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大神講一下曾經的南斯拉夫有多牛?

王思蔥的經紀人


一戰前世界上就沒有南斯拉夫這個國家。南斯拉夫的前身其實就是一戰後建立的南斯拉夫王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打垮了奧匈帝國,幾個大國非要把塞爾維亞、克羅地亞等這幾個小國強行弄在一起。於是1918年,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聯合組成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後又改為南斯拉夫王國。

二戰時,這裡遭到了軸心國的入侵,鐵托領導南斯拉夫共產黨和軍隊,擊敗法西斯,打跑了入侵者。

4年的反侵略戰爭,鐵托為代表的南共已經把南斯拉夫人擰成了一股繩。在南共領導下,各民族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員會相繼成立,並接受了聯邦制作為南斯拉夫的政體,於1945年11月29日宣佈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實行聯邦制,由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波黑)、馬其頓、黑山6個共和國組成(面積合計25.58萬平方公里,1983年人口2,285萬),實行社會主義,由鐵托出任總統。

1963年南斯拉夫通過新憲法,並改國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由塞爾維亞社會主義共和國、黑山社會主義共和國、斯洛文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克羅地亞社會主義共和國、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社會主義共和國、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6個共和國以及科索沃、伏伊伏丁那(伏伊伏丁)兩個自治省(屬於塞爾維亞)組成。

鐵托執政下的南斯拉夫,與蘇聯保持距離,堅持獨立自主和不結盟運動,這使得南斯拉夫變成歐洲僅有的沒加入華沙公約組織的共產國家。努力發展自己的經濟,走上了一條擺脫蘇聯模式的束縛的道路,建立了一套符合自己國情的經濟工業道路,自50年代政治和經濟改革以來,南斯拉夫普通人民生活上明顯的自由化,西方的文 學電影都被允許傳播到南斯拉夫,每年有超過600萬遊客進入南斯拉夫,直到1976年,全國有36%的人民擁有自己的汽車,每1.8個家庭擁有一臺電視,每2.1個家庭擁有一部冰箱,所有7歲到15歲的兒童都可以免費受到8年義務教育。

雖然和發達的西方國家相比還是落後了一些,可是相比同一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南斯拉夫人民的生活是充裕的。但是南斯拉夫的地區貧富分化問題一直非常嚴重,最發達的斯洛文尼亞與鄰國奧地利、意大利經濟水平相近,而馬其頓、科索沃則是歐洲最貧窮的地區之一。

1980年鐵托逝世,南斯拉夫開始走下坡路,國內各民族之間的衝突不斷加劇。

1991年,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和馬其頓宣佈獨立,遭到塞爾維亞和黑山的反對。

1992年,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波黑)宣佈為主權國家。由於穆族和克羅地亞族贊成獨立,塞爾維亞族抵制投票,波黑三族間爆發了歷時三年半的戰爭。波黑的獨立,也宣告了南斯拉夫的解體。同年,在全民公決後,未獨立的塞爾維亞、黑山等兩個加盟國組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又譯作"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

1995年,波黑和平協議簽署,宣告波黑戰爭結束,波黑正式獨立。

1998年,南聯盟政府指責塞爾維亞境內科索沃自治省的阿爾巴尼亞族武裝分子多次發動暴力襲擊,造成大量平民和警察傷亡 [1] ,派遣軍隊進入科索沃。美國及其盟國指責南聯盟在科索沃殺害了大批阿族居民,製造了"人道主義災難",對南聯盟制裁。

1999年,以南聯盟政府拒絕執行西方國家主導的和平協議為由,美國領導的北約對南斯拉夫空襲78天,對南聯盟的軍事基地,醫院,橋樑,民宅進行打擊。其中在當年5月8日,北約空襲部隊五枚導彈擊中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6月,南聯盟接受和平協議,聯合國和北約接管科索沃。

