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人间的天使,你的光芒盖过一切的“千阳”

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她的墓碑上有这样一行神秘的数字

“37.22.35”。

很多人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后来经梦露研究会研究,这三个神秘的数字分别是梦露的胸围、腰围、臀围。终生爱美的梦露,把自己最满意的尺寸永恒定格在了自己墓碑上。

行走在人间的天使,你的光芒盖过一切的“千阳”

玛丽莲·梦露

美,一直女性终身不变的追求。

然而就有这么一位被上帝特别吻过的女性,浑身上下透露出自然极致的美,以美貌和魅力征服整个人类史的女性——奥黛丽·赫本。

奥黛丽·赫本拥有着清澈的大眼睛、精致的小脸、修长身材的美女。时间在她的容颜面前,也倍感无力,岁月只会让他更显魅力和高贵。

时尚杂志《ELLE》评选她为“有史以来最美丽女人”第一名。

晚年的时候,他的足迹遍布世界上每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为孩子们呐喊、呼吁和募捐。1992年底,奥黛丽·赫本以重病之躯赴索马里看望因饥饿而面临死亡的儿童,在当地展开考察并实行救援。

听闻她死讯之时,伊丽莎白·泰勒伤感地说,天使回到了天国。由是,她被誉为“天使在人间”。

行走在人间的天使,你的光芒盖过一切的“千阳”

奥黛丽·赫本剧照

女神这个词,在她身上得到最完美的诠释。因为“女神”,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时尚、潮流、审美和善良。

一、历经战争的颠簸和痛苦,又因为身高,毁去了梦想的希望。

1935年,6岁的赫本就读于英国的一所贵族寄宿学校——“密斯利登学校”。并开始接触芭蕾舞,她立志成为一位芭蕾舞舞团的首席女演员。在1939年,顺利地进入荷兰安恒音乐学院学习芭蕾舞。

但是,不幸的是1940年二战的爆发,荷兰安恒被纳粹侵占,包括赫本舅舅在内的诸多亲人被残害。

加上数年间,因为食物匮乏,赫本只能以郁金香球茎充饥,健康情况迅速恶化;

更加可悲的是,因为赫本的身高问题,被自己的导师告知,没有与她身高匹配的男芭蕾舞演员可以和他完成托举动作,她永远都成不了领衔的舞者。

当时,十九岁的赫本身高已经170,体重却只有41公斤。因为身高而失去梦想,对赫本来说是很残酷的。赫本在《天使在人间》的回忆写道:“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回到宿舍,对未来毫无动力。只是想躺在床上等死,那些在战争和饥饿时支撑我活下去的梦想一下子消失不见了。”

行走在人间的天使,你的光芒盖过一切的“千阳”

奥黛丽·赫本练习芭蕾

对于一个天生爱美,渴望站在舞台中央的完美主义者来说。这样的打击无疑是晴天霹雳,毕竟赫本为了这个梦想,苦苦的坚守了十几年。

战争的无情残害,亲人的相继逝去,食物的缺乏,唯一支持起她继续努力生活的就是对于芭蕾舞的热爱。然而现在,一下子这一切都成为了空气中的泡沫,被现实触之即破。

这样的心情,正像如日中天却突然面临公司倒闭,背负巨额的债款的企业家们一样。

这不仅仅是她苦难生活里的理想,更是她活着的希望和信念。

然而,上帝对他还是特别的宠爱,这次的低谷,却把她推向了演艺的巅峰——“奥斯卡影后。”

了解决家庭经济压力,她转而兼职模特,并且参与歌舞团的演出。此时赫本全然不懂表演。只是在一些场小成本电影中扮演小角色。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参加了《罗马假日》剧组的演员试镜,从这以后奥黛丽·赫本走上了演艺的开挂之路。

二、绝望下误入星途,跌倒起伏,终以美貌摘就传奇。

经历了理想破灭之后的赫本,在1948年因没钱上学而反回荷兰,并出演电影《荷兰七课》,这是她银幕的处女作。

同年她以精湛的演技和出众的外表,击败诸多竞争对手,成为音乐剧《高跟鞋》的合唱团员,以一个舞者的身份在银幕下演唱歌剧。

当然最重要的要属她的1953年出演的《罗马度假》,这次不仅让她获得人生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还让她出现在了全世界的面前。让她重新定义了“美”的含义,让她改变了一个时代的审美。这部电影中赫本的演技,被美国《时代》杂志曾评价说:她把女皇的高尚和活泼淘气完美地柔和在一起,像一颗精美切割的钻石一样闪闪发光。

