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军神朱可夫为何身后凄凉?只因为赫鲁晓夫的嫉妒吗?

sunny__小点


相比起图哈切夫斯基,朱可夫身后并不凄凉,只是退休了而已。

赫鲁晓夫对他不仅仅是妒忌,更是恐惧。

因为众所周知,斯大林死后,苏联高级官员便开始为争夺最高权力进行明争暗斗。

第一局:刽子手贝利亚VS赫鲁晓夫、莫洛托夫、布尔加宁

双方都拉拢朱可夫,朱可夫投靠赫鲁晓夫等人的一派,结果赫鲁晓夫等人发动政变,逮捕并枪决了贝利亚。

勤王有功的朱可夫也得到了奖赏:

1953年朱可夫成为国防部第1副部长,1955年任苏联国防部部长。


第二局:赫鲁晓夫vs莫洛托夫、布尔加宁。

莫洛托夫、布尔加宁在主席团会议上要求赫鲁晓夫辞职,赫鲁晓夫要求召开党中央全体会议。

朱可夫支持赫鲁晓夫,派军用飞机将全国各地的所有中央委员接到莫斯科开大会。结果大多数中央委员直吹赫鲁晓夫,朱可夫在会上指责莫洛托夫等人参与斯大林的清洗运动,结果摩托洛夫和布尔加宁被强迫退休。

比起斯大林,赫鲁晓夫对政敌仁慈多了。

因为在会议上,朱可夫说:“军队反对(罢免赫鲁晓夫)的提议,没我的命令一辆坦克也不会动。”

等赫鲁晓夫巩固了权力,回过味来,觉得朱可夫实在可怕。他导向谁,谁就能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那还了得?

朱可夫就是一把枪,谁拿着他就是王者,他要打谁谁就完蛋。

而朱可夫似乎忘记了,在苏联,是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

朱可夫本人一直对军队中的政工干部缺乏好感,他有生之年一直反对在军队中设立政治委员加军事主官的双首长制,而积极推行由军事主官兼任政治委员的单一首长制。

所以说,朱可夫是个纯粹的军人,不是政治家,甚至不是一个合格的苏共党员,这也是他战功卓著的原因,和在政治上失势的原因。

他认为军队就应该只专注于作战,而不必考虑什么政治因素,在他主持苏军工作时,他就推行了单一首长制,他把军队紧紧抓在手里,搞起了自己的独立“王国”。

这令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共中央的感到了危险,于是他们决定拿掉了朱可夫。

所以,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赫鲁晓夫开始打压朱可夫,指责他:一、是在军队里培植对自己的崇拜;二、削弱党对军队的控制。三、是军事与战略上的谬误。四、搞波拿巴主义)。


在受铁托邀请访南时,中央解除了他的国防部长职务、中央政治委员地位,并强制他退休,并禁止他参加一切军事、政治活动。

退休的朱可夫生活无忧,但心情抑郁苦闷,以为几乎所有的以前对他阿谀奉承之徒都离他远去,怕跟他扯上关系而倒霉,只有有巴格拉米扬、华西列夫斯基和罗科索夫斯基等几位元帅不惧风险,和他保持联系。

朱可夫一家住在一个别墅里,终日没事干,就开始写回忆录,著有《回忆与思考》、《在保卫首都的战斗中》、《库尔斯克突出部》、《在柏林方向上》等军事著作,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的许多著名战役,并阐述他的军事思想。

赫鲁晓夫下台后,勃列日涅夫上台,朱可夫以为迎来了曙光。

1970年左右,朱可夫当选了莫斯科州苏共代表大会代表。

朱可夫非常高兴,为此还专门订做了一件新制服。他焦急地等待大会的召开。但就在会议召开的前一天,勃列日涅夫告诉加林娜:“我建议他不要出席会议。如果出席,他得频频起立、坐下,会吃不消的。”

朱可夫遗憾回到家里,神情落寞,此后精神更加抑郁了。

1974年朱可夫去世,葬于红场克里姆林宫墙下。

而相比起朱可夫的老师和长官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朱可夫可算幸运多了。

继勃列日涅夫之后执政的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戈尔巴乔夫等历届苏联领导人都没有给朱可夫平反。

但,历史不会忘记这个俄罗斯人的英雄,抗击法西斯的伟大统帅。

1994年5月9日,叶利钦时期当俄罗斯政府成立朱可夫勋章做为高阶军官杰出表现的奖励,使他作为与库图佐夫、苏沃洛夫相提并论的俄罗斯民族英雄载入史册。

1995年,朱可夫元帅青铜雕像完工,矗立在莫斯科红场。这是俄罗斯人民对朱可夫元帅最高的敬意!


