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美國的土地是私有制,在徵地和拆遷上很困難,因此基礎和城市發展慢,你怎麼看?

順其自然206220570


不僅僅是美國,基本上現在大部分的發達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都趕不上中國的一、二線城市,去巴黎的地鐵站看看吧,髒亂差的程度已經影響到了世界文明發展了。

我們迴歸正題,美國的土地是私有制的不假,但是每年都得上繳土地稅啊,另外,美國土地私有制不是影響美國城市發展的主要因素。

根據美國憲法的要求,美國憲法明確表示:沒有公正的補償,私有財產不得為公共使用而徵收。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美國政府給予補償,可不可以徵收?當然可以。

所以說問題的本質不在於土地私有制,而在於財政收入的優先權,在於納稅人。

美國和我們中國不同,他們每個州有高度的自治權。我們舉一個例子,如果美國要修建一條鐵路,橫跨的兩個州由於使用情況不同,可能另外一個州並不覺得修建這條鐵路能夠給他們帶來多大的便利,這個州的納稅人也不同意,投票肯定通不過,這樣一來一往,好幾年就過去了,還修什麼鐵路。

另外,美國財政預算優先於民生,美國人最先考慮的是醫療、教育、住房、養老等福利,基本的城市建設,如果沒有到那種危房的地步,預算不充足的情況下,一般都通不過。美國紐約的地鐵,去過的人都知道,和巴黎的地鐵站不相上下,同樣的髒亂差。那裡不需要徵地吧,這麼多年依舊沒有重建。

所以說,美國城市建設發展慢,和美國土地化私有制關係不大。

最後一點,美國政府最大的開支在哪?是軍費開支,看看這麼多年,美國在全世界的駐軍有多少,光這麼軍人的開支就有多少?哪還有其餘的錢來徵地搞建設。

當年馬雲在美國接受記者採訪,美國人說中國人搶了美國的工作,導致美國人大量失業,中國製造在美國隨處可見,美國的製造業根本沒有了生存之地。馬雲一針見血的回答了問題的本質:當年美國將所有中低端製造遷出本國,美國這20年中西部基本沒有發展,原因就是美國沒有把錢用在支持中西部的發展上邊來,都用在了戰爭和軍費上邊。如果美國抓住這20年中西部的建設,美國現在的製造業絕對不會是現在的狀況。

同樣的道理,美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慢,主要是美國政府的中心不再這上邊,我們中國是一心一意搞建設,但是美國所有的初衷,都是為了維護美國的霸權


椰子熟了


發達國家基礎設施和城建問題,根本不是拆遷原因,而在於四大因素。

我在北美居住過一些日子,也有些瞭解。初期對這個問題也很好奇,發達國家的城市,有的基礎設施殘缺,有的高樓破舊,有的人行道地磚也不整齊美觀。說真的,中國幾十年改革開放,發展成就巨大,就城市顏值來說,中國的一、二線城市,比美國及加拿大的城市強多了。

但是,它們的城市面貌為何這樣?主要有四個因素:

1、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民生。發達國家的國民福利高而且穩定,比如醫療、教育、養老等,按時足額,不會拖欠。因此,城建預算服從民生。

2、老舊大樓外觀破舊但並不是危房。這類大樓建築質量過硬,沒必要推倒重建。在美國和加拿大許多城市,上百年曆史的老建築不少,外觀不美,但內飾講究。走近一看,大樓的磚、水泥和鋼材木料等材質,並不輸當下。而結構設計也是超前的。高樓陳舊,但絕不是危房。

(本組圖片:紐約中央車站的外觀和內部大廳,至今仍在營運。)



3、有的老建築具有文物保存價值。發達國家重視古建築的留存,更重視人文資源的旅遊開發,因為大樓歷史長就有故事,這就是文化沉澱。比如紐約著名的景點中央車站大樓,建築歷史一百餘年,外觀看似很破舊,但室內大廳很洋氣。這個車站是世界上最大的鐵路樞紐,至今每天仍有近50萬乘客進出。



4、基建投資,誰也無權拍腦袋決策。歐美國家的決策體制不同,市長用錢必須按議事規程進行,決策投資或維修一個項目,用的都是納稅人的錢。因此,在審議表決程序過程中,往往因階層集團利益等因素,贊成票達不到要求而放棄。

當然,也許還有其他一些因素,但土地私有化影響拆遷絕不是主因。從決策效率角度講,我們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也是自信的一面。


