角飞檐,图案别致的四格窗棂,都独具一格,令人赏心悦目。

历史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铁岭原本没有山,只在城的东面有一条麒麟河,河西住着一户姓郝的父女俩,靠打鱼为生。一天傍晚,父女俩打鱼归来,遇到了一伙强盗。强盗打倒了老汉,抢走了郝女。正在危急时刻,一位叫柴义的武士挺身而出,杀死强盗救下郝女。不料,一个没死的强盗飞出一支毒镖,刺中武士的左臂,武士忍痛拔出毒镖,杀死了垂死的强盗。郝氏父女俩把武士抬回家,精心护理。从此,三个人在一起过着快乐的生活。

三年后的一天,麒麟河突然狂风大作,河水泛滥。一位道士说,河中有一条恶龙在作乱,坑害百姓。柴义听后义愤填膺,决心与恶龙搏斗,为民除害。柴义来到河边,在郝氏父女和全村人的助威下,跳入河中与恶龙厮杀在一起。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河里风平浪静。恶龙被斩成两段死在河中,但却不见柴义的踪影,河岸上只留下柴义的一顶帽子。郝氏父女和村民把恶龙就地埋了,并把柴义的帽子埋在了恶龙的南侧。后来,埋恶龙的地方渐渐长出一座山来,人们便取名叫龙山,龙山中间有一条通道,北段就叫龙首山,南段叫龙尾山。埋柴义帽子的地方也长出一座高山来,人们取名叫帽山。为纪念和感激柴义,人们把麒麟河改名为柴河。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原来没有龙首山,柴河不叫柴河,而叫麒麟河。麒麟河龙王有个女儿,叫小龙女,长得活泼可爱,非常漂亮,远近闻名。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时,辽河龙王就叫乌龟婆当红媒,带着珍珠玛瑙黄金白银等贵重礼物去给它儿子--辽河小龙保媒。

乌龟媒婆到了麒麟河龙王宫,奉上聘礼,说明来意。麒麟河龙王一则见聘礼丰厚,二则想到辽河龙王势力强大,便一口答应下来。送走乌龟媒婆之后,麒麟河龙王便叫来女儿小龙女,说了将她许配给辽河龙王酌儿子辽河小龙的事儿。可是小龙女坚决不同意。因为小龙女听说辽河小龙游手好闲,沾花惹草,吃喝嫖赌,无所不为。麒麟河龙王怎么劝说也没用,劝皮劝不了瓤。小龙女下定决心要自己找个如意郎君。

这一天,小龙女变成一个渔家姑娘,手拎一个鱼篓,在麒麟河边的小路上轻盈地走着。她这是要去南边的集市上以卖鱼为名而实际上是要物色一个自己的心上人。鱼篓里装着几条活鱼,还不时地摇头摆尾直动弹。她走过开满各色野花的芳草地,走过葱茏碧绿的青纱帐,走进了一片树林里。树林高大茂密,遮天避日,小路上空只能看见窄窄的一线天。她走着走着,突然从树林里边跳出几个蒙面强盗,劈手夺去小龙女手里的鱼篓,还把小龙女夹起就往树林深处跑,欲行不轨。小龙女大喊"救命啊、救命啊……"同时手抓脚踹拼命挣扎。但是强盗全然不顾。正在万分危急时刻,一个青年武土闻声赶上,手挥宝剑,与几个强盗一阵厮杀,救出小龙女。

小龙女见青年武士英俊潇洒,武艺高强,顿生爱慕之心。便敛衽施礼,感谢救命之恩。青年武士急忙还礼,连说"不谢不谢!"通过交谈,小龙女知道青年武土姓柴名郎,孤身一人,在此之前因为打抱不平,摊上官司,所以漂泊四方,今天正好路过这里,听到救命喊声,不由又拔剑相助。小龙女听了这些,从心里更喜爱青年武士了,便大大方方地对青年武士说,小女子的二位老人在不久前先后病逝,小女子也是孤身一人。今天打了几条鱼,想拿到前边集市上卖了换些米面,没想到竟遇上强盗,多亏武士大哥相救,也算命中的缘分。如果大哥不嫌弃的话,小女子愿与大哥结为夫妻,一起生活,相依为命,互相都有个照应。

青年武土见小龙女美丽可爱,境遇让人可怜,就一口应承下来。从此武土与小龙女就在麒麟河边共同生活起来。白天,二人一起到河里打鱼,早晚,武土练剑,小龙女洗涮做饭。日子虽然清苦些,但是二人恩恩爱爱,和和美美。小龙女感到无比甜蜜、幸福和满足。神仙一日,人间一年。再说辽河小龙,这一天在外面玩腻味了回到家里。辽河龙王对它说,你也老大不小了,也该 收收心了。明天你应该去看看你没过门的媳妇,商量一下结婚大事。辽河小龙也早就听说小龙女长得如何如何美丽,只是还没有见过面,也很想见见。便高高兴兴答应了。

