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以来全区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3.4万人

过半人口靠发展特色产业脱贫

“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贫困家庭40%以上的收入来自特色产业。”发布会上,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至2018年,每年通过发展产业分别带动脱贫9.96万人、10万人、9.4万人,累计脱贫29.36万人,占总脱贫人口58.5%。

在提高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基础上,我区积极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形成了盐池滩羊、固原黄牛、西吉马铃薯等区域公用品牌6个,累计创建中国驰名商标7个、宁夏著名商标55个、“三品一标”认证186个。全区休闲农庄达到948家,年接待游客1033万人次,营业收入18.7亿元,带动农民就业超过2万人。

持续开展就业扶贫,完成各类扶贫培训7万人,建成扶贫车间306个,1.4万名贫困地区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与此同时,持续开展生态扶贫,1万多名贫困人口转为生态护林员,有了稳定收入。

宁夏成西部首个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省区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2016年以来,我区累计在贫困地区投入近53亿元,推进学前教育向农村延伸,为所有农村中小学校接通宽带网、配备了数字化教学设备,让贫困地区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同时,组织开展控辍保学销号清零、千名教师走万家和复学学生分类施教行动,让1.1万多名辍学学生全部重返校园,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截至2018年,我区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8.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6.6%,较2015年分别提高19.9个和5.2个百分点。我区成为全国第十二个、西部第一个整体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的省区。

建立自治区高职招生扶贫专项计划,9个贫困县区各建了一所职业学校。几年来,有6154名贫困和农村地区学生通过专项计划进入全国重点大学学习,有3584名贫困家庭学生进入区内优质高职院校学习。

10年累计完成44.9万户农村危窑危房改造

农村危窑危房改造是实现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一项硬指标。

2009年以来,我区累计完成44.9万户(中央下达任务为35.2万户)农村危窑危房改造任务,各级财政拨付补助资金59.5亿元(含中央补助资金28.9亿元、县区整合3.62亿元),使150多万农民群众住上安全房、舒心房,农村贫困群众住房条件显著改善。

为减轻贫困户建房负担,补助标准从2009年的户均0.5万元提高到现在的户均2.8万元,尽最大努力、最大限度减轻贫困户建房负担。截至目前,全区已开工建设3.08万户、竣工2.99万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改造完成1.366万户。脱贫摘帽重点县区存量危房全部开工,计划11月底前全部验收完成。

今年前八个月贫困患者住院平均自付比例8.49%

“在健康扶贫方面,实施精准救治。”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逐村、逐户、逐人、逐病调查核实,全面摸清贫困人口的基本健康状况、患病诊疗情况及医疗服务需求,并纳入全区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精准管理。

开展大病集中救治,将集中救治病种由21种扩大到34种,确定定点医院、临床路径,成立专家组、建立台账,开展集中救治。同时,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服务“应签尽签”。

截至9月30日,全区核实核准建档立卡患者70185人,其中55704人已脱贫;已入院救治或签约服务67349人,其中大病重病已累计救治35558人次、慢性病签约服务48707人,救治比例98.95%。今年1-8月,贫困患者住院27304人次,医疗总费用2.67亿元,个人自付2265.3万元,平均自付比例8.49%。(本报记者 安小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