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蜂群“迁飞”和“飞逃”的2个因素,蜜源周期与季节气温

蜂群弃巢迁飞另择新居的现象,养蜂人称之为蜂群飞逃,蜂群出现飞逃之后,蜂群内的成蜂无一留下,就连具备飞行能力的幼蜂都会飞逃,蜂群内只剩下不具备飞行能力的新蜂,发生蜂群飞逃之后,蜂箱内不具备飞行能力的新蜂在地上爬行,这些幼蜂爬行的方向就是蜂群飞逃的方向。养蜂人发现蜂群迁飞和飞逃的情况,在饲养管理蜂群的时候,需要注意这些管理事项,帮助养蜂人更好饲养管理蜂群。

影响蜂群“迁飞”和“飞逃”的2个因素,蜜源周期与季节气温

定点饲养蜂群过程中,“蜜源周期变化”引发蜂群迁飞的原因

蜜蜂的飞行距离有限,蜂群能够采集到的蜜源收到限制,所以,养蜂人饲养蜂群近处地方的蜜源出现短缺,远处的蜜源丰富的时候,这时蜂群容易出现出逃的情况。有较少数的蜂友摆放的蜂箱,发现蜂箱在原位置不动,蜂群在缺蜜期飞逃,在下一个大流蜜期到来之前,蜂群又飞回蜂箱居住。所以,蜂群的迁飞会随着蜜源周期变化,蜜蜂受到远处蜜源诱惑,蜂群开始追逐远处的蜜源。

影响蜂群“迁飞”和“飞逃”的2个因素,蜜源周期与季节气温

养蜂人可以通过这些方法管理蜂群,让蜂巢内有充足的储蜜。在流蜜期快要结束的时候,养蜂人摇蜜之后,给蜂群内保留充足储蜜,有利于蜂群顺利度过缺蜜期,如果,蜂群群势较强,蜂群不仅容易出现分蜂热,而且蜂群消耗储蜜速度较快,这时养蜂人可以给蜂群进行人工分蜂,需要注意检查蜂群内的储蜜情况,发现蜂群内储蜜较少,及时给蜂群进行饲喂管理补充储蜜量,预防蜂群出现迁飞的情况。

蜂群调节巢温的能力有限,一年四季外界气温变化差异较大,温暖时期、高温时期和低温时期导致蜂群出逃的原因

蜂箱内从子脾区、无子脾区到隔板外侧温度逐渐变低,蜂群有调节巢温的能力,蜂群增加采水量和增加蜂箱内空气流通性进行散热降温,中蜂和意蜂增加蜂箱内空气流通性的方式有所不同,中蜂是向蜂箱内抽进外界空气,意蜂则是向蜂箱外排出热气,相比之下意蜂的散热方式更快捷。蜂群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抵御寒冷,在气温较低的冬季,蜂巢内子脾上蜜蜂结抱团的情况明显。

影响蜂群“迁飞”和“飞逃”的2个因素,蜜源周期与季节气温

夏季高温期的时候,蜂群为了散热降温,需要工蜂积极的进行散热工作,会导致工蜂加速衰老,给蜂群在下一个流蜜期到来前的繁殖发展带来影响。同时,蜂群长期处于过高的温度环境中,蜂箱内蜜蜂出现“离脾”的情况,蜂巢门有较多工蜂不归巢,蜂群会产生出逃的情绪,结果出现蜂群出逃的情况。养蜂人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帮助蜂群散热降温,加宽蜂群内蜂巢脾的距离,选择有遮阴物体的地方放置蜂箱,从蜂箱内到蜂箱外的调整管理,帮助蜂群进行调节巢温的工作。

影响蜂群“迁飞”和“飞逃”的2个因素,蜜源周期与季节气温

春繁和秋繁的时候,蜂群开始进入温暖时期,蜂群开始进入繁殖发展的状态,蜂巢脾上幼虫数量逐渐增加,蜂群哺育幼虫消耗蜂蜜和花粉逐渐增加,由于外界天气变化,导致蜜源减少,蜂群内储蜜不足,这时蜂群容易受到外界蜜源的引诱,导致蜂群出现迁飞的情况。同时,蜂群进入低温时期,蜜蜂需要食入更多蜂蜜进行代谢,从而产生热量维持蜂群内的温度,蜂群群势越强,蜜蜂消耗储蜜速度越快,蜂群出现缺蜜的情况,导致蜂群出现飞逃的情况。所以,养蜂人可以在流蜜期结束之前减少摇蜜量,给蜂群留下充足的储蜜,如果,蜂群处于缺蜜状态,给蜂群进行饲喂管理补充储蜜量。在低温时期给蜂箱进行保温包装,帮助蜂群度过温暖时期和低温时期,减少蜂群由于缺蜜原因导致蜂群飞逃的情况。

影响蜂群“迁飞”和“飞逃”的2个因素,蜜源周期与季节气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