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管——一個敏銳的順風耳

生活在現代的人們,手機或電腦裡都有收音機或者電臺這樣的播放器,點開之後,就可以收聽到廣播節目,所以真正的收音機對大家似乎只是一個符號。

但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收音機卻是當時流行的“三轉一響一咔嚓”中的一響。“三轉”指的是自行車、手錶與縫紉機,“一響”指的是收音機,“一咔嚓”是照相機。在當時,能配齊這五大件的家庭,是非常令人羨慕的。而那時的收音機是體積比較大的電子管的收音機。

電子管——一個敏銳的順風耳

要想讓收音機出聲兒,有一個元器件必不可少,那就是今天的主角——電子管。

電子管,是一種最早期的電信號放大器件。早期應用於收音機、電視機、擴音機、計算機等電子產品中。可以說電子管是打開電子時代大門的鑰匙。

電子管——一個敏銳的順風耳

這樣的發明和愛迪生也有關聯。1883年, 托馬斯·愛迪生在尋找電燈泡裡燈絲的最佳材料的時候,無意中發現:沒有連接在電路里的銅絲,卻因接收到碳絲髮射的熱電子產生了微弱的電流。雖然愛迪生並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現象,但具有敏銳的商業頭腦的他,果斷為這個發現申請了專利,並命名為“愛迪生效應”

電子管——一個敏銳的順風耳

1884年,英國物理學家弗萊明,根據愛迪生的發現,製作出了世界上第一隻電子二極管。

電子管——一個敏銳的順風耳

之後,美國發明家德福雷斯特發現了二極管存在的不足。他試著在二極管的陰極和陽極之間增加了一個用金屬細絲做的 “柵極”。1908年,他發明的真空三極管獲得了美國專利。人類第一隻電子管的誕生,標誌著世界從此進入了電子時代。

很快,電子管就被應用在收音機上,收音機幾乎一時間“風靡全球”。

電子管——一個敏銳的順風耳

早期電子管收音機不僅價格昂貴,而且體積巨大。這種收音機主要使用大型的電子管,不抗顛簸,搬運不注意就會出現接觸不良甚至損壞,嚴重影響使用體驗。

電子管——一個敏銳的順風耳

1947年,貝爾實驗室的威廉·肖克利和他的兩個同伴沃特爾·布拉頓、約翰·巴丁開始嘗試用金屬鍺取代硅,改良電子管,他們的實驗讓測試電流放大了330倍,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晶體管誕生了。

電子管——一個敏銳的順風耳

然而,在獲得成功之後,肖克利的三人小組很快就因為專利署名問題,分崩離析。他的兩個同伴從此告別了晶體管的研究,而肖克立則成立了自己的半導體實驗室,繼續晶體管的研究。

電子管——一個敏銳的順風耳

肖克利開辦了自己的公司後,卻因為自己的性格問題和嚴苛的管理方式,使得很多優秀的人才紛紛離職,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他稱為“八叛逆”的八個年輕人。

電子管——一個敏銳的順風耳

後來,這八個年輕人成立了自己的仙童公司,並且發展出了性能更加優良,價格更加便宜的晶體管,而仙童公司也一躍成為了美國最具實力的電子公司。

電子管——一個敏銳的順風耳

而電子管歷史中的核心人物肖克利卻晚景淒涼,孤獨終老。

千萬不要覺得電子管、晶體管已經遠離了我們的生活,只要你家裡還有微波爐、電磁爐就一定還會有晶體管在其中!

解碼科技史

《進階的電子管》

播出時間:10月26日 07:39

電子管——一個敏銳的順風耳

監製 / 閆東 主編 /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張蘭 劉斯宏 高貝貝(實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