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日本人選擇不辦婚禮的「無婚」,是為了省錢還是看破紅塵...

要說人的一生中最為重要的兩場儀式是什麼的話,那一定得是婚禮和葬禮。

代表人生新的起點的婚禮,與代表人生終點的葬禮,也被稱為紅事和白事,象徵著新生和死亡。且基於當事人沒有辦法看到自己的葬禮這一點,即使說婚禮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為華麗和莊重的舞臺也不為過。

三成日本人選擇不辦婚禮的「無婚」,是為了省錢還是看破紅塵...

故而,不論是哪個國家的人,只要有能力都會盡量把自己的婚禮整的像模像樣一些,租儘可能奢華的場地,借來儘可能多的高級車,準備儘可能高檔的菜餚,請儘可能多的人,這樣的做法基本已經成為了現在國內婚禮的模板。

三成日本人選擇不辦婚禮的「無婚」,是為了省錢還是看破紅塵...

即使是內心覺得其實並沒有必要請那麼多人花那麼多錢,卻總是想要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且害怕花的少了被周圍人嚼舌根。甚至可以說,這樣的做法已經有些偏離了婚禮原本應有的理念。不再是一對新人莊重,祥和的儀式,而成了一種浪費和攀比。

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跟你說咱們結婚不辦婚禮了的話,你會怎麼想?會同意嗎?

三成日本人選擇不辦婚禮的「無婚」,是為了省錢還是看破紅塵...

這樣的事情要是發生在國內的話是不是當場翻臉的情況比較常見呢?畢竟,對於國人來說,結婚辦婚禮是必須的事兒,可謂“連辦婚禮的錢都沒有還結什麼婚?”

然而在日本,結了婚卻沒有辦婚禮的情侶居然超過了三成。

男女雙方辦了結婚手續,但是並不舉辦婚禮,這樣的做法在日本被稱為「ナシ婚」,也就是“無婚”(無婚禮結婚的簡稱)

三成日本人選擇不辦婚禮的「無婚」,是為了省錢還是看破紅塵...

根據日本數家大型情報網站的調查來看,日本在平成28年中辦理了結婚手續的情侶數為62萬人,而其中沒有舉辦婚禮的有20萬人左右。由此可見,不辦婚禮的“無婚”雖然說不上是主流,但已經成為了一種很常見的風氣

那麼,這麼多的新婚夫婦之所以放棄舉行婚禮,究竟是有著怎樣的原因呢?

三成日本人選擇不辦婚禮的「無婚」,是為了省錢還是看破紅塵...

首先第一點自然就是金錢上的問題了。

根據日本情報雜誌「ゼクシィ」的統計來看的話,在日本要想舉辦婚禮基本要花費平均354.8萬円/70.2人。也就是說請一位賓客基本上就要花費將近50000日元(約合人民幣3300元),要是按照兩家的父母和親戚朋友合起來攢個四五大桌的話,花個兩三百萬日元基本上是稀鬆平常的事情。然而在如今這個一般家庭都沒啥閒錢的情況下,要是夫婦二人沒有很高的薪資的話舉辦婚禮還是挺費勁兒的。

因此,現在有很多的新婚夫婦想要把這筆錢省下來用來培養孩子或是花在其他的一些比較有實際價值的事情上。

三成日本人選擇不辦婚禮的「無婚」,是為了省錢還是看破紅塵...