燕赵节度使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某领导人在批判彭德怀时候,指责他是“魏延的骨头,朱可夫的党性,冯玉祥的作风”。

魏延有反骨,就是老叛徒的意思;冯玉祥是反复无常,做人虚伪的典型。

那么为什么说朱可夫的党性呢?

因为朱可夫没有什么党性,永远只站在实力强的一边。

这导致了他晚年的凄凉。

其实在二战期间,很多人对朱可夫不满,只是他在战时很重要,不便于打击他。

战后1946年,朱可夫就被中央军事委员会批评对党政治上不可靠后,被罢免了陆军总司令的位置。

显然,这是斯大林本人推动的。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斯大林认为朱可夫在政治上不可靠,不值得信任,试图将他逮捕。

然而会议上,多名重要人物的反对而作罢,但是以“反社会主义煽动”逮捕朱可夫身边的将领的行动从1947年底进行到1949年。

朱可夫也被指责盗窃了战利品:17个金戒指、3颗宝石、15条金项链、超过4公里的面料、323件貂皮、44条从德国宫殿弄来的地毯、55幅名画和20把枪支。

最终结果是,1947年他被派到远离莫斯科的敖德萨军区任司令员,后来又贬到战略位置更加次要的乌拉尔军区任司令员。

1953年,斯大林去世前,朱可夫被召回莫斯科。

当时斯大林病情已经比较严重,当时政府权力多掌握在他的心腹贝利亚手中。

贝利亚游说朱可夫,希望他在斯大林时候掌握军权,支持贝利亚做主席。

朱可夫判断局势,认为贝利亚实力最强,就答应了。

然而,斯大林突然暴死后,赫鲁晓夫和莫洛托夫、布尔加宁等人找到朱可夫,希望他支持高调贝利亚。

朱可夫判断局势,认为贝利亚已经占劣势,再次同意。

于是在朱可夫的协助下,贝利亚被逮捕、处决。由此,朱可夫得到奖赏,成为国防部第1副部长,1955年任苏联国防部部长。

然而1957年赫鲁晓夫和莫洛托夫、布尔加宁等人发生矛盾。

朱可夫认为赫鲁晓夫实力最强,选择支持他。在莫洛托夫、布尔加宁等人试图逼宫发动政变时,朱可夫支持赫鲁晓夫,派军用飞机将所有中央委员接到莫斯科,并做了有力的发言指责莫洛托夫等人参与斯大林的清洗运动,他说“军队反对(罢免赫鲁晓夫)的提议,没我的命令一辆坦克也不会动”。

由此,政变瓦解。

搞笑的是,赫鲁晓夫却对朱可夫有了怀疑。他觉得为什么莫洛托夫等人会去收买朱可夫,而不是收买别人?这客观说明他不可靠。

于是,朱可夫被赫鲁晓夫要求退休。

赫鲁晓夫指责他:一、是在军队里培植对自己的崇拜;二、削弱党对军队的控制。三、是军事与战略上的谬误。四、搞波拿巴主义。

在受铁托邀请访南时,中央解除了他的国防部长职务、中央政治委员地位和强制退休,报道他回国的同一期红星报也登着他被免职的消息。

随后朱可夫一直闲居,1974年去世,葬于红场克里姆林宫墙下。

晚年,几乎没有将军同朱可夫来往,他也没有什么社交,孤独的走完了最后的10多年。


萨沙


朱可夫是二战苏德战争时期的关键人物,有拯救苏联的历史功绩。但他的人生却充满危机,如同江河上的浮萍,始终都难以左右自己的人生。围绕朱可夫的选择,有人觉得他是见风使舵,其实不然。如果结合当时苏联的实际国情来看,朱可夫根本无法左右自己的选择,只能是明哲保身,能保住就不错了。

在苏德战争开始的初期,西线的苏军节节溃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高级和中级的指挥官此前被枪毙了,朱可夫算是少数活下来的军队高层。朱可夫接手莫斯科防线后,逐步扭转了局面。但战争结束后没多久,斯大林就怀疑他了,认为他不可靠。