2000年,米洛舍維奇在總統選舉中敗給反對黨塞爾維亞民主黨領導人沃伊斯拉夫·科什圖尼察。

2002年,米洛舍維奇、米蘭·巴比奇、米蘭·馬爾蒂奇、沃伊斯拉夫·舍舍利等被引渡到荷蘭海牙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受審。為了讓巴爾幹半島繼續分裂,歐盟促成塞爾維亞和黑山建立鬆散的國家共同體。

2003年,南聯盟共和國議會通過《塞爾維亞和黑山憲章》,改國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簡稱"塞黑"),組成鬆散的國家共同體,取消"南斯拉夫"這一名稱。除了共同總統、統一的軍隊、外交等國家權力,兩個共和國有不同的法律、海關、貨幣乃至邊防部隊。憲章還規定,3年後,兩個成員國有權通過全民公決,決定是否另立門戶,分別成為獨立國家。

2006年,黑山經由公民投票脫離塞黑,"塞黑"解體。

2008年,科索沃脫離塞爾維亞獨立,但未獲國際普遍承認。


河邊小牛


2012年,我曾經到過塞爾維亞,那是前南的主體,應該能體現南斯拉夫的風采。在那裡的農村,每家農戶都有自己獨立的別墅(看樣子有200--300平米左右),都有自己的小轎車,都有各種配套的農業機械。印象最深的,是每家都栽種著很多鮮花,連房子外牆上都掛著五顏六色的鮮花!


氣吞萬里如猴


曾經的南斯拉夫有多牛,看一看現在現在的巴爾幹半島地圖就知道了。盛極一時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包含了現在的 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馬其頓、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等6個國家外加1個沒有被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獨立的科索沃地區,地域橫跨整個巴爾幹半島。

社會主義制度的南斯拉夫到底有多牛?用現代的流行語來講那就是“很牛”,強盛時期的南斯拉夫在政治、經濟、軍事等諸多方面的表現都很搶眼,值得我們去了解了解:

01 政治方面:敢對蘇聯說“不”

鐵托時代的南斯拉夫,在政治上非常強悍,因為鐵托本人在二戰中建立起的崇高威望,南斯拉夫非常牛氣的奉行不結盟政策,既不跟從蘇聯集團、也不依附西方集團,使得南斯拉夫在國際舞臺上也擁有較高的地位,名氣在社會主義國家陣營中那更是響噹噹的。

02經濟方面:70年代就成為中等發達國家

戰後南斯拉夫走出了自己的獨特道路,70、80年代的南斯拉夫在經濟上曾獲得很大成就,其國民生活水平在東歐一度居於領先水平,在70年代當時南斯拉夫的人均GDP就已經超過了社會主義的所有國家,1980年南斯拉夫人均GDP為3200多美元,同期蘇聯是2667美元,這比蘇聯要高很多,與當時的中國比那是10倍還不止。而且人家從二戰後到70年代,短短20年的時間,就建立非常齊全的工業體系。

有幾個小編沒怎麼考證數據,可以把南斯拉夫的牛氣表現的淋漓盡致:一是南斯拉夫在70年代末,汽車保有量就有36%了,我們當時自行車估計都沒這麼普及;二是在60年代電視機的普及率超過50%,當時每1.8個家庭就擁有一臺電視機;2010年貝爾萊德大學的一個教授說他開的車是25年前買的,當時他的月工資是1500美元。

03 軍事方面:上世紀90年代時仍被公認為歐洲最強地面力量之一,號稱“巴爾幹猛虎”

鐵托時代的南斯拉夫,軍事實力歐洲那不是一般的牛,放眼世界也是排的上號的強大軍團。南斯拉夫陸軍最多的時候有60萬之眾,由於很早就建立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南斯拉夫的軍工基礎非常強大,列裝部隊武器裝備那也是分分鐘秒殺小國的架構,以致到上世紀90年代時,仍被公認為歐洲最強地面力量之一。

總結:

盛極一時的南斯拉夫在一代偉人鐵托去世後,開始走了下坡路,經濟發展停滯不前,持續性通貨膨脹、民族矛盾集中爆發、外部壓力接踵而至等等因素使得這樣一個曾經強大的國家在經歷了短短的30、40年的輝煌後走向了分崩離析。而縱觀南斯拉夫歷史我們不難發現,統一的南斯拉夫是一隻強大的猛虎,而再次迴歸分散的巴爾幹半島,終難再現南斯拉夫的輝煌。

(本文所引用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文史探客


南斯拉夫(全稱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後面均簡稱為“南聯邦”)是1945年至1992年存在於今天歐洲巴爾幹半島上的一個社會主義強國,也就是有名的“巴爾幹之虎”,其締造者鐵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鐵托領導南斯拉夫共產黨建立了南聯邦,這是當時巴爾幹半島上唯一的強國,號稱“巴爾幹之虎”。南聯邦的體制與蘇聯類似,是一個由眾多加盟共和國組成的聯邦制國家。

那麼,南聯邦為什麼號稱巴爾幹之虎呢?第一,南聯邦是當時所有社會主義國家中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在鐵托執政的後期,也就是1960年至1980年期間,南斯拉夫的GDP年增長率為6.1%,國民識字率達到了91%,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小轎車,國民醫療免費。


在鐵托執政的那幾十年間,南聯邦還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變成了工業發達的強國。其工人已經佔全國勞動力的19%,工業收入佔國民收入的42%。不過在鐵托統治後期,南聯邦的腐敗問題也十分嚴重。

此外,南聯邦自身的軍事力量也十分強大。在上世紀70年代中葉左右,南聯邦擁有60萬陸軍以及200萬後備役部隊,擁有坦克、自行反坦克炮、裝甲車共3000多輛,以及各種火炮近萬門。其空軍和海軍也異常發達。正是在強大的軍事力量後盾下,南聯邦得以在美、蘇冷戰中保持中立,既不加入北約,也不加入華約。由於南聯邦的威懾,客觀上使得蘇聯始終無法在地中海立足。


不過,這條“巴爾幹之虎”最終是被自己肢解了。根據憲法,南聯邦原本由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簡稱“波黑”)、馬其頓、黑山六個國家組成。此外,還有兩個自治省,分別是科索沃(科索沃共和國)與伏伊伏丁那。

在鐵托死後,南聯邦進入了長達10年的衰退期,經濟衰退,失業率大幅飄升,國內動盪不安,導致民族矛盾激化,各民族謀求獨立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最終,南聯邦在1992年瓦解為南聯盟(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黑、馬其頓五國。而南聯盟又在1999年~2006年瓦解為科索沃、塞爾維亞、黑山三國。


歷史的荒野


曾經的南斯拉夫有多牛?這個答案很多人已寫過,我不再重複了。我來說說,曾經的南斯拉夫有多不牛!


前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

二戰時,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讓一隊德軍偵察兵“空手套白狼”佔領過。

1941年4月12日早上,德國武裝黨衛軍第2摩托化師的弗裡茨·克林根貝格帶領一隊偵察兵(共9人)乘坐一艘橡皮艇渡河向貝爾格萊德方向偵查,2人受命返回部隊通報情報。


戰場上的克林根貝格(右)

其餘7人在克林根貝格帶領下,截獲了幾輛南斯拉夫的軍車,俘虜了一批南斯拉夫軍士兵以及一名嚮導。

他們假扮南斯拉夫軍,驅車前行,沒有遇到抵抗便混入貝爾格萊德,在下午5時在德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升起一面有納粹黨徽的旗旌,2小時後,貝爾格萊德的主要官員將首都移交給克林根貝格。

當晚,守衛南斯拉夫的1300名士兵繳械投降,城中20萬居民成為俘虜。

本來,德軍五個師外加空軍力量,即使血戰也未必能拿下的一座城市,卻被7個人的小分隊兵不血刃拿下了。

直到第二天,德軍大部隊才陸續抵達貝爾格萊德:第11裝甲師在4月13日清晨6時32分進入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

