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死後,曾國藩為何還要將他屍體剁碎放在大炮中發射出去?這是解恨還是另有所圖?

醉墨客


洪秀全死後,曾國藩將他的屍體剁碎裝在大炮中發射出去?是解恨還是另有所圖?我都不知道這則傳聞出處何在?查閱史料,你會發現這完全是以訛傳訛的無稽之談。

大勢已去

史載,同治三年(1864年)五月九日,天國重鎮常州被李鴻章部淮軍以及英國人戈登的“常勝軍”聯手攻破。城破後,七、八千天國守軍幾乎全部戰死,護王陳坤書被俘,旋即被處死,天國史上著名的常州保衛戰落下帷幕。

常州失陷後,通往天京(今南京)的屏障全被拔除。湘、淮軍於是連克丹陽、句容等城池,進而合圍天京。

曾國藩的戰前部署是:由淮軍取上海;令左宗棠的楚軍(湘軍分支)由江西攻浙江;他自己則坐鎮安慶,指揮胞弟曾國荃率嫡系湘軍精銳——吉字營,沿長江東進,直撲天京。

自從安慶淪陷後,天京以西盡是湘、淮軍之天下。從安徽敗退到壽州的天國後期傑出青年將領陳玉成,被投降清廷的太平軍守將苗沛霖誘殺。太平軍在天京以西之防線全部崩潰,面對咄咄逼人的清軍,基本已無力抵抗,湘軍輕而易舉的將太平軍設在安徽、江蘇長江沿岸的據點一個一個的予以清除。

短短兩個多月,湘軍輕易攻破了拱衛天京的一座座關卡,直逼天京城下,其進軍速度不僅出乎曾國藩之意料,就連天王洪秀全也感到突然,並因之惶恐不已。

激戰雨花臺

湘軍吉字營數萬人馬雖然實現了對天京的包圍,但曾國藩並未感到興奮,反而憂心忡忡。天國雖已日薄西山,但天京城裡的防禦力量依舊不容小覷;部屬在東線的太平軍基本未遭損失,還保持強大的陣容;皖南還有太平軍餘部繼續堅持作戰;西征的太平軍在扶王陳得才、遵王賴文光的率領下回師河南、湖北,在長江中上游威脅、牽制清軍。曾國荃在雨花臺下苦戰四、五個月,損兵折將,卻再難進一步。八月底,湘軍勁敵、天國忠王李秀成在洪秀全的不斷催促下率蘇南太平軍大舉來援天京,次月,侍王李侍賢也從江西北上配合忠王作戰,這樣一來,曾國荃的圍城部隊反而處於被太平軍圍攻的險境。 十月十三日,李秀成盡遣精銳,兇猛攻擊湘軍,並重挫湘軍,曾國荃確實悍勇,死戰不退,左臉頰被炮子擊傷,差一點喪命,依舊拼命指揮反擊。在安慶的曾國藩得知後,日夜焦慮不安。

雨花臺鏖戰歷時46天,李秀成、李侍賢擁有十倍於湘軍的兵力,武器裝備也不輸對方,本可以全殲或驅逐對手,奪取全勝也是情理之中。曾國荃為奪首功,督促將士浴血苦戰,拼死阻擊 。因傷亡慘重,軍中又開始鬧瘟疫,能上陣者已不足一半,形勢岌岌可危。令人想不到的是,李秀成 率三十餘萬大軍用一個半月的時間輪番猛攻圍城湘軍,竟未能一舉擊垮之,不知出於何種考量,他突然決定撤圍,率部退入城內。

這個結果,不僅大出曾氏兄弟的意料之外,就是在天國內部也遭到質疑。事後,李秀成解釋說:清軍深壕高壘,兵力強大;而我軍糧草難以為繼,戰士缺乏冬衣。

這個解釋有些牽強。彼時湘軍只有三萬兵馬,孤立無援,軍中又鬧瘟疫,死傷累累,早已是強弩之末。而太平軍人多勢眾,蘇、浙糧道未斷,軍中不至於乏糧。而且彼時還沒入冬,天氣並不寒冷,大可以一鼓作氣殲滅困獸猶鬥的湘軍。由此可見,雨花臺戰役的失敗,是太平軍戰鬥力迅速下降, 加之主帥李秀成為保存實力而患得患失 ,對這場戰役之重要性認識嚴重不足所致。