甚至斯大林还想派人逮捕朱可夫,被很多其他高级领导劝阻了下来。此后朱可夫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人生,先是被免去了陆军司令职务,然后调到了敖德萨军区,最后被派到了乌拉尔军区担任司令员。总之就是距离莫斯科越来越远,但斯大林也不敢降低他的军职,担心凉了保家卫国将士们的心。

斯大林去世后,几位高层人物开始博弈。朱可夫只是个军人,不怎么参政,因此他很难看清形势的变化。先是贝利亚找到他,他同意支持贝利亚。后来赫鲁晓夫慢慢的控制了实权,他又支持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其实就是一直在利用朱可夫,需要他来稳定军心的时候,就厚待他。打压贝利亚和对付莫洛托夫时,朱可夫都帮了赫鲁晓夫的大忙。但形势一旦稳定了,赫鲁晓夫又抛出了似曾相识的说法,认为朱可夫不可靠,质疑他在部队培植亲信。强行要求朱可夫退休。

此后朱可夫就一直过着退休生活,谨言慎行。1974年去世后,为了表彰他的卫国军功,还是把他葬在了克里姆林宫附近。朱可夫主要还是军事能力太强了,太容易引起别人的担心,所以被人穿小鞋。


兵说


苏联时期的将军和元帅大多结局都不太好。有的是因为在军事上出现了严重失误,但大多数是因为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了。被称为军神的苏联元帅朱可夫之所以身后凄凉,不仅被免职还被克格勃监听到去世那一刻,这不是因为他军事才能不足,而是因为他在与赫鲁晓夫的政治斗争中失败了。朱可夫是一个合格的军人,但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世界上大多数参与政治的军人下场都不太好,更何况朱可夫是深度的参与了苏联的上层政治。参与政治的军人不是一个纯粹的军人,脚踏军事和政治两个领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

我们详细的了解一下朱可夫,就会发现他身世凄凉的原因并不简单。

朱可夫资历深厚

朱可夫参加了1917年11月发生在彼得格勒的10月革命,虽然朱可夫当时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但的的确确是一个老革命。这位老革命后来又参加了苏俄国内战争,同白军血拼了4年多,终于成为了一名红军军官。这位红军团长跟中国的关系也是非常深厚,曾经在1938年成为中国的军事顾问,回国后被斯大林任命为苏联的白俄罗斯军区的副司令员,是红军内部最有资历的军事指挥人员之一。朱可夫是布尔什维克的元老之一,在1919年就成为了一个布尔什维克,在党内的地位也是比较靠前的。无论是在军队还是在党内朱可夫都是元老之一。与朱可夫的不断升迁相比,赫鲁晓夫逊色的多。当朱可夫为国征战的时候,赫鲁晓夫还在工学院学习。所以从资历上讲,赫鲁晓夫很难驾驭朱可夫。


朱可夫因为优异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斯大林的赏识。

朱可夫的才能主要在军事上,这种军事才能被展现出来是在诺门罕战役之中。在这次战役中,朱可夫歼灭了日军5万多人,挫败了日本人的军事试探,粉碎了日本人的北上战略,打破了日本人与德国人企图联合起来灭亡苏联的阴谋。使苏联远东地区没有发生大的战争行为,从侧面保障了苏联在二战中的胜利。不仅如此,朱可夫还通过这次战役初步验证了大规模集中使用坦克的大纵深战略。因为这次的功劳朱可夫被任命为最大的军区基辅军区的司令员。朱可夫和赫鲁晓夫都受到了斯大林的赏识,但朱可夫说的赏识,是因为自己的英勇无畏和卓越才能,而赫鲁晓夫受赏识是因为胆小怕事及拍斯大林马屁。所以从才能和性格上讲,朱可夫是鄙视赫鲁晓夫的。朱可夫可以大声的说他没有签署任何大清洗的命令,而赫鲁晓却不敢。

朱可夫在大战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军队内的影响力无与伦比

朱可夫在二战中升任为元帅,几乎指挥了苏联与德国的所有重要战役。斯莫棱斯克战役,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都是朱可夫指挥的。是朱可夫粉碎了德国法西斯灭亡苏联的企图,打出了二战的转折点。还是在朱可夫的指挥之下,1945年苏联军队进攻柏林,并占领了德国的国会大厦,迫使德国于1945年投降。由于朱可夫在二战中的巨大贡献,曾经获得了一次胜利勋章,曾经两次被鸣礼炮致敬,曾经被四次授予苏联英雄的称号。二战结束以后朱可夫在军队和人民心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斯大林。可以说因为二战,朱可夫达到了人生中最辉煌的顶点。这是斯大林所不允许的,所以他被免职了。斯大林都顾忌惧怕朱可夫,何况赫鲁晓夫呢?

