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G图集讲解」基础箍筋设置,你改过吗?

导读

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画一个构件,如柱、梁等并不难,但是其中如何设置就不清楚。

图纸上的节点大样,很多同学会找得到,按照图纸修改。但是图纸没有说明的,就不知道要修改哪些了?

很多俗话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很多因为你不知道而忽略的设置,积少成多,可能就会使工程量相差巨大。

我们知道软件是按图集规则默认设置节点,大部分时候不用修改。今天就来讲一个一般图纸不会说明,但是可能要手动更改的设置——基础层箍筋间距

「16G图集讲解」基础箍筋设置,你改过吗?

图1

一、软件默认设置

<strong>首先我们看柱子在筏板内的箍筋是怎么布置的。这里软件默认的是间距500。如图2所示。

「16G图集讲解」基础箍筋设置,你改过吗?

图2

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的呢?

二、图集规定

软件默认的箍筋间距500,是根据图集16g101-3的66页,如图3所示。

在保护层>5d时,

在插筋锚固区内的箍筋间距是500,

且大于2根。

「16G图集讲解」基础箍筋设置,你改过吗?

图3

图集中所说的保护层,是筏板的保护层,

d是柱子纵筋直径。

用图表示清楚为图4所示。

「16G图集讲解」基础箍筋设置,你改过吗?

图4

条件:保护层>5d

箍筋间距:500,至少2道。

那会有另一个问题,

当柱子是在筏板边上的时候,

保护层≤5d的时候,箍筋是什么构造呢?

「16G图集讲解」基础箍筋设置,你改过吗?

图5

在图集中的规则如图6所示。

「16G图集讲解」基础箍筋设置,你改过吗?

图6

间距要求在图集的66页有具体说明,如图7所示。

「16G图集讲解」基础箍筋设置,你改过吗?

图7

把要求总结出来:

①保护层>5d

箍筋间距≤500且至少2根(非复合箍筋)

②保护层≤5d

箍筋直径满足≥d/4(d为柱纵筋最大直径)

箍筋间距≤5d(d为纵筋最大直径),且≤100

通俗理解,保护层≤5d,也就是一般柱子贴着筏板边生根的,混凝土对于柱子的约束力较小,需要增加箍筋,加强结构强度。

柱子在筏板中间,或者筏板有放边的,箍筋就不用布置那么多,间距是500。如果一道箍筋布置,垂直的钢筋会歪,所以至少布置2道箍筋。

「16G图集讲解」基础箍筋设置,你改过吗?

图8

三、案例

<strong>熟悉了图集构造要求,我们再看看一般工程的处理的情况。

一般筏板都是有出边的,在筏板外围的柱子基本满足保护层≥5d,在筏板中间的柱子也一定满足。

所以,软件默认的间距500即是正确的。

但如果保护层≤5d,如下图9所示。

「16G图集讲解」基础箍筋设置,你改过吗?

图9

这个案例筏板是没有出边的,

软件不会根据柱子位置,判断箍筋是否加密,

需要手动更改。

一般图纸也不会有说明,很多不熟悉的图集的同学就少算钢筋了。

软件不会自动根据图集来判断外侧柱箍筋是否加密,需要我们手动修改最外侧的柱子箍筋间距。方法如图10所示。

「16G图集讲解」基础箍筋设置,你改过吗?

图10

注:这里是要手动选中所有最外侧的柱子,在柱子属性里修改设置,

如果直接在计算设置里修改,那么所有的柱子间距都会改变,是不正确的。

这份图纸经过计算间距应该取100,修改过程如图11所示。

「16G图集讲解」基础箍筋设置,你改过吗?

图11

修改箍筋间距与不修改的工程量,如图12所示。

可以看出单个柱子箍筋数量分别是3根和8根,差了一倍多。

「16G图集讲解」基础箍筋设置,你改过吗?

图12

四、剪力墙在基础分布筋

<strong>聪明的同学已经想到了,那剪力墙是不是也有相关规定呢?

当然是有的,和框架柱规则基本一致,图集规则如图所示。

「16G图集讲解」基础箍筋设置,你改过吗?

图13

加密的要求,如图14所示。

「16G图集讲解」基础箍筋设置,你改过吗?

图14

修改的方法也是和柱子一样,选择外围的剪力墙,在构件属性里调整。

「16G图集讲解」基础箍筋设置,你改过吗?

图15


「16G图集讲解」基础箍筋设置,你改过吗?

图16

分布筋的内外两侧间距都要修改,拉筋不用修改,软件根据水平筋自动计算。

以上边的案例来说,一段剪力墙就差了5根水平分布筋,拉筋不清楚有多少了,再加上柱子少算的箍筋。

如果你不清楚这些设置,可能轻轻松松少算几十吨钢筋。

小结

<strong>本文讲了基础层柱的箍筋,墙的水平筋排布构造。当保护层≤5d时,要增加箍筋或水平筋。

通俗说就是贴着筏板边缘生根的,一般涉及到的就是基础外围一周的剪力墙,暗柱或者框架柱。

现在软件还不会自动判别,需要手动在构件属性里修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