第二個原因則就是,現如今的日本人對於所謂的“儀式”越來越不看重這一點。

就像咱們國內,現如今的很多婚禮就已經開始漸漸偏離“儀式”的範疇,甚至結婚的雙方也並沒有覺得自己是在舉辦一場“儀式”,而僅僅是將婚禮當作一場衝派頭的走形式,對於很多年輕一代來說,“儀式”所具有的意義已經悄然消散了。

同樣的事情在日本的年輕一代中也在發生著,在“儀式感”越發喪失的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同樣不覺得結婚是一場儀式,僅僅將其當做走形式。但與大多數國人不同的是,有些日本人明顯更加的“佛系”,不僅沒有將婚禮當作一場人生必經的儀式,甚至不想用其充場面。對於這樣的人來說,舉辦婚禮無疑就是一種活脫脫的浪費錢,還不如將這筆錢用在夫婦二人的愛好或改善生活上,故而直接就把這個婚禮給省略了。

三成日本人選擇不辦婚禮的「無婚」,是為了省錢還是看破紅塵...

至於第三個原因,則就是很多日本人的婚禮是為了自己的爸媽所舉辦的。

原因同樣是因為,這一部分人不覺得有舉辦婚禮的必要性,但往往因為父母對自己的婚禮很是期待,所以不得不為了父母大辦一場。而對於一些父母已經去世或是父母離異的情侶來說,不需要做“為了父母辦一場婚禮”這樣的事情,所以就自然而然的選擇不辦了。

三成日本人選擇不辦婚禮的「無婚」,是為了省錢還是看破紅塵...

總的來看的話,無非就是金錢因素,父母因素,以及自身對儀式的必要感抱有懷疑這三個原因。最終導致了超過三成的日本人選擇“無婚”。

而除了“無婚”以外,其實在日本還有更狠的一種名為「事実婚」的婚姻方式,不光不辦婚禮,甚至連結婚都不登記,妻子也不冠夫姓。

但這樣的夫婦過日子卻是和正常夫婦沒什麼兩樣,照樣家庭和睦也會有孩子。而之所以不辦結婚手續也不舉辦婚禮,則是因為他們對結婚必須要領證辦婚禮循規蹈矩的這一套東西從根本上感到厭煩,所以才從根本上將其否定掉了。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來很有趣的一點,很多在日本已經逐漸改變的東西在國內卻絲毫未變,而國內很多已經被淘汰的東西卻在日本仍舊徐徐生輝的存在著。

三成日本人選擇不辦婚禮的「無婚」,是為了省錢還是看破紅塵...

說到底,所謂的婚禮,意在即將結為夫妻的兩個人,一邊接受周圍人的祝福,一邊交換對對方的承諾與表白,本質上應該是一種絲毫不佔俗氣的高尚儀式。

即使只有即將許下諾言的兩個人,只是在孤單的教堂,互相交換自己手製的簡易戒指,但卻仍舊能被稱之為一場盛大的婚禮。

相對的,不論花了再多的錢,請了再多的人,顯示自己有多麼的財大氣粗,身為主角的兩個人並沒有將此當作一場對二人來說十分莊重的儀式的話,就難以稱之為一場真正的婚禮。

可以說,婚禮的作用之一,就是通過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儀式使得夫婦二人邁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比起婚禮的華麗程度,能否作為一場“儀式”為二人帶來這樣的改變與自覺,反而更加的重要。

三成日本人選擇不辦婚禮的「無婚」,是為了省錢還是看破紅塵...

而在現如今婚禮越來越不走心,而僅僅是揮霍走形式的情況下,新婚夫婦自然也就難以產生“自己已經結婚了”這樣的自覺。在婚後的生活中,也難以真正意義上將另一半作為配偶來對待,反而是保持著婚前的狀態,所以在發生矛盾時難以互相包容理解,最終閃婚閃離的情況才會越來越多。

相較之下,一些日本人雖然同樣沒有結婚的自覺和轉換,更不對名為“婚禮”的儀式抱有肯定感和必要感,但比起走形式反而是選擇了徹底將其捨棄,這一點也是日本人與國人很大的一點不同吧。

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對你而言婚禮是必要的嗎?歡迎留言告訴大家~

-END-

如果喜歡我們的作品,請搜索並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日本物語,獲取更多資訊。

在這裡要感謝各位讀者,我們需要大家的支持,你們的支持是我們一所懸命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