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9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申论试题特色分析

2019江苏公务员行测考试在题型、题量设置上与2018年相比,整体变化不大。A、B、C三类试卷中最大的亮点是增加了5道图形推理题,同时减少了5道常识判断题。由此可见,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考试依然保持着“稳中有变”的特点,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

行测试题特色分析

2017—2019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申论试题特色分析

1.“稳”指的是针对不同岗位,试卷一直分为A、B、C三类。且A、B两类试卷的题量均为135道题,而C类试卷为130道题。

2.“变”指的是试卷在个别题型的考点设置和题量分布上,几乎每年都有细微变化。比如2016年增加对“常识判断”的考查;2018年C类试卷对数学运算和定义判断的题量进行调整,均变为10道题;2018年A、B、C三类试卷均增加了对图形推理的考查力度,常识判断的题量则相应减少。

综上可知,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考试的综合性和灵活性逐渐加强,针对此命题趋势,我们将深度剖析近几年的考试情况,并择取2018年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试题,点拨备考策略,帮助考生明确命题方向,科学合理备考。

一、常识判断

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考试常识判断部分为15道题,均为单项选择题,相比前两年题量有所减少;试题考查范围越来越广泛,内容越来越贴近生活。行测常识判断部分考查学科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生活、人文历史和国情地理等。常识判断的知识点相对比较琐碎,学科交叉频繁,有些题目还会结合最新的科技发展进行考查。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考查题型包括片段阅读、文章阅读、选词填空。2019年此部分的总题量保持稳定。

A、B、C三类试卷在题量设置上均为15道、5道和15道。具体的考试特点如下:

(1)片段阅读在2018年考试中,除了考查了主旨观点、细节判断、推断下文、语句排序等常考考点,还增加了词句理解题和语句填充题各1道。

(2)文章阅读除了依旧考查选词填空题、细节判断题之外,还增加了对主旨归纳题的考查,同时减少了对标题添加题的考查。

(3)选词填空的考点多年基本稳定,主要考查实词、成语。考查形式上一空、两空、三空均有涉及

三、数量关系

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是江苏省公务员考试中数量关系部分考查的两大内容。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这两大内容的题量与往年相比没有变化。具体的考试特点如下:

(1)数字推理通常只涉及对数列形式数字推理的考查,其中等差数列及其变式、多次方数列及其变式以及积数列及其变式等数列形式为考查重点。

(2)数学运算更加注重考生对运算方法和策略的运用,灵活性更高。其题型一直以传统问题作为主要考点,包括以整除、比例性质为主的基础知识应用,以概率为主的组合类问题,以及常见的行程、工程、几何等经典问题。

四、判断推理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部分主要考查类比推理、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和定义判断四种题型,题量有所增加。具体的考试特点如下:

(1)类比推理的题量保持在10道,它不但包括两词型、三词型、对当型,还有一类特色题型——字符型类比推理。另外,2019年江苏省还新考查了四词型类比推理,但其考查知识点仍与两词型、三词型相同。

(2)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考试的图形推理题量增加了5道,共15道。除以往必考的顺推型、空间型、片块组合(新增小方框组合形式)外,还增加了2道九宫格图形推理。其考点分布更加全面,位置类、数量类和结构类等均有考查。

(3)逻辑判断较为稳定,题量保持10道不变,考查内容全面,主要考查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近几年均出现小材料阅读题,即2~3个题目共同基于一小段材料,实质上其考点并未改变。其中,必然性推理考查直言命题、复言命题和智力推理,可能性推理则在考查削弱型、加强型、评价性题目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解释型、结论型题目的考查。

(4)定义判断仍考查单定义,题量设置与往年相同,A、B两类试卷为15道,C类试卷为10道。

五、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是行测考试的必考内容,其材料有文字型、表格型、图形型和综合型,题量依旧为20道。具体的考试特点如下:

