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在宋元明時期的都掌蠻,為何會在明代遭遇彌天大禍?

都掌蠻是一個在宋元明時期活躍在四川省的一個少數民族,但是這個民族在明代卻遭遇彌天大禍,這是什麼

原因呢?編者從以下四方面做出簡要闡述。

1、明王朝改土歸流政策

自元朝開始,都掌蠻叛服無常,元朝採用招誘、安撫、利用、討伐等手段加以管制,在都掌

蠻活動中心地帶設立官職,主要設有”蠻夷部宜撫司”,後來改成了”大壩都總管、”上羅計長官司、”下羅計長官司””四十六囤蠻夷千戶所”,還有”九姓羅氏黨蠻夷長官千戶所”。但即便如此,元朝統治者仍未在都掌蠻中建立起穩定的統治機構。

活躍在宋元明時期的都掌蠻,為何會在明代遭遇彌天大禍?

到了明朝,統治階級繼續在當地推行這種土司制度,但這種土司制度有一個很大的弊端,即:沒有一個最高級別的土司來全面掌控這些都掌蠻,直到洪武四年,明政府在改馬湖路為馬湖府,實行“土流參用”的政策,但到了都掌蠻聚居地,則直接實行改土歸流政策。

而且不管明王朝與都掌蠻的矛盾有多激烈,依然堅定不移地實行這一政策。面對這一問題,國子監學錄黃明善建議在當地設置土司,但皇帝並不予以重視,而是希望通過武力解決這一矛盾,於是調派十八萬大軍鎮壓都掌蠻,這是明政府出動的軍隊人數最多,將領級別最高的一次鎮壓。

《明實錄·憲宗實錄》中稱讚這一鎮壓的戰果“十分輝煌”。不過,雖然戰果累累,但明軍並沒有徹底剷除都掌蠻的力量,實質看,明王朝這一鎮壓是失敗的,原因

有四

活躍在宋元明時期的都掌蠻,為何會在明代遭遇彌天大禍?

第一、在鎮壓都掌蠻後,程信以都掌蠻歷來難治為由,建議進行瓜分其地,但不久,他便被以“聽囑權豪之子弟多分首級以報功”的過失遭到彈劾

第二、朝廷正式任命“四川筠連縣夷首阿坎培為岔口巡檢司巡檢”,這說明最終還是在都掌蠻實行了土司制度;

第三、都掌蠻對明軍的反抗,客觀上鼓舞了川西松潘和茂縣羌、藏人民的反明鬥爭;

第四、雖然明軍最終鎮壓了都掌蠻,但相比之下,明軍的損失遠遠大於都掌蠻。歷年間四川巡撫曾省吾就曾說過:“成化元年,貴州五千餘軍一時陷設,巴蜀死者萬有數千。”

到了萬曆元年,都掌蠻與明王朝開始了最後決戰“萬曆之徵”。由於都掌蠻的迅速膨脹超過了明王朝的容忍底限,於是派四川巡撫曾省吾予以剿平

活躍在宋元明時期的都掌蠻,為何會在明代遭遇彌天大禍?

無疑,從歷史的發展進程來看,改土歸流的政策是正確的,但因為明政府過於急功近利,導致政策無法深入人心,中央政府也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來發展當地經濟,穩定民心,導致雙方矛盾加劇,而一產生矛盾,

明政府又只知武力鎮壓,一旦久攻不克,就進行族群滅絕。因此,這成了都蠻消亡的原因之一。

2、明政府言而無信,殺降要功

在明政府招撫都掌蠻的過程中,明政府經常言而無信,導致都掌蠻奮起反抗。先有成化元年,國子監學錄黃明善的“平蠻三策”,其中有設置土司的建議。但在實施過程中,明政府未能兌現承諾,都掌蠻被迫反抗。

同時還有翰林院侍讀周洪謨上奏朝廷,請求朝廷允許

“各寨主自擇素有名望、眾所畏服者一人為長官司長官,統屬各寨,仍隸本府……如此則戎縣知縣專管漢民,都掌土司專管夷民,漢夷兩分,不相侵害。”

活躍在宋元明時期的都掌蠻,為何會在明代遭遇彌天大禍?

周洪謨

但當下令下達到當地時,當地漢族地主四川巡撫汪浩卻用欺騙手段破壞了朝廷設置土官的承諾,都掌蠻只好反抗明軍。

除此之外,明政府“殺降要功”,發起人就是成化初年的四川巡撫汪浩。據嘉靖《四川總志》記載:

“會長寧縣以夷人城下之言以聞,朝命如可撫乃撫之。於是遣人招撫夷人,遂聽命,使夷首十二人赴京貢馬十二,銅鼓一,且告乞仍設土官,但畏浩等勢,不敢言枉殺父兄事,浩等欲實前奏,終不與設官。夷人益恨,復抄掠。”

後汪浩因

“以計殺都掌夷聽撫官,激變地方,而又妄報軍功,希求升賞,及誣陷貴州副總兵李安,逼死經歷胡鐸諸不法事”

而被流放。

其後,嘉靖年間的四川巡撫譚綸繼續步汪浩“殺降要功”的老路,並最先提出了滅絕都掌蠻的主張。到了隆慶元年,張居正正式將滅絕都掌蠻列入計劃,具體執行人就是時任四川巡撫曾省吾。而此時都掌蠻還毫不知情,結果可想而知。

活躍在宋元明時期的都掌蠻,為何會在明代遭遇彌天大禍?

3、地方地主縉紳支持改流

明朝時掌管都掌蠻地區的地方勢力主要有世代官宦的周洪謨家族,曾任過國子監學錄的黃明善,曾任成都知縣的永寧人陳以莊,還有萬曆元年充當四川巡撫曾省吾等,他們身居高位,享受優厚的待遇和特權,不僅轉嫁賦役、還巧取豪奪,霸佔國地,都掌蠻備受壓迫。而且,實質上,他們就是明王朝在當地的統治支柱,不管是出於朝廷利益,還是自身利益,他們都造成改土歸流政策。

4、都掌蠻“劫掠”無度,“叛服”無常

在明政府中央政府、朝廷命官、地方勢力等多重壓迫下,都掌蠻被迫朝廷反抗,為了生存,他們到處“劫掠”

《明實錄》記載:“明大祖泆武二十五年,戎縣山賊掌阿那等作亂”。還有永樂十三年七月,“敘州府戎縣山都掌人為耗,攻劫高、珙、筠連、慶符諸縣”。

還有英宗正統五年,鎮守湖廣貴州副總兵吳亮奏:“四川山都掌等處蠻賊聚眾劫掠,商旅不行。”然後明政府又以此為藉口,大肆絞殺都掌蠻,在兩方交戰中,又用招撫等手段誘降殺功,導致都掌蠻”叛服”無常,這樣的惡性循環,最終導致都掌蠻被族滅。

總之,明朝時都掌蠻的消亡與明政府的改土歸流政策密不可分,而在具體實行中,明政府又言而無信,執行者又愛殺降要功,導致雙方矛盾不斷激化,最終導致了都掌蠻的消亡。

參考文獻

李良品 《論明代都掌蠻消亡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