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在農村你吃的零食都有哪些?可以分享一下嗎?

鄉野鵬飛話三農


😄😄我從小在市裡長大,但姥姥家是農村的,小時候每次放寒暑假,爸爸媽媽工作特別忙就把我送到農村姥姥家,對我印象深刻的零食還真有不少————也算美味。

1.紅薯:小時候特別喜歡和村裡的小朋友玩,有時候飯都不吃拿個紅薯就往外跑。

2.玉米:姥姥用大鍋煮玉米,一煮煮好多個,我挑最小的拿,那樣小一點的比較好啃!

3.甜杆蔗:紫色和綠色的!

4.甑糕:一個大叔騎三輪車在每個街道叫賣,那時才五毛一盒盒。

5.油渣蘸糖,茄子粑,饃饃夾大油,蘸蔥葉。

6.西瓜,梨瓜,葡萄,桃,果子,蘋果,核桃。。。

7江米條,天鵝蛋(紅色的圓圓點心),爆米花(嘭!捂耳朵的那種)蛋卷,水果糖,插糕,油炒粉,水晶餅,糕點。。











瀞瀞寶唲


小時後放寒暑假我最喜歡到農村外婆家裡去玩,一玩就是二,三天,為什麼?有的是東西吃例如:野板栗子,紅薯,玉米,甘庶,茴片,豆子,爆米花,煮熟了的雞蛋,鴨蛋有時甚至是鵝蛋,炒熟了的碗豆,麻子,熟花生…數不清的野梨子和各種各樣的水果,小腳的外婆還要到供銷社或代銷店買些糖果或餅乾,中午有時還有小炒肉吃,蒸蛋,粉絲,幹筍,幹馬齒莧等等真是數也數不過來,每次回到縣城還要帶回好多的土特產與家人分享,農村真是個廣闊的天地,要什麼就有什麼,不但零食多還特好玩…爬山,洗冷水澡,喝山泉水,撿柴甚至小朋友打仗,捉迷藏,在小溪裡撈魚蝦,雖然曬黑了皮膚那種幸福呵成了永不忘的記憶和鄉愁!


河山59286680






平淡才精彩65


說起小時候農村吃的零食,可能一輩子都忘不掉,八十年代的我們家庭條件相當差,有時候連溫飽問題都難解決,一年到頭吃肉都難,更不用說吃零食了,吃的每一樣零食都記憶猶新,並且都是自家做的,現在我就吃過幾樣說說.

1、苕麻糖:就是用紅薯熬的糖,每年紅薯成熟季節,爸媽都要熬一罈子苕麻糖,吃的時候要有技巧方式,用雙筷子不停的轉動,就會繞成很大一坨,放在嘴裡甜而不膩,其實我最喜歡的是用它蒸肥肉,這是的肥肉是油而不膩,可以吃好厚幾塊。

2、爆米花:那時的爆米花加工和現在不同,是用炭火燒一個鐵罐經過高溫高壓,崩出來的,始終感覺到以前的味道就是那麼純,那麼香,每次趕集都要加工好幾斤。

3、斑鳩涼粉:也許這不屬於零食,但是對我來說也忘不掉,老家斑鳩樹挺多,每年春夏季斑鳩葉出來時都要做,斑鳩葉涼粉的做法其實也並不複雜,只不過是這斑鳩葉比較難找,首先把斑鳩葉洗淨,用手搓或搗成糊狀,用紗布過濾葉渣,擠出汁液,然後用柏樹葉燃燒過後的灰加水過濾,倒入葉漿中,這裡值得注意的是,柏樹灰燼裡面含有鹼,起到的是食用鹼的作用,因此不能多放也不能少放。放多了會使做出來的豆腐變得很老,而且味道變得很刺口;放少了則不能凝固到位,因此要掌握好分量。最後把葉漿放在涼爽的地方,等其自然凝固即可,食用時改刀切條加入佐料涼拌即可。





舌尖上的中國美食


最近我在各個平臺上找這個小時候的蛋糕。好懷念。那個時候5毛線的蛋糕都是這麼好吃,只有過生日才捨得買一個。一直記得這個味道,但是卻再也找不到這款蛋糕。

圖片還是有一次在頭條上看到的。我想,我懷念的不僅僅是蛋糕,還是我的童年。。。




喵喵咪兒


我小的時候吃的零食也就是家裡種的花生啊,大棗啊,葵花籽啊,還有紅薯幹啊,總之都是自己家裡產的,雖然說自己家裡產的但是也不能總吃,只有在我們聽話或者是表現好的時候才能讓我們吃一些,因為在八幾年的時候在農村這就是不錯的零食了,像孩子多的人家根本就吃不上這些東西,因為孩子多地少所以說根本就捨不得種這些產量低的東西來吃,只能種一些產量高的糧食來供應一家老小來吃,再我們那個年代能吃上這些零食就已經算是不錯不錯的了,所以說八零後的零食是大眾化的,直到現在人們的零食大禮包裡也都少不了這些東西,好像這些零食都快成了零食文化遺產了。


山東五妹


感謝!

記得小時候在鄉下,房子後面種了一棵黃皮樹。作用化痰止咳。



2169832854


我的小時候是在農村的 冬天的零食就是媽媽做的豆包 放在倉房裡 凍上 餓的時候我們小孩子就去取來啃 現在老是想起小時候的凍豆包 還有拿在手裡啃的畫面 感覺小時候的凍豆包子特別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