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長春首航 南航“中央廚房”三個亞洲第一 十個國內首次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長春首航 南航“中央廚房”三個亞洲第一 十個國內首次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長春首航 南航“中央廚房”三個亞洲第一 十個國內首次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長春首航 南航“中央廚房”三個亞洲第一 十個國內首次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長春首航 南航“中央廚房”三個亞洲第一 十個國內首次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長春首航 南航“中央廚房”三個亞洲第一 十個國內首次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長春首航 南航“中央廚房”三個亞洲第一 十個國內首次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長春首航 南航“中央廚房”三個亞洲第一 十個國內首次

10月25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空口岸通過國家驗收正式對外開放。27日零時起,包括南航在內,9家航空公司部分航班將由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轉場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運營,大興機場也將迎來首個國際及港澳臺航班。27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至長春即將首航,記者在26日提前探營南航“中央廚房”,揭秘亞洲跨度最大的機庫、最大的運行控制中心和亞洲最大的航空食品生產基地。在即將到來的2019年冬春航季,大興國際機場預計開通116條航線。

三個亞洲第一

南航在北京大興機場基地項目是南航歷史上最大的工程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機務維修設施項目、單身倒班宿舍項目、航空食品設施項目、運行及保障用房項目、貨運設施項目共五大功能區,共6個地塊,建設規模108.69萬平方米。按照“一次規劃、分期實施”原則,南航基地項目一期建設規模87.87萬平方米,建設31個單體建築。

機務維修設施項目的1號機庫,跨度達405米,維修大廳高40米,可同時容納2架空客A380、3架波音B777及3架窄體機,或同時容納12架空客A320系列窄體客機,是亞洲跨度和單體建設規模最大的機庫;航空食品設施項目建設規模共9.22萬平方米,日產能10萬份、高峰日產能18萬份,是亞洲最大的航空食品生產基地;運行及保障項目建築規模約50萬平方米,整合運行控制、樞紐地面控制、機務維修控制等功能模塊,實現飛行調度、現場運行、機務運行等的集中統一管控,是亞洲最大的航空運行控制中心。

十個國內首次

南航在北京大興機場基地項目有著規模大、工期緊、標準高、工藝複雜等特點,為打造精品工程、樣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潔工程,南航在所有項目的設計、施工直至未來物業維護整個流程,首次全面採用目前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得到業界廣泛認可的BIM技術,將施工項目各種信息始終整合於一個三維模型信息數據庫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和施工風險;項目建設中,南航創新工作方法,優化施工工藝,先後申請了組拼式整體移動操作架施工技術、電梯井自爬升降運輸平臺等17項專利技術,施工技術、工程設計、設備引進等累計10項為國內首次,保障工程按時按質完成。

其中機務維修設施項目遵循“集約高效”的理念,機庫航材管理,首次採用物聯網技術(為國內首次),形成了基於智能化的點對點、全自動化的航材存儲配送中心,使南航具備了全國及全球機務維修市場的航材供應能力;機庫屋蓋還首次採用網架結合斜桁架模式(為國內首次),比傳統設計節約鋼材2000噸,縮短工期90天,降低造價1億元。

生產運行控制中心遵循“集成共享”理念,首次整合飛行調度(SOC)、現場運行(HCC)、機務運行(MCC)三大系統(為國內首次),建成亞洲最大的航空運行控制中心,工程設計達到國家綠色建築三星級標準,抗震設防烈度8度;機組出勤採用創新的共享式協同協作工作方式,首次實現“一站式流程”,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航空食品設施項目項目遵循“工藝優先”理念,在國內各航空公司中,率先使用餐車餐具自動存儲塔、自動米飯生產線、自動麵包生產線、餐車懸鏈輸送、模塊式天花煙罩5大先進設備系統,預計節約50%的人力成本,較目前的航食生產效能提升200%以上。

貨運設施項目項目遵循“高效經濟”理念,在國內各航空公司中,首次全面採用體積、稱重一體化測量設備,並率先使用貨物全流程自動跟蹤系統,實現貨物跟蹤閉環管理和庫區操作透明化。

(東亞經貿新聞記者 周東魁 王振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