赫鲁晓夫重新启用朱可夫是迫不得已

1953年斯大林去世以后,成为最高领导人的并不是赫鲁晓夫,而是马林科夫和贝利亚。掌握实权的是贝利亚,因为贝利亚是秘密警察的头子,掌握了内务部这个强力的部门。通过这个内务部,贝利亚掌握了苏共领导人的很多把柄。也就是说,只要贝利亚愿意,可以随时解除赫鲁晓夫的那个没有实权的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的职务。那么贝利亚会不会解除赫鲁晓夫的职务呢?一定会的!因为赫鲁晓夫就是斯大林用来制约和平衡贝利亚的,是为了避免贝利亚的权力过大。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赫鲁晓夫和贝利亚是敌人,既然是敌人就要打击。贝利亚因为要处理德国事务,所以没有及时抓住机会。赫鲁晓夫彻底已经贝利亚出访德国的机会,进行了政治上的串联。把憎恨贝利亚的马林科夫等人联合在一起,等贝利亚回到莫斯科之后就被抓捕。赫鲁晓夫和马林科夫为什么能够成功的抓捕贝利亚,是因为朱可夫成为了国防部长。朱可夫调动军队控制了莫斯科,只要朱可夫支持赫鲁晓夫,就意味着军队支持赫鲁晓夫,也就意味着赫鲁晓夫控制了莫斯科。拥有军权的领导人才是真正的领导人。毕竟毛主席曾经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清除了贝利亚之后,赫鲁晓夫成为了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这个时候赫鲁晓夫又开始担心了!

担心谁呢?担心朱可夫。朱可夫的确帮助赫鲁晓夫夺取了权力,成为了最高领导人。但同时也让赫鲁晓夫意识到,朱可夫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同样对他的权力造成了威胁。朱可夫可以支持赫鲁晓夫,也可以支持别的领导人。毕竟赫鲁晓夫不能保证朱可夫对自己绝对忠心,朱可夫也不可能对赫鲁晓夫绝对忠心;因为赫鲁晓夫没有那种让一个百战百胜的元帅沉浮的才能和气质。既然如此,应该怎么办?赫鲁晓夫的做法是解除朱可夫的国防部长的职务,使朱可夫失去了对军队下达命令的合法身份。

实际上,朱可夫的确可以帮助赫鲁晓夫掌握军队。但是,只要有朱可夫在军队就不可能真正听从赫鲁晓夫的命令。军队服从有本事的人,朱可夫就是那个光芒万丈的有本事的人。因此赫鲁晓夫对朱可夫是又爱又恨——爱他帮助自己夺取了权力,恨他影响了自己对军队的掌握。德高望重而又战功赫赫的军事将领是不能让领导人放心的。所以1957年被污蔑为阴谋夺权的朱可夫只好回家谈恋爱去了。后来娶了一个漂亮的老婆,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可以算得上是仕途失意,爱情得意。

赫鲁晓夫嫉妒朱可夫吗?当然!不仅赫鲁晓夫嫉妒他,斯大林也嫉妒他。不是嫉妒他的长相,而是嫉妒他的战功赫赫,嫉妒他的德高望重,嫉妒他的被军队的认可。斯大林曾经指责朱可夫:“不谦虚,过于傲慢,把战争期间取得所有重大战役胜利的决定作用归功于己”。后来竟然污蔑朱可夫准备进行军事政变,干掉斯大林。就是用这种污蔑的手段,斯大林解除了朱可夫陆军总司令的职务,本质上表现出了斯大林对朱可夫的忌惮。钢铁般的斯大林忌惮朱可夫,暴躁的赫鲁晓夫忌惮不忌惮?那是一定忌惮的。赫鲁晓夫曾经说过:“朱可夫……我们正面临一次军事政变”。用我们中国人的话说就是功高震主,既震了斯大林又震了赫鲁晓夫。老大都害怕你了,你还想混吗?!

