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和贾平凹,谁的文学成就更高?

李先生1985


莫言先生与贾平凹先生二位在文学成就方面,当然是莫言先生高于贾平凹先生,这是文学层面不争的实事。就莫言先生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就有力的证明了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


x辛双成


近段时间以来,网上老是拿莫言说事,一会拿莫言和金庸比,一会儿拿莫言和鲁迅比,现在又和贾平凹比。我就纳闷,最近老拿莫言说事,是不是因为前不久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作家失之交臂?只好拿莫言旧事重提。说实话,看到网上那么多攻击莫言的,我就在想,如果贾平凹、余华或者残雪也获得诺奖,会不会也被骂成西方的走狗?如果日本陪跑多年的村上春树获诺奖,会不会也被日本人骂的狗血喷头?

关于莫言和贾平凹谁的文学成就更高,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对于两人作品,我都看过不少,总体而言,两人文学造诣都高,都算得上当今国内外一流作家、多产作家。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国际知名,他以老家高密为故事主体,用魔幻现实主义描写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及时代裹挟下人们的不同命运。他的《红高梁》《生死疲劳》《蛙》《丰乳肥臀》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畅销海内外。

贾平凹同样是中国作家群中的佼佼者,他非常高产,非常勤奋,几乎每一两年都会创作一部长篇小说,而且件件都是精品。贾平凹一直以来名气都很大,代表作《浮躁》《白夜》《废都》《秦腔》《古炉》等,达十余部之多,而且小说、散文、书画俱佳,作品在国内外获奖无数 ,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法国文学艺术勋章等等,他都获得过。作品也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蜚声中外。他唯一缺的就是诺贝尔文学奖,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一定有机会夺取桂冠。









襄阳草根秦


【福祥君:莫言与贾平凹都具备代表国内当代文学之最高水平】

我们生活在当下社会里,一定会知晓国内文化界两大文学著名之重量级人物莫言老师和贾平凹老师,他俩的文学成就,前者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而后者是亚马逊海外最具影响力的中国作家。



先说说莫言老师:莫言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说明了,他是国内当代在世作家里最优秀的一个之一。

他是一个相当出色的作家,他获得的诺贝尔文学奖是给自己锦上添花。他写的小说特别是《生死疲劳》,这应该是他最出色的一本小说,其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而这不一样的世界,让人们欣赏到了莫言充满激情与热恋的创作。



再看看贾平凹老师:贾平凹所创作的中短篇小说,感情丰富多才,文笔细腻流畅,他的文才一点也不在国内外的那些著名大作家之下。

他也是一个文学艺术多姿的才子,他还创作击来了相当多的散文,而这些散文无论在阅读量上,还是在创作的质量上,都是非常突出的,他写的作品,语言质朴、清新脱俗,让读者读着读着就感觉其非常的顺畅。在笔者看来,他完全有资格与莫言一样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但由于不方便说的原因,只能做无冕之王。

笔者认为,他们俩其文学水平各有千秋,综合能力不分上下,胜负在伯仲之间。


趙大


前一段时间,首届“北京大学王默人-周安仪世界华文文学奖”举办。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极花》获奖。

《极花》讲述了一个被拐女孩的遭遇。

然而,这一部作品却在网上引发了不大不小的争议。在一些读者看来,《极花》有意为拐卖妇女链条中的买方家庭洗白。并根据贾平凹在作品当中表露出来的价值观,把他归结于“直男癌。” 比如新浪微博主押沙龙认为:“贾平凹他们的真正的问题还是没把人当人,总是当成附属一个什么东西的副产品。女人附属于男人,男人附属于村子,村子附属于一种秩序。”对于这一观点,我极度赞成。

真正伟大的作家,不一定要人格完美,但至少面对人间的不平和疾苦,要有悲悯之心,懂人文关怀。曹雪芹的《红楼梦》成书于封建皇权时代,等级森严,长幼有序,男尊女卑,曹雪芹本人原本是一个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儿,然而,他的笔下,却充满了对地位较低下的女性,以及刘姥姥这样的底层人物的同情、理解甚至欣赏,因而,百代之下读《红楼梦》,还能让人感受到作者那份真心和血泪。

对比下比,贾平凹这样一批出身乡土地的男性作家,他们作品的字里行间都令人感到作者纵然才华横溢,然而那份原生的粗鄙和冷血、对女性的优越感,以及其深入骨髓的,对封建等级秩序的认同和接受,和是根本洗不脱的。

与贾平凹相比,诺奖得主莫言笔下的人文精神就显著一些。

很多年前,《丰乳肥臀》大热,那时刚上班,看到这书名有本能的反感,没有读。也不感兴趣。若干年后,未曾想这个人竟然成了中国籍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于是从网上搜来这本书,细细拜读。历经过各种菌群菌落的洗礼,精神上的洁癖已经被麻痹,免疫力也增强,现在看这书,其实正当其时。