(1)核心考点稳中有变,题目难度与往年相当。考点以增长、比重、倍数、平均数及这些概念的综合考查为主,其中综合考查型题目难度较大。

(2)计算题占比较大,技巧解题是关键。计算类题目仍是资料分析重头戏。要想实现计算题做得又快又准,必须掌握有效数字法、首数法、特征数字法等常用技巧。

申论试题特色分析

(一)申论演变进程

根据江苏省公务员申论试卷的改革情况,可以将江苏省考的演变进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7—2015年,只有A类考试中有申论。

第二阶段:2016—2019年,A、B、C类考试中都有申论。从2016年起,江苏省考试卷进行了全面改革。 大纲中明确提出“公共科目考试根据职位类别分 A 、B 、 C 三类,每类考试科目均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这意味着江苏省考在笔试环节加强了对主观性试题的测查,考试难度有所提升。

(二)申论主题——偏向社会领域,2017年开始政治领域逐渐增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位一体”,即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申论主题的考查涉及方方面面,但不会脱离这五大方向。同时,由于同一问题的处理角度不同、解决方式不同,主题会出现差异。从近几年江苏申论主题来看,其涵盖了五大领域,且以社会领域为主,但2017年开始,政治领域逐渐增多。

2017—2019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申论试题特色分析

【中公解析】

2007—2019年江苏申论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主题均有所涉及。从整体上看,可以发现近年来江苏公务员考试命题者关注的焦点是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在16套试卷中,社会类主题单独或复合出现的次数共有14次,这说明江苏十分关注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关乎民情社情的问题。在2017年-2019年的六套试卷中,均有复合的政治类主题,说明江苏省考试卷改革后,江苏省开始注重政治领域,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时,要多方面的把握主题。

在选材的过程中,有时不会单纯从一个领域出题考查,而是多个领域相结合,加大难度,如2019年A类考查的“媒体融合发展”主题,同时涉及政治、社会、文化三大领域,B类考查的“公正文明执法”主题,涉及政治、文化两大领域,C类考查的“让理想之花在乡村绽放”主题则涉及了政治、社会、生态三大领域。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热点的过程中,多维发散思考,全面把握热门主题。

(三)给定材料

1.小现象,大视角

申论主题体现在材料中,通常由某一或某些事件入手,再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进行论述和挖掘,审微端而观大局。这些事件的社会影响必须是比较广泛的,所反映的也必须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并对当前和未来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无关宏旨的观点和事实,都不会成为江苏公务员申论考试命题的选择。因此,考生的关注点要尽量宏观些、全局些。例如,2019年C类试卷考查的是“让理想之花在乡村绽放”主题,材料列举了村民说事、“新把式”返乡、X村环境问题等案例,但最终的落脚点是“让理想之花在乡村绽放”,留住人才,振兴乡村这个大视角。

2.多角度,可重复

江苏申论考试的主题并不是那么“单纯”和“专一”,虽然每年的主题各不相同,但是考查的领域及方向会出现交集。 例如,2014年江苏申论以“家庭幸福”为主题,属于社会领域;2016年以“家风涵养社风”为主题,聚焦家风对人和社会的影响,同样属于社会领域。由此可见,同一领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查,考生在平时的备考中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从某一问题出发,尽可能向多个方面引申和思考,只有掌握了各个角度的思路,才能沉稳应对千变万化的申论主题。

(四)题目类型

江苏申论题型总体特点是稳中有变,但并没有脱离申论考试的常规题型,还是以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应用文写作题和文章论述类题为主。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江苏省考申论C类试卷第四题为1000字的应用文写作,而没有考查文章论述题,显示了乡镇基层类试卷对于贯彻执行能力、文书写作能力的重视。

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围绕这五大题型进行训练,将其放于同等地位,切不可有所“偏科”,越是自己不熟悉的题型,越要加强训练,这样才能保证复习的全面性,从而在真正的考试中发挥自如,脱颖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