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新夏先生开专栏——我在《深圳商报》办副刊的一段回忆

我与副刊 | 来新夏先生开专栏——我在《深圳商报》办副刊的一段回忆

我与副刊 | 来新夏先生开专栏——我在《深圳商报》办副刊的一段回忆

文 | 刘敬涛

1 1 1

1993年10月18日,我下了飞机,坐上报社副刊部小罗的车,进入了虽已入秋仍热气腾腾的深圳。这是我来深圳的第一天,也是由出版界进入新闻界的开始。从此,不再编书了,转型为报纸副刊编辑,具体岗位当然还跟书有关——不久前,深圳商报创办了一个《星期刊》,每周四个版,其中一个版是读书版,我是这个版的主编。回想起来,这块读书版,是深圳报业史上的第一块读书版,比当时深圳另一家大报的读书版出刊早了几天。说起这一点,至今还有点沾沾自喜。

读书版的版面编辑方针,以书为中心,评书、读书,照顾各层次各类型读者的需求。读书版是经济类综合报纸的副刊,这就决定了它有别于专业的书评报刊,作者既有专家学者名人,也有打工青年;栏目设置丰富多彩,每周书评、精短说书、新书窗、读书杂谈、域外书事、古书今谈、书海钩沉等。当时市里举办的读书征文活动,也以深圳商报的读书版为阵地,刊发应征作品。

一些栏目在设置之初,作者队伍不整,时常缺稿。我就发挥自己在出版界“混”过几年的小优势,写些小文。如今,翻开当年的剪报,像《汪曾祺:排在双黄鸭蛋后面》《书的寂寞》《四“遇”宗璞》等,反映当时文化动向和读书热点,现在读起来也还饶有趣味。

看得见的是版面,看不见的是编辑与读者、作者的交流。在编辑读书版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和图书馆馆员、民间读书会的读者、文化学者等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版面上评论的图书,很多都是深圳本地的作者。同时,为开拓深圳读者的眼界,提升读书版的档次,我也努力向国内知名作家、学者约稿。许多作者是当时的副刊部主任侯军介绍来的。比如读书版的栏头题写,先后有孙犁、宗璞、舒传曦等先生的手迹,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则是著名图书馆学专家、南开大学教授来新夏先生在《读书》版上开专栏的一段往事。

1 2 1

来新夏先生仙逝后,侯军曾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提到:“那会儿我正筹备在《深圳商报》副刊上开辟一块读书版。来公乃是图书专家,约他来开个专栏,岂不正是机会?于是,我就郑重其事地给来公写了一封约稿信。很快,来公的回信就到了:‘来函奉到,情真意切,甚感。副刊版面如此繁多,非阁下大才无以当之,容暇当撰小什,寄请裁定。’过不多久,一组谈清代典籍的随笔就寄来了。我立即和《读书》版的责任编辑商量,给来公开了一个《古书今谈》的专栏。推出之后,很快就赢得了一些读者的青睐。这个专栏大约发了三十余篇读书随笔,在当时的深圳读书界堪称空谷足音。”

我与副刊 | 来新夏先生开专栏——我在《深圳商报》办副刊的一段回忆

文史大家来新夏先生

这段话将来新夏先生为《深圳商报》撰稿的经过交代得很清楚,而我正是直接负责这件事的责任编辑。

说来惭愧,我虽曾在南开大学读书四年,却不知道本校图书馆的馆长就是来新夏先生。经过侯军介绍,我和来新夏先生建立了编作关系。人世间的事情,真是有说不清的奇妙。来先生是史学大家,他能成为《深圳商报》副刊的作者,《星期刊·读书版》因之“蓬荜生辉”。记得后来我借回津约稿的机会,曾去来先生在南开园北村的住所拜访他。他住在一栋老式教师住宅楼的顶楼。进得门去,是一条长长的走廊,屋顶很高,我猜想,这也许就是先生书斋名“邃谷”的由来吧?

我与副刊 | 来新夏先生开专栏——我在《深圳商报》办副刊的一段回忆

来新夏先生的“邃古”书房内景

来新夏先生给“读书版”写稿,始于1994年的3月。发轫之作是3月20日的一篇介绍朱生豪毕生译介莎士比亚的文章。而他的《古书今谈·清人笔记随录》专栏则始于6月5日。专栏时间长约一年,其间我与来先生有不少的书信往来。我现在手头保存有10封。其中有两封是来先生农历除夕与春节写的,可见老先生笔耕之勤。信中所说“除夕家人忙碌而我蜷居斗室撰文”不是偶而为之,而是常态。而今重读这些信函,我读到了久违的“写信年代”那种“见字如面”的亲切感。自然,文字也帮助我们记起了过往的那些琐碎生活细节。一个副刊编辑和作者的来往,其实就是在这样琐碎而细致的文字交流中,逐渐加深感情,进而成为文友的。如今,这样的文字之交,因电子时代的到来而变得异常珍贵。

来先生治学,有严谨认真的精神和直爽简洁的行事风格,这与他的“外形”也很协调。先生身材高大,脸盘方正,五官线条,棱角分明,眼神深邃,神情专注。与人交谈,音调不高,并不是滔滔不绝。当对话忽然“冷场”,你会顿时悟到,这是他又陷入了沉思。这是我见过来先生后的印象。

来先生的《古书今谈·清人笔记随录》坚持写了一年,成为《读书版》一个含金量很高的栏目。这组短文日后都被收入先生的文集,文末都注明了原刊报纸和时间。更值得一说的是,来先生的文章是交给本报独家发表的。这是《深圳商报》的荣耀,其中,也有我的一份贡献吧。

1 3 1

除了来新夏先生,《读书版》还有很多知名作者,如著名作家孙犁、王蒙、冯骥才、刘心武,著名画家韩羽,著名学者李庆西、陈子善,著名杂文家牧惠以及丰子恺先生的公子丰华瞻教授等。他们的美文佳作让初创的《读书版》星光熠熠、文采灿烂,在一度被世人目为“文化沙漠”的深圳,成为一道亮眼的文化风景。

略感遗憾的是,我在《深圳商报》只作了一年多副刊编辑,就被调往新创刊的《深圳晚报》去编国际新闻,我与副刊的因缘也戛然而止了。我所编辑的《读书版》共出版了58期,后来几经版面调整,汇入了《文化广场》周刊,成为《深圳商报》延续至今的一个副刊品牌。

我与副刊 | 来新夏先生开专栏——我在《深圳商报》办副刊的一段回忆我与副刊 | 来新夏先生开专栏——我在《深圳商报》办副刊的一段回忆

END

热门阅读文章

★ 本号姓“副” 欢迎来“刊”

★ 王蒙:不忘金庸

★ 大地有多大

★ 王钢:忍别二月河

★ 家住百万庄

★ 1979年的那个春节

★ 静静的九如巷

★ 有一种乡愁叫小名

★ 大师笔下的中国母亲

★ 观旧照,忆文西

★ 收藏在茶中的记忆和友情

★ 难忘老师的笑容——深切缅怀徐中玉先生

我与副刊 | 来新夏先生开专栏——我在《深圳商报》办副刊的一段回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