不可否认,小说确是大手笔,中国乡村半个多世纪浓缩的历史。从一个普通农民的视角,亲历这个半个多世纪里的战乱、饥荒、死亡。无关主义,不宣扬意识形态,不颂扬党派,只见人命如纸薄,东北乡大地,累累的伤痕,森森的白骨。苦难不止来自自然环境,更来自人本身——各种势力的轮翻登场,轮翻上演的血腥和无耻。人被剥离万物之灵的外衣,与野草无异,卑贱、顽强、挣扎、活着。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当中描写的这种惨景,一千多年以后,还在这块土地上重演。

对于死亡和伤病,小说中过于细致传神而血腥露骨的描写,令人不忍卒读,甚至会引发生理上的反感,于是常常跳过。比之于与诺奖失之交臂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清新风格,这种写法,真令人不快。

小说当中,有关上官金童对于女人乳房的畸形迷恋的描写,是灰暗血腥色调下一脉瑰色的暧昧、淫邪的亮丽。

由此可见,莫言作为与贾平凹同年代的、乡土出身的男性作家永远摆脱不了的必然:物质化女性,以及男性中心主义的思维惯性。


张大成


不少说:要评论莫言作品,也要写出诺奖作品才有资格。难道评论一件商品,消费者没有资格吗?评论一部作品,读者没有资格吗?照此说,诺奖评委全获诺奖吗?混账逻辑,不值一驳。诺奖丑闻,历历在目!别拿诺奖吓唬老百姓!诺奖用来揩屁屁嫌脏!诺贝尔本人穿越回来,会被气死的!


用户2861902765411


我更喜欢贾平凹,他的书我基本都看过。总觉得他写的文字有一种厚重感,厚重却又不生涩,非常自然,具有独特的语言特色,大背景基本都是陕西的人文生态环境,浮躁、秦腔、古炉、废都、怀念狼、商州等等,基本全部都看过,人物形形色色,刻画的入木三分,对从文革开始至今的各种社会问题走着较为深刻的见解。莫言的书我就看过两本,红高粱跟蛙,他的语言风格真的不太喜欢,红高粱不必赘述了,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蛙说的是以前计划生育问题的思索。

当时看到莫言获奖时,还是蛮惊讶的,毕竟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该奖的文人。其实老舍才应该是第一人,据说评委会已经决定给老舍这个奖项了,到老舍投湖水自杀了,这个奖不颁给过世的人。


北丰南飞


对于一个作家的文学成就,孰高孰低,不是当时就能评判出来,要经过历史的检验和几代人的筛选,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哪一个不是后来出名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取向,一个人说好不行,必须要大家公认。莫言和贾平凹都是乡土作家,写的是老百姓的事,叙的是乡村百态,两个人风格不同,笔法不同,各有千秋,但若是非要在他二人之间分出个一、二来,还真难。

我喜欢莫言的作品,也喜欢贾平凹的作品,因为他们的作品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我喜欢乡土文学,因为我就出生在农村,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融入我的记忆里,揮之不去,将会伴隨我的一生。

有人说,莫言的作品中性的描写过多、丑化中国人,这也是有些人不接受他作品的原因,其实他这些描写都是“剧情”的需要,是与小说中的背景配合的,描写性不意味着宣淫,就如人体模特和裸体画,小说《金瓶梅》中男女之事描写更多,但仍不失为一部好作品,关键是你站在什么角度看。

贾平凹和莫言都是当代知名作家,相信历史会给出一个公平的评价。


闲客193223645


个人认为陈忠实的《白鹿原》的文学成就更高,可惜咱不是评委,用买一本书的钱或用读本电子书的时间成本去投票权重又太低,微不足道。


欧比旺罗克


文学成就来说当然是莫言,毕竟他得过诺贝尔奖,但是我觉得不应该给作家进行排名,每个作家都有其自己的写作风格和读者群体,下面就个人喜好来斗胆评价一下。

莫言的作品读过几篇,感觉莫言的文字描写很魔幻,像是在写现实中的梦,尽量的把梦里的人通过自己的爱描绘出来,这个梦细致到连河里的波纹水草也不放过,但梦毕竟是梦,看完后感觉空唠唠的,但会让人回味无穷。

贾平凹的作品感觉很厚重,笔下有奇情,和别的乡土题材的作家很不一样,每个故事主角都是个性鲜明,让人看后久久不能忘怀,贾平凹是尽量把现实写成梦,而莫言是把梦写成现实


大叔的思考


莫言在长篇小说方面创作了一些优秀作品,並且在创作方法上有所创新。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成就不如莫言,但是他在散文创作方面成就很突出。莫言和贾平凹的作品都很注重乡土文化和生活,但莫言侧重对社会时代的反映,贾平凹侧重对文化风情的描述。总体看来,莫言的文学成就和声望还是高于贾平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