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雷原来这么“高大尚”?难怪世界上只有9个国家能造出来

截至目前,鱼雷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人类工业水平的提高使现在的鱼雷制造技术也在不断提升,而至今全球只有美国、中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以及瑞典这九个国家具备自主制造鱼雷的技术和能力。

鱼雷原来这么“高大尚”?难怪世界上只有9个国家能造出来

最早的鱼雷是一种诞生于十九世纪名为“撑杆雷”的爆炸型武器,海战时被士兵们用一根长杆固定在小艇的艇艏并随着小艇撞向敌方军舰而引爆,之后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借鉴了早期鱼雷的设计方式研发出了现在这种外形似鱼且具备更高航速和射程的鱼雷。1887年,俄国的一艘舰艇朝着六十米外的一艘土耳其通信船发射鱼雷并将其击沉,这也是人类首次成功用鱼雷将大型舰艇击沉。

鱼雷原来这么“高大尚”?难怪世界上只有9个国家能造出来

随后鱼雷便开始受到各国海军的青睐,并被广泛使用于大型海战中。各国工程师根据其海军的作战方式对鱼雷进行改进,其中奥匈帝国为了让其鱼雷具备定向直航的能力,他们在鱼雷上安装了陀螺仪,大大提高了鱼雷的命中精准度,随后美国也发明出了装有热力发动机的热动力鱼雷,可以将鱼雷的航速提高至每小时六十五公里以上,航程高达两千七百多米。

鱼雷原来这么“高大尚”?难怪世界上只有9个国家能造出来

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研发出了无航迹电动鱼雷并装备在潜艇上,相比热动力鱼雷,这种鱼雷可在航行过程中极大程度的减少排出的气体,从而隐藏自己的行动路径。之后德国又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了单平面被动式声自导鱼雷,可通过接收敌方舰艇的噪声进行自动导航进攻,从而提高海下突袭时的命中率。到了五十年代左右,德国又先后发明出了线导鱼雷和反潜鱼雷,再一次提高了鱼雷的机动性和抗干扰能力。

鱼雷原来这么“高大尚”?难怪世界上只有9个国家能造出来

美国也紧跟步伐,在六十年代左右研制出了著名的 “阿斯罗克”火箭助飞鱼雷,可搭载火箭飞往目标周围的海面入水自动搜索、跟踪和进攻。为了进一步提高鱼雷的自动化水平,美国甚至给鱼雷装备上了微型电脑,并升级了其自导装置上的功能,使得鱼雷具备更加精准识别目标的能力,并且极其不易被敌军干扰,同时美国也将鱼雷的航速提高到了每小时一百公里左右,航程能达到四万五千米以上。虽然在当时不少国家已经拥有了反舰导弹,并且能够对舰艇造成更大的打击,但鱼雷在海战中的地位仍旧十分重要,尤其是用于打击敌方的潜艇时更为重要。

鱼雷原来这么“高大尚”?难怪世界上只有9个国家能造出来

从最早的压缩空气动力鱼雷发展到现在的自导鱼雷和线导鱼雷,如今在鱼雷的制造上不能光靠早前单纯的电子元件组装生产,而是需要更加精准的设计和加工能力。尤其是鱼雷的动力系统,目前全球最快的鱼雷是俄罗斯的暴风雪鱼雷,其水下航速能达到每秒一百米,近乎小型飞机的速度,并且还可以在四百米深的水下追击以五十节航速行驶的潜艇。此外在鱼雷的火力进攻方面也需要有巨大的改进,才能对现在上千吨排水量的潜艇造成有效打击。要想同时提升鱼雷的性能、火力和隐蔽性,技术难度十分大,因此不具备成熟且完整生产链的国家根本无法自行研发和制造能够适应现代化海战的鱼雷。加上各国需要建立的是一整套的鱼雷作战系统,这更是要比制造反舰导弹困难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