大千看點


先說結論,美國是實際上的土地國有制。雖然美國的法律規定土地產權私有,但是卻要求佔有土地的人每年上繳大量的土地稅,就加州而言,每年的土地稅在土地價值的5%左右。

如果你購買了土地,但是沒有能力上繳土地稅的話。土地所有權會被美國政府收回。這個很容易看明白,實際上你購買的並不是所有權,而只是類似租賃的模式,交不出租金(土地稅),則地主(美國政府)將會收回土地所有權。請注意,不是叫你變賣土地還稅,而是直接收回土地所有權。

這種法律美化和包裝的土地制度,在很多歐美國家都存在。其中最誇張的是英國,在英國憲法中,英國的所有土地,河流,野生動植物,全部屬於英國國王。

回到問題本身,美國的基礎建設之所以緩慢,兩個主要原因。

第一,美國政府沒有錢,修不起,錢都在資本家手上。而資本家沒有動力去投資基建這種燒錢多,但是回本要幾十年的買賣。所以美國沒有人投資基建。

第二,美國的地方自治非常嚴重,地方主義非常氾濫。一條路要修,經過的城鎮會投票支持,而不經過的城鎮會投票反對,憑什麼經過你那不經過我這裡呢?所以各個議會成天吵架,一條路吵了十年,從哪過都定不下來。

回答完畢。樓下那些不要太以為外國多麼好,有空多去唸點書。意淫多了沒有用的。


湯三十


個人認為,拿美國跟中國比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兩國國情相差太遠。

首先說土地面積,我們印象裡,中國跟美國差不多大,其實不然,美國可以利用的土地,是遠遠大於中國的,因為美國西部是山區,而東部、中部、南部幾乎都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而中國,平原面積是非常可憐的。

其次說人口密度。當前,中國以騰衝黑河線為界,東部適合居住的地區,人口密度高達300人/平方公里。相比之下,美國要好的多得多,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帶,人口密度也每平方公里三四十人而已。

第三說耕地。中國耕地約150萬平方公里,其中有很多的山區、丘陵地區的耕地,可以說,中國幾乎沒有再開墾的餘量了。美國則不同,因為是大規模機械化作業,山區、丘陵地帶,美國人幾乎是不開墾的,更不要說美國有眾多的國家公園等等,都可以開墾。即便如此,美國的耕地約167萬平凡公里,世界第一。

第四說利用。中國的土地,承受的人口壓力非常大,我們人均也就一畝多地,可是,城市化還需要土地,發展工業需要土地,發展服務業需要土地,本來就不富裕的耕地正在被大量消耗,這就逼著中國去高效利用土地。美國人可以到處建別墅,可是,在中國,你看到的到處都是高層建築,其實,高層建築並不環保,甚至可以說是高耗能建築,但是,規劃部門批的最多的,就是這種高層。別墅,只能是少量的批,而且大多還不是在適合建設的地方,歸根結底,我們的土地不富裕,人均太可憐。

以上四方面原因,就導致了一個問題,政府考量不同。美國土地私有制,有些建築,你不讓我建,我換個地方建就行了。中國則不行,這裡需要這個建築,例如高速公路、高鐵、學校,我人口就集中在這附近,我沒有別的合適地方,只能考慮拆遷徵地,把平房改成高層,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所以,從法律上去尋求這些沒意義,還是分析分析國情再說吧。

未來,隨著中國農村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村莊會消失,改造留出更多的土地,這是大勢所趨,至少中國人口減少之前,都很難逆轉。如果中國人口只有當前的一半,我相信,中國拆遷矛盾絕不會如此的激烈。


深林裡的青苔


臺灣也有十大建設,臺灣的耕者有其田還是國民黨反動派主導的土地私有化,臺灣的發展經驗證明,土地私有化才能更好的發展,真正的解決了三農問題,也不影響基礎設施的建設。沒有強拆,沒有上訪。


Job3093


六七十年代,美國強拆黑人區的時候,雞飛狗跳的,拆也不也就拆了。

為了經濟發展,在美國強拆可以不可以?答案是:可以。

什麼情況下可以強拆?按照美國憲法

沒有公正的補償,私有財產不得為公共使用而徵收

那麼有了公正的補償,是不是可以強拆了?是的。

公正的補償是誰說了算?法院。

美國是案例法國家,那麼有沒有類似的案例?有,比如說凱洛案。


新倫敦市是美國的一個小城市,經濟狀況不好,1998年,輝瑞公司決定在新倫敦市建立研發中心,市政府授權市政府控制的新倫敦開發公司對於城市進行規劃,以輝瑞公司為核心實行招商引資。

規劃裡面包含酒店,會議中心,公園以及一些居民樓,規劃區內的房子應該拆遷,在被劃入規劃區內的115個家庭中,有15家不肯賣房子,市政府強行徵收了這15家的地產。


這15家業主把市政府告上了州立法院,所引用的就是憲法第五條

沒有公正的補償,私有財產不得為公共使用而徵收

如果是因為軍營,公共道路,橋樑之內的,這官司打都不用打,市政府一定會贏,但是這個徵地實際上是為輝瑞公司的,而市政府是打算利用輝瑞公司來實現地區振興計劃,所以問題來了:為了經濟利益,算不算公共利益?