克林根貝格因此得到德國方面的嘉獎。


一世明哥私家歷史


南斯拉夫在二戰時,兩週就被德國佔領,但是他們沒有放棄抵抗,鐵托帶領游擊隊一直抗擊,相關數據表明消滅98萬的納稅軍隊,是歐洲大陸唯一一個靠自身力量趕跑法西斯軍隊的國家,正是依附軍事力量的強大,南斯拉夫直接選擇不投靠蘇聯和美國,直接不結盟,自立自強。以至於南斯拉夫雖然是社會主義國家,卻不是蘇聯的小弟,起碼是同窗級別。

1944年5月22日,德國出動700人的空降部隊試圖突襲南斯拉夫人民軍總司令部,從而一舉將鐵托斬首。鐵托的警衛部隊頂住了德國傘兵的進攻,同時在人民軍其他部隊的增援下,掩護鐵托成功突圍,而投入戰鬥的德國傘兵僅僅剩下100多人。

南斯拉夫人民軍成功將地解除了十個意大利師的武裝,獲得了大量的軍火和物資,改善了自己的裝備。

說到南斯拉夫B說到鐵托!鐵托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就代表南斯拉夫的影響力。

南斯拉夫當年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和西方有聲有色的交往,還能保持自己的地位。你說他牛不牛?


薩拉肯定能夠哇


這個問題有意思。

如今的巴爾幹半島,因為一個強國的消失而變得風起雲湧,動盪不止,而這個強國是真正可以稱為“一般一般,世界第三”的南斯拉夫。

說起南斯拉夫,人們想到最多的就是叱吒風雲的足球,而在足球的後面,是政治強人鐵托一手締造的“巴爾幹之虎”。

那麼這支盤踞在巴爾幹半島的猛虎到底有多強悍呢?靜夜史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1、政治地位高。

我們今天所說的南斯拉夫,是1945年二戰結束後建立的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

而這個國家的誕生,離不開它的締造者鐵托.正因為鐵托的領導,身為共產主義國家的南斯拉夫,取得了崇高的政治地位。

1939年二戰爆發後,德國法西斯肆虐歐洲,並在1941年侵入巴爾幹半島,顛覆了南斯拉夫王國。而不服輸的鐵托則開始<strong>領導南斯拉夫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並在1945年趕走德國法西斯,贏得了民族獨立。

隨著蘇德戰爭形勢逆轉,蘇聯軍隊橫掃東歐,扶持當地的蘇維埃政權建國,形成以蘇聯為中心的共產主義陣營。

而此時的鐵托因為沒有受蘇聯幫助,因此對於蘇聯的頤指氣使非常反感,最終和蘇聯主導的華約一拍兩散。

在冷戰的大背景下,對蘇聯不感冒的南斯拉夫和蘇聯是平等的兄弟關係,而作為蘇聯附庸的東歐等國,則是地位低蘇聯一等的附庸。

崇高的政治地位,不僅使南斯拉夫在共產主義陣營備受尊敬,也贏得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好感,比如歐盟就曾經表達過接受南斯拉夫的意願,不過前提是南斯拉夫放棄共產黨的領導。

2、經濟條件好

從共產主義陣營發展的趨勢來看,但凡沒有接受蘇聯扶持,並最終和蘇聯鬧翻的國家,幾乎都成功避免了斯大林模式的毒害,獲得了經濟發展的新生。

東方大國如此,南斯拉夫更是如此。

因為和蘇聯保持了距離,南斯拉夫不僅僅成功避開了斯大林模式的摧殘,更因此獲得了西方國家的支持。

因為南斯拉夫地處共產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的結合部,使得南斯拉夫具備了重要的戰略價值。

在“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一原則的指導下,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對南斯拉夫的發展相當寬容。