苏联没有建立起来正常的领导人继承制度

从十月革命以来,苏联有没有正常的领导人选拔制度。也并没有在苏联普遍的建立民主制度,苏联的一切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把中央政府的一切权力都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最高领导人可以决定一切人的生死。在列宁时期如此,在斯大林时期如此,到了赫鲁晓夫时期当然也是如此。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没有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情,社会主义苏联竟然没有建立起人民民主制度是多么的可笑。最高领导人生前不确定由谁来继承权力;最高领导人死后下层的领导人是通过激烈的斗争然后上位。这其中充满了暴力!通过暴力获得权力的人会害怕什么?害怕暴力!所以得把拥有暴力的人清除掉!所以赫鲁晓夫清除了朱可夫。高度集中的政治模式即使斯大林模式,是有极大缺陷的。

赫鲁晓夫和朱可夫性格起了冲突

性格决定命运!朱可夫太直率,这种性格既不受斯大林的喜欢,也不受赫鲁晓夫的喜欢。朱可夫竟然能在开会的时候,指责马林科夫等人对大清洗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让他们辞职,让他们认罪伏法。还炫耀说自己没有在大清洗运动中下过任何命令。这都引起了赫鲁晓夫的不满,因为赫鲁晓夫在大清洗中也是不干净的。朱可夫成功的把自己孤立了!赫鲁晓夫这个人性格是比较暴躁的,能够在联合国开会的时候拿皮鞋敲桌子的领导人只有这一个。这种暴躁的性格使赫鲁晓夫在日常的行政中变得刚愎自用,不听人言。赫鲁晓夫搞的玉米种植运动是不符合苏联的地理环境的,但赫鲁晓夫并不听从科学家的建议,导致了最后的失败。两个都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的人是无法共事的。

总而言之,赫鲁晓夫认为朱可夫是自己的救命稻草,用完了自然要扔掉;赫鲁晓夫认为朱可夫是自己掌握最高权力的绊脚石,自然要搬掉;赫鲁晓夫认为朱可夫服从自己领导的可能性不大,自然要赶走。说到底,朱可夫的凄凉悲剧人生,不仅仅是赫鲁晓夫的嫉妒,最致命的是两人产生了权力上的斗争!朱可夫是苏联高层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历史纬度


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天生就是为战争而存在的。这种人在某个领域天赋极高,但在其它方面则很平庸。朱的情商很低,与上下级关糸都不好。即使在高级将领的圈子里也没什么朋友。斯大林对他是保护的,俄罗斯出版了一本巜元帅与总书记》内中有详细的描述。占领柏林后苏军上下抢劫之风盛行,朱可夫也不例外,收藏了大量的贵重物品,克格勃的侦查小组进入了朱在莫斯科的别墅,发现了大量的油画地毯皮货吊灯等物品,都是从柏林运回来的。报告送到斯大林处,对同案的其它将领如㨗列金中将等给予了降/衔判刑的处分。在收到朱的认罪书后,网开一面只把朱降为伏尔加沿岸军区司令。而朱到当地又和当地党政部门发生冲突。而国防部长布尔加宁前去视察,朱竟拒绝向部长敬礼。布尔加宁向斯大林诉苦,斯一笑了之。但斯大林死后,朱提起斯,张口就是那个麻子。贝利亚事件后,赫鲁晓夫力排众议,让朱担任国防部长,其时元帅一大群,够资格的很多,不是非朱不可。57年莫洛托夫反党集团事件后,朱进入中央主席团达到了政治上的顶峰。但也露出了令人不安的苗头,如任用私人,未经批准开办特种学校,在公开场合议论领导人和国家政策。用赫鲁晓夫的话就是露出波拿巴的倾向,需知苏共和我党一样强调党指挥枪。面对这些苗头,苏共中央利用朱可夫出访的机会,在正在召开的苏军党的积极分子大会上公布朱可夫的问题对其进行批判。与会的苏军将领上至第一代的元帅布琼尼.铁木辛哥.下列同期的战友如科涅夫华西列夫斯基都积极投入对朱的批判连朱最好的朋友罗科索夫斯基也不例外。只有什捷缅科试图给朱报信未果,后补降为中将。等朱回到莫斯科大局以定,曾被朱当面斥骂的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接替朱担任国防部长,政冶上朱也退出了中央主席团。保留元帅待遇,过起了退休生活。64年以后勃列日涅夫执政对朱维持原政策未做改变。总之朱的遭遇,不是某人的因素,因为他踏进了不属于他的领域,干预了他不应干预的事。


用户9713897172726


其实理由很简单:功高盖主。

(斯大林去世)

