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权力与法律的关系?是法律维护权力还是法律是权力制定的?

一斤钻石1


一、“权力”和“权利”这两个看起来很像的概念

  1. 权力是指权利机关行使的权威性力量,如果用英文可能“authority”比较合适一些,比如行政部门、检察院等。

  2. 权利是一个民事概念,用英文的话是“right”,行使主体是民事主体,比如自然人、公司、其他法人组织等。


二、明确一下法律的概念

这里在明确一下法律的概念。根据《立法法》,法律的来源只有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制定的叫行政法规。

在这里,我估计提问者没有把概念定得那么小,因此我们把规范性文件统称为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所有的规范性文件。


三、法律和权利的关系

权利不论其种类如何,都来源于法律。因此法律是权利的保障。

有法律,才有权利;没有法律,则没有权利。

没有法律规定,可能有道德义务,但是不会有权利,因为道德义务是自愿的,人家不同意,你也不能要求人家做。


四、法律和权力的关系

  1. 法律必须是有权机关通过合法程序制定的。所有,具有立法权的机关可以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

  2. 法律又对有权机关的组织和权力进行了授权,也进行了约束。举例来说,公安部门必要时可以动用武力,但是不能超出法律规定的方式和程度。

综上,简单说,法律和权力之间是互相制约的关系,行使权力可以制定法律,法律又能创设和限制权力。


郭磊明说


法律是谁制定的,就为谁服务。

在民主国家,法律是人民(代表)制定的,当然为人民服务。在民主国家,人民当家做主,是没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政府只是人民设置来为人民服务的机构。法律是用来指导人民生产生活的行为规范,是保护人民权利不被侵犯的社会契约。

在民主国家,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部分权利的让渡,并通过自下而上的选举方式进行权力更替。权力来自人民,自然要为人民服务。

在专制独裁国家,法律是统治者(权力)制定的,当然为权力服务。在专制独裁国家,人民是被统治者,政府是统治者。法律是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工具,是暴力维护统治者权威的遮羞布。

在专制独裁国家,政府的权力来自少数人的暴力,来自力量拧成一股绳了的既得利益者,并通过自上而下的世袭或“禅让”方式进行权力更替。


用户59239671925


首先来说,法律是由人来制定的,而制定法律的本旨是用来约束人的,而人字虽然只有一撇一耐,但却是形形色色的,人有男女之别,也有好坏之分。所以制定一部法律,是治国安邦的重要武器。它不是真对某一个人的,是对整个社会群体而定的。也是为这个群体服务的。其实它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一根红线。当一个人一但触碰了这根红线,那么他就触犯法律了。然而在生活实践中,真正执行起来,似乎就没有那么公平了。有时候,有些有权有势的人即使触碰了红线,他们会以手中的权力做法码,把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不能说是法律不公正,关键是特权在作怪。所以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只是说说而已。而对于无权无势的老百姓来说,条条框框都适合。这就是人与人的区别,所谓的王子犯法与遮民同罪只是在骗老百姓的一种谎言和欺骗。


人比黄花瘦46


法律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法律当然是为权力服务的。西方民主制度的设计者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才将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使其相互制衡。


用户8555008615136


权力的意志,要靠法律实现❗🐎

权力解决路线问题,法律解决走的问题。

权力制定法律,法律维护权力。

制定法律时权力最大,执行时法律最大。

记得网上说,趙匡胤问群臣,世上什么最大?很多臣答,皇上您是大,宰相趙普说,世上只有理大,得到趙匡胤赞扬,皇上也要尊理,行理,法律就是理。


所以历史上就有,只要犯法,龙子龙孙同罪的说法。

“……龙子龙孙我不饶,头上摘取他乌纱帽,身上剝下他滾龙袍,紧紧法绳捆三道,贪脏卖法我不姓包。”


权力确定路线之后,有人支持,有人反对,甚至破坏,大部分是中间人。必须用法律统一,步调一致才能胜利。

支持的,起带头作用,中间的,鸭子过河随大流,反对的,法律强制,不走也得走。

就似羊,要吃庄稼,法律就是鞭子,吃就挨打。

自由不是无限,想咋就咋,必须在权力的限制下,越过就是犯法。

制定法律要经过对立,集中,统一,一步一步都得抓。

承认对立,是叫人人都说话。多提建议,多出办法,认法律成为真正的法。一旦产生,人人都得尊纪守法。

一直对立,国家就会乱如麻。

统一步伐,国家就会向前跨。


靳树怀


法和权的关系是相互的,是法大于权,还是权大于法,如果法律是约束权力的膨胀,那么法律是公正的。如果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那么法律就是一摞废纸。法律的执行,在于执法者的认真执法,依法办事,那么法律就起到了公平,公正的作用,如果执法者借用法律的名义谋私枉法,那么法律就失去了公平。法律的建设是为了社会的公平,稳定,有序的工作生活服务的,如果法律只是为政权服务,而不能约束当权者的行为,那么这种法律就是一种不公正的法律。自古有刑不上大夫,法不惩权贵,这样有些人就会把法律置之于脑后,就会出现贪脏枉法,祸害民众的现象。法律是正义的化身,是公平公正的,容不得任何人去践踏法律。让我们共同来维护法律的尊严。为了社会的公平,让我们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圆宁


法律被制定的目地就是用来规范公权力的使用。

西方的社会契约论实质是人民达成协议,组成国家,授予政府机关权力管理人民,为人民的利益服务。

而在我国的宪法中也明确规定,法律高于权力,法律的主要功能是规范公权力的行使。

那自然很容易就得出法律是高于权力,权力在法律的范围内使用。

但法律能否彻底约束好权力,或者禁止权力在法律归属的范围内作恶,这又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问题。

这些东西早已经经过广泛讨论,具体的方法也有很多,像宪法审查制度,三权分立。

总之,权力在理论上是受法律限制


彩虹海啊


一个真正民主,公平,公正的国家应该是法律大于权力。任何人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 赋予了你的权利。所以任何人的权利。 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毛疙瘩5


权力是什么?公权?私权?

以下只是自己的一些见解,供参考:

首先,在法制社会,无论是公权还是私权都是法律赋予的。

“天赋人权”的学说提出之后,通过若干次的社会运动,这种理论已经深入人心。

中国宪法和基本法都秉持着人民主权的原则。

中国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其次,在法律产生后,法律和权力就是共生关系。

权力需要法律地位,法律需要权力的认可和维护。

以法之名行使权力是一种共识。

最后,法律产生之后,权力已经完成了基本的进化。无论是私权还是公权,如果还有法律,就可以找到解释两者边界的方法。如果法律沦陷,权力只会成为动物世界中的强弱比较,也不再是题干中和法律相对应的权力概念,你可以随便给这种力量定义。

——分割线——

答题不易,时常想放弃,如果觉着答案尚可,还请大家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哟。


律拾


权力维护法律,谁权大谁就是法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