鐵托統治時期的70年代,平均每年有超過600萬遊客到南斯拉夫旅遊,他們的到來為南斯拉夫創造了大量的外匯。

加上鐵托鐵腕統治下的工業化道路,70年代的南斯拉夫已經實現高度工業化,經濟發展水平遠超蘇聯等共產主義國家。

此時的南斯拉夫汽車保有量達到36%,電視機普及率超過70%,所有適齡兒童均能享受到8年義務教育,西方電影和書籍能夠自由流通到南斯拉夫。

可以說鐵托統治下的南斯拉夫是整個共產主義陣營的標杆,是東方大國不斷學習的榜樣。

3、軍事實力強

鐵托之所以對蘇聯不感冒,對西方國家愛答不理,就是因為鐵托的麾下有超過100萬的精銳之師。

這支軍隊的存在是鐵托對外護國和對內治國的重要基礎,也是南斯拉夫得以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雖然南斯拉夫的國土面積只有不到27萬平方公里,僅相當於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加海南省的面積之和,但南斯拉夫境內卻分佈著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黑山人、馬其頓人等多個民族,流行著東正教、天主教和伊斯蘭教等多種宗教。

一戰之所以在南斯拉夫境內爆發,就因為這裡自古以來民族紛爭就異常激烈。而鐵托依靠其個人魅力,創造性地提出“南斯拉夫民族”概念,將境內各民族擰成一股繩,進而爆發出強大的力量,徹底擺脫了歷史上的被殖民地位,成為名副其實的巴爾幹之虎。

而且由於南斯拉夫境內多山的地形,使得南斯拉夫成為美蘇兩國都不敢輕易得罪的角色。

鐵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成為巴爾幹半島最輝煌的一抹亮色。除了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南斯拉夫文化也相當出彩,比如南斯拉夫電影大量出口國外,尤其是東方大國,經典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烏日策共和國》、《橋》等,影響了整整一代人。

而南斯拉夫的足球,更是王者一般的存在。

不過因為南斯拉夫的建立本就是鐵托矢志不移努力的結果,所以在鐵托去世後,南斯拉夫的四分五裂也就成為歷史的必然。

由於鐵托在世時,從自身民族立場出發,推行“民族均等”政策,對主體民族塞爾維亞人進行打壓,造成塞爾維亞人在南斯拉夫比例不斷下降,甚至在1981年掉到36%,這對於國家穩定極端不利。

而且雖然南斯拉夫經濟富裕,但地區發展嚴重失衡,尤其是靠近希臘的馬其頓一直很落後,這使得南斯拉夫內部分離傾向日益嚴重。

而在這樣的不利環境下,鐵托卻推行“地區自治”的政策,給了各地區更大的自治權,這導致南斯拉夫中央逐漸被架空。

等到鐵托去世,南斯拉夫各民族共同的偶像不再,南斯拉夫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可能。

於是經歷了兩次解體,昔日令人生畏的巴爾幹之虎在陸續分裂出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馬其頓、黑山、塞爾維亞共六個國家,科索沃也在西方國家的“幫助”下走向自立。南斯拉夫在經歷了不可思議的輝煌後,又回到了四分五裂的起點。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樂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我的觀點是從以下方面來講明南斯拉夫的強大

強人鐵托

第一.軍事方面

南斯拉夫在二戰時,兩週就被德國佔領,但是他們沒有放棄抵抗,鐵托帶領游擊隊一直抗擊,相關數據表明消滅98萬的納稅軍隊,是歐洲大陸唯一一個靠自身力量趕跑法西斯軍隊的國家,正是依附軍事力量的強大,南斯拉夫直接選擇不投靠蘇聯和美國,直接不結盟,自立自強。以至於南斯拉夫雖然是社會主義國家,卻不是蘇聯的小弟,起碼是同窗級別。

南斯拉夫軍工業

第二.經濟方面

有一個新聞有報告有幾個數據,首先是70%;南斯拉夫電視普及率是70%,而在70-80年代,電視是稀罕物,只有有錢人才能消費的起,其次是36%,南斯拉夫的汽車普及率是36%,也就是每三個人就有一輛汽車。

南斯拉夫抗戰中

從這兩方面就可以看的出南斯拉夫當年的經濟是相當的繁榮,事實也如此,根據相關數據,70年代南斯拉夫人均GDP超越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比老大蘇聯還富有,擁有自己的工業體系,尤其軍工業。可惜隨著鐵托的離去,南斯拉夫也走向分裂。