第二天,辽河小龙到了麒麟河龙王宫,见过未来的岳父大人之后,便要见小龙女。麒麟河龙王叫人去唤,半天也没见小龙女出来。辽河小龙再三追问,麒麟河龙王支支吾吾半天才说,小女儿近几天没在家。辽河小龙追问到哪儿去了,它要亲自去见小龙女。麒麟河龙王张了几下嘴,回答不出。辽河小龙心生疑惑,不仅勃然大怒,拂袖而去。麒麟河龙王派虾兵蟹将四处寻找小龙女,见小龙女与柴郎在一起生活,便将龙王意图跟小龙女说了。小龙女让虾兵蟹将回去跟父王说,她不愿意回龙宫,愿意与柴郎永远生活在一起。

消息不长腿,但传得比风快。小龙女与柴郎结为夫妻共同生活在麒麟河边的事,很快传到辽河小龙耳朵里。辽河小龙认为这是奇耻大辱,马上兴风作浪,进行报复,要把柴郎与小龙女居住的房屋冲毁淹没,要把柴郎葬身鱼腹。波涛汹涌,河水上涨,看看马上要淹没河边村庄了。村里人们惊慌失措,哭声震天。小龙女见柴郎也望水兴叹,这才不得不把实情说出。柴郎听后,既为小龙女的真爱所感动,又为辽河小龙的报复所愤慨,便手持宝剑,与小龙女并肩站在水边,对着汹汹上涨的河水高喊:辽河小龙,莫逞狗熊,一人做事一人担,不要危害无辜百姓!有种的你出来,我与你一决雌雄!

喊声洪亮,在河面上回荡。刹时,只见河中浪花翻腾,接着一声响亮,一条泥鳅色的长龙穿出水面,张牙舞爪,直向柴郎扑来。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柴郎一抖,甩掉披在身上的衣服,腾身跃起,挥舞宝剑和辽河小龙搏斗起来。他俩一会儿跃上波峰,一会儿扎进水底,直杀得波涛翻滚,天昏地暗。沿河边站立哭喊的村民,见此情景,先是惊慌不已,接着都看得目瞪口呆。足有半个时辰,波涛不那么翻滚了,河水撤退了,河面先冒出一股红血,接着浮出辽河小龙的尸体,已被拦腰斩断,一分为二,漂到岸边。可是却不见柴郎的踪影。小龙女和村民们站在河边等啊等啊,直等到傍晚,还不见柴郎的踪影。小龙女不禁失声痛哭。人们也跟着纷纷流泪。

正是暑天,气温很高,辽河小龙的尸体开始腐烂,发出难闻的臭味。人们就七手八脚把那两截尸体弄到岸上,挖两个长形大坑埋了。天黑了,还不见柴郎的踪影。小龙女痛哭不停。人们念及柴郎一人挺身而出保住全村利益的好处,就点起灯在河边与小龙女一起守望。直等到半夜,还不见柴郎踪影。最后,小龙女哭着和乡亲们把柴郎脱在岸边的衣服装进棺材,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埋了一个衣冠冢。并在冢内冢外都点上长明灯,用意是照着柴郎转生到光明世界。

一切都做完了、龙女扑在柴郎衣冠冢上撕心裂肺地放声痛哭,几次哭得背过气去。乡亲们拽也拽不开,劝也劝不住。直哭得天落细雨,东方发白。最后,小龙女站起来,走到河边,一头扎进河里不见了。从那以后,人们为了纪念解救全村人脱离苦难的柴郎和小龙女,便将麒麟河改称柴河。后来,埋辽河小龙两截尸体的坟和点着灯照柴郎转生的冢都渐渐长大起来,而且越来越高,越来越大,长成了大山。但是点灯照柴郎转生的冢的地方总比埋辽河小龙两截尸体的地方高一些。人们就把它们叫做转灯山、龙首山和龙尾山。而外地人不知道底细,分不太清楚,就把整个山都叫成龙首山了。叫来叫去,后来当地许多人也不再细分,而把整个山也叫做龙首山了。

传说,小龙女回到龙宫,认辽河龙王做了公公,劝说它消除了怨恨,并且始终没有再嫁,每年里有一半时间侍奉公公,一半时间侍奉父亲。但是心中总也没有忘记柴郎。直到今天,每逢暑天夜晚,14岁以下没有说过谎的孩子还能在柴河边听到小龙女对柴郎无限思念的凄清哀婉、如泣如诉的悠悠歌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