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受益终身的艰苦磨练—我在老家上河工

无意中在网上发现一条老家涟水疏浚河道的信息,说的是去冬今春当地政府组织了100多台机械设备仅用100多天就完成了我们村子前的南六塘河疏浚工程,看到这条消息我不禁唏嘘万千,想起了我四十多年前在老家的两次扒河、上河工的经历。

让我受益终身的艰苦磨练—我在老家上河工

今年春天刚刚疏浚后的南六塘河

老家在淮河下游的苏北农村,由于清代的黄河夺淮,淮河被泥沙较多的黄河淤塞使得洪水下泄受阻,我清楚记得小时候夏末秋初时节村庄四周经常被三四十公分的洪水围困多日,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淮北农村民居都是建在一米多高的高台屋基上,就是为了预防水患。建国后政府先后组织开挖了淮河入江(长江)水道、淮沭新河(引淮河水在沭阳入沂河)、淮河入海水道,水患灾害大大减轻。

挖河在我们老家也叫扒河、上河工,扒河、上河工实际上有三种情况,一是在平地上为疏导洪水挖新河,二是疏浚淤塞的河道,三是为了引水灌溉开筑灌溉渠。根据工程量的大小,河工也分为大河工和小河工两种,一般来讲需要出县域的工程、施工时间长的叫大河工,出大河工的一般都是青壮年劳动力,小河工一般施工地点离家近,工程量小,有时妇女和一些老年男子也会上小河工。我的两次上河工一次是到临县疏浚河道的大河工,一次是在本县开筑灌溉渠的小河工。

1970年冬季我尚不满20岁,初中毕业后无学可上,已经在生产队任记工员快两年的我接受了一个任务,带领十几名男社员组成突击队去支援我们生产队在灌南县肖大桥附近的南六塘河疏浚工地的河工队员,因为工程量大他们无法按时完工,如果不提供支援他们春节也回不来。

河工苦、河工累,这在农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除了劳动强度大,已婚的青壮年男子要离家撇开妻儿和老人好几个月,一时无法照顾家庭,情感上的思念之苦也是很难受的,所以虽然有高工分收入,吃饭也不要钱,大家也还是不愿去的。好在这次河工是突击性质,时间不太长,十几个人的突击队也就很快组成了。经过简单准备后我就带着队伍推着车子、装上工具、被褥、粮草出发了,工地虽在外县但并不是太远,第二天中午我们就到达肖大桥工地。

到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安营扎寨,在工地河边搭建人字形大窝棚,窝棚中间留一条五六十公分宽的过道,过道两边是用稻草、芦席铺成的大通铺,大棚的脊梁上挂上一盏马灯,住宿问题就这样解决了。吃饭问题不用我们操心,工地上是一个生产大队有一个食堂,我们只需要把带来的粮食交给食堂就可以了。

让我受益终身的艰苦磨练—我在老家上河工

和当年工地上相似的人字形窝棚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来到我们生产队的工地,和先前来的队员一起出工,开始了我人生的第一次扒河。

这次扒河的任务是要在原有河道基础上向下向两侧分别再开挖数米,挖出后的泥土还要运送到离河道中心近百米的河堤上,由于下游河道宽达百米,所以工程量巨大,每个生产队工作面也不过一二十米宽,这个工程有好几个县数万名民工参加,工地上一眼望去人山人海,河道里红旗招展。

让我受益终身的艰苦磨练—我在老家上河工
让我受益终身的艰苦磨练—我在老家上河工

极似当年扒河的场景

河工苦、河工累,现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现在是无法想象的。我们要在10米多深的河底从积水中挖出带有薄冰的冻土放到独轮车上,然后推车将冻土沿着约四五十度的斜坡运到100多米外的河堤上,没有任何现代机械设备,全靠人力。浸了水的土十分沉,看起来不大的一车土就是三四百斤,我们一般是一个人在后面驾车,另一个人在前面拉车,从下坡的河床爬上高高的堤堆,每天往来往复不计其数。由于车子重、坡陡,往往一不小心,车子就会翻倒,人也就连带倒地。五六辆车有一名队员在河底装车,装车的河工也很辛苦,因为要挖的是结上薄冰的淤土,站的时间长了鞋子就会被水浸湿,有的河工硬是直接站在水里挖泥,冻红的脚指在湿透的鞋里。

让我受益终身的艰苦磨练—我在老家上河工

与当年相似的劳动场景

因为太过劳累,一些第一次上河工的小青年有些吃不消了,盼着早点收工、早点回家。我至今还记得非常清楚,出工第一天下午的休息时一位比我小两岁叫长龙的邻居小兄弟一屁股仰天躺在河堤上,说我怎么好像来了好多天了。

上河工吃饭也非常简单,没有餐厅也没有饭桌,早饭是大米或玉米面稀饭带玉米面疙瘩饼,咸盐水煮豆子做佐餐小菜;午饭晚饭是米饭或馒头,大锅菜是白菜粉条或萝卜豆腐,很少见到猪肉。由于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多,大家经常饿着肚子,听到开饭哨声一响,就忙不迭地冲向食堂,拿起大碗自己装饭,菜是伙房的师傅早已分好的,七八个人一脸盆,大家端着饭碗蹲地上围着一盆菜,一会功夫就风卷残云般的一扫而光。难得的是还吃过一次饺子,饺子是伙房调好馅、和好面再分到各个队自己找地方包,记得非常清楚是一个人一斤面,一般包32个饺子,现在想来当时的饺子可能和现在的小笼包子差不多大了。

一天当中最为放松的就是晚上收工后临睡前的“窝棚夜话”了,十几个人躺在窝棚里拉家常、讲趣事,或请会唱琴书和淮海戏的民工来几个段子,那个时候大家喜欢听的有穆桂英挂帅、樊梨花点兵、薛仁贵征西等等,偶尔工地上也会放电影,上演的不外乎还是那个年代的几个老片子,即便这样大家也会很开心,很早就来到场地席地而坐或站着等待着正片前加演的新闻简报片头曲响起。

再苦再累也得坚持,一天又一天过去了,近一个月后我们终于等来了胜利完工的日子,离工地回家前我们一帮年轻人去了离工地不远的灌南县县城新安镇,找了一个澡堂泡了一个热水澡,虽然连换的衣服也没有,但是觉得身上清爽了很多。

和第一次的大河工相比,我的第二次小河工就轻松多了,这次小河工是为了引洪泽湖水灌溉旱田改水田修筑灌溉渠,出工地点在本公社的杨庙,离家近,吃住都是在当地老百姓家,生活比较方便,工程量也不大。这次出小河工是在1971年春天,还是我带队,出河工队员有30多人,这次不同的是有年轻女青年社员参加。出完这次河工后不久我就离开了家乡参加山东生产建设兵团,直至以后上大学、留校参加工作。

让我受益终身的艰苦磨练—我在老家上河工

相似第二次上小河工的场景

上河工是我人生中干过的最艰苦的劳动,虽然后来在建设兵团时也很艰苦,但与上河工比都不能算是苦。上河工磨练了我的意志,给了我可以忍受最为艰苦环境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受益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