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用煎餅卷大蔥來代表山東美食,其實騙了你

去南方玩,認識一哥們,問我哪裡人,我說山東的,他說山東好啊,煎餅卷大蔥。我很認真的問他:“煎餅卷大蔥是你對山東的第一印象嗎?”他也很認真地回答我:“對呀,都說山東卷大蔥。”

我笑了一笑告訴他,你這是對山東有偏見,你被騙了。

提到山東,很多人感覺山東人就是頓頓煎餅卷大蔥,事實上,煎餅卷大蔥是魯中山區、魯南地區的特色食品,並不在山東省大範圍內流行。尤其是魯西、魯北以及膠東地區的人們,很多人從小到大就沒見到過煎餅。

《舌尖上的中國》用煎餅卷大蔥來代表山東美食,其實騙了你
《舌尖上的中國》用煎餅卷大蔥來代表山東美食,其實騙了你

其實,真是這樣,提到山東的飲食和美食,首先讓人們第一個想起來的,那肯定就是這道煎餅卷大蔥了,煎餅卷大蔥在全國的知名度那是相當的高,吸引了很多外地人來山東品嚐。但現實是,來到山東以後,你會發現,煎餅卷大蔥這道美食,在山東根本不常見,甚至很多山東人根本不會這樣去吃,或者很多人根本不吃煎餅。

《舌尖上的中國》用煎餅卷大蔥來代表山東美食,其實騙了你
《舌尖上的中國》用煎餅卷大蔥來代表山東美食,其實騙了你

那提到山東首先想到的煎餅卷大蔥,為何在山東並不常見呢?山東人為何吃的不多呢?咱慢慢說。

煎餅作為山東人最愛的一種主食,這一點幾乎每個中國人都知道,但是這是一種誤解,其實在山東煎餅的分佈並不是太大,而作為中國大蔥之鄉的山東,山東的大蔥也是全國知名,不但受到當地人的喜愛,甚至有些都出口到了國外。《舌尖上的中國》還用煎餅卷大蔥來代表山東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用煎餅卷大蔥來代表山東美食,其實騙了你
《舌尖上的中國》用煎餅卷大蔥來代表山東美食,其實騙了你

就是這兩種一直代表著山東飲食文化的食物,在山東本地的普及率並不是太高,甚至很少本地人會這樣去吃,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我覺得,之所以煎餅卷大蔥這麼知名,是因為以前條件不好的時候,這種吃法確實還是比較常見,因為那時候物資匱乏,這種簡單的吃法是最合適不過的,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已經拋棄了這種吃法,原本低價的煎餅卷大蔥,現在是很多酒店的高檔吃法。

《舌尖上的中國》用煎餅卷大蔥來代表山東美食,其實騙了你
《舌尖上的中國》用煎餅卷大蔥來代表山東美食,其實騙了你

關於煎餅卷大蔥,有記載顯示,煎餅卷大蔥起源於南北朝,因為那時已經有攤煎餅的鏊子了。還有一說,三國時代,諸葛亮帥兵被圍困在沂河一代,鍋灶盡失,將士飢餓難耐,諸葛亮便讓人將銅鑼至於火上,用水和玉米麵攪拌為漿,倒在燒熱的銅鑼上,用木棍將米漿攤平,攤出了香噴噴的煎餅。

規律表明,在一種傳承久遠的食品背後往往是悠長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煎餅卷大蔥也不列外。

清初著名文學家蒲松齡曾專門為煎餅做賦,名曰《煎餅賦》,他在文前的序中說,“則煎餅之裨於民生,非淺鮮也,因為之賦。”

《舌尖上的中國》用煎餅卷大蔥來代表山東美食,其實騙了你
《舌尖上的中國》用煎餅卷大蔥來代表山東美食,其實騙了你

另有一個民間故事則帶著喜感和老百姓的智慧。傳說古代一位窮書生與美麗的民女相愛,丈母孃欲刁難書生,將其困於書房,不給食物,只許送紙和筆。美麗的女孩把糧食磨細,攤成極薄的餅,裁成方形,看起來像紙,再把大蔥去掉頭尾,偽裝成筆,瞞過把門人,送入書房,丈母孃偷窺見書生大吃紙和筆,深以為神奇,心生敬畏,逐遂了年輕人的心願。後來書生高中狀元,有情人終成眷屬,而煎餅卷大蔥也因之流傳,沒想到煎餅卷大蔥還與美麗的愛情有關。

《舌尖上的中國》用煎餅卷大蔥來代表山東美食,其實騙了你

現在,魯南地區的一些地方,新媳婦娶進門,婆婆會讓她攤煎餅,考驗她是不是勤勞會做家務。煎餅卷大蔥不僅是食物,也是鄉村間人們的生活方式之一。

在鄉村,攤煎餅得先磨面,再用鏊子,攤煎餅時熱氣騰騰,大人孩子都喜氣洋洋,特別是困難時期,煎餅的香味飄到鄰家,飄到街上,會引來不少孩子……與煎餅大蔥相關的生活細節也大都有滋有味,很多年過去了,縈繞在心頭。

《舌尖上的中國》用煎餅卷大蔥來代表山東美食,其實騙了你
《舌尖上的中國》用煎餅卷大蔥來代表山東美食,其實騙了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