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为什么要大声朗读?好处多多,现在知道不晚

得语文者得高考,真的不是危言耸听。

2019年,中小学语文旧版教材,统一改为部编版,而部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曾说: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大家都知道,语文重在日积月累,年级越低,越需要重视,因此小学语文的成绩,已经更够和高考挂钩了。

语文不像数学,数学题目纵使有诸多解题方法,但答案永远是唯一的。而语文的阅读理解、作文,失分最多。

所以很多小学生的父母开始焦虑,想着如何才能稳步提升语文成绩?

其实很简单,只需坚持大声朗读就好!


小学生为什么要大声朗读?好处多多,现在知道不晚


大声朗读,可以改变孩子性格,从自卑到自信。

自卑的孩子,遇到不会的题目,不敢向老师提出疑问,只会默默埋在心里,长久以往,不懂的知识点越来越多,成绩会越来越差。

如果大声朗读,则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毕竟人都有一个从众心理,语文早自习,同学们都在读书,在这种大环境下,自卑的性格会降低到冰点,容易受到影响,跟着一起朗读。

自卑无非是胆小,治愈胆小最好的方法,是让他吼一嗓子。

孩子通过集体朗读,激发胆量,从而潜移默化,慢慢完成自卑到自信的转变。一旦变得自信,很多学习上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小学生为什么要大声朗读?好处多多,现在知道不晚


大声朗读,可以改变记忆品质,从间断到连续。

《Memory》期刊上有一项来自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研报告,研究人员招募了近百名志愿者,测试比较4种记忆方法,包括默读、大声朗读、听他人朗读以及听自己朗读的录音,结果显示,自己大声朗读的记忆效果最好,默读的记忆效果最差。

记忆有3个不同的阶段: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研究报告表明:大声朗读属于主动性参与。当我们主动去记某个文字时,将会使得其在长时记忆中具有独特位置,也会使记忆更加牢固。


小学生为什么要大声朗读?好处多多,现在知道不晚


大声朗读,可以改变文字理解,从熟记到烙印。

中小学课本里的每篇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里面藏着作者那个时代的印记,字里行充斥着作者的思想灵魂。大声朗读,能够把自身完全融入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里面去。

或许当时只会熟记某一段话、某一句诗,一旦将来某一天,真的见到文章描绘的场景时,你就会下意识的吟诵出来。

比如:傍晚在河边看到倦鸟知还,你会想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是一种文化上的烙印在生活中的呈现。文字的理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大声朗读,会无形之中,改变你对某一个字、某一个词看法,让你在做阅读题时,快速弄懂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小学生为什么要大声朗读?好处多多,现在知道不晚


大声朗读,可以改变写作能力,从公式到表达。

不少学生的作文,基本遵循某一种写作套路,不求满分,但求不出意外,缺少新颖、没有亮点,阅卷老师给一个中规中矩的分值。

这是变相的“作文公式”。

究其原因,在于词不达意,写不出自己所想。

大声朗读,恰好针对这种写作现象,因为名篇佳作的音韵、节奏、气势,无不是其中的佼佼者,起、承、转、合,朗朗上口,只有大声朗读才能感受得到。

一旦深有体会,作文自然行文流畅,几个简单的词汇,便能表达出脑海深处的那幅画面。


小学生为什么要大声朗读?好处多多,现在知道不晚


这就是大声朗读的好处。

自卑到自信的改变,让学习不再有障碍;长时记忆的增强,背诵不再有困难;文字烙印在心里,要用时拿出来便是;写作能力提高,再也不用对作文有所抗拒。

小学生有了这些,还担心语文的成绩无法提高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