在經歷周立法院以及聯邦最高法院的審理下,美國最高聯邦法院認為:

該市確已非常仔細地制定了開發計劃,相信能給社區帶來可評估的利益,這個利益包括,但不侷限於,提供就業機會和增加稅收-------------判決原文


可見在美國徵地並不是你想象的那麼難,其實各國都有類似的法律,美國的基建問題並不是因為徵地問題導致的,比如說紐約的地鐵已經髒亂到全世界文明瞭,根本不需要徵地,現在就可以解決的,但是直到現在依然沒有翻新。


李建秋的世界


從短期絕對速度上,土地私有制的所有國家的基礎設施和市政都是發展“慢”的,但從長期的發展效果上看,這些地方的基礎設施和市政發展卻是“快”到你必須用幾十年上百年去追的。

比如,巴黎的地下管網建設已經一百多年了,高效運行;紐約中央火車站也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了,至今仍是世界最大的火車站——最關鍵的是,這些百年建築雖然在不斷的維護、更新,但都沒有大規模的翻建、改建/擴建!

對比我們很多城市的拉鎖馬路,對比國內很多投入使用沒幾年就超設計負荷運轉的交通樞紐,就能發現,我們因為徵地拆遷“容易”而帶來的規劃隨便、建設隨意所造成的資源浪費有多麼的嚴重。

快和慢永遠是相對的,不僅要根據到底“需要多快”這個客觀標準來衡量,更需要根據成本、投入產出來衡量。

西方基督教文明裡,揮霍浪費也是被鄙視的行為。所以包含政府在內的、可以被民意左右的機構,都是嚴格杜絕可能產生浪費納稅人財富的政策和行為的。

不隨便徵地拆遷、不隨便規劃市政建設、更不輕易改掉規劃(改動規劃就意味著以前規劃不合理的規劃者要負責、或者改動規劃的改動者承擔責任),這是他們不輕易徵地拆遷的原因。

徵地拆遷容易並非好事,很多說幹就幹的大規模建設也並非真的是發展的快,一切都要按效果來評判,而評判的時間長度至少應該是20年以上!

長途旅行者,從來都不會選擇跑的方式。


理得心安


美國的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發展慢,的確和它的土地私有制有關係,但不是唯一的關係,也和美國的發展戰略及民主共和兩黨所代表的階級利益有關。

美國製度表面上看似民主,一人一票的選舉總統,實際上不論誰上臺,美國政府背後都是被軍火集團和大型財閥操控,全世界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不太注重發展國內民生。特別是2001年911事件以後,美國打著反恐的名義打了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耗費了幾萬億美元,再加上2008年金融危機,己沒有多餘的財政發展基礎設施。

再加之階級利益和土地私有制度,發展基礎設施就更難。比如德克薩斯州,比咱們四川的面積還大,居然沒有一條客運鐵路。上世紀九十年代,德州政府計劃修一條客運輕軌,在論證階段,航空公司不同意:客運輕軌修成了,那坐飛機的旅客就少了,影響航空公司的利益;旅館業也不同意:旅客坐輕軌當天就回家了,沒人住旅館了,影響旅館業的利益;輕軌沿線的居民不同意:噪音大擾民;離輕軌站遠的居民也不同意:車站離我那麼遠,我為什麼要為之納稅?只有車站附近居民高興,房價會升值。但大部分人不同意,輕軌也修不成,所以20多年了,這客運輕軌還在紙上。這就是美國的市場精細分工制度與我國的大協作制度的最大不同。


沁河漁夫


城市發展不只是靠土地、樓高!國外城市已經形成固有的形式,都是百年建築,風格獨特。中國城市千遍一律的板樓高層,造形近似,顏色相近,成片成片,密度極高,人似螻蟻般集中,細思極恐。由於人群密集,造成很多管理弊病,難言幸福感。中國大陸不似中國香港般彈丸之地,有必要高度集中人群嗎?


YL8123


美國的基礎設施發展緩慢?所謂基礎設施關呼大眾民生,美國人的衣食住行受到基礎設施發展緩慢影響了嗎?美國缺電嗎?美國的高速公路不發達嗎?全世家最繁忙的航空運輸難道不是在美國嗎?美國的城市有一下大雨就會形成城市內澇嗎?這不都是基礎設施的寫照。您所說的基礎設施是建築物的外牆光鮮華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