当时好莱坞主流审美是玛丽莲·梦露那种性感妖娆、低胸、裙衫、脚踩纤纤细高跟的这种娇艳形象。而《罗马假日》中赫本的出现,着装风格简约又不失韵味,让好莱坞看到了一种简单朴素的美。是那种高贵而优雅,自然展现的美。

赫本凭这个电影一夜成名,奥斯卡封后,被广大美国观众喜爱,可谓“天使降临好莱坞”。

在《蒂凡尼的早餐》中赫本把自己的“演技、魅力以及时尚”这些词推到巅峰,与自己完美结合。尤其是那一身简约的黑色长礼服,和三串式珍珠项链、盘得高高的“赫本头”,以至于现在众多女明星都在争相模仿。

行走在人间的天使,你的光芒盖过一切的“千阳”

奥黛丽·赫本剧照

凭借出色的演技和迷人自然的外表,赫本很快就成为了一种符号,她的装束成为一种时尚潮流。这个和好莱坞明星制有很大关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她在荧幕形象上继续有所突破,而且观众并不见得期望赫本以另一种形象出现在荧幕上。赫本荧幕形象和其个人生活是比较统一的,都是其本色出演。

而且她以个人名义做了不少慈善,作为公众人物,一直用正面的形象感动着喜爱她的影迷,负面新闻几乎没有,这是让人敬佩的一点。

这使得各种大牌导演的邀请函如同雪花般飘落到赫本身上来。

赫本一生共参演26部电影,获得过五次奥斯卡最佳女主提名,两届奥斯卡金像奖。那是那个时代的辉煌,她不完美,却最接近完美的造物审美形象;

她不炒作,却是最持久的明星。有一种美丽,叫奥黛丽·赫本。只是如今再也不见玛丽莲梦露的风情,泰勒的雍容华贵和赫本的清纯。但是她依然是世界上时尚和完美的第一代名词。

三、赫本负责貌美如花,纪梵希负责为其理姿撩发,有一种爱叫做——“我爱你,但你随意。”

每一个光彩靓丽的成功背后,总会有那么一个人隐藏为之倾力付出。而赫本这位奥斯卡封后,征服整个时尚圈的天使的背后就是纪梵希这位天才的服装设计师。

他让她成为世界的一道符号,她让他成为成为时髦和潮流的传奇。他们不是夫妻更不是情侣,但是却是胜过一切的完美知己。

“纪梵希”对许多追求时髦的人来讲,是再熟悉不过的名字了,纪梵希开创了一个时髦的新帝国,而他本身也是一个传奇,10岁观赏完巴黎万国博览会的打扮管以后,便发奋当一个古装设计师。

纪梵希之所以会成为顶尖的时髦品牌,是带有本身信奉的,将本身思惟融入作品当中以及拥有赫本这个完美的“美神缪斯”。正如纪梵希所说“应该是裙子顺应女人的曲线,而不是女人去顺应裙子”。

提到纪梵希除他的时髦帝国和让人望而生畏的价钱,一直绕不外的是他和传世女神奥黛丽·赫本长达半个世纪的互助,引领了一个世纪的时髦风潮,成就时尚界里的最完美符号。

他们相识于《罗马假日》,两个人对于美都有着近乎痴迷的心态和追求。

奥黛丽·赫本即使风靡全球,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但是对于纪梵希为她所设计搭配的每一个造型和服装 ,都会亲自前去试穿在镜子面前拉拉转转和提出自己的美的要期望以及意见。

行走在人间的天使,你的光芒盖过一切的“千阳”

奥黛丽·赫本与他的设计师纪梵希

纪梵希曾经说:“赫本即使只是披着一个装土豆的口袋,也能够显露出高雅的气质。”其实这也是种谦虚的说法,包含了纪梵希对赫本深深的敬意与爱意。

在电影《龙凤配》中,赫本所穿的的黑色鸡尾酒裙,肩带上饰有两只小蝴蝶,电影一出立刻风靡全球。

纪梵希为赫本量身定做的三套衣服,让《龙凤配》取得了巨大成功。电影拿到了奥斯卡最佳服装奖,赫本也一跃成为好莱坞最当红的明星。人们沉醉于赫本的盛世美颜,也赞叹电影里服装的精美与典雅。

除了服装和造型,纪梵希还未赫本设计了一款名叫“禁忌”的香水,却只让赫本使用。

纪梵希一生未娶,加上他们这种亲密的合作关系,于是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一直被外界所热议。

