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縉雲山曾有個漢藏教理院

自清庭退位,西藏便在英國的慫恿下鬧騰起來,恰好這時,國內佛教界也開始“反思”禪宗的不足,典籍的缺乏,教義的粗淺,似乎西藏的密宗才是正統。這個話題本身就不在這裡探討了,只算個引子。

西藏一鬧,川邊藏區也不安定了,四川軍政府也幾次征伐,成功,但沒解決根本問題。盧作孚1919年曾在《川報》上發表“西藏往事的談話”,採自與一位往返於西藏成都的商人,反映了當時社會對這一問題的關注。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出臺一些決議,西藏似乎有所忌憚了,表示對中央政府的承認,但英國人加了碼,西藏又有些搖擺。

北碚縉雲山曾有個漢藏教理院

——太虛大師初到北碚

國內對西藏的關注多了起來,少年義勇隊對川邊藏區的採集活動,也有這個原因的。關注密宗,也就是藏傳佛教的,也多了起來。

想當四川王的,無論是善後督辦劉湘,還是省主席劉文輝,都在關心這個問題,川邊不穩,四川王當起也沒意思!

天下佛教總該是一家。佛家又講放下屠刀,這會好溝通吧?

只是內地僧人從無入藏學佛的習慣,難以融會藏傳佛教,而內外蒙古各大寺廟喇嘛首領,皆需入藏接受完整的教育方為合格。於是在1930年秋,劉湘通令防區各縣,每縣寺廟派遣青年僧人入藏學經。

也是因緣際會,剛頒佈此令,正逢太虛大師入川講經。

北碚縉雲山曾有個漢藏教理院

——剛建成的漢藏教理院

太虛大師,置身佛門二十餘年,佛經自是精研,對革命書籍也讀得很多,與革命黨人走得很近,曾遊歷英、德、法、荷、比、美諸國,宣講佛學。並應法國學者建議,在巴黎籌設世界佛學苑,又講學於日本,東南亞,聲名卓著,被選為佛教世界聯合會會長。

劉湘在楊柳街招待太虛大師,席間談及派僧留學康藏一事,太虛大師建議,與其派人赴康藏,不如在四川辦一個學校,招收漢藏青年,對於漢藏文化兼併學習,既可作入藏留學的準備,也可作西藏高僧來訪時的講習接待之處,這豈不是兩全齊美?

劉湘接受了這個建議,漢藏教理院的概念便形成了。

但這選址有點困難。不能在城市,太嘈雜;不能在偏遠山村,土匪太多。想了好久,都沒找出個好地方。

1931年8月底,劉湘視察峽防局各項事業時,上了縉雲山。

北碚縉雲山曾有個漢藏教理院

縉雲山是川東名勝,向與溫泉為一體。山有九峰,各有勝景。山上樹木茂盛,山間白雲繚繞,疑霧非霧,似煙非煙,磅礴鬱積,氣象萬千。早晚霞雲,奼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稱“赤多白少”為“縉”,故名縉雲山。縉雲山上有寺,公元423年,南朝劉宋景平元年,慈應禪師開山建寺於此,即為縉雲寺。後迭經各朝皇帝賜書題名,有禪真宮,崇教寺,崇勝寺,最後由明神宗定名為縉雲寺。半山還有紹隆寺,為清朝興建。寺後有一山谷,名九龍窩。盧作孚相中此地,想於此圍造一湖,旁修療養院,已經請唐瑞五開始測量了。

劉湘以縉雲山為考察重點,盧作孚也召集峽局全體主任及部分職員陪同,從溫泉公園經紹隆寺上山。

北碚縉雲山曾有個漢藏教理院

一路走來,見有很新鮮的樹樁,劉湘問起,盧作孚也不隱瞞:“兩月前王瓚緒師長上山即已發現,職下派人勘察瞭解,確有鄉民零星砍伐,但不好查找,看來得像王師長所說,駐兵把守。只是峽局人力財力均欠缺,正安排。山上有一杉木園,查實有雷四合,盜伐杉木數百根以牟利,人贓並獲,已送璧山縣處理。”

“那這縉雲寺的情況呢?我聽報,此寺僧人來歷不明,吸大煙,不做佛事,還與地方糾紛不斷呀。”

盧作孚沒想到劉湘會關心縉雲寺,並有情報,那肯定是有具體想法,不用猜,具實回覆就是了:“這山上山下,縉雲,紹隆,溫泉包括禪巖幾個寺廟,歷經戰火兵匪,早就沒了正宗的佛家傳承和信徒,僧人來歷自然沒人管。寺廟與地方有些產業糾紛,我峽防局有所耳聞,也沒資格管。並且地方偏僻,可能澄江鎮也難以釐清。溫泉公園建成,溫泉寺的香火也日趨旺盛。下一步峽防局想向山上推進,先開發紹隆寺後面的九龍窩,造個湖,建個療養院。”

劉湘這才說了太虛大師提議漢藏教理院的事,問可不可以用縉雲寺來辦?

盧作孚腦筋一轉,有事業幹,大好事呀!忙說:“那職下這就派人行動,清理廟產,盤查僧人,瞭解糾紛,理清楚了,就能把漢藏教理院辦起來。”

“那很好。你盧作孚就是辦事的人。你就以21軍軍部指令去辦吧。”

管這些和尚,正缺乏由頭。有了軍部旨意,那還不容易?盧作孚派出人手,幾天就摸清了:縉雲寺裡有七個和尚,為首有三個,臚善,悟倫,明良,來歷不明,十分兇惡,既不誦經,也不做法事,只抽大煙,守著那點廟產吃,還不時佔四周鄉民的便宜。山上人煙稀落,他又打著佛家的旗號,鄉民自然爭不贏,鬧到鎮上縣裡也莫法,常常吃虧。廟產是熟地,年租有七十石。

北碚縉雲山曾有個漢藏教理院

黃尚榮去請幾個和尚,居然沒請得動。峽局派出五個手槍兵上山,那臚善知道大事不好,聞風而逃,只捕得悟倫和明良到峽局,拘押起來,其餘和尚,勒令呆在廟裡,不得外出。再清理賬目,盤點資產。

一個月後,一位果林法師受太虛法師委派,帶了幾個僧人來接管寺廟,先行整修。

1932年8月21日,太虛大師親自上縉雲山,主持了漢藏教理院開學典禮。

由太虛親手創立、主持或講過學的佛學院有武昌佛學院、閩南佛學院、柏林教理院、漢藏教理院等,漢藏教理院是太虛“世苑”中的一環,也是唯一落實太虛世苑理念的佛學院。

歡迎點贊!敬請評論!!尤喜轉發!!!最好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