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商朝軍神聞太師有多強?與十二金仙相比誰厲害?

封神商朝軍神聞太師有多強?與十二金仙相比誰厲害?

作為商朝軍界實際上的最高統帥,聞太師一生南征北戰,無從敗績,可是,在征伐西岐時,除了第一戰小勝一場外,此後連連慘敗,連護身法寶雌雄金鞭也被姜子牙打神鞭毀掉。

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聞太師折戟西岐,兵敗身亡呢?

其中原因甚多。

書中聞太師曾經自述,曾在金靈聖母門下修道五十年。那麼,聞太師戰敗,是不是因為修行時間太短,修為境界不高,以至於實力不如人呢?

有關聞太師的修為境界,在書中有多處描述,最為明確且有力的地方,是姜子牙宣讀封神敕書時,對聞仲做出的一個評價,原文如下:

爾聞仲曾入名山,證修大道,雖聞朝元之果,未證至一之諦,登大羅而無緣,位人臣之極品,輔相兩朝,竭忠補袞,雖劫運之使然,其貞烈之可憫。今特令爾督率雷部……

這封神榜敕書,雖然由姜子牙宣讀,但並非姜子牙撰寫。書中說得明白,乃是元始天尊寫好,由白鶴童子拿來,姜子牙擺出香案迎接,然後恭恭敬敬宣讀。

故在這評價文字前面,還有“今奉太上元始敕命”的字樣。

封神商朝軍神聞太師有多強?與十二金仙相比誰厲害?

元始天尊與聞仲,是敵對陣營,對聞仲的道德評判,或許還會有偏頗之處,但是,以元始天尊的眼光,在評定聞仲的修為境界時,必然非常準確。

元始天尊認為,聞仲雖然修道僅僅五十年,沒有到達“至一”,即最巔峰,最高的境界,但是,聞仲已經“聞朝元之果”。

所謂“朝元”,即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簡稱。

換句話說,聞太師已經達到了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之境。

在九龍島四聖出場時,書中明確提到,四聖雖然修為高深,但還沒有到達“朝元”之境。

在燃燈率領十二仙首大破十絕陣的故事中,書中在描述闡教破陣高手時,幾乎都提到了其修為達到了“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之境界。

比如文殊廣法天尊破天絕陣時,書中說:“三花久已朝元海,纓絡垂絲頂上珠”。

比如慈航道人破風吼陣時,書中說:“玉京金闕朝元始,紫府丹霄悟妙真。”這慈航道人也是到達了朝元之境的。

在三仙姑擺出九曲黃河陣後,燃燈與十二仙首共入黃河陣,結果除了最擅長逃跑的燃燈道人成功逃遁,其他十二仙首全部陷落,被削去了頂上三花,千年道行,毀於一旦。堂堂十二仙首,修為盡廢,成了肉體凡胎。

封神商朝軍神聞太師有多強?與十二金仙相比誰厲害?

按照我之前對於封神世界煉氣士境界的劃分,這擁有證道朝元,已經擁有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修士,至少也是金仙中期修為。

那麼,聞太師的修為是否就止步於金仙期呢?

我們再看元始天尊敕書的下一句:“登大羅而無緣。”

這一句話如何來理解呢?

是說聞太師想要登上大羅境界,卻最終無緣,還是說聞太師已經登上大羅,卻無緣更高的大道呢?

若是前一種,那麼,聞太師的修為就止步於金仙。

若是後一種,那麼,聞太師的修為就是堪比準聖的大羅金仙!

我認為,後一種理解才更貼近原文。

我們在理解一句話含義時,最好是結合上下文理解,把一句話放在特定的語境中,才不至於斷章取義,南轅北轍。

原文評價聞仲修為話語為:“爾聞仲曾入名山,證修大道,雖聞朝元之果,未證至一之諦,登大羅而無緣。”

整句話在敘述方式上,很明顯是先肯定,後否定,即始終按照“雖然如何,但是如何”這種方式敘述。

於是,原文當理解成:“你聞仲曾經入名山,求訪大道,你雖已到達朝元境界,卻沒有領悟最高真諦,你雖已登上了大羅境界,卻最終無緣大道。”

原句中的無緣,不是說無緣大羅,而是無緣“至一之諦”。

那什麼才是“至一之諦”呢?

在元始天尊評價聞仲老師金靈聖母的敕書中,有文曰:“爾金靈聖母,道德已全,曾歷百千之劫;嗔心未退,致罹殺戮之殃。”

我認為,這所謂的“至一之諦”,當是比大羅還要高的一種規則、境界,用敕書中語句說,就是“道德已全”境界。

當然,道德已全還不是封神世界修仙的極致,畢竟,就算是金靈聖母也還沒有到混元大羅金仙,即聖人境界。

證道大羅,道德已全,只能說窺悟到了一絲天道,距離真正掌握了天道規則的混元大羅金仙,還是有本質的區別。

事實上,在封神世界中,能夠證道大羅,修為如聞太師者極少!

闡教二代仙人,就算是赫赫有名的十二仙首,雖然到達了朝元境界,但是沒有一個證道大羅。

即便是在高手林立的截教仙人中,絕大多數人,也沒有證道大羅!

比如說,趙公明,這位封神世界名氣極大,從天皇時期就已經得到的仙人,他也沒有證道大羅!

元始天尊敕書雲:爾趙公明昔修大道,已證三乘根行;深入仙鄉,無奈心頭火熱。德業迥超清淨,其如妄境牽纏。一墮惡趣,返真無路。生未能入大羅之境,死當受金誥之封。

敕書明確說,趙公明活著的時候沒有到達大羅境界!

但是,在陸壓射死趙公明故事中,原著明確說:“正是有力無處使,只恨釘頭七箭書。把一個大羅神仙只拜得如俗子病夫一般。”

可見,趙公明雖然沒有證道大羅,但是卻已經是大羅金仙境界。

按照我對煉氣士境界的劃分,到達朝元之境,卻未登大羅,當是大羅金仙初期。已經證道大羅,道德未全,當時大羅金仙中期。道德已全,未悟天道,當時大羅金仙后期。

畢竟,在證道大羅之前,還有一個窺得一絲大羅奧義,卻沒有完全領悟的階段。

於是,我們說,聞太師雖僅修道五十年,然天縱奇才,其修為就已經到達了大羅金仙中期,遙遙領先於萬千仙人。在聖人之下,除了截教四大弟子之外,修為能賽過聞太師的,幾乎沒有!

難怪當初聞太師追擊黃飛虎,被道德真君一捏神砂騙走時,原著作者解釋說:“太師乃碧遊宮金靈聖母門下,五行大道,倒海移山,聞風知勝敗,嗅土定軍情,怎麼一捏神砂,便自不知?大抵天數已歸周主,聞太師這一會陰陽交錯,一時失計。”

原著作者對聞太師非常喜愛,將其修為設定得極高。道德真君雖然了得,可是,比聞太師差距其實很遠!為讓聞太師被騙一事說通,不得不把一切歸之於天數。

既然聞太師修為如此高深,賽過十二仙首,與姜子牙更有天淵之別,為何幾番與姜子牙對陣,卻被姜子牙打得狼狽逃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