赫本晚年时,因为患上癌症 ,想回到瑞士休养, 因疾病无法坐普通飞机,纪梵希用私人飞机将赫本送回瑞士,赫本上飞机的那一刻,满飞机鲜花。顿时泪目,赫本说:“

只有他,始终记得我的喜好,把我当成小女孩来宠,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行走在人间的天使,你的光芒盖过一切的“千阳”

晚年的奥黛丽·赫本与纪梵希合照

1993年,赫本病重意识开始模糊,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特意叫来纪梵希到身边,带着无比幸运的眼光看着身边的一个礼盒里。说到:“你知道吗?每当你悲伤的时候,你就披上这件大衣,就像我拥抱着你一样。”

在晚年的时候,纪梵希对别人说“赫本是上帝赐给自己的礼物。”

懂你,是爱的最好表达,纪凡希为赫本设计一生的衣服,终身未娶,赫本去世后不久,纪梵希宣布退休彻底的隐出这个世界的视线。

一个是世界创造了无数经典时装的顶级设计师,一个是有着无数经典作品的荧屏天使。他们惺惺相惜,相互成就着,对于世界而言,他们缺一不可,愿他们天国重逢,再续顶级时尚潮流和那个一生不变的守候。

四、“天使在人间”。

晚年的时候,赫本以自己的名义专注于慈善事业,走南闯北,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为孩子们呐喊和筹集募捐,用她的爱温暖着世界上每个需要温暖的角落!

奥黛丽·赫本说:

“魅力的双唇,在于亲切友善的语言。可爱的双眼,要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苗条的身材,要肯将食物与饥饿的人分享。美丽的秀发,因为每天有孩子的手指穿过它。优雅的姿态,来源于知识同性。人之所以为人,是必须充满精力、自我反省、自我更新、自我成长,而并非向他人抱怨。请记得,如果你需要帮助,请从现在起善用你的双手。随着岁月的增长,你会发现,你有两只手,一只帮助自己,一只帮助他人。”

行走在人间的天使,你的光芒盖过一切的“千阳”

救助战乱孩子的天使——奥黛丽·赫本

1988年,洗尽铅华,一尘不染的赫本担任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在这之后的最后5年里,她多次赴非洲开展慈善与救助活动。她穿梭于埃塞俄比亚、苏丹、土耳其、中非、南非、越南、索马里贫困的人群里,她要以自己非凡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来实践自己心中对善的理想。

因为赫本身为一个母亲,一个公众性人物,还有她那段早年的战争阴影。见证了战争对于孩子们的残害,和童年时期饱受战争的蹂嫡和饥饿的煎熬,加上父母的离异,她的童年似乎始终被一层厚厚的阴霆笼罩着。

这也是为什么,赫本把对于孩子的拯救视为自己和社会的首要任务。并全心全意的奔波于战乱和贫穷,因为他说过:“我是个母亲,所以我有责任这么做。我希望我的名气可以用来帮助这些战乱里的儿童,减少哪怕一丝一毫的童年阴影,我都会不留余力。

行走在人间的天使,你的光芒盖过一切的“千阳”

奥黛丽·赫本剧照

晚年的奥黛丽·赫本在总结自己的人生时,轻轻地吐露了如下的心声:

“一个人总是要死的,但我最依依不舍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第三世界那些被战争、干旱和饥饿困扰的儿童。”

“这些孩子生活在沙漠中的帐篷里,生活在炮火连年轰炸的屋澹下,生活在街头、地铁、农田,生活在凋敝的孤儿院,生活在拥挤的医院和弃置的危房中。过去的几年里我走遍世界各地,看见了那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承受着极大的痛苦煎熬,但他们依旧还是如此的可爱与坚强,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谅解,他们明白人生不应该是这样。他们应该有一个更好的生存空间,安全、自由、和平,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没有经历过祥和的生活,但是他们却都知道世界上应该有着这么一种更好的生活,他们的眼睛说明了一切。”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年她为战乱贫苦的孩子奔波劳累的情形,还有那纤细的身材,朴素的T恤,和那双饱含悲悯慈祥的大眼睛。

2002年5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其纽约总部为一尊7英尺高的青铜雕像揭幕,雕像名字为“奥黛丽精神”,以表彰奥黛丽·赫本为联合国在世界的慈善事业所做的伟大贡献。

曾经有人真挚地赞美她:“唯一可以盖过蒂凡尼珠宝光芒的人便是奥黛丽·奥黛丽·赫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