天王之死

雨花臺戰役未能改變天京被圍困的狀態,天王洪秀全更加焦灼不安,對李秀成的失常表現也很是憤慨。

為解天京之圍,洪秀全在束手無策的情況下,突然提出一個“進北救南”的計策。

所謂“進北救南”,就是向北進軍為名,吸引清軍,分散其兵力,行解救天京之實。只可惜這一招被曾國藩識破,並早作佈置,預先在太平軍必經之路上設下重兵埋伏。李秀成對這一計策有些牴觸,但被逼無奈,只好率大軍緩緩北上,因湖北大旱,糧食歉收,一路大軍上徵集糧草異常困難,不斷有士兵被餓死,遂被迫從湖北掉頭東返。路上,接到了洪天王命他火速率軍回援天京的急詔。

到江蘇江浦時,他率前鋒渡江先返天京,二十萬大軍則屯紮在江北。李秀成渡江不久,早已埋伏在此的清軍突然槍炮齊鳴,彈如雨下。太平軍猝不及防,死傷殆盡,忠王的二十萬大軍除一萬五千餘人突圍外,基本全軍覆沒。

1864年2月,左宗棠楚軍在“常勝軍”的配合下一舉攻克杭州。至此,蘇浙地區全被清軍收復,天京成了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的孤島。城內存糧即將告罄,天天都有餓死者,就連雀鼠、草根、樹皮都被吃盡,城內人心惶惶,陷入一片混亂恐慌的狀態。

天朝內部人心浮動,不斷有人縋城出逃,而動搖投降,秘密向清軍通風報信者也大有人在;人們互不信任,相互猜忌、提防,摩擦不斷。

李秀成認為死守一座危城毫無意義,建議天王棄城他走,尋機東山再起。天王勃然大怒,斥責秀成說:“朕的江山堅如磐石,你李秀成不扶,有的是人來扶;朕的天兵多如流水,曾國荃沒有什麼可怕的”。這些神話般的夢囈,成了洪秀全不可動搖的信念,他確實已經深深地陷入到拜上帝教的泥潭中不可自拔,走火入魔,自欺欺人 。洪秀全自詡為上帝之子,他認為天國有難,上帝一定不會坐視不管,天兵天將一定會來解救天國的。

愚昧與荒唐加速了天國滅亡的步伐。《湘軍志》載,1864年2曰28日,天京城外的制高點天保城被吉字營摧毀,天京被徹底攻克已是早晚之事了。

此時,城內已徹底斷糧,洪秀全不得不帶頭吃一種叫“甜露”的野草。由於長期緊張不安,加上飢餓導致營養不良,6月3日,洪天王重病而死,年50歲。其子洪天貴福(洪福瑱)繼位,稱幼天王。

開棺焚屍

洪天王死後,天京城內還剩三萬餘軍民。群龍無首,天國夢碎,人心更加動盪不安。

7月3日,拱衛天京的最後一座軍事要塞地保城被湘軍攻克。

同治三年六月十六(1864年7月19日)日,吉字營用炸藥轟開了太平門,清軍魚貫而入,天京陷落。

破城後,圍城三年、付出慘重代價的曾國荃為發洩仇恨,縱容麾下湘勇進行了大肆燒殺搶掠。數日後,殺光、搶光、擄光後,湘軍縱火焚城,六朝金粉之地南京陷入一片火海之中,濃煙蔽日,數百里外都能清楚的看見。洪秀全苦心經營十幾年、極盡奢華的天王府被搶掠一空後,也被付之一炬,被燒作白地,有一位南京秀才為此賦詩一首“十年壯麗天王府,化作荒莊野雀飛”。

城破後,李秀成趁湘軍忙於搶掠,疏於防備,帶千餘將士保護幼天王和幹王洪仁玕一起化裝出城。之後,李秀成被亂軍衝散,後被俘遇害。洪天貴福則僥倖逃至江西投奔李侍賢,後在江西石城被左宗棠部將席保田抓獲,11月16日被解往南昌,遭贛撫沈葆楨凌遲處死,年16歲。

《曾國藩日記》載,他從安慶到南京後,命提督熊登武帶人將洪秀全的屍骸從墳裡挖出來。7月28日,洪逆屍體被挖出來以後,“扛來一驗,鬍鬚微白可數,頭禿無發,左臂股左膀尚有肉,遍身用黃緞繡龍包裹。驗畢,大雨約半時許”。驗完屍體後,曾國藩命人架起乾柴 ,點上火,將洪秀全的屍骸拋進火堆,燒的灰飛煙滅。說也奇怪,洪秀全的屍體被燒掉後,餘燼未熄,一陣滂沱大雨突然襲來,下了約半個時辰...... 由此可見,洪秀全的遺體被挖出來後被燒掉了,其他的說辭都是不實傳聞。

【插圖源自網絡】

【寫作不易 剽竊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