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青島即墨有個海堤村,在清代曾出了一位兵部尚書


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村莊位於青島即墨金口鎮境內,名字叫做海堤村。

如今的海堤村已經是個內陸村,但在明朝的時候,這裡距離海邊並不遠,根據村名石碑記載,當時一支王姓人從“雲南”遷到此處建村,因為附近有防止海浪的堤壩,因此取名海堤村。

後來村裡的姓氏逐漸增多,有劉、李、初、郭、宮等。

不過整個村莊的規模並不大,一百多戶人家,在即墨算是偏小的村莊。

但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海堤村的規模雖然不大,但在膠東歷史上的名氣卻不小,因為在清代中期,這個村裡出了一位“兵部尚書”,可謂當時的大人物。

這位兵部尚書,名字叫做初彭齡,在《清史稿》中有傳,開篇稱:“初彭齡,字頤園,山東萊陽人。”海堤村屬於即墨的地界,初彭齡是海堤村人,為何史書有記載他是萊陽人呢?

其實,這與古代人的籍貫觀念有關。根據地方史料記載,初彭齡出身於萊陽北黃初氏,但在他的祖父那一輩,從萊陽遷到了海堤村居住。雖然居住地發生變化,初彭齡也生長於此,但他仍然算作萊陽籍,佔用的也是萊陽的科舉名額,後來他一路從舉人考中進士,入朝為官,事蹟也列入《萊陽縣誌》,而非《即墨縣誌》。圖為海堤村附近的公路,向北經過金口就進入萊陽境內,即墨和萊陽是鄰縣,古代跨縣遷徙的案例也很多。


後來隨著人們籍貫觀念的改變,有時也說初彭齡祖籍萊陽、在即墨長大,是萊陽人,也是即墨人。現代即墨史志資料收錄的名人當中,也能看到初彭齡的名字。至於初彭齡的祖父當年為何要從萊陽遷到即墨海堤,考慮到海堤只是一個鄉村而非城區,購買田產是一種較大的可能。

根據《清史稿》的記載,初彭齡晚年曾上奏“請改注籍順天”,意思就是把自己的籍貫從萊陽縣變成順天府,以此推斷,他的直系後人,應該分佈在京師。不過,如今的海堤村,仍然有一部分初姓人,他們與初彭齡是何關係,暫未考證,應該是有所淵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