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住!我是警察,把刀放下!”


“站住!我是警察,把刀放下!”


—— 人物簡介 ——

周鑫,1979年1月6日出生,重慶市涪陵區人,生前系重慶市涪陵區公安局敦仁派出所戶籍民警。2009年2月20日,周鑫下班時路遇刺傷4人的持刀歹徒,他赤手空拳與歹徒英勇搏鬥,壯烈犧牲,年僅30歲。同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安部聯合追授周鑫為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重慶市人民政府追授其為人民衛士、革命烈士。


“站住!我是警察,把刀放下!”


2009年2月20日20時左右,敦仁派出所民警周鑫忙完一天的工作後,換上便裝準備回家。他在路邊攔下一輛出租車,拉開車門剛要上車,突然聽見有人高喊:“逮住殺人兇手。”他遠遠望去,一名男子慌不擇路地迎面朝他跑來,一邊跑,還一邊向路人揮舞著手裡的刀。

“站住!我是警察,把刀放下!”周鑫大聲怒吼,隨即衝上前去,死死抓住持刀男子。歹徒掙扎幾下見沒有掙脫,便揮刀向周鑫猛刺3下,掙脫後繼續奪路而逃。這3刀刺中了周鑫的雙腿和左胸。

見歹徒逃跑,身中3刀的周鑫捂住胸口,向歹徒逃竄的方向繼續追擊。5米、10米、20米、40米……鮮血浸透了他的外衣,灑落在地上,他的步伐越來越慢,呼吸越來越急促。“攔住他!”周鑫艱難地喊出3個字後緩緩倒下,身後留下長長的血跡……

他不知道,此時此刻,年輕的妻子正一遍一遍地撥打他的電話,想讓他早點回家照顧7個月大的女兒,年邁的雙親正等著他回家吃熱了又熱的晚飯,年幼的女兒正等待著爸爸的擁抱……可他卻告別家人,選擇了正義,倒在了血泊中。

“他對我們像家人,把咱的事兒當事兒”


無論是在社區當戶籍民警,還是在派出所做內勤,周鑫每天都要和老百姓打交道。黔靖街社區位於涪陵老城區,涉及移民搬遷、舊城改造,矛盾複雜。他在黔靖街警務室一干就是4年,“駐片民警換了好幾批,只有他乾的時間最長,為啥?他像自家人一樣,大夥兒捨不得他調走。”居委會主任夏明豔說。

“他是個好人,有情有義,對我的好,說不完。”54歲的馮樹生說,“我辦戶口、身份證這些事,都是他掏的錢,過年過節,他還給我買年貨。看到娃兒頭髮長了,還帶娃兒去理髮。”幾年下來,周鑫對黔靖街每家每戶的情況都瞭如指掌,居民遷個戶、辦個證,只要符合政策,他都最大限度地提供方便;誰家有難處,他總要想辦法幫上一把。與周鑫打過交道的人都說:“‘周戶籍’能把咱的事兒當回事兒,就跟親人一樣。”

所裡的同事羨慕他:“你的群眾關係咋這麼好?”他說,將心換心,只要真心對群眾,群眾就會把你當親人。

“我要對得起這身警服”


從警10年,周鑫參與查破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數百起,打擊處理違法犯罪人員近百人。無論是做內勤民警,還是做社區民警,他總是以高度的責任心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工作。

2008年8月中旬的一個星期天,已完成連續3天值班任務的周鑫本應回家休息,但他考慮到凌晨抓獲的涉嫌搶劫嫌疑人陳某交代的贓物手機已賣到一家手機店,需儘快追回,婉言謝絕了接班民警要其回家休息的建議,立即投入到尋找贓物的工作中。11時許,周鑫找回被搶手機回到派出所,接班民警再次勸他移交給其他同事回去看一下出生不久的孩子。可他再次謝絕了同事的好意,理由是嫌疑人未成年,需依法儘快處理,自己要親自辦結。經過幾個小時的工作,周鑫對行為人依法進行了妥善處理。

接班民警心疼周鑫,又一次勸他回家休息,但是周鑫想到失主尚未報案,要及時找到失主。隨後,他又來到案發現場走訪,尋找受害人。18時許,周鑫終於找到了受害人,並帶領受害人到派出所取筆錄材料,退還手機,至此,這起案件的所有工作全部完成。而此時已經21時,周鑫這才收拾好值班物品,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

同事們說他太玩命了,他笑著回答:“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要對得起這身警服。”

追憶英雄志 傳承公安魂


“殘陽隕落,鮮血劃破夜的蒼穹。你捂著胸口,在石板路,綻開鮮豔的花朵……”鏗鏘的朗讀聲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從重慶市涪陵區公安局敦仁派出所的二樓傳來,10年未曾停下,這是每一名到敦仁派出所工作的新民警都會接受的“新警讀鑫”忠誠教育。

“每次看到新民警們年輕的面孔,周鑫那清秀、乾淨的臉龐就會浮現在我眼前,他們有著一樣堅定的眼神,一樣熾熱的內心,新警們緬懷追思,在一次次的‘讀鑫’教育中將英烈遺志刻到骨髓裡。”敦仁派出所所長冉慶主持每一次的“讀鑫會”都感觸頗深。

金色盾牌,熱血鑄就,浩然警魂,薪火相傳。10年前,一個平凡而偉大的公安戰士,用自己寶貴的生命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10年來,這份職責、這份堅毅從未因為周鑫的犧牲而逝去,他生前所在派出所的民警發揚英雄精神,繼承英雄事業,傳承英雄遺志,爭相奮鬥新時代。

周鑫的妹妹周沂穎,現在是敦仁派出所戶籍窗口的民警,哥哥犧牲後的10年中,妹妹在戶籍窗口持之以恆地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誓言。近期,周鑫中心警務室將授牌成立,這是敦仁派出所在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活動中推出的一項舉措,周沂穎將到警務室任社區民警。

“哥哥的足跡,就是我人生的路標,能夠在他曾經紮根過的社區工作,我無比自豪,我將把哥哥對公安事業的滿腔熱情和忠誠不斷傳承,讓‘周戶籍’一直陪伴在老百姓身邊。”周沂穎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