老黃講快樂


曾經被稱作“巴爾幹猛虎”的南斯拉夫到底有多厲害,單看它不搭理蘇聯又不貼近美國的這種舉動就能夠看出一二——南斯拉夫如此“狂傲”自然也是因為它有足夠的本事。畢竟當時無論經濟、軍事還是國際影響力方面,南斯拉夫都是個十足的強國。

不僅與美蘇都不對付,遊離在兩大陣營之外,還在全世界帶頭掀起“不結盟運動”。不僅不討好,還敢對著幹,這就是當時巴爾幹乃至近東地區第一強國南斯拉夫。


二戰時期,南斯拉夫也是唯一一個靠著自身力量將納粹踢出去的國家。先後,夾在北約與華約之間的南斯拉夫,組建起了規模龐大的強悍軍隊。1974年,南斯拉夫陸軍兵力超過60萬,還有200萬預備役,空軍與海軍都有相當規模。因為裝備精良而且訓練有素,即便是蘇聯也是忌憚三分,不敢在南斯拉夫來一場“布拉格之春”。

當年的南斯拉夫面積大約22萬平方公里,經濟實力相當強大。上世紀70年代,南斯拉夫人均汽車保有率已經超過36%,按照一家三口的最低標準來算,已經是家家戶戶都有了汽車。


雖然如今很多家庭都將電視作為裝飾與背景,比如每年春晚的時候,玩手機的同時非要開電視,雖然不看。現在的確任性,但上世紀電視機確實相當少見,是“稀罕物件兒”。而在南斯拉夫,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就有一半以上的家庭都已經擁有了電視機。

南斯拉夫民眾的生活水平是非常高的,不管是在東歐地區還是放眼當時整個歐洲。

在當時同陣營所有成員中,除了蘇聯也只有南斯拉夫擁有完整工業體系。1952年到1965年其經濟平均年增速超過8.5%,60到80年代平均也在6%上下,遠遠超過當時歐洲其他國家,其人均GDP也是同組小夥伴中最高的一個。

對於冷戰結束前的西歐各國來說,南斯拉夫絕對算不上是朋友,可按照當時的實際情況來看也不是敵人——南斯拉夫的電影、書籍等在西歐非常暢銷廣受好評,而南斯拉夫人生活水平很高,街頭隨處可見光鮮亮麗摩登時尚的女性。雖非“同道中人”,但每年進入南斯拉夫旅遊的遊客數量超過850萬人,大多來自於西歐與蘇聯。這也證明了南斯拉夫也有一定的文化影響力。

能夠在美蘇之間求寸本就不容易,更何況南斯拉夫不僅保持了中立,還有能力任性做自己,這才是真正強悍的地方。


澹奕


一個國家是否強大是由其綜合國力決定的,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等多方面體現的,體育的強盛在一方面也能折射出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

南斯拉夫(1929年-2003)位於南歐素有“火藥桶”之稱的巴爾幹半島,1918年12月1日,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聯合組成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1929年改名南斯拉夫王國。歷史上首次出現南斯拉夫這個國家,這個新興國家由眾多地區拼湊而成,文化、民族和宗教異常複雜,當然為以後的種種分離埋下了伏筆。

在南斯拉夫,足球文化最為濃厚,足球運動也最為盛行,體育成為聯繫各個國家的紐帶。國家隊在1960年獲奧運會金質獎章。南斯拉夫國家足球隊獲得1960年和1968年歐洲足球錦標賽亞軍。青年隊在1978年獲歐洲冠軍。就現在而言,克羅地亞國家隊高居世界第7位,世界盃亞軍也是歷史的突破,格子軍團風靡世界;塞爾維亞、波黑也是歐洲勁旅。體育的強盛,客觀反映了前南斯拉夫曾經的強大。

我是史海縱橫九萬里,歡迎各位小夥伴評論,大家互相學習與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