1953年斯大林去世之后,苏联高层开始了夺权斗争。马林科夫、莫洛托夫,以及赫鲁晓夫都想上台执政。对于赫鲁晓夫来说,他的障碍还包括贝利亚。这个斯大林领导班子的重要人物,不仅动作频繁,而且还掌握着克格勃。

赫鲁晓夫明白贝利亚的力量,所以第一时间拉拢了朱可夫,想动用军队的力量扫清自己夺权的障碍。因为早在斯大林时期,贝利亚就曾经想要找朱可夫的麻烦,所以两人也算是“仇人”了。

朱可夫于是全力支持赫鲁晓夫,帮助他清理了贝利亚。也正是这次功劳,赫鲁晓夫提名朱可夫接替布尔加宁出任国防部长,并在1956年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


赫鲁晓夫下面的对手,就是以马林科夫和莫洛托夫为首的一批高层人士。

(赫鲁晓夫)

1957年6月,赫鲁晓夫出访芬兰,马林科夫等人迅速行动,制定了把赫鲁晓夫逼下台的计划。赫鲁晓夫回来之后,立刻就被告知要出席一个“庆祝列宁格勒建城250周年”的主席团会议。结果,会议一开始以马林科夫为首的多人开始指责赫鲁晓夫,并提出了罢免他的第一书记职务。

就在危机重重之时,朱可夫忽然走了进来,对所有的主席团委员说,自己在会议前一小时,被马林科夫叫去谈话,被拉拢共同对付赫鲁晓夫。

朱可夫的话立刻引爆了全场,这意味着此次会议是有预谋的夺权行为。会议主持人不得不宣布休会,第二天再继续。随后,赫鲁晓夫开始反击,最终击败了马林科夫集团。这次的夺权事件,朱可夫又一次成为了大功臣。于是,赫鲁晓夫将朱可夫提拔至主席团正式委员,进入了苏共中央最高决策层。


但是,对于赫鲁晓夫而言,这个掌握军队的朱可夫太可怕了。

(朱可夫)

赫鲁晓夫明白,朱可夫既然能帮助自己,也能帮助别人。所以,必须限制他的权力,必须让党牢牢掌握军队。

但是,朱可夫对于赫鲁晓夫的军队改革十分抗拒,他坚持军队首长制,企图牢牢掌握权力。据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披露,朱可夫曾经说过:“没有我的命令,谁也无权动用军队的一兵一卒。”

另外,朱可夫还不顾赫鲁晓夫的反对,私自建立了一所敌后袭击特种部队,招收了2000多名学员,培养“特殊人才”,直接隶属国防部。这让赫鲁晓夫非常愤怒,因为所谓的敌后袭击,很有可能是为了武装夺权做准备。

于是,赫鲁晓夫迅速动手,在朱可夫外出访问期间,迅速前往军队稳定人心,暗示自己将要对朱可夫动手。1957年10月26日,朱可夫返回莫斯科后就参加了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遭到了严厉的“批评”。

朱可夫被解除了一切职务,彻底倒台了。

此后,朱可夫一直赋闲在家,晚年就在凄凉中度过的。一直到1995年5月,俄罗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朱可夫的名誉才被彻底恢复。

军神朱可夫在政治上,显然不是赫鲁晓夫的对手。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功高盖主,必然会引起赫鲁晓夫的猜忌。而朱可夫不愿交出权力的行为,更是注定了他的悲剧。

军神会打仗,但不一定懂得政治。


七追风


出身于鞋匠世家的苏联元帅朱可夫,一生结过两次婚,只有三个女儿,没有儿子。他支持赫鲁晓夫上台,清算了斯大林,可能是功高盖主吧,赫鲁晓夫对他一直心存忌惮,他三个漂亮的女儿一直受到监视,不得自由。苏联解体,她们才得以解脱。朱可夫元帅无后,可谓身后凄凉。赫鲁晓夫是否出于嫉妒,这只能是猜测,个中缘由没有定论。


老顽童374236889


朱可夫是个军帅,只会打仗,立场却不坚定。

今天支持斯大林,明天支持赫鲁晓夫,后又支持勃烈日涅夫,

所以,只能利用,不可大用。


实事实话1


功高震主,桀骜不驯是赫鲁晓夫恐惧的关键,但其后墙倒众人推,人走茶凉也是其处境悲凉的原因。一句话,落魄的凤凰不如鸡,但他所建立的旷世功勋,却